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履行

法官履行

發布時間: 2021-12-16 03:20:35

法院法官沒有履行職責應該怎麼處理,可不可以重新審理

法院法官沒有履行職責,應該怎麼處理?可不可以重新審理?可以到上一級法院申請重新受理

❷ 執行法官終結程序執行,對方履行協議,法官執行過程有問題,對申請人態度不好,申請人能申請強制執行嗎

申請人的目的就是讓對方履行協議,現在目的已經達到,申請人又認為執行法官對申請人的態度不好,申請人可以向法院對法官的監管部門反映投訴。申請人要求對法官強制執行什麼,法官只是說話態度生硬,他又沒犯法,這種情況對法官無權「強制執行」。

❸ 這么多法院的法官都不懂得什麼叫履行了清算義務該怎麼辦

1、法官辦慣了民事案件,不知商事案件的具體情況,正常。
2、法院一般設許多民事審判庭,一庭審一般的民事,二庭審商事(經濟),三庭審知識產權等。如果案件較多,還可以增設更多的審判庭,分管不同的民事案件。。

❹ 法官違法執行,我該如何有效維權

可以向當地或上級人民法院的「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舉報,舉報中心設立接待室、公開舉報電話和公開舉報信箱。受理舉報人採用電話、電報、信函、面談等方式進行的舉報和代為他人進行的舉報。
法條鏈接:《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工作辦法》
第一條 為了更加有效地接受對人民法院工作的社會監督,確保法官嚴肅執法、公正裁判,設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違法違紀舉報中心(下稱舉報中心)。
第二條 舉報中心受理對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和機關其他工作人員,高級人民法院正、副院長以及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下列違法違紀行為的舉報:
(一)貪污受賄;
(二)徇私枉法;
(三)濫用職權,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四)隱瞞或者偽造證據;
(五)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秘密;
(六)違法採取強制措施;
(七)故意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八)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九)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十)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
(十一)亂收費、亂拉贊助等違反訴訟費管理規定的行為;
(十二)為案件指定律師或者為律師介紹案件;
(十三)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其他違法違紀行為。
第三條 舉報中心設立接待室、公開舉報電話和公開舉報信箱。受理舉報人採用電話、電報、信函、面談等方式進行的舉報和代為他人進行的舉報。
第四條 舉報中心的工作人員必須忠於職守、廉潔奉公、保守舉報工作秘密。
第五條 舉報中心對符合本辦法第二條的舉報必須接受。對下列舉報,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對法院判決、裁定不服的,告知舉報人向有關審判庭申訴或申請再審;
(二)對不屬於本院舉報中心受理的舉報,告知舉報人向受理的法院舉報中心舉報;
(三)舉報人向其他法院舉報中心舉報確有困難的,可以由本院舉報中心轉辦。
第六條 舉報中心接談舉報人,應當分別單獨進行,接待人員應當做好筆錄,在徵得舉報人同意後可以錄音。
舉報中心接受舉報電話,必須細心接聽,如實記錄。
舉報中心對舉報信函和提交的書面材料,應當逐件拆閱、登記。
第七條 舉報中心可以要求舉報人據實提供被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職務、違法違紀事實的具體情節及其他有關證據。對不能提供具體情況的舉報也要認真對待,妥善處理。
第八條 屬於舉報中心受理范圍的舉報,舉報中心分別不同情況,作如下處理:
(一)對屬於本院監察部門管轄的,經主管負責人批准,可以進行初步審查或移交監察部門辦理;
(二)對不屬於本院監察部門管轄的,轉交有管轄權的法院監察部門辦理;
(三)對重要的舉報及時向本院監察部門負責人報告;
(四)對情況特殊的舉報,經主管負責人批准,以其他方式處理。
第九條 經初步審查,認為被舉報人的行為不需要進行政紀處理的,應當作出審查報告。經初步審查、認為需要立案調查的,依照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條 對署名舉報,舉報中心應當將舉報事項的處理結果回告舉報人。
第十一條 舉報中心對舉報人、舉報事項嚴格保密:
(一)不得泄露舉報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家庭住址等有關情況及舉報的內容;
(二)嚴禁將舉報材料轉給被舉報單位、被舉報人;
(三)接受舉報人舉報或者向舉報人核查情況時,應當在不暴露舉報人身份的情況下進行;
(四)未經本人同意,對社會宣傳報道不得公開舉報人姓名、工作單位。
對違反上述規定的責任人員,依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十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攔、壓制舉報人的舉報和打擊報復舉報人。
侵害舉報人及其親屬、假想舉報人及有關的證人合法權益的,給予記過至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至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有關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三條 舉報事項經查證屬實,使違法違紀者受到應有的懲處,並為國家、集體挽回或者減少損失的,對舉報人可酌情給予獎勵。

❺ 我認為,在法庭上說假話,法官不管那這個法官就就沒有履行法官的責任

法官在法庭上說假話,顛倒是非,是徇私舞弊,執法犯法的犯罪行為,嚴重的,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依法辦案,只尊重事實,是法官的基本准則。

❻ 執行局裡的法官是干什麼的

機構抄職能:

(1)執行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

(2)執行法律規定的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其他法律文書;

(3)對執行異議、被執行主體的變更、追加進行審查;

(4)依照法律規定實施查封、扣押、凍結、扣劃等措施,對妨害執行行為人實施拘留、罰款措施;

(5)協助辦理其他法院委託的執行工作。

區別主要在於執行局為普通法院的協助部門,負責對下級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監督、指導和協調,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或利害關系人申請復議的案件。

執行局的法官不是法警。

(6)法官履行擴展閱讀:

執行局執行局限:

1.執行局收到立案受理的案件後,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逾期不履行的,則強制執行。

2.有權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當事人或其他人員以及相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3.有權對有義務協助調查、執行而拒不協助調查、執行的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

❼ 執行判決法官的責任是什麼

執行判決法官的責任如下:
(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
(二)法律規定的其他職責。
執行判決法官是在執行小組中擔任著主持執行裁決合議庭,領導、指導執行實施工作的重要角色,是執行長負責制中的核心成員。執行法官必須素質高,必須嚴格依法辦案。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籍;
2、年滿二十三周歲;
3、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4、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5、身體健康;
6、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7、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十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第十一條 法官享有下列權利:
(一)履行法官職責應當具有的職權和工作條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被調離、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處分;
(三)履行法官職責應當享有的職業保障和福利待遇;
(四)人身、財產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護;
(五)提出申訴或者控告;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權利。

❽ 法官終身責任制的履行保障有哪些

如果是指狹義的法,則無法可依;如果是指廣義的法,則中央有要求。
一、2013年,中央政法委出台〈關於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
意見就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對辦案質量終身負責提出明確要求。 法官案件責任終身制顧名思義,就是法官對自己審理案件的質量終身負責,出現問題後不能因為時間、崗位和職務變化而免責。
其實在中央政法委對法官案件責任終身制提出明確要求前,法官案件責任終身制在一些法院頗具雛形,如2008年雲南省高院出台的《關於法院審判人員違法審判責任追究辦法(試行)實施細則》及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年頒布實施的《錯案責任終身追究辦法(試行)》中規定案件責任終身制適用於各自省屬范圍內的法院系統。
二、沒有法官的獨立審判制,責任制就是一句空話。
目前的現狀是:法官若獨立辦案,很可能被調離職位。
法官獨立辦案的前提是法院獨立審判。所謂縣官不如現管,即便法官可以終身,總涉及升遷調崗加薪等很多具體問題,法院對法官顯然還是有很大的左右能力。而法院的財務人事都由地方決定,所以,要實現法官獨立辦案,單純圍繞法官職位考慮顯然不夠,需要在更廣、更高的層面整體設計才行。
現實中,法官難以獨立公正辦案原因很多,有權力的不當干預,有人情金錢的滋擾,也有法官自身法律和業務素養不足的問題。法官終身製表面上可以解決一些權力不當干擾的問題,但並不能解決其他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整個權力結構沒有變化,即便實行法官終身制,一些部門和官員仍然可以影響甚至主導法官辦案。
我國屬大陸法系國家,大陸法系中多數國家並沒有終身制一說。法官終身制最典型的如英美法系的美國,大法官由總統任命,均終身任職,但其他法官也不是終身制。其實,終不終身並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在於法治狀況。一個法治走入正軌的國家,法官只會依法辦案,否則必受制裁。法治之下,即便不是終身制,法官也有充分的安全感,因為只要依法辦案就是安全的;同時法官又會有壓力感,因為違法辦案無異於走鋼絲。反過來看,如果法治不彰,制度形同兒戲,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法官終身制反倒會有害。所以,法官終身制對於獨立辦案,既治不了本也治不了標。一點一滴地推進法治建設,才是有意義的。

❾ 根據法官法,我國法官應該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七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釋義】 本條是關於法官應當履行哪些義務的規定。

人民法院的法官作為國家審判機關的工作人員,不但應當依法履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還應當履行法律規定的相應的義務。根據本條的規定,法官主要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法律的制定依據。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障。憲法賦予了人民法院審判權,作為行使審判權的法官必須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原則,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權。法官是國家司法權的具體運作者,是執法者,法官的這一特殊身份要求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審判活動,依法辦案,不能違背憲法和法律,隨意作出判決。因此,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是法官履行職責的首要義務。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人民法院的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必須在查明案件事實的情況下才能定案,這里的「事實」必須是法官以客觀存在的、經過調查屬實、有證據證明的事實為依據,而不是靠主觀想像、推測,甚至有所懷疑的所謂的「事實」。如我國刑事訴訟法中明確規定了僅有被告人口供,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這是以事實為依據,不輕信口供的一個重要的規定。以法律為准繩,是指法官必須以法律為標准,要求法官斷案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以法律的規定作為定案的依據,不偏不倚。既要嚴格按照實體法辦案,也要嚴格遵守程序法的規定。這里所說的「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是要求法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必須是出於公心,而不是為了謀取私利,或者出於本地區,或者某個部門的局部利益,地方保護主義或者部門保護主義去辦理案件,更不得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徇私利、徇私情,以權謀私,這是對法官職業素質最基本的要求,由於法官行使的是國家司法權,其權利的運用直接關繫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關繫到執法的統一,關繫到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尊嚴,法官要通過審判權的行使,體現社會正義,體現法律的嚴肅,要通過審判權的行使,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要通過審判權的行使,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所以秉公辦事對維護法律的尊嚴尤其重要。為了防止司法工作人員的瀆職行為,刑法在瀆職罪中明確規定了徇私枉法罪和枉法裁判罪,即對於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這里的「訴訟參與人」是廣義的,既包括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訴訟參與人」,即主要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也包括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中規定的「訴訟參加人」,即主要指當事人、訴訟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在不同的訴訟、不同的訴訟階段,訴訟參與人享有相應的訴訟權利,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貫穿整個訴訟過程的始終,如被告人的辯護權、律師的調查取證權、證人的出庭作證權、當事人的上訴權、反訴權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是審判活動正常進行和保障公正審判的前提,是法官在審判案件過程中必須遵循的。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法官行使國家的審判權,是代表國家對案件進行審判,因此,必須維護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同時,法官還代表國家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正當的合法權益。這里的自然人包括我國公民,也包括外國公民;法人包括機關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等;其他組織包括沒有取得法人資格的聯營、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分支機構等。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這是對法官自身素質的要求。由於法官在案件的審理中處於主導地位,掌握案件的裁判權,因此,必須清正廉潔,不貪贓枉法,忠於職守,並且嚴格遵守審判紀律,恪守作為一名法官所應當具備的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案件在公正的情況下審理。新的法官法在本項中增加了「恪守職業道德」的內容。主要是考慮法官不但要廉潔奉公,還要恪守作為法律工作者最起碼的職業道德,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法官在審判工作中經常會遇到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嚴格保守國家秘密是一名法官必須具備的素質。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辦理。根據法律規定,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對於法官在審理案件時知悉的當事人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也應當嚴格按照審判紀律,不得隨意散播。另外,法官還應當保守審判工作秘密,對於審理案件形成的內部意見,內部材料和不應當透露的其他與審判工作有關的材料,一律不得泄露。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這里「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包含以下內容:第一,依照法律規定,人民法院對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負責,受其監督並向其報告工作,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要受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在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對人民法院進行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中也會涉及到某些法官;第二,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要受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監督機關,對於法官在審判活動中有違背法律的地方,人民檢察院有權提出糾正意見,進行法律監督;第三,法官的審判活動還要受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組織的監督,對於人民法院審判活動違背法律規定,其他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組織有權提出意見;第四,法官的審判活動還受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人民法院的審判權歸根結底是人民賦予的,因此,其公正審判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同時,也應當接受人民群眾的廣泛監督。應當注意的是,上述監督不是代替法官辦案,發現法官有違反法律的地方,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監督意見。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