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法院露審
『壹』 二審法院是什麼法院
二審法院是原審法院的上級法院。原審法院如果是基層,那麼二審是中院,原審如果是中院,二審是高院。有種例外情況:比如說原審是基層,二審到了中院,但是中院裁定其他基層法院進行二審。這種情況很少見。
『貳』 如果是一二審法院漏掉的訴訟請求,法院如果發回重審,是發回一審法院還是二審法院重審
首先,民事案件,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二審終審制,也就是說二審即為終審,二審判決即為生效判決。但是按照《民事訴訟法》200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生效的判決,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或者原終審法院申請再審,但是前提,您得確定終審判決是否有錯誤。
其次,您說的一審、二審都漏掉的訴訟請求?是什麼意思?不理解,這種情況怎麼可能會發生,您說的是否是您在法庭調查期間就您出具的證據提出的主張,或者說在法庭辯論期間,您提出的法律適用,在判決中法庭沒有認定吧?這有這種情況有可能出現。如果在申請再審過程中,獲得通過,那麼該案件可以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也可以發回重審。但是原則上應該是方便當事人。再審期間不停止原判決的執行!
『叄』 對法院的二審不服從,如何向高院申訴,怎麼個流程!
二審是終審判決,不能再上訴,但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對二審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或是進行申訴,申訴指直接向上一級法院申訴,類似申請再審,或是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請求檢察院向法院抗訴。
如果是民事二審判決的話,不服,向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再審必須有法定的理由,法院才會啟動再審(審判監督程序)。
依據《民事訴訴法》第一百七十八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3)二審法院露審擴展閱讀:
審判監督程序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及其許可權
1.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和審判委員會
(1)此處的 「 各級人民法院 」 是指作出生效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
(2)該人民法院院長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3)審判委員會經過討論作出本院再審的決定。
2.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對於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提審。
3.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
(1)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2)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要提出抗訴的,由控告申訴部門報請檢察長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人民檢察院決定抗訴後,由審查起訴部門出庭支持抗訴。
(3)最高人民檢察院發現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確有錯誤時。
可以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或者指令作出生效判決、裁定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07、408條)。
(4)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①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②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③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④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406條)。
重新審判
開庭審理、不開庭審理與不得加重刑罰的情形
(1)人民法院審理下列再審案件,應當依法開庭審理:
①依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
②依照第二審程序需要對事實或者證據進行審理的;
③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的;
④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加重刑罰的;
⑤有其他應當開庭審理情形的。
(2)下列再審案件可以不開庭審理:
①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重的;
②1979年《刑事訴訟法》施行以前裁判的;
③ 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原審自訴人已經死亡或者喪失刑事責任能力的;
④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在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監獄服刑,提押到庭確有困難的;但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徵得人民檢察院的同意;
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按規定經兩次通知,人民檢察院不派員出庭的。
(3)人民法院審理共同犯罪再審案件,如果人民法院再審決定書或者人民檢察院抗訴書只對部分同案原審被告人(同案原審上訴人)提起再審,其他未涉及的同案原審被告人(同案原審上訴人)不出庭不影響案件審理的,可以不出庭參與訴訟。
(4)除人民檢察院抗訴的以外,再審一般不得加重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的刑罰。不具備開庭條件可以不開庭審理的,或者可以不出庭參加訴訟的,不得加重未出庭原審被告人(原審上訴人)、同案原審被告人(同案原審上訴人)的刑罰。
『肆』 法院一審二審三審還有什麼區別
刑事案件一審二審以後沒有三審,但是可以申請再審。再審是為糾正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及理由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伍』 二審人民法院書面審理方式有幾種請說明謝謝!
《民復事訴訟法》第一制百五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逕行判決、裁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基於此規定,我們可以看出二審的書面審理的有關情況,是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以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所以有的法院是開一個詢問了解庭,來查清案件事實。
(5)二審法院露審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法》第187條第1款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186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並處理。
『陸』 法院二審判決書下來後三審可以上嗎
在我國,只有一審和二審,沒有三審的說法,並且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二審為終審。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第十四章第二審程序
第一百四十七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四十八條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一百四十九條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第一百五十條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在本院進行,也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二)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
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訴案件的處理,一律使用裁定。
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第一百五十六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是否准許,由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
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除依照本章規定外,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一百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柒』 如果二審漏判怎麼辦
如果二審的時候有漏判的行為,由於我國屬二審終審制,所以只有通過審判監督程序要求再審,以期對已經生效的法律判決做出修改
『捌』 二審法院對上訴的處理結果有幾種情況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回理,按照下列情形,分答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玖』 民訴中二審法院漏判一項訴訟請求怎麼辦
不會繼續有效,你只能再次申請二審。或問當時二審的法官,他會告訴你怎麼做。不過你要自己看你是都能接受這個結果。
『拾』 民事二審對一審漏判要怎樣辦
民事二審對一審漏判的,可以先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如果調解不成,二審法院會裁定發回一審法院重審。因為這種情況屬於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六條 對當事人在第一審程序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人民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