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管轄權

人民法院管轄權

發布時間: 2021-12-19 00:33:05

法院管轄權是什麼意思

管轄權是指法來院依照《民事訴訟源法》規定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權力或許可權。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民事訴訟法》規定,級別管轄: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地域管轄主要條款: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Ⅱ 民事訴訟管轄怎麼確定

(1)按照案件級別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根據案件標的額、影響、復雜程度來確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民事案件受案范圍。一般而言,由於我國基層法院設在縣一級行政區,因此,大量的案件由縣級法院受理。

(2)按照地域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地域管轄通常是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適用「被告就原告」的原則。

(3)按照特殊地域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特殊地域管轄主要適用於經濟合同糾紛,保險合同糾紛,票據糾紛,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等。

(4)按照專屬管轄的規定確定訴訟受理的法院。具體規定是:①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②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③因港口作業發生糾紛引起的訴訟,專屬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人民法院管轄權擴展閱讀:

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基於管轄權而產生,是對民事案件審判權的一種「恆定」,法院對於沒有管轄權的民事案件無權審理。法定管轄又可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裁定管轄又分為移送管轄和指定管轄。

管轄實際上是著眼於法院與當事人或訴訟標的、訴訟標的物或法律事實的隸屬關系來確定的:從法院方面說,審理案件是它的職權,它應當有權審理發生在它轄區內的案件,在當事人的所在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等位於某一法院轄區內時,該法院應當有權審理。

從當事人方面說,則由於住所、訴訟標的物等處於某一法院轄區內而與該法院產生一種隸屬關系,一旦發生訴訟,就應當服從該法院的管轄。

Ⅲ 那麼如何確定法院管轄權

法院管轄權的確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管轄權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在規定和實施其權利和義務以及在管理自然人和法人的行為等方面的法律權力。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Ⅳ 有關人民法院管轄權的問題

答一: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

第二十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刑事案件:

(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國家安全案件;
(二)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三)外國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第二十一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是全國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四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五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六條 上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將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七條 專門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轄另行規定。

答二:《憲法》第135條和《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可見,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是規范公、檢、法三機關之間相互關系的一項基本原則。即在刑事訴訟中三者是一種相互獨立、各負責責、協作配合、彼此制約的關系。有學者將這一原則形象地比喻為一個工廠里的「三道工序」。同時,我國憲法和刑事訴訟又規定檢察機關在性質上是法律監督機關,並在刑事訴訟中具體規定了監督形式,如立案監督、審查批捕監督、審查起訴等。我國刑事司法體制也是基本依據以上原則構建起來的。上述規定對於充發發揮公、檢、法三機關各自的職能作用,保證順利完成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的共同任務確實具有重要的作用。

Ⅳ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是什麼意思

管轄權是指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權力或許可權。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民事訴訟法》規定,級別管轄:第十七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地域管轄主要條款: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Ⅵ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是什麼意思啊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是指法院對案件進行審理和裁判的權力或許可權。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

1、級別管轄,是指各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商事案件、知識產權案件以及其他各類案件之間的職權范圍和具體分工。地域管轄、專屬管轄、協議管轄均不得違反級別管轄的規定。

2、地域管轄

有當事人的住所地、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管轄以及原告住所地管轄的情形等。

(1)當事人的住所地

公民以其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其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住所地為其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不能確定的,以其注冊地或登記地為住所地。

(2)一般由被告住所地管轄

根據《民訴法》第21條規定:「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3)原告住所地管轄的情形

根據《民訴法》第22條規定:「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其中,有關身份關系的案件包括:(1)身份關系案件,以及(2)與身份關系緊密相關的財產案件,如追索贍養費、撫育費、撫養費的案件。

3、移送管轄

移送管轄,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發現本院對該案件無管轄權,依照法律規定將案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

根據《民訴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4、指定管轄

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對某一案件行使管轄權。指定管轄的實質,是法律賦予上級人民法院在特殊情況下有權變更和確定案件管轄法院,以適應審判實踐的需要,保證案件及時正確地裁判。

根據《民訴法》第37條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6)人民法院管轄權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

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級別管轄異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受訴人民法院違反級別管轄規定,案件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審查,並在受理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一)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二)異議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Ⅶ 法院開庭的管轄權是什麼

法院的管轄權即法院對某一案件所擁有的管轄權力。大體上可以被分為級別管轄以及地域管轄。其中地域管轄規定在何地法院進行訴訟的問題,級別管轄規定在哪一級人民法院進行訴訟的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Ⅷ 關於法院管轄權

不可能在濟南,絕無可能。

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地為事故發生地,只能在事故發生地的人民法院審理管轄。

Ⅸ 兩個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由哪一個法院管轄

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Ⅹ 法院管轄權

法院管轄權。應該是當地的法院。權力在當地。

熱點內容
2010年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7-05 18:21:14 瀏覽:133
行政處罰與刑法 發布:2025-07-05 16:48:45 瀏覽:743
民法典ar 發布:2025-07-05 16:24:45 瀏覽:846
勞動法對公司繳納社保規定 發布:2025-07-05 15:30:35 瀏覽:119
公司法原理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100
刑法免罪 發布:2025-07-05 15:22:04 瀏覽:417
xx縣信訪局法律顧問合同書 發布:2025-07-05 15:16:36 瀏覽:507
胡功群律師 發布:2025-07-05 14:44:32 瀏覽:468
部門規章公布 發布:2025-07-05 14:03:47 瀏覽:244
雙方互不追究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05 14:02:15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