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法幾次
㈠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於哪年進行最新一次修正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根據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修正)
㈡ 立法需要幾次審議
法律分析: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二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的說明,由分組會議進行初步審議。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由分組會議進一步審議。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由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常務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律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㈢ 立法法是哪一年修訂的
法律分析:2000 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並於當年7 月1日起實施。2015年3月15號,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修改後新的《立法法》。憲法是立法法制定的依據,修改立法法、完善立法體制也必須根據憲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是從那天開始施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已於2000年3月15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並於2000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一法律旨在規范國家立法活動,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推動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
《立法法》規定了國家立法的基本原則、立法許可權、立法程序、法律解釋和備案等內容,確立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的權威地位。該法強調,立法應當堅持憲法原則,符合憲法規定,並遵循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原則,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確保立法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此外,《立法法》還規定了地方立法許可權和程序,明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規。這既為地方提供了必要的立法空間,又保證了國家法制的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實施,對於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提高立法質量,推進依法治國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是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准則,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國家事務、維護自身權益的重要法律依據。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是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的法律。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31號主席令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第20號主席令公布,分為「總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適用與備案審查」「附則」等6章,共計10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