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盜竊到法院

盜竊到法院

發布時間: 2021-12-23 06:21:17

❶ 偷竊罪到法院法院判多久

偷竊罪即盜竊罪法院的判罰標准:
1、犯偷竊罪即刑法中盜竊罪的,法院一般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並處或單處罰金;
2、偷竊數額達到巨大標准、情節嚴重的,判處3-10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偷竊數額達到特別巨大標准、情節特別嚴重的,則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❷ 偷盜案到法院了,法院階段都做些什麼,還需要多久判刑

盜竊,該行為觸犯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之規定,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案件已經到了法院,說明已經被起訴了,接下來法官在閱卷後,就要開庭審理,然後依法作出判決。
最慢一個半月內法院就會判決(案情復雜的例外)。

法律鏈接:《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一條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第一百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後,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迴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後,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❸ 盜竊案移交到法院,一般情況下要多久才判刑

這可不一定,因為法院要考慮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公安機關的偵辦進度,如果案情比較清楚,證據齊全,法院就會很順利的進行審理判決。半年時間差不多。

❹ 一般盜竊罪刑拘後到法院判需要多長時間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最遲不得超過三個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 重大復雜案件的偵查羈押期限。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4)盜竊到法院擴展閱讀:

盜竊罪故意的內容:

(1)行為人明確地意識到其盜竊行為的對象是他人所有或佔有的財物。行為人只要依據一般的認識能力和社會常識,推知該物為他人所有或佔有即可。至於財物的所有人或佔有人是誰,並不要求行為人有明確、具體的預見或認識。

如放在宿舍外的自行車,河中一群暫時無人看管的鴨子,客車行李架上的行李等。如果行為人過失地將他人的財物誤認為是自己的財物取走,在發現之後予以返還的,由於缺少故意的內容和非法佔有的意圖,不成立盜竊罪。

(2)對盜竊後果的預見。如進入銀行偷保險櫃,就意圖盜竊數額巨大或特別巨大的財物。進入博物館就意圖偷文物。這樣的犯意,表明了盜竊犯意圖給社會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

❺ 盜竊案子到了法院還有多久會開庭

1、開庭前必須通知其家人。 2、如果是一般的盜竊案件,會在一個月內審結的。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❻ 盜竊罪到法院多長時間結案

盜竊案件,人民法院一審程序一般兩個月內宣判,不超過3個月;二審程序一般兩個月內審結。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後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後,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三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熱點內容
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有 發布:2025-07-02 19:42:13 瀏覽:23
法律責任免責的形式 發布:2025-07-02 19:18:07 瀏覽:81
逍遙手寫輸入法官網 發布:2025-07-02 19:12:35 瀏覽:516
認真貫徹執行法律援助條例 發布:2025-07-02 18:58:38 瀏覽:841
勞動法3005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02 18:57:00 瀏覽:540
地方規章撤銷 發布:2025-07-02 18:55:33 瀏覽:3
道德與同情心 發布:2025-07-02 18:50:47 瀏覽:711
2017司法考試考試時間 發布:2025-07-02 18:48:25 瀏覽:397
電儀車間消防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2 18:40:02 瀏覽:447
廣安法院訴訟 發布:2025-07-02 18:35:02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