最高法院姜啟波
Ⅰ 最高人民法院誰被免職
一、免去劉貴祥抄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庭長職務;
任命裴顯鼎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庭長。
二、任命姜偉為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庭長。
三、免去姜啟波的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職務;
任命鄭學林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免去其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職務。
四、任命顏茂昆為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
五、免去康瑛、陳朝侖的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員職務
來源:中國人大網 2018年4月27日
Ⅱ 姜啟波的介紹
姜啟波,男,山東昌邑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1986年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2002年攻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博士學位。現任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
Ⅲ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是誰
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設置立案一庭和立案二庭。
1、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長 劉學文
2、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庭長 鄭學林
Ⅳ 三部門發文防衛過當認定標准,釋放了什麼信號
九月3日上午,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從總體要求、具體適用和工作要求三大方面,用二十二個條文,對依法准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
第三個信號則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姜啟波說道“要充分考慮防衛人在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其內涵便是要執法者立場明確明辨是非,讓違法者自負其責。
《指導意見》的公布施行,對於准確理解和適用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正確處理正當防衛案件,依法維護公民的正當防衛權利,鼓勵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具有重要意義。
Ⅳ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廳法官名字和電話是多少
最高人復民法院:
地址:制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27號;
郵編:100745;
電話:85120527(行政公務)。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來訪接待室: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鄉紅寺村40號;
電話:67550300
立案庭
庭長:
姜啟波
副庭長:
金劍鋒、王錦亞、甘 雯、包劍平
審判員:
孫延平、劉新魁、王雲香、張衛兵、
高 珂、
李 傑、張志弘、楊立初、
劉雪梅、張淑芳、楊國香、周素琴、
龔 斌、 尹穎舜、王 琳、孟凡平、
萬 挺、 閆宏波、何 波
Ⅵ 最高人民法院姜啟波是什麼行政級別
最高人民法院姜啟波是正廳局級。
我國的法院分為四級:全國設立一個最高法院,與最高檢察院、公安部一並直接受中央政法委員會領導,行政級別為正部級(按照慣例法院和檢察院的院長以及常務副院長都高配半級,四個級別的都一樣高配半級,比如最高院長為副國、最高院常務副院長為正省部級,而公安(部)局長某段時間慣例大多數由政法委書記或同級政府副職兼任,公安(部)局長這個情況復雜不詳談)。省、自治區、直轄市分別設立一個高級法院,行政級別為正局(廳)級。地級市設立的是中級法院,行政級別為正縣(處)級。縣級設立的是基層法院,行政級別為正鄉(科)級。
Ⅶ 三部門發文明確防衛過當認定標准,具體怎麼判定
今天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典型案例。
意見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明確了防衛過當的認定條件:認定防衛過當應當同時具備「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判斷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所處情境,結合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作出判斷;「造成重大損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死亡。
造成輕傷及以下損害的,不屬於重大損害。
(7)最高法院姜啟波擴展閱讀:
此次發布會傳遞出的三個明確信號
信號一:執法者要吃透相關法律精神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在發布會上提到,執法者要吃透相關法律精神。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斗爭的重要法律武器。1997年刑法修訂對第二十條正當防衛制度作了重大調整,放寬正當防衛的限度條件,增設特殊防衛制度。
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照修改後刑法的規定,依法正確、妥善處理了一大批相關案件,總體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但是,有的案件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也存在把握過嚴甚至嚴重失當等問題。
信號二:當「人死為大」的觀念碰到法治精神,「和稀泥」式處理方式是錯誤的
姜啟波在發布會上提到,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
記者觀察到,長期以來,一些案件存在「人死為大」「誰能鬧誰有理」「誰受傷誰有理」等導向干擾執法者判斷的情況,而發布會上傳遞明確傳遞出涉及正當防衛,公正的裁判應向「和稀泥」說不的信號!
信號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姜啟波在發布會上提到,要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防止在事後以正常情況下冷靜理性、客觀精確的標准去評判防衛人。
「充分考慮防衛人面臨不法侵害時的緊迫狀態和緊張心理」,傳遞出什麼信號?這意味著,要求執法者旗幟鮮明釐清是非,讓違法者自負其責。
Ⅷ 最高法加強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意見,現在法律是否對未成年人太過保護
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關於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以更有針對性地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同時也對刑事責任年齡下調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未成年人審判專門機構發展面臨許多困難,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要求,應當確定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門人員,辦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負責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Ⅸ 最高法公布利用互聯網侵犯未成年人權益有哪些案例
通過網約車猥褻兒童案、通過「裸貸」敲詐勒索未成年人案、約未成年網友見面強奸案……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近年來人民法院依法審判的利用互聯網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10起典型案例。
新聞自由並非毫無邊界,網路服務提供者在轉載新聞時,應承擔法律規定的審慎義務,特別是在關涉未成年人或重大敏感事件時要更加慎重,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