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也有情
❶ 法官宋魚水的故事
公正的力量——記模範法官宋魚水(上)
法律的力量在於公正,法官的分量也在於公正
獨立辦案11年,宋魚水執著地守護著公正:審案1200餘件,其中300餘件屬疑案難案,沒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連敗訴方也誠心送上錦旗「辯法析理,勝敗皆服」。
「陽光」法官
「讓當事人把話講完」。保持距離,不是保持冷漠一張「法官臉」。
第一眼看見宋魚水,當事人幾乎都有這種感覺。這張臉,正氣、智慧,又真誠、溫和。
身為法官,宋魚水常常換位思考。她說:「法官中立審案,保持距離,不是保持冷漠。」
宋魚水以耐心出名。
一位老作家在庭審中「妙語連珠」,卻游離於法律之外。旁聽席上,有人打起瞌睡;審判台上,坐在宋魚水身邊的馬秀榮法官也差點聽不下去了:「但宋魚水神情專注,始終沒有打斷這位老人陳述。」
「這事出來以後,你是頭一個完完整整聽完我講話的人。」面對宋法官的尊重,一直不同意調解的老人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你的話,我信!我同意被告提出的方案。」
「讓當事人把話講完。」話雖簡單,做起來卻不易。對一個案子有耐心,容易;對所有案子有耐心,需要長期培養。
耐心、尊重,讓宋魚水走近當事人,彼此多了份信任。
「大風和陽光比威。風說:『我威力大,能把人的衣服吹掉。』一陣狂風,人反把衣服裹緊。太陽無語,陽光暖暖,讓人自然脫掉外衣。」
審判台上,宋魚水細致嚴謹,又親切平和;旁聽席上,北京市人大代表高揚,不由想起這則伊索寓言。
旁聽者與當事人,不同的角度,結論卻是一樣:
「她像陽光,以無形的力量讓人折服。」
「滿意」法官
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辦案中任何差錯都不可原諒
「辯法析理,勝敗皆服」,敗訴方送的錦旗。
三次官司,宋魚水判了一勝一敗一平。為這一平,代理人拿著法條找她理論。兩個多小時,宋魚水從容應答。
代理人心服口服:「在你這兒打官司不是一次兩次,贏得堂堂正正,輸得明明白白。」
兩天後,「辯法析理,勝敗皆服」的大紅錦旗送到海淀區法院。
在宋魚水眼中,公正,沉甸甸。
一件案子,對法官普普通通;對當事人,一生可能就一次。維護一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社會對法律的信任就增加一分;傷害一個當事人,就會多一群懷疑法律的人。
讓所有當事人都滿意,難;一名法官,卻不能停止努力。
認定事實不能有誤,適用法律不能偏頗,判決書不能有紕漏……宋魚水時刻警醒自己:「案件任何差錯都不可原諒!」
要讓當事人認可公正,不能一判了之。宋魚水說:「法官應當是『傳道者』,不但要判,還要釋理,把法律的理念傳遞給當事人。」
給當事人看的判決書,也成了釋理的「平台」。
隨手翻開一份,苦澀的法律條文,都被精心轉化成生活規則,通俗易懂。宋魚水說:「既要回答當事人最關心的問題,還要讓他們看明白。」
曾經恨過她的當事人,專門寫來賀年卡:「是您啟發了我怎樣做人。」
「法官能得到這樣的『待遇』,不容易。」海淀區法院副院長陳琦十分感慨。
「愛民」法官
無論案件大小,無論貧富貴賤,都會同樣感受公正
數九寒冬,清晨。
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民工,站在宋魚水面前,瑟瑟發抖……
送了一年菜,至今未得分文。年關已近,他來法院「討個說法」。
「討個說法」,多麼熟悉。
宋魚水家鄉,山東蓬萊老實巴交的村民們就是這樣渴望公正。誰家被生產隊少分了兩捆柴,誰家兒媳婦受了婆婆的氣……小小不公平,甚至會讓受委屈的人大病一場。
公正的種子,悄悄在小魚水心裡發芽:「長大了,我要當『包公』!」
「今天,我要當個名副其實的『包公』!」
當法官後的第一起案件,順利結案。手捧菜錢,農民工泣不成聲。
司法公正,社會公正的最後一道防線。
身為農民的女兒,宋魚水更是擁有一顆愛民心。
從當法官第一天起,宋魚水給自己定下「約法三章」:
不輕視小額案件,不輕視困難群體,不輕視當事人的任何權利。
11年來,無論案件大小,無論外地人本地人,無論掏不起訴訟費的貧困群眾、腰纏百萬的富翁,宋法官一視同仁。
「免檢」法官
只要心不貪,沒有推不了的人情
「小宋這人,我敢打保票。」
在海淀法院領導的眼中,宋魚水屬「免檢」。
法官有權。一紙判決,能令公司倒閉,也能使人命運改轍。更何況身為庭長,她的意見多少可能「左右」判決。
法官無權。找過宋魚水的人都知道她的「名言」———法官有權又無權。法官行使國家權力,只能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和正義。如果不能保證「天平」平衡,就沒有資格當法官。
認為法官有權,找上門來的不少。
那一年,宋魚水剛當上經濟庭副庭長,老家就來人了。親戚說情的這起案子,恰恰就在經濟庭。但她卻不能開這個口……
「我不怪你!」聽到善良的親戚理解自己,她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這些年,教過她的老師、共患難的同學,都做過她的當事人。發現需要迴避的,她主動申請;經手的案件,她也「不近人情」。
有朋友怨過她。
「人們更敬佩按照法律原則判案的法官。」宋魚水相信正義的力量。
有人疑惑:十幾年時間,上千件案件,就沒有一次推不掉的人情?
「只要心不貪,沒有推不了的人情。」宋魚水做得義無反顧。
十餘年來,宋魚水緊緊守住公正的底線:沒有一件案子因裁判不公被投訴被舉報;沒有收過當事人一件禮品;沒有辦過一件人情案;也沒有利用庭長職務,向審判人員施加過任何不公正的影響。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對法律忠誠,這是宋魚水的品格。正是這種品格,造就了她追求公正、維護公正、代表公正的意志。
讓百姓相信法律,讓社會擁有公平。這就是公正的力量。 (記者吳兢 劉維濤)
和諧的分量——記模範法官宋魚水(下)
1989年10月,宋魚水正式成為中國共產黨光榮的一員。作為一名黨員法官,在她的天平上,不但寫著公正,也寫著和諧:用法律最大限度化解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
天平在肩,重任如山。
維穩
群體性糾紛,件件難,法官面臨嚴峻考驗
大變革,大發展。
與之相應,各方利益沖突加劇,深層矛盾逐步顯現。群體性糾紛,大量湧向法院:
企業非法募集資金案,讓一大批群眾失去「血汗錢」;銀行不良貸款案,數額巨大,牽涉面廣;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頻發,與村民利益息息相關……
一件一件,件件都難。
如何依法保護群眾合法權利?如何妥善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如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人民法官,面臨嚴峻考驗。
8年前,20多名司機來到宋魚水面前。
當時,北京市政府決定,在四環路內淘汰所有「面的」車。很多計程車公司向司機提出:解除承包合同,收回車輛更新。靠車吃飯的司機們,面臨暫時性失業。一些司機開始上訪,靜坐,圍堵交通。
身處矛盾中心,宋魚水清醒地意識到肩上的千鈞重擔:一頭挑著社會穩定,一頭挑著司機一家的口糧。
法庭外,一大批公司和司機翹首以待。
不能草率,不能延誤;既要真誠交流,又要細致做工作。這場危及社會穩定的「面的」風波,最終化解於無形:多數司機與計程車公司達成協議;個別司機未達成協議,宋魚水及時裁判;觀望的公司和司機們,按法院確定的原則解決了糾紛。
審判技巧嫻熟高超,化解矛盾真誠執著。10餘年,宋魚水把判案的法庭,變成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調節器」。
止爭
「雙損」變「雙贏」,社會利益實現最大化
「案件審得多,下判筆越沉。」
老審判員的話,讓當時剛入行的宋魚水沉思。
一紙判決,有輸有贏。
一個企業因不懂法或小疏忽,甚至可能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有的元氣大傷,有的就此破產。
法官盡責,要通過判決引導市場主體走向規范,還要讓他們在訴爭中共贏共存,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
「法官不僅要善於『定紛』,更要『止爭』,最大限度地化解社會矛盾。」寧可麻煩受累,宋魚水盡力幫助當事人打開「心結」。
律師十年,辦案數百起,接觸法官幾百名,北京中潤律師所何畏律師對宋魚水印象最深。
他代理了一起「老大難」案。
原告、被告本是同窗好友、合作夥伴。2003年3月,宋魚水接手這起案件時,雙方極為對立,拒不同意調解。第一次出庭,雙方一見面,就情緒失控,恨不能大打出手。對調解,雙方律師都徹底失去信心。
奇跡發生了。
宋魚水不但讓雙方握手言和,還重新合作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握手背後,是法官的智慧、善良和執著:9次詢問、4次勘驗、4次開庭審理,入情入理的分析,設身處地的溝通……
不可能變可能,「雙損」變「雙贏」。
調解,宋魚水的「絕活」。
家長里短的小額糾紛;公司企業之間的大額糾紛;侵犯商業秘密之類,被同事們認為非判不可的知識產權案件……服了宋法官這劑調解「特效葯」,當事人常以最小的代價、和平的方式,化干戈為玉帛。
獨立辦案11年,宋魚水審案1200餘件,其中調解結案達70%以上,還有一些當事人高興地撤訴。
攻艱
從無序到有序,法律說話最有說服力
案頭,一摞摞欺詐案卷。宋魚水心情沉重。
誠信危機引發的糾紛,涉及各個領域。保護誠信,懲戒失信,法官義不容辭。
1998年,沒有先例可循的「經銷權」案件,給宋魚水出了道難題。
外地某商貿公司傾銷過期啤酒,被媒體曝光,導致該品牌啤酒銷量銳減。北京的總經銷商決定收回其經銷權,被這家公司告上法院。與迅猛的發展相比,立法往往滯後。對經銷權,當時法律未做規定。
案子剛立,已成焦點。
翻閱大量資料,查閱國外判例,向相關部門調查咨詢,竭誠請教專家學者……依據法律原理、商業慣例,宋魚水開創性地以「喪失商業信譽」為由,支持被告總經銷商解除經銷權。
這份判決書,被全國許多法院引為範例。
一年後,《合同法》頒布實施。「誠實信用」原則列在其中。
法槌,威嚴、神聖。
黨員法官宋魚水,一次次舉起法槌,維護公平,倡導誠信,規范秩序,保障發展。
「市場秩序,從無序到有序,法律說話最有說服力!」提起宋法官,許多當事人坦言。
「法律也是生產力!」談及宋魚水和她知識產權庭的同事們,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法制處的楊東起滿懷謝意。
求精
爭當專家型法官,挑戰新案、疑案、難案
新案,疑案,難案。
新時期,新形勢,向法官提出挑戰。
一名新時代法官,既要有維護改革、發展、
穩定的大局意識,又要有駕馭復雜案件、解決實
際問題的司法能力。
僅靠過去的知識底子、辦案經驗,僅靠一張笑臉、兩袖清風,遠遠不夠。
「爭當專家型法官。」宋魚水為自己定下目標,既提高學術水平,又加強審判能力。
海淀區法院的同事們,幾乎都知道她的勤奮:
茶餘飯後,坐車上班,觀摩開庭,討論案件,考察交流……一切可能抓住的機會,她都用來學習。
周圍人,個個成老師,同事、律師、專家,甚至當事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干審判員,宋魚水在庭里結案最多;
當副庭長,她成了審判疑難案件、復雜案件的「專業戶」;
任知識產權庭庭長,她要求自己和庭里每一位同志:「力求每個案件的審理,都成典範;每份法律文書,都成精品。」
2003年,一家生產剪紙作品的公司焦急萬分來起訴:「花了很長時間,投入幾十萬元!盜版,讓我們面臨毀滅性打擊。」
審案要時間,公司的損失隨之一天天增加……
該案法官馬秀榮決定適用「訴訟禁令」,先行裁定被告停止製作、銷售,避免權利人損失擴大。
「訴訟禁令」,此時還是一項「紙上」的法律,無人使用。
作為庭長,宋魚水果斷支持。報請院領導同意後,「訴訟禁令」在我國首次適用。
確認網路傳播權、部分判決……為了提供一個公平、優質的法制環境,宋魚水和同事們一道,創下了多個「全國首例」。
有能力,有責任感,有大局意識。
正是千千萬萬個宋魚水,在平凡崗位上,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奉獻。 (記者吳兢 李章軍)
❷ 法官為什麼總在當事人面前說律師壞話
法官與律師都是司法工作的從業人員,是國家法治建設的兩支隊伍,盡管他們工作的內容不同,但工作的目標是一致的。近年來,隨著司法改革的深入,律師已從國家公職人員序列中退出,市場化的經營運作,使律師不得不為自已生計而採用各種各樣的競爭手段。法官成了律師拉攏、腐蝕的對象,乃至於少數法官甚至成了他們挖空心思進行誣告、陷害的犧牲品。從最高法院,到基層各級人民法院,都相繼出台和制定了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規定。不難看出,這些規定和措施的初衷是好的,對阻斷法官與律師的不良交往具有積極意義。但也應看到, 少數法院在規范法官與律師關系的同時,矯枉過正,把一些應該正常交往的同志關系、同學關系、親友、戰友關系都規定在禁止之列。
律師與法官之間種種不正常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究其原因,律師與法官的看法各執一詞。大部分律師認為,這都是無奈的選擇,有些律師請客送禮並非為謀取非法利益,只是希望法官能夠依法辦案、公正審案、盡快結案。律師的不正常行為是被法官、被社會環境逼出來的。而一些法官卻認為,這樣的律師不讀書、不學習、不鑽研業務,欺騙當事人,充當掮客,這是投懷送抱,拉人下水。兩種說法各執一詞,貌似有理,但均為表面現象,並各有偏頗和片面。綜合客觀地分析,之所以產生這些不正常關系,則有其更深刻的社會原因。
1、社會傳統觀念的影響。
「朝里有人好做官」、「衙門有人好辦事」,這是中國幾千年「人情社會」封建傳統思想的真實寫照。這種觀念至今依然固執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法官與律師的關系自然難以擺脫這種影響。
2、司法獨立在現實中遭遇尷尬。
「依法治國」作為憲法原則寫進我國憲法。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這是司法獨立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現實中,一些政府領導卻把法院看做是政府的職能機關,法院與法官也無法擺脫在人、財、物上對政府的依賴。面對政府對具體案件審判的干涉,法官更是處於無奈之中。司法不獨立現象的存在,導致當事人或者律師去分析、挖掘、利用能夠影響法官裁判的各種社會因素。使法官與律師原本正常的關系變得不正常。
3、法官較低生活待遇,讓法官難守清規。
法官是人不是神。法官也食人間煙火,也有妻兒老小,也要供孩子上學,也要購車買房。但面對這些高額的消費支出,法官的低收入讓其捉襟見肘。面對物慾橫流的現實、商品經濟的熏風,一些法官心態難免失衡,難守清規。手中的審判權成了謀取私利的工具,「訴訟掮客」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法官與律師的不正常關系,從某個角度上可以理解,但絕不允許。既然選擇了法官職業,就應當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規戒律。
在當今我國司法實踐中,面對已出現了法官與律師相互關系不規范的問題。例如,一些案件當事人及其委託的律師,為了尋求有利於對自己一方的裁判結果,違法對法官進行拉攏、賄賂、腐蝕;也有少數法官利用手中的審判權力,貪贓枉法、徇私舞弊,辦「關系案」、「人情案」和「金錢案」;也有少數法官與律師相互串通,利用各自的職業優勢,形成了經濟利益共同體,違反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損害當事人的利益等等。這種現象已成為社會生活中議論的熱點和關注的焦點,人民群眾對此也是深惡痛絕的。這種現象的存在,直接導致了社會公眾對司法公正、司法權威產生懷疑,敗壞了法官和律師的公眾形象,嚴重地影響了司法公正,損害了司法權威,有的已造成了極壞的社會影響,已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關注。
針對當今我國司法實踐中,法官和律師存在這種不適當關系的實際情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解決:
1、加強自身修養,樹立法官職業的崇高感和自豪感。美國法學家亨利?梅利曼對普通法系國家法官職業這樣說過,「生活在普通法系國家中的人們,對於法官是熟悉的。在我們看來,法官是有修養的偉人,甚至是有父親般的慈嚴。
普通法系中有許多偉大的名字屬於法官。普通法系的最初創建、形成和發展,正是出自他們的貢獻。」英美法系國家法官的崇高地位,也不是一夜鑄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法官不懈努力的結果。大陸法系的法官,尤其是現代中國的法官(人民的公僕、機關的職員)的地位與英美法系的法官雖不可同日而語,但我們也應有一個崇高的奮斗目標,並為了這個目標而培養自己獨立、中立、誠信的法官人格,並以自己獨特的人格和獨特的法律文化來詮釋自己的價值理念:人類社會離不開醫生和法官,醫生為人類治病,法官為社會治病。對於法官職業,只有有崇高感,才會有使命感,只有有自豪感,才會去珍惜。
2、對自己和家人負責,樹立反對司法腐敗是對自己及家人平安、幸福的有效保障的思想。反腐敗問題年年喊,但收效不大,前車之鑒並沒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視,沒有引起多大的關注,總認為事不關己。原因是什麼?其中的一條就是倡導者沒有在成效上下功夫,講大道理多,沒提起大家的興趣,大家都彷彿置身事外,不是反腐敗的主體。我認為這個問題,從小道理講起,從自身的利益說起,成效可能會好一些。人非聖賢,走錯路是很有可能的,一旦你走錯了路,受害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跟著受牽連,你的家人永遠抬不起頭,甚至失去唯一的生活來源和精神支柱,妻兒孤苦伶仃,老人晚景悲涼,親戚朋友說不起話。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這個錯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面對誘惑的候只要稍加聯想,後果就會出現在腦海。失去自由,失去一切的風險是不值得冒的。我們都辦過案件,同被告打過交道,有多少人是因一時的僥幸而釀成千古恨,有多少人在我們面前悔恨交加。如果不守住最後一道防線,說不定有一天懺悔的就是自己。稍有不慎,別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3、自覺擺正與律師的工作關系,尊重律師的勞動,樹立公正的形象。法官工作時沒有朋友,面對的只是當事人,律師只是當事人的代言人,律師的職責法律有明文規定,擺正與律師的關系就是嚴格依法辦事,不逾越「隔離帶」,不碰撞「高壓錢」,常念「緊箍咒」,自守本份,與律師的交往以工作關系為限。
4、謹慎吃請,處理好同學、朋友、親戚與律師之間的關系。中國人講求民以食為天,而且中國是個人情社會,吃請的事少不了,法官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吃請也免不了。但吃請一定要看對象,一定不能吃當事人的,即使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請了,也要及時表明態度,消除影響。
5、自覺抵制各種誘惑,規范八小時之外的行為。我國正處於變革時期,社會心態相對浮躁,各種利益格局也在不斷地調整之中,法官工資待遇不高,各種誘惑肯定不少。面對誘惑,頭腦一定要清醒,非份之財不要想,意外之財不要伸手。我們要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社會發展了,我們的待遇自然會提高。抵制誘惑也好,規范8小時之外的行為也好,關鍵要靠自律,自己把握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要把周圍想像為到處都是盯著你的目光,到處都有警繩。事實證明,世界上沒有別人發現不了的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❸ 法官的作用
法官是受命主持法庭或進行審訊和裁決爭端並執法的人。
《中華人民回共和國法官法》第二答條明文規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在民事訴訟審判中法官應當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的,依法行使國家民事訴訟審判權的審判人員,而且法官在審判過程中不應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的干擾。
法官應當是獨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權,具有當然的裁判權威的第三方。《中國法官法》也規定了法官的權利和義務,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並受法律保護。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法官也有情擴展閱讀: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❹ 南京法官是什麼意思誰能介紹下!
南京法官指王浩,2006年南京「彭宇案」法官。由於此案件的審判結果對社會影響巨大,此人備受關注。
案件過程如下: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老嫗徐壽蘭在南京水西門廣場一公交站台等車時,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指認撞人者是剛下車的小伙彭宇,彭宇表示無辜,有目擊證人為其作證。
2007年1月4日,66歲的徐壽蘭向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彭宇將其撞倒在地致其受傷為由,索賠13.6萬余元。
2007年9月4日下午4點半,南京市鼓樓區法院認為本次事故的雙方徐壽蘭和彭宇均無過錯。按照公平的原則,當事人彭宇對受害人徐壽蘭的損失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此,主審法官判決彭宇給付徐壽蘭損失的 40% ,共人民幣45876.6元。判決結束後,彭宇表示不服判決。
(4)法官也有情擴展閱讀:
當時這起轟動全國的民事訴訟案一審判決後引起極大爭議,有人對主審法官王浩的判決表現出了極度不滿。
2008年3月15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公丕祥在全國「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首度披露該案雙方已庭外和解。
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彭宇一次性補償徐壽蘭1萬元;雙方均不得在媒體(電視、電台、報紙、刊物、網路等)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雙方撤訴後不再執行鼓樓區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
至此,為時1年多的彭宇案畫上了結案句號。
❺ 法官情詩歌背景音樂
1、久石讓的《阿茲特克傳奇The Legend of Ashitaka Theme》,是《幽靈公主》的配樂;
2、卡爾.奧爾夫Carl Orff的《奧.命運女神Fortuna Imperatix Mundi》;
3、《闖秦宮 Emperor's Palace》-《英雄》電影原聲;
4、馬克西姆Maksim的《出埃及記Exos》-《出埃及記》主題曲;
5、Mary Gottschalk - A Tribute的《大衛-永遠的天使Dave Rave-Forever an Angel》;
6、雅尼Yanni的《聖托里尼(穆斯林聖人)Santorini》;
7、夢境傳說Dreamtale的《曙光The Dawn》;
8、橫山菁兒的《英雄的黎明》-95TVB版《神鵰俠侶》背景音樂 ;
9、范吉利斯Vangelis的《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
10、蓋瑞.摩金Gary Remal Malkin的《淚痕Trail Of Tears》;
11、尼古拉斯.戈恩Nicholas Gunn的《天長地久Etermity》
12、神思者S.E.N.S的《阿芙若狄特Aphrodite(海之女神)》
13、吉田.潔的《日本人的遙遠旅途Long Journey To Japan》
14、Klaus Badelt的《加勒比海盜He's A Pirate》
15、喜多郎Kitaro的《響宴Matsuri》
16、E Nomine的《Nebelpfade》
17、《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Seven》很多大型晚會的常用音樂
18、《蒼龍》-韓劇《大長今》的插曲音樂;
❻ 開庭時被告方都說望法官坐情處理是啥意思
盡量照顧
❼ 法官偏袒對方怎麼辦
我覺得法律是公正的,法官也不會偏袒任何一方的,只要你們有有利的證據,相信法律一定會站在正義一方,所以你不用擔心他的不公正
❽ 法官審案只坐在辦公室里看資料,而不出去調查案情嗎
基本是,一般情況下,法官沒有權力主動調查取證,這是法官中立地位要求的。由訴訟當事人舉證法官主持質證辯論,居中裁判。但我國不完全排除法官依職權調查取證
❾ 法官判決有人情味的事例
法官在做判決的時候肯定會加入個人的主觀因素,只要他是個人就會講求人情味,很多版法律只規定了一個權判決的范圍,需要運用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來做出最終的判決。
「許霆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利用銀行ATM機出錯取了十幾萬,一審判了他無期徒刑,二審只判了他5年有期徒刑。這個就是根據實際情節量刑過重,法律講求人情味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