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證人法院通知嗎

證人法院通知嗎

發布時間: 2021-12-21 02:18:02

法院是否有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法院以農業局是國家機關、某建築公司損害農業局利益系損害國家利益為由,重新組織開庭 , 法院有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某建築公司不同意質證,是抗不過去的。
是否損害農業局利益, 是否損害國家利益 ,質證以後就清楚了。
法院為查明案件事實,可以應當事人的申請通知證人出庭做證,也可以依職權進行調查.因此在你案中法院通知證人出庭做證並無不當,堅持不予質證只能帶來不利的後果.

法官是否有義務通知證人要出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款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准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並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這兩條法律規定確定了人民法院可以基於當事人申請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但對於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由於法律沒有規定,對此產生了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依據當事人負舉證責任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及人民法院依法律真實為依據作出裁判的理論,人民法院不應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因為舉證責任由當事人負擔,舉證不能的當事人承擔不利法律後果。人民法院可以依有效證據證明的事實(也就是法律事實)作出裁判。如果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則違背了這一規則。證人出庭作證只能利於一方當事人,法院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客觀上增強了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能力,對另一方當事人是不公平的。因此,人民法院應該遵守訴辯模式下的舉證規則,不應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另一種觀點認為:依據案情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一是證人出庭作證是證人的法定義務。二是查明案件事實作出正確的裁判是法院的審判職責。人民法院可依法律真實作出裁判,但是追求客觀真實仍然是審判案件查明事實的最終目的,法律真實必須盡可能的接近客觀真實。人民法院不能借口法律真實而置客觀真實於不顧隨意性裁判。三是有些當事人的舉證能力比較弱,缺少相應的證據方面的法律知識,不能及時向法院提出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申請,以至於超過了舉證期限,喪失了申請時機。四是目前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證人主動出庭作證的法治觀念不強,再加上證人出庭後的費用支出、人身財產安全等問題法律的保證措施還不很完善。因此,證人出於種種考慮往往怠於出庭履行作證義務。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裁決,出於實際考慮,人民法院應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法律設定證人出庭作證,並且設定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法定義務,是因為證人所提供的證言完全是根據其親身體驗而作出的,非他人所能代替。而且,只有出庭作證,當事人才能對其展開詢問和反詢問,以便質證能夠充分而深入的進行,如果證人沒有出庭作證,或者僅僅向法庭提供書面證言,則一旦對方當事人提出相反的觀點或就書面證言提出有力的質疑和反駁意見,由於證人不在場,其他當事人很難作出確切的說明和解釋,人民法院往往無法查明事情的真實情況,無法還原事情的整個過程,同時也難以確定書面證言的可信性,使其證明力受到削弱,對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亦不利。故證人對查明案件事實和案件的審理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考慮到證人不是案件的當事人,證人只對法庭負責,不對任何一方當事人負責,證人只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實客觀真實的向法庭陳述,以履行作證義務。證人在案件中沒有任何訴訟利益。而當事人則承擔著敗訴勝訴的風險,和案件有著直接的訴訟利益,勝敗將對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產生重要的影響,當事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所以對於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應採用通知形式,以區別於當事人的傳票形式。(作者單位:懷遠縣人民法院) 本回答由法律法規分類達人 胡海天推薦

㈢ 申請證人出庭後法院會告訴對方當事人嗎

需要。
證人出庭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查清事實,這就需要雙方當事人對證人進行充分有效的質證。

在民事案件的審理中,如當事人一方證人出庭,法院卻沒有提前將該證人出庭的信息告知另一方當事人,也沒有提前將證人的書面證詞提交對方,那麼另一方當事人是不可能對該證人進行充分有效的質證的。

在此情況下,對證人的背景、身份、品行、所陳述事實的真實性,都無法當庭進行判斷,也很難就其中一些細節問題提出質疑,這樣一來不僅事實真正被查清的概率很低,在某種情況下甚至可能起到誤導作用。

其次,這不利於案件的公正審理,也不利於法院樹立公正的形象。

一方證人出庭法院沒有告訴對方,這實際上是對另一方的證據 「偷襲」,給人以一種庭審不公正的感覺,剝奪了另一方當事人進行庭審准備的機會,因而不能有效進行質證,極有可能影響最終的審判公正。

㈣ 基層人民法院開庭以後我們是被告要叫證人 那是要法院通知去還是我們自己和證人去謝謝,希望了解

這個情況你們要跟法院協商是否可以帶證人,如果可以的話你們就和證人一起去,當案件處理到需要證人的時候你們在向審判長申請證人上堂,審判長同意了在傳喚證人

㈤ 能否在開庭時申請證人出庭,但需要法院通知

要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提出申請,並附證人身份信息及聯系方式

㈥ 在什麼情況下是由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的

可以很權威的告訴你,如果你通知不到證人出庭的話,那就提交申請讓法院給通知,不過一般法院都是電話聯系通知證人出庭,如果證人就是不來的話法院也不能採取什麼強制措施,法院在這方面是沒有什麼權力的,尤其對證人!

㈦ 證人會收到法律傳票嗎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提交申請書,由法院送達通知書通知證人到庭。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前用傳票傳喚當事人。對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翻譯人員應當用通知書通知其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外地的,應當留有必要的在途時間。

㈧ 民事庭審中,突然對方出來個證人,法院沒有通知我,這合理嗎

只要當事人在舉證期限之內向法院提出申請,就是合法的。
如果沒有在舉證期限之內申請,只是在庭審過程中突然要求證人作證,法院就不能同意。如果同意出庭作證,法院的做法就是不合法的。
《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
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七條 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符合本解釋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未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不得出庭作證,但雙方當事人同意並經人民法院准許的除外。

㈨ 證人出庭由誰通知是原告,被告還是法院

法律規定是法院,但實踐中,沒有一個法院會去通知。都是申請方自己通知。

熱點內容
什麼是經濟法主體 發布:2025-07-04 11:58:51 瀏覽:166
cpa經濟法突擊 發布:2025-07-04 11:50:06 瀏覽:939
新會法院電話 發布:2025-07-04 11:49:50 瀏覽:689
依法治理編 發布:2025-07-04 11:49:03 瀏覽:173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 發布:2025-07-04 11:46:24 瀏覽:661
注冊會計師經濟法考試案例分析有幾道啊 發布:2025-07-04 11:45:45 瀏覽:535
民事訴訟法第143條 發布:2025-07-04 11:24:20 瀏覽:485
肥料倉庫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11:10:49 瀏覽:805
法官跳出普通公務員序列 發布:2025-07-04 10:59:59 瀏覽:223
經濟法與民法商法金融法的關系 發布:2025-07-04 10:53:46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