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追加人
① 人民法院如何追加當事人
人民法院如果認為有其他繼承人而未提起訴訟的,可以追加當事人。
② 【追加第三人】法院應該如何追加第三人
對於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發現第三人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訴訟請求而沒有提起訴訟的,不管原告同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均應該依職權通知追加該第三人。
該第三人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第三人,人民法院仍應依職權追加為第三人,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依據的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六條規定:「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5條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成為當事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第66條規定:「在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出上訴。但該第三人在一審中無權對案件的管轄權提出異議,無權放棄、變更訴訟請求或者申請撤訴。
拓展資料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參加。第三人認為對當事人雙方爭議的訴訟標的雖無獨立的訴訟請求,但認為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厲害關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
原告申請追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發現遺漏了應該參加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
被告申請追加,原告同意的可以追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發現原告遺漏了應該參加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視為已放棄對該第三人的訴訟請求。
人民法院依職權追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發現原告遺漏了應該參加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依職權追加該第三人。
正確追加第三人,可以有效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防止訴累,在審判實踐中一定要認真對待、准確適用,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③ 追加被告是法院要求追加還是原告要求追加
法院可以依職權追加,雙方當事人都可以向法院申請追加。
《民事訴訟法專》第五十二條 當事屬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七十三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④ 被告能否向法院申請追加第三人
是可以的。原被告,及與案件審理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都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要求第三人參加訴訟。
對於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發現第三人對他人之間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的訴訟請求而沒有提起訴訟的,不管原告同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均應該依職權通知追加該第三人。
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參加。第三人認為對當事人雙方爭議的訴訟標的雖無獨立的訴訟請求,但認為案件的處理結果與其有法律上的厲害關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加訴訟。
原告申請追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發現遺漏了應該參加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
被告申請追加,原告同意的可以追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發現原告遺漏了應該參加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原告不同意追加的,視為已放棄對該第三人的訴訟請求。
人民法院依職權追加。在案件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發現原告遺漏了應該參加訴訟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依職權追加該第三人。
(4)法院追加人擴展閱讀: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六條 訴訟第三人和第三人異議之訴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
前兩款規定的第三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但有證據證明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的部分或者全部內容錯誤,損害其民事權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損害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作出該判決、裁定、調解書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經審理,訴訟請求成立的,應當改變或者撤銷原判決、裁定、調解書;訴訟請求不成立的,駁回訴訟請求。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⑤ 在什麼情況下法院追加第三人請列明所有情況
民事訴訟;
民事訴訟中第三人的確定和追加
一是追加第三人的申請應當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齊全。申請人應當向法院遞交追加第三人的書面申請,申請中應列明被追加的第三人的基本情況、說明追加理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材料。
二是在合理的期限內提出追加第三人申請。法律對追加第三人的具體申請期限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一般認為應當在一審法庭辯論結束前提出,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根據該條規定,筆者認為申請人申請追加第三人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使法院有一定的程序控制餘地,避免訴訟的拖延,縮短審理期限。
三是被追加的第三人應符合嚴格的條件。對於第三人應符合什麼樣的條件,法律並非在什麼情況下都明確進行了規定,如何確定第三人主要依靠法官對立法精神的理解,對法律規定和司法解釋的認識。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1、被追加的第三人與原被告正在進行的民事訴訟的法律關系在主體、權利義務和法律事實上要有牽連。2、被追加的第三人是造成原被告之間糾紛形成的主要過錯方,不追加其參加訴訟就不能分清當事人之間責任的大小;3、被追加的第三人不參加訴訟,案件事實難以查清。
四是追加第三人的操作程序。申請人在合理期限內向法院遞交書面申請並提供相應證據後,法院應當進行認真的審查,必要時可以聽取當事人的陳述,認為申請人提供的證據證明案件有追加必要的,要及時追加,並以筆錄的形式告知原告、被告,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同時將起訴狀、答辯狀、追加申請等應訴手續送達被追加的第三人;對遞交了書面申請,但沒有說明追加理由,也沒有提供相關證據的,或者提供了相關證據,但經法院審查,被追加的第三人與原被告已經開始的訴訟沒有牽連,沒有追加必要的,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7條的規定,裁定駁回申請人的申請,不予追加,該裁定法律沒有賦予當事人上訴權。
同時,為了減少法律適用中的爭議與分歧,筆者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明確第三人的追加原則,細化工作規范,增強可操作性,給予第三人以程序上或實體上的明確保護。
⑥ 法院什麼情況下,主動追加共同被告
《民訴來法》解釋第57條,被告源有權申請追加共同被告。
原告是否同意追加。由於法律賦予原告選擇確定被告的訴訟權利,那麼訴誰、不訴誰應當尊重原告的意見。對於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確屬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當事人的,應當行使法官釋明權,告知原告並徵求其意見。
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準許;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鑒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訴訟中,列為第三人參與訴訟。
(6)法院追加人擴展閱讀: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直接實施行為致被害人損傷,有的雖然前往犯罪現場卻未實施直接導致被害人損傷的行為或者雖然實施了行為但其所實施的行為明顯不足以導致被害人損傷,還有的並沒有前往犯罪現場但卻通風報信、出謀劃策、提供作案工具等。
只要他們的犯罪行為與犯罪結果存在某種因果關系,而且具備完全行為能力,均應成為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
由於被告人在刑事上的責任能力與其在民事上的責任能力的年齡界限並不一致,因此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被告人是否具有完全行為能力應參照民事責任能力的年齡的界限來認定。如果被告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那麼他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義務主體,即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
⑦ 法院有權利追加其他保人嗎
法律有權追加擔保人為被告。
擔保人,應承擔擔保的義務。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追加被告有兩種途徑:一是依職權追加,上述情形就是當事人所說的法院追加,依法是可以的。
二是依當事人申請追加。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 必須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十三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
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願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⑧ 法院追加繼承人是合法的嗎
在有繼承權的人的范圍內追加是可以的。
⑨ 怎樣向法院申請追加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