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吵鬧
① 法庭上和法官吵起來會付出什麼樣的責任
藐視法庭。千萬別和法官起沖突
② 在法庭上吵鬧屬於什麼違法行為
屬於違法行為。假如辱罵法官,行為十分惡劣。在國家機關工作場所,公然對法官進行惡意侮辱、挑釁的行為,嚴重侵害法官人身權益,並造成多人圍觀,擾亂正常辦公秩序,影響惡劣。人民法院依法對姜某維作出拘留的決定,有力捍衛了司法權威,維護了法官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
法律分析
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不合理的,當事人對判決不服的,應該進行司法救濟,而不是投訴,例如申請再審、提起上訴等。人民法院擔負著懲治犯罪、維護司法公正的神聖職責。法官是法律的踐行者,是法律權威的守護者。在法庭上,想要發言必須先經過審判長同意;法庭上不得高聲喧嘩、吵鬧;未經允許不得攝像、拍照、記錄;聽從審判長指揮等。如果有人違反法庭紀律,擾亂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告訴其行為的法律後果,並對其行為加以制止。對不聽制止,仍然繼續違反法庭秩序的,可以讓法警將其強行帶出法庭;對那些態度惡劣,造成的後果、影響比較壞,損害法庭的尊嚴,致使審判活動不能正常進行的,可以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零九條 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一)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二)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三)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四)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③ 庭審前雙方當事人在法院內打架怎麼處理,應該誰處理,法律依據是什麼
庭審前雙方當事人在法院內打架可以由法庭制止,如果情節嚴重的,按擾亂法庭秩序罪處理,有法院處理,法律依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法庭秩序是指為了保障法庭開庭審理訴訟案件的各種活動得以正常順利進行,要求訴訟參與人及旁聽群眾共同遵守和維護的秩序。法庭秩序是審理訴訟案件的活動正常進行,人民法院正確適用法律,實現法院審判職能的重要法律保障,嚴重干擾法庭秩序,是一種藐視國家權力,粗暴踐踏法律的行為,不僅破壞法庭審理活動的正常進行,而且對訴訟參與人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財產帶來極大的威脅和損害。對這種行為適用刑事制裁,實屬必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零九條【擾亂法庭秩序罪】有下列擾亂法庭秩序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一)聚眾哄鬧、沖擊法庭的;
(二)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的;
(三)侮辱、誹謗、威脅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不聽法庭制止,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
(四)有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等擾亂法庭秩序行為,情節嚴重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 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九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或者以哄鬧、沖擊法庭等方法擾亂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2月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庭規則》第十二條規定:"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等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根據有關現行法律的規定,干擾法庭秩序,情節嚴重的,也要追究刑事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尤其是經濟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屢屢發生擾亂法庭秩序的現象。在審判過程中行為人進行喧嘩、吵鬧,或者眾多人對法庭進行沖擊,或者對司法工作人員進行毆打,所有這些行為都嚴重地干擾法庭秩序,妨害了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正常進行,有的甚至造成審判活動中止無法繼續進行,造成人員人身傷害,使人民法院的尊嚴和法律的嚴肅性受到嚴重的侵害,影響甚烈,危害甚深。
④ 擾亂法庭秩序罪處罰最新規定
一、什麼是擾亂法庭秩序罪 (一)擾亂法庭秩序罪的概念 擾亂法庭秩序罪,是指在法庭 開庭審理 案件過程中, 訴訟 參與人或旁聽人員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 (二)擾亂法庭秩序罪的構成特徵 1、犯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法庭開庭審理案件的正常活動和秩序。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 從犯 罪時間看,犯罪行為只能發生在法庭開庭審理過程中;從犯罪地點看,本罪限於開庭審理案件的法庭內;從犯罪行為來看,須是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 3、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且僅限為自然人。凡是達到法定 刑事責任年齡 、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構成猛念擾亂法庭秩序罪。 4、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危害社會的結果,仍然實施該行為,對結果的發生持希望或信任的態度。 二、擾亂法庭秩序罪如何處罰 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 管制 或者 罰金 。 三、擾亂法庭秩序罪的表現形式 從犯罪行為來看,須是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所謂聚眾,是指聚集、糾合3人以上的多人,所謂哄鬧,是指在法庭上或法庭周圍進行起鬨喧嘩、吵鬧、攪亂、喧鬧、指責、誹謗、辱罵、播放噪音等活動,以干擾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所謂沖擊,主要是指未經允許、不聽勸阻,強行闖入法庭;向法庭投擲石塊、泥土、污穢物品;在法庭上毆打當事人及 證人 、鑒定人、 辯枝租困護人 、翻譯人等訴訟參與人;砸毀、破壞門窗、桌椅、話筒、音響等設備、設施等等帶有暴力色彩的活動。所謂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即在法庭上毆打執行公務的司法工作人員,包括審判員、陪審員、 公訴人 、法警、書記員等。 在法庭外毆打正准備參加開庭的司法工作人員,也應視為本罪的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對於不是參加開庭或正准備開庭的司法工作人員實施了毆打行為,如在偵查階段毆打正在訊問 犯罪嫌疑人 或者詢問證人的偵查人員,在執行階段毆打人民法院執行判決的執行人員等,就不能以本罪論處。構成犯罪的,也應是他罪,如 妨害公務罪 。此外,本罪還必須以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為構成必要。雖有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的行為,但若沒有給法庭秩序造成嚴型手重擾亂,也不能以本罪論處。 在認定構成了擾亂法庭秩序罪之後,雖然是在《刑法》規定的量刑標准中進行處罰,但此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具體的犯罪情節,這樣作出的量刑才是比較合理的。值得一提的是,開庭審理的案件,即包括民事案件、經濟案件,也包括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審判組織既可以是合議庭進行審理,也可以是獨任庭進行獨任審理。
⑤ 法庭上罵人會怎麼樣處罰
法庭上罵人會根據罵人所導致的後果的嚴重程度來進行處理,如果嚴重的會構成刑事犯罪,處以刑事處罰。我國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庭上罵人會由法院根據法律規定處理。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條訴訟參與人和其他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
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庭規則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罰款、拘留。
人民法院對哄鬧、沖擊法庭,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審判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較輕的,予以罰款、拘留。
訴訟參與人應當遵守法庭規則,維護法庭秩序,不得喧嘩、吵鬧;發言、陳述和辯論,須經審判長許可。旁聽人員必須遵守下列紀律:未經審判長許可,不得錄音、錄像和攝影;不得隨意走動和進入審判區;不得發言、提問;不得鼓掌、喧嘩、哄鬧和實施其他妨害審判活動的行為。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1條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的規定,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合議庭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對於違反法庭秩序情節較輕的,應當當庭警告制止並進行訓誡。
2.對於不聽警告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強行帶出法庭。
3.對於違反法庭秩序情節嚴重的,經報請院長批准後,對行為人處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
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申請可以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通過作出罰款、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提出。通過作出罰款、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的,該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3日內,將申請人的復議申請、罰款或者拘留決定書和有關事實、證據材料一並報上一級人民法院復議。上一級人民法院復議期間,不停止決定的執行。
4.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的法律法規是嚴厲的規范我國的法庭秩序的,因為在訴訟程序當中法庭的辯論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我們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相關的事項。
⑥ 法庭紀律具體內容是什麼呀
書記員宣布的法庭紀律具體內容是: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尊重司法禮儀,遵守法庭紀律,不得鼓掌、喧嘩、吸煙、進食等。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十四條,庭審活動開始前,書記員應當宣布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庭紀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十七條,全體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服從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揮,尊重司法禮儀,遵守法庭紀律,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鼓掌、喧嘩;
(二)吸煙、進食;
(三)撥打或接聽電話;
(四)對庭審活動進行錄音、錄像、拍照或使用移動通信工具等傳播庭審活動;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為。檢察人員、訴訟參與人發言或提問,應當經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許可。旁聽人員不得進入審判活動區,不得隨意站立、走動,不得發言和提問。媒體記者經許可實施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行為,應當在指定的時間及區域進行,不得影響或干擾庭審活動。
(6)在法院吵鬧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二十條,行為人實施下列行為之一,危及法庭安全或擾亂法庭秩序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以及傳染病病原體進入法庭;
(二)哄鬧、沖擊法庭;
(三)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訴訟參與人;
(四)毀壞法庭設施,搶奪、損毀訴訟文書、證據;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第二十一條,司法警察依照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的指令維持法庭秩序。出現危及法庭內人員人身安全或者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等緊急情況時,司法警察可以直接採取必要的處置措施。人民法院依法對違反法庭紀律的人採取的扣押物品、強行帶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被處罰人對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