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吳鴻法官

吳鴻法官

發布時間: 2022-02-14 16:54:02

① 舉報西城法院楊成龍,郭雲燕,他們兩個法官人情,亂判案,拖延辦案,我反映真實的,如不真我張志坪承擔法

建議去信訪部門舉報你在這說什麼用都沒有

② 假發與職業掛鉤:時至今日,英國法官為什麼一直佩戴假發

假發在種種詬病中,逐漸淡出,但是卻在職業服飾領域找到自己的價值。18世紀末,假發在英國的價格已經變得非常便宜。

老闆有必要為工作者定製工作服,假發便是裡面能夠很好區分職業者和普通人的飾品。於是假發便與專門的職業掛鉤,作為特定的職業的標志。

除了假發很好的區分度外,假發還被給予著職業者的權威和專業。自然而然,假發也成為了英國法官的行頭。

據說,在英國法律界,假發顏色越臟,就意味著這位工作很久,經驗豐富,於是更加德高望重,得到更多尊敬。

這也是英國法官為什麼鍾愛白色假發的原因。因為年紀越大,頭發越白。這樣也越能凸顯法官的經驗豐富。白色假發便能營造出老化,經驗豐富的效果。

3、為什麼英國法官還在佩戴假發?

假發從時尚的弄潮兒跌到成為特定職業的裝飾物,也沒有表明它就能一直在職業服飾領域發光發達。

歐洲大陸貴族階級逐漸淡忘假發的同時,其法官群體也跟著舍棄了。在歐洲各國法官紛紛放棄假發的時候,英國法官卻沒有。

其統治下的美國後來獨立也放棄了假發。這樣英國法官便顯得有點標新立異了。英國法官早期沒有佩戴假發的時候,方巾是英國法官的法定頭飾。

只是後來假發的潮流襲來,逐漸取代了方巾。其實,在英國法官使用方巾的時候,方巾就已經是上一輪時尚過後的過時物品。

法律共同體本來由於職業的原因帶著保守刻板的形象,在時尚潮流面前自然步履緩慢。如今佩戴的假發就如過去的方巾一樣。

隨著時代的進步,英國法官也逐漸簡化法律儀式。2007年,英國首席法官菲利普斯勛爵宣布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的法庭廢除假發,唯有刑事法官仍然延續佩戴假發的傳統。

假發在歷史的潮流中扮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同時也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如果能在影視劇中看到法官佩戴假發,這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歷史的余韻。

如今,假發洗盡鉛華,回歸原點,以它本來的面貌,行使它本來的價值,與我們一同一樣正行走在前行的歷史中,為未來的歷史中添一點磚加一點瓦。

③ 關於狄仁傑的一個歷史問題

狄仁傑(630-700)

生於唐貞觀四年(630年),卒於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字懷英,唐代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武則天時期宰相,傑出的封建政治家。

狄仁傑出生於一個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緒,任貞觀朝尚書左丞,父親狄知遜,任夔州長史。狄仁傑通過明經科考試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時工部尚書閻立本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傑被吏誣告,閻立本受理訊問,他不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發現狄仁傑是一個德才兼備的難得人物,謂之「河曲之明珠,東南之遺寶」,推薦狄仁傑作了並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內,狄仁傑通曉了吏治、兵刑等封建典章和法律制度,這對他一生的政治活動都有重大影響。

唐高宗儀鳳年間(676——679年),狄仁傑升任大理丞,他剛正廉明,執法不阿,兢兢業業,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1.7萬人,無冤訴者,一時名聲大振,成為朝野推崇備至的斷案如神、摘奸除惡的大法官。為了維護封建法律制度,狄仁傑甚至敢於犯顏直諫。儀鳳元年(676年),武衛大將軍權善才誤砍昭陵柏樹,唐高宗大怒,命令將其殺死。狄仁傑奏罪不當死,唐高宗疾言厲色地說:「善才斫陵上樹,是使我不孝,必須殺之!」狄仁傑神色不變,據法說理:「犯言直諫,自古以為難。臣以為遇桀、紂則難,通堯、舜則易。今法不至死而陛下特殺之,是法不信於人也,人何措其手足!」「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殺一將軍,千載之後,謂陛下為何主?此臣不敢奉制殺善才,陷陛下於不道」。終於迫使唐高宗改變了主意,赦免了權善才的死罪。

不久,狄仁傑被唐高宗任命為待御史,負責審訊案件,糾劾百官。任職期間,狄仁傑格守職責,對一些巧媚逢迎,恃寵怙權的權要進行了彈劾。調露元年(679年),司農卿韋弘機作宿羽、高山、上陽等宮,寬敞壯麗。狄仁傑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弘機因此被免職。左司郎中王本立恃恩用事,朝廷畏之。狄仁傑毫不留情的揭露其為非作歹的罪行,請求交付法司審理。唐高宗想寬容包庇王本立,狄仁傑以身護法:「國家雖乏英才,豈少本立輩!陛下何惜罪人以虧王法。必欲曲赦本立,請棄臣於無人之境,為忠貞將來之戒!」王本立最終被定罪,朝廷肅然。後來,狄仁傑官遷度支郎中,唐高宗准備巡幸汾陽宮,以狄仁傑為知頓使,先行布置中途食宿之所。並州長史李沖玄以道出妒女祠,征發數萬人別開御道。狄仁傑說:「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妒女之害耶?」,俱令作罷,免除了並州數萬人的勞役。唐高宗聞之贊嘆說「真大丈夫矣!」

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傑出任寧州(今甘肅寧縣、正寧一帶)刺史。其時寧州為各民族雜居之地,狄仁傑注意妥善處理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關系,「撫和戎夏,內外相安,人得安心」,郡人為他勒碑頌德。是年御史郭翰巡察隴右,寧州歌狄刺史者盈路,郭翰返朝後上表舉薦,狄仁傑升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撫使。狄仁傑針對當時吳、楚多淫詞的弊俗,奏請焚毀祠廟1700餘所,唯留夏禹、吳太伯、季札、伍員四祠,減輕了江南人民的負擔。垂拱四年(688年),博州刺史琅琊王李沖起兵反對武則天當政,豫州刺史越王李貞起兵響應,武則天平定了這次宗室叛亂後,派狄仁傑出任豫州刺史。當時,受越王株連的有六、七百人在監,籍沒者多達5000人。狄仁傑深知大多數黎民百姓都是被迫在越王軍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則天說:「此輩咸非本心,伏望哀其詿誤。」武則天聽從了他的建議,特赦了這批死囚,改殺為流,安撫了百姓,穩定了豫州的局勢。其時,平定越王李貞的是宰相張光弼,將士恃功,大肆勒索。狄仁傑沒有答應,反而怒斥張光迅殺戮降卒,以邀戰功。他說:「亂河南者,一越王貞耳。今一貞死而萬貞生。」「明公董戎三十萬,平一亂臣,不戢兵鋒,縱兵暴橫,無罪之人,肝腦塗地。」「但恐冤聲騰沸,上徹於天。如得上方斬馬劍加於君頸,雖死如歸。」狄仁傑義正辭嚴,張光迅無言可對,但懷恨在心,還朝後奏狄仁傑出言不遜。狄仁傑被貶為復州(今湖北沔陽西南)刺史,入為洛州司馬。

但是,狄仁傑的才幹與名望,已經逐漸得到武則天的贊賞和信任。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被任命為地官(戶部)侍郎、同鳳閣(中書省)鸞台(門下省)平章事,開始了他短暫的第一次宰相生涯。身居要職,狄仁傑謹慎自持,從嚴律己。一日,武則天對他說:「卿在汝南,甚有善政,卿欲知譖卿者乎?」狄仁傑謝曰:「陛下以臣為過,臣當改之;陛下明臣無過,臣之幸也。臣不知譖者,並為善友。臣請不知。」武則天對他坦盪豁達的胸懷深為嘆服。

狄仁傑官居宰相,參與朝政之時,也正是武承嗣顯赫一時,躊躇滿志之日。他認為狄仁傑將是他被立為皇嗣的障礙之一。長壽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結酷吏來俊臣誣告狄仁傑等大臣謀反,將他們逮捕下獄。當時法律中有一項條款:「一問即承反者例得減死。」來俊臣逼迫狄仁傑承認「謀反」,狄仁傑出以非常之舉,立刻服了罪:「反是實!」來俊臣得到滿意的口供,將狄仁傑等收監,待日行刑,不復嚴備。狄仁傑拆被頭帛書冤,置棉衣中,請獄吏轉告家人去其棉。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得其冤狀,持書上告。武則天召狄仁傑等「謀反」的大臣面詢:「承反何也?」狄仁傑從容不迫地答曰:「向若不承反,已死於鞭笞也。」又問:「何為做謝死表?」答曰:「臣無此表。」武則天令人拿出謝死表,才弄清楚是偽造的。於是下令釋放此案7人,俱貶為地方官。狄仁傑被貶為彭澤今。如此,狄仁傑運用自己的才智機謀死裡逃生。以後,武承嗣欲根除後患,多次奏請誅之,都被武則天拒絕。

在彭澤(今江西彭澤)令任內,狄仁傑勤政惠民。赴任當年,彭澤乾旱無雨,營佃失時,百姓無糧可食,狄仁傑上奏疏要求朝廷發散賑濟,免除租賦,救民於飢饉之中。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臨漳),河北震動。為了穩定局勢,武則天起用狄仁傑為與冀州相鄰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刺史。狄仁傑到職後,改變了前刺史獨孤思庄盡趨百姓人城,繕修守具的作法,讓百姓返田耕作。契丹部聞之引眾北歸,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災難。當地百姓歌誦之,相與立碑以記恩惠。不久,狄仁傑升任幽州都督。

狄仁傑的社會聲望不斷提高,武則天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賜給他紫袍、龜帶,並親自在紫袍上寫了「敷政木,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十二個金字。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傑被武則天招回朝中,官拜鸞台(門下省)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兼納言,恢復了宰相職務,成為輔佐武則天掌握國家大權的左右手。此時,狄仁傑已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但他深感個人責任的重大,仍然盡心竭力,關心社會命運和國家前途,提出一些有益於社會和國家的建議或措施,在以後幾年國家的社會政治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聖歷元年(698年),武則天的侄兒武承嗣、武三思數次使人游說太後,請立為太子。武則天猶豫不決。狄仁傑以政治家的深謀遠慮,勸說武則天順應民心,還政於廬陵王李顯。當時,大臣李昭德等也曾勸武則天迎立李顯,但沒有為武則天接受。對武則天了解透徹、洞燭機微的秋仁傑從母子親情的角度從容地勸說她:「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附姑於廟者也。」武則天說:「此聯家事,卿勿預知。」狄仁傑沉著而鄭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何者不為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況臣位備宰相,豈得不預知乎?」最終,武則天感悟,聽從了狄仁傑的意見,親自迎接廬陵王李顯回宮,立為皇嗣,唐祚得以維系。狄仁傑因此被歷代政治家、史學家稱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臣義士。

聖歷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騷擾河北。武則天命太子為河北道元帥、狄仁傑為副元帥征討突厥。時太子不行,武則天命狄仁傑知元帥事,親自給狄仁傑送行。突厥默啜可汗盡殺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餘人退還漠北,狄仁傑追之不及,武則天改任他為河北道安撫大使。面對戰亂後的凋殘景象,狄仁傑採取了四條措施:一、上疏請求赦免河北諸州,一無所問,使被突厥驅逼行役的無辜百姓樂於回鄉生產。二、散糧運以賑貧乏。三、修驛路以濟旋師。四、嚴禁部下侵擾百姓,犯者必斬。很快恢復了河北的安定。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升為內史(中書令)。這年夏天,武則天到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請她觀看安葬舍利(佛骨),奉佛教為國教的武則天答應了。狄仁傑跪於馬前攔奏道:「佛者,夷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詭橘,直欲邀致萬乘所宜臨也。」武則天遂中道而還。是年秋天,武則天欲造浮屠大像,預計費用多達數百萬,宮不能足,於是詔今天下僧尼日施一錢以助。狄仁傑上疏諫曰:「如來設教,以慈悲為主。豈欲勞人,以在虛飾?」「比來水旱不節,當今邊境未寧。若費官財,又盡人力,一隅有難,將何以救之?」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罷免了其役。

作為一名精忠謀國的宰相,狄仁傑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舉賢為意。一次,武則天讓他舉薦一名將相之才,狄仁傑向她推舉了荊州長史張柬之。武則天將張柬之提升為洛州司馬。過了幾天,又讓狄仁傑舉薦將相之才,狄仁傑曰:「前薦張柬之,尚未用也。」武則天答已經將他提升了。狄仁傑曰:「臣所薦者可為宰相,非司馬也。」由於狄仁傑的大力舉薦,張柬之被武則天任命為秋官侍郎,又過了一個時期,升位宰相。後來,在狄仁傑死後的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趁武則天病重,擁戴唐中宗復位,為匡復唐室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狄仁傑還先後舉薦了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姚崇等數十位忠貞廉潔、精明干練的官員,他們被武則天委以重任之後,政風為之一變,朝中出現了一種剛正之氣。以後,他們都成為唐代中興名臣。對於少數民族將領,狄仁傑也能舉賢薦能。契丹猛將李楷固曾經屢次率兵打敗武周軍隊,後兵敗來降,有關部門主張處斬之。狄仁傑認為李楷固有驍將之才,若恕其死罪,必能感恩效節,於是奏請授其官爵,委以專征,武則天接受了他的建議。果然,李楷固等率軍討伐契丹余眾,凱旋而歸,武則天設宴慶功,舉杯對狄仁傑說「公之功也」。由於狄仁傑有知人之明,有人對狄仁傑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

在狄仁傑為相的幾年中,武則天對他的信重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稱狄仁傑為「國老」而不名。狄仁傑喜歡面引廷爭,武則天「每屈意從之」。狄仁傑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則天不許,入見,常阻止其拜。武則天曾告誡朝中官吏:「自非軍國大事,勿以煩公。」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贈文昌右丞,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又封之為梁國公。

縱觀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中傑出的政治家,狄仁傑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對武則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傑在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之治的武則天時代,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④ 鞍山市人民法院的內設機構

黨組書記、 院 長 任俐春
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劉 新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淳建國 黨組成員、 副院長 陳殿成 黨組成員、 副院長 雒榮廣 黨組成員、 副院長 張忠月 副院長 王劍穎 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曾思宇 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 王克文 專職審委會委員 李繼軍 正局級調研員 曾凡英 副局級副調研員 王京全 副局級副調研員 曹兆春 副局級副調研員 董世昌 副局級副調研員 沈福森 副局級副調研員 費顯貴 副局級副調研員 王培娟 辦 公 室 主 任 王鋼 副主任 陳坪 政治部副主任兼法官管理培訓處處長 劉維志 政治部副主任兼老幹部工作辦公室主任 張殿琛 政治部組織人事處處長 梁常莉 政治部法官管理培訓處處長 劉仕山 審判管理辦公室 主 任 楊承國 副主任 馬芳芳 研究室 主 任 杜爾莉 副主任 王祥江 立案一庭 庭 長 李文范 副庭長 朱 安、楊俊福 立案二庭 庭 長 李 偉 副庭長 周 艷 信訪辦 主 任 劉振濤 副主任 於德水、衣曉鵬 刑事審判第一庭 庭 長 錢 雷 副庭長 王季穎、張代勇 刑事審判第二庭 庭 長 秦 政 副庭長 胡 穎、施小鵬 民事審判第一庭 庭 長 高言讓 民事審判第二庭 庭 長 徐剛健 副庭長 王長順、尤學軍 民事審判第三庭 庭 長 郭兆春 副庭長 李群、齊志斌 行政審判庭 庭 長 喬 軍 副庭長 張軍 審判監督庭 庭 長 顧紅霞 副庭長 孟麗鴻 執 行 局 副局長 吳世鋼 執行一庭 庭 長 董洪岩 副庭長 金 峰、張 輝 執行二庭 庭 長 張曉偉 副庭長 海志群 司法技術處 處 長 趙忠凱 副處長 徐 波 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 處 長 孫 武 副處長 盧 紅、隋玉平 監 察 室 主 任 於洪霞 代表委員聯絡辦 副主任 王家國、 陳 石 機關黨委 副書記 陳 利 司法警察支隊 支隊長 劉仕山 副支隊長 劉 剛 法官分院 教務長 於 萍

⑤ 吳英案涉哪些法律

吳英 主要涉及的是刑法. 以下是相關的內容,你 可以看看
吳英集資詐騙案二審辯護詞
吳英被控集資詐騙罪

第一部分 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方面的錯誤
一審《判決書》的主要內容共有六部分:一是被告人基本情況、案件受理過程以及控辯雙方的基本觀點;二是經審理查明的基本事實及相應證據;三是向11名債權人借款的具體事實及相應證據;四是對辯護人證據的評判;五是對控辯雙方的三個爭議焦點的論述;六是綜合觀點及判決條款。
為了突出重點,簡潔明了,這里只對其中的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進行分析論述。
一、關於辯護人提供的證據
庭審中,辯護人提交了大量證據包括宣讀公訴機關證據中的相關內容,但是判決書卻只用一句話,即「證人對吳英資金的來源與去向並不知情,亦與在偵查階段所作的證言不相符本院不予採信」予以全部否定,這里存在四個問題。
1.稱對吳英資金的去向不知情不屬實,因為證人證明了資金用於經營,沒有揮霍。
2.判決稱「與在偵查階段所作的證言不相符」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前後證言基本一致,並不存在「不相符」的情況;二是假設「不相符」,為什麼就一定要採信偵查階段的證言呢?顯然於法無據,因為法律並未規定證人在偵查階段所作的證言其效力必然高於審判階段。
3.辯護人的證據證明了吳英借錢時沒有採用欺騙手段,不存在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情形等,這些問題恰好證明吳英沒有採用欺騙手段、不具備非法佔有的目的。判決以證人不能證明吳英資金的來源與去向為由不予採信不但違背事實和法律,更犯下了邏輯錯誤,即只有證明吳英資金的來源與去向的證言才能採信,證明其他問題的證言就不能採信。難道其他問題都不需要證明了嗎?
4.辯護人宣讀的十一名債權人在偵查卷中的筆錄,證明債權人非社會公眾,借款時沒有使用詐騙手段。判決不予採信沒有法律依據。
下表為原審辯護人的證據目錄及證明內容:
編號
名稱
證明內容
1
蔣辛幸(原本色集團常務副總)
證言
①本色集團宣傳冊是2006年末印製的,只用於在湖北談項目,跟借款無關;
②吳英不存在揮霍資金情形;
③吳英借錢是為了公司經營,別墅和汽車也屬於公司;
④吳英借錢時沒有想到不能償還,即不存在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情形,光「本色集團」4個字就能賣3個億;
⑤吳英借錢時沒有欺騙行為。
2
吳喆
(原本色集團財務總監)證言
①公司公章不由吳英保管,空白借條不一定跟吳英有關;
②吳英所借款項基本上全部用於公司經營;
③本色集團宣傳冊只用於在湖北談項目,跟借款無關;
④吳英不存在揮霍資金情形。
3
徐濱濱(原本色集團辦公室主任)證言
公司公章不由吳英保管,空白借條不一定跟吳英有關。
4
周巧
(原本色集團出納)
證言
①公司公章不由吳英保管,空白借條不一定跟吳英有關;
②吳英所借款項都用於公司經營;
③一般人都認為公司有能力償還借款,即吳英不存在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情形;
④吳英不存在揮霍資金情形,購買的汽車為公司所有。
5
杜沈陽(原本色集團司機)證言
①公司公章不由吳英保管,空白借條不一定跟吳英有關;
②吳英不存在揮霍資金情形。
6
徐玉蘭
(朋友)證言
①吳英借錢時沒有欺騙行為;
②吳英不存在揮霍資金情形;
③吳英借錢時沒有想到不能償還,即不存在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情形,如果不出事一定能夠償還。
7
11名債權人證言
①吳英與債權人系朋友關系,非社會公眾;
②吳英借款時沒有使用詐騙手段;
③吳英講誠信,案發前仍在積極還款。
二、關於控辯雙方的三個爭議焦點
1.關於吳英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的故意問題
(1)關於《判決書》所謂「本身無經濟基礎,無力償還巨額高息集資款」問題。辯護人認為首先吳英是否「本身無經濟基礎」存在爭議,吳英稱當時已擁有2500萬元資產,法院只以注冊資金判斷實際投資依據不足;其次,退一步講,即使無經濟基礎,負債經營也是一種非常普遍且並不違法的現象,借雞生蛋、借船出海不是很正常的經營行為嗎?當初資不抵債並不能證明最終無法還款;而且客觀上無法還款也並不能證明借款當初就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2)關於《判決書》所謂「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巨額資金」問題。大量證據表明,吳英借款時很少有人詳細詢問借款用途,因為債權人關心的是利息;吳英對借款用途的表述一般只是稱做生意,而事實上除了一部分用於償還借款本息以外,幾乎全部用於經營;至於借款時稱投資白馬服飾城商鋪和收購湖北荊門的酒店但實際並未投資於此的問題,只是極個別的情況,而且當初確實有該想法,只是後來情況變化沒有成功而已;判決稱「在社會上進行虛假宣傳」屬於子虛烏有,沒有證據,也不符合事實。換句話說,無論律師提交的筆錄還是偵查機關取得的筆錄,被害人基本上都稱吳英沒有騙錢,是正常的民間借貸,不知法院憑什麼認定「騙取」巨額資金呢?當然本色集團曾印刷過十幾本宣傳冊,宣傳冊中有些誇張的內容,但該宣傳冊是為參加投標所用,並非為借款所用;而且宣傳冊於2006年12月印製,吳英最後一筆借款是同年11月,即宣傳冊在借款之後,與借款毫不相關。
(3)關於《判決書》所謂「隨意處置投資款」問題。判決如此認定的依據主要是虛假注冊公司;簽訂上億元貨款的珠寶合同,隨意處置珠寶;在無實際用途的情況下購置大量汽車;花400萬元購買名衣、名表等。這些並不符合事實。第一,所謂虛假注冊公司並不存在,因為「虛假注冊公司」指的是申請人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而吳英的公司並不存在這種情況;第二,購買珠寶未必不屬於投資,稱隨意處置依據不足,而且「隨意處置」並不等同於司法解釋所規定的「肆意揮霍」;第三,購買汽車是為了各部門負責人工作之用;第四,所謂個人花400萬元購買名衣、名表等並不存在,這只是吳英在他人欺騙誘導下作出的不真實的供述(東陽公安於2007.2.8—6.14安排化名張華的線人應小華在吳英監舍威脅、欺騙吳英,讓其編造錢已全部花光的事實),此外並無其他任何證據,按照刑訴法「重證據不輕信口供」的規定,該口供不能作為證據採信。
由於最高人民法院最近作出司法解釋,對「非法佔有」的認定標准作出了明確規定,所以辯護人認為有必要對照司法解釋看一看吳英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一)集資後不用於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於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二)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三)攜帶集資款逃匿的;(四)將集資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的;(五)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返還資金的;(六)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逃避返還資金的;(七)拒不交代資金去向,逃避返還資金的;(八)其他可以認定非法佔有目的的情形。」由於這里列舉的八種情形中的第三至八沒有爭議,所以只需看前兩種即可。事實很清楚,吳英根本不存在集資後不用於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於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的情形,而是絕大部分都用於生產經營,如購置大量房地產(眾所周知,這些年房地產增值快,有的增長了四五倍)、汽車、開辦十餘家公司等等;如前所述,吳英也不存在肆意揮霍集資款的行為。換個角度說,如果說吳英的集資款沒有用於生產經營,那麼錢都花哪裡去了呢?都揮霍了嗎?都怎麼揮霍了?是賭博了,吸毒了,建造豪宅了,還是一擲千金吃喝玩樂了?顯然,都不存在。由此可見,吳英並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
2.關於本案屬單位犯罪還是自然人犯罪的問題
判決認定自然人犯罪主要理由有三個,一是公司實質上是吳英的個人公司,不具有承擔法律責任的公司人格;二是公司經營活動很少;三是吳英集資的目的並非為了公司。
辯護人認為這些理由均不成立,第一,即使公司是個人公司,也不能得出公司不具有公司人格的結論,因為一人公司同樣是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形式,公司與自然人是不同的概念;第二,稱公司經營活動很少依據不足,從證據看,可以說短期內贏利很少,不能說經營活動很少,吳英被限制人身自由之前十幾家公司都在正常經營(包括試營業)或正在籌建;第三,稱吳英集資的目的並非為了公司同樣依據不足,因為借款多數打入公司賬戶,固定資產歸公司所有,汽車在公司名下且由公司負責人使用,怎麼能說集資的目的並非為了公司呢?
3.關於吳英的行為是否符合集資詐騙罪的問題
判決認定符合集資詐騙罪理由主要有三個,一是通過虛假宣傳、支付高息等形式誤導社會公眾;二是明知林衛平等是做融資生意的,他們的資金系非法吸存所得,所涉人員眾多;三是除了向本案11名被害人集資外還向王香鐲等人非法集資。
辯護人認為這種認定是違背事實和法律的。第一,吳英沒有通過虛假宣傳誤導社會公眾,所有證據均證明吳英借款時都是單獨地與單個債權人(親朋好友)溝通,沒有公開地向社會公眾進行過宣傳,所以稱誤導「社會公眾」沒有事實依據;而且大量證據證明吳英借錢時只稱做生意或缺少資金,不存在「虛假宣傳」的問題。第二,雖然林衛平等人的資金系非法吸存所得,但吳英確實是向林衛平等個人借錢,至於林衛平等人的錢究竟是向社會公眾集資所得,還是盜竊所得、搶劫所得那屬於另一個法律關系,二者不能混同。林衛平向社會公眾非法吸存的行為不屬於吳英的行為,從合同法角度講,這叫做合同具有相對性。第三,所謂除了向本案11名被害人集資外還向王香鐲等人非法集資並不能說明向社會公眾集資,因為王香鐲等人同樣是吳英的親朋好友,特定人員,根本不屬於不特定的社會公眾。
第二部分 一審的程序錯誤
1.嚴重超審限問題
按照《刑事訴訟法》第16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半月以內宣判,經省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即最長審限為二個半月,可是本案自 2009年1月4日受理至12月18日宣判,整整十一個半月!人們常說「遲來的正義為非正義」,那麼遲來的非正義就更是非正義了。
2.拒絕鑒定問題
本案有兩個問題需要進行司法鑒定,一是吳英借款的准確金額、資金流向、吳英及本色集團的資產價值等,因其直接關繫到案件定性,辯護人曾申請委託鑒定;二是吳英及本色集團資產價格由於東陽市價格認證中心作出的《鑒定結論書》不客觀、不全面,辯護人曾申請重新鑒定,但均遭拒絕,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56條關於「當事人和辯護人……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審判人員根據具體情況,認為可能影響案件事實認定的,應當同意該申請……」的規定。
附:辯護人《重新鑒定申請書》主要內容
一、評估價格明顯偏低
1.本色集團正道汽車服務中心購買安裝的自動洗車機購買時30萬元左右,而評估價格僅為:使用過的洗車機人民幣1萬元(比賣廢鐵的價格還要低),未使用過的洗車機7萬元。
2.評估單中體現出來的本色集團內部貨物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如倉庫中的三合板評估價每張只有人民幣2元。市場上根本沒有這么廉價的三合板材!
3.本色集團的房產價格被評為每平方米3800元左右、街面房7000元左右。而目前的市場價為:房地產價格每平方米6500元左右,街面房1萬元以上。
二、評估項目有重大遺漏
由於司法機關未給吳英及本色集團《查封、扣押財產清單》;而且所有賬簿都扣押在司法機關,吳英、本色集團、申請人均無法查閱、核對,所以不能列明遺漏的具體項目,但知道遺漏很多,如酒店內的鍋爐發電機等都未在評估表中體現出來。
三、公安機關造成的損失應由公安機關承擔
申請人及本色集團的財產是2007年2月10日被查封的,查封期間由於公安機關怠於管理、保護,乃至不少物品失竊或發霉變質、貶值。這些損失應當由公安機關承擔。
第三部分 假設構成犯罪,一審量刑也屬不當
在目前的司法實踐中,死刑判決並不少見,然而當吳英一審被判處死刑後卻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用媒體的話說叫做「民間對吳英是否罪該至死議論紛紛,即使在金華市中院內部,亦有不同聲音。尤其在網路上,同情吳英、認為其罪不當死的觀點,占據一邊倒的位置。」(2009年12月24日《時代周報》)著名財經評論員、經濟學家馬光遠稱:吳英案對比最高人民法院在認定集資詐騙標准時所規定的七種情形,跟每一種情形都有很大差別,「這個案子的判決實在是非常牽強附會。」(2010年06月10日鳳凰網財經)著名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郎咸平甚至稱判處吳英死刑是殺人滅口!(廣東衛視《億萬富姐的罪與罰》)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引起如此之大的反響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辯護人認為民間觀點並非毫無道理,當然辯護人的根本觀點是吳英不構成犯罪,這里只是退一步講,即使法庭認為構成犯罪也不應當判處極刑。下面引用一些民間觀點作為辯護人的觀點提出,希望引起法庭的重視。
1.吳英借款行為的社會危害性沒有達到極其嚴重非殺不可的地步
雖然數額巨大,但是被害人多為放高利貸者,並非缺錢養老、等錢治病、等米下鍋的普通百姓,具有相對較強的承擔風險的能力;而且,被害人存在過錯,按照國務院《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18條關於「因參與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的規定,理應減輕對吳英的處罰。
2.吳英的犯罪情節並非特別惡劣
與暴力犯罪、貪污腐敗等犯罪相比集資詐騙的情節相對較輕,而且前者一般並未判處極刑。如北京市交通局原副局長畢玉璽貪賄1304萬元被判死緩;黑龍江省政協原主席韓桂芝貪賄736萬元被判死緩;中石油集團原總經理陳同海受賄1.95億元也僅判死緩;「中國金融第一案」、遼寧大連證券公司董事長石雪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公款2.6億元、挪用公款近1.2億元,偽造金融憑證企圖詐騙央行14億元、非法集資24億元,也僅被判了死緩。這些,不能不令人產生「司法不公」、「同罪不同判」的質疑。
3.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民間借貸並非涇渭分明
吳英當年被東陽市公安局逮捕時的「罪名」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東陽市檢察院起訴時的主要「罪名」仍然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直到金華市檢察院起訴,「罪名」才變成了「集資詐騙」。而另案處理的吳英案關聯人林衛平、楊衛陵、楊衛江、楊志昂、徐玉蘭、駱華梅、楊軍等,罪名仍然都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法院判決的量刑也只有1年10個月到6年不等。這些說明司法機關本身對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與民間借貸的認識就是模糊與搖擺的。
4.我國信貸管理體制本身存在巨大缺陷
知名財經評論者葉檀認為,圍繞吳英是否應該被處極刑的激烈爭議,事實上是對於民間借貸行為是否合法合理的長期爭議。我國現有的銀行體系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極大的差距,高效的民間資金彌補了這一缺陷。可以肯定,只要不合理的資金使用體制不變,只要國有金融機構盤剝式的存貸差不變,民間金融就不可能消失。金華市檢察院公訴處副處長、吳英案公訴人許達在剖析吳英案的警示和教訓時說,有著藏富於民的傳統與市場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地下金融素來十分發達。客觀上,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很大,但缺少有效暢通的渠道,正常的銀行貸款又十分困難;另一方面,老百姓手裡的錢多起來後,迫切需要解決投資理財的渠道問題。貨幣如水,擇地而生,堵不如疏。
第四部分 其他
1.關於法律適用問題
二審庭審中,檢察員多次提到吳英「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對此檢辯雙方爭議很大。其實,從法律適用角度講,這一條出自2000年9月最高法院的《座談會紀要》,隨著新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實施,該條款已經被「集資後不用於生產經營活動或者用於生產經營活動與籌集資金規模明顯不成比例,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第四條)這一客觀標准所取代。即判斷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標准不再使用是否「明知沒有歸還能力」這一主觀標准,而是使用是否將集資款用於生產經營活動這一客管標准。吳英將集資款用於生產經營活動是不爭的事實,檢察員的觀點只是吳英的企業沒有盈利甚至虧損,對此辯護人談兩點,一是當時吳英的企業屬於起步階段,如同征地買樹苗種果樹,開始幾年必然投入多產出少或者無產出,可是幾年後就會獲得回報;二是按照最新司法解釋,要求行為人將集資款用於生產經營活動,並不是要求生產經營活動必須盈利。
2.關於立功問題
吳英曾檢舉揭發他人違法犯罪行為,對此發表意見如下:第一,應當認定為立功表現,因為雖然有的跟吳英行賄有關,但有的無關,如索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等;第二,雖然有的是在一審階段舉報,但因當時並未查證屬實,一審判決沒有涉及;第三,已被判刑的雖然只有三人,但有的因時機不成熟相關部門尚未查處,將來有可能被判刑;第四,湖北省檢察院反貪局材料顯示,在查處李天貴、周亮案件中深挖窩案串案,一並查處21件21人,其中廳級幹部2件2人,處級幹部5件5人,在全省震動很大,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因此請求法院認定為重大立功。
綜上,辯護人有兩個觀點,一是一審判決確實存在諸多問題,吳英不應當定罪;二是吳英一案充滿爭議,而且民間認為吳英無罪或者不應當判處極刑的觀點達到了一邊倒的程度,雖然法官判案依據的是法律而不是民意,但是從講政治和司法為民的角度考慮問題,這種案件至少應當得到審慎的判決,即辯護人確實認為吳英無罪,但是如果合議庭認為有罪也懇請合議庭刀下留人,避免一場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
謝謝!
辯護人: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雁峰
2011年4月7日

通知公告
吳英案二審裁定書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書
(2010)浙刑二終字第27號
原公訴機關浙江省金華市人民檢察院
上訴人(原審被告人)吳英,女,××××年×月×日出生,漢族,浙江省東陽市人,中專文化,浙江本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捕前住東陽市本色概念酒店913房間,戶籍在××市××鎮××村。因本案於2007年2月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16日被逮捕,現押浙江省金華市看守所。

被告人吳英上訴稱,其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主觀上沒有詐騙故意,所借資金大部分用於經營,沒有肆意揮霍;客觀上沒有實施欺詐行為,沒有用虛假宣傳欺騙債權人;本案債權人不屬社會公眾,自己也不是向社會非法集資;本色集團合法注冊,非為犯罪成立,也不是以犯罪為主要活動,本案是單位借款行為,而非個人行為,要求宣告無罪。吳英的二審辯護人以相同的理由為其辯護,要求宣告吳英無罪。同時又稱,吳英即使構成犯罪,也不屬犯罪情節特別惡劣,社會危害性極其嚴重,一審量刑顯屬不當;吳英檢舉揭發他人犯罪的行為,構成重大立功。吳英在本院二審開庭審理中又稱自己的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出庭檢察員認為,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吳英使用詐騙的方法面向社會公眾非法集資,有非法佔為己有的主觀故意和隨意處置、揮霍集資款的行為,其行為構成集資詐騙罪,且系個人犯罪,原判定罪准確、量刑適當;上訴理由和辯護人的辯護意見均不能成立,建議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二審開庭審理後,被告人吳英又提出書面申請,要求撤回上訴。
經審理查明,原判認定被告人吳英集資詐騙的事實,有被害人林衛平、楊衛凌、楊志昂、楊衛江、蔣辛幸、周忠紅、葉義生、龔益峰、任義勇、毛夏娣、龔蘇平的陳述,證人吳玲玲、徐玉蘭、俞亞素、唐雅琴、夏瑤琴、竺航飛、應豐義、葛保國、周海江、趙國夫、周巧、方鴻、金華芳、杜沈陽、吳喆、劉安、楊軍、駱華梅、胡英萍、徐濱濱、包明榮、傅玲玲、龔紅星、吳建紅等證言,本色控股集團及各公司的工商登記材料、銀行往來憑證、借條、投資協議、抵債書、收條,記錄資金往來的筆記本、記賬本、借還款清單、期貨交易明細單、銀行進賬單、支付憑證、資金匯劃補充憑證、保證金劃轉函、成交確認書、罰沒票據、搜查筆錄、物品扣押清單、財物鑒定結論書,從吳英處提取經鑒定系假的面值為4900萬元工行匯票一張和私刻的二枚廣發銀行杭州分行業務專用章等證據證實。被告人吳英亦供認在案,所供與上述證據反映情況相符。
關於上訴理由和辯護意見,經查:(1)吳英自2006年4月成立本色控股集團公司前已負巨額債務,其後又不計條件、不計後果地大量高息集資,根本不考慮自身償還能力,對巨額集資款又無賬目、記錄;同時,吳英將非法集資所得的資金除少部分用於注冊傳統微利行業的公司以掩蓋真相外,絕大部分集資款未用於生產經營,而是用於支付前期集資款的本金和高額利息、大量購買高檔轎車、珠寶及肆意揮霍;案發前吳英四處躲債,根本不具償還能力,原判據此認定吳英的行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並無不當。(2)在案的被害人陳述和吳英的供述證實,吳英均系以投資商鋪、做煤和石油生意、合作開發酒店、資金周轉等各種虛假的理由對外集資,同時,吳英為給社會公眾造成其具有雄厚經濟實力的假象,採用短時間大量虛假注冊公司,並用這些公司裝扮東陽市本色一條街;經常用集資款一次向一個房產公司購買大批房產、簽訂大額購房協議;買斷東義路廣告位集中推出本色宣傳廣告,製作本色宣傳冊向社會公眾虛假宣傳;將騙購來的大量珠寶堆在辦公室炫富;在做期貨嚴重虧損情況下仍以賺了大錢為由用集資款進行高利分紅,吳英的上述種種行為顯系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向社會公眾虛假宣傳的欺騙方法集資。(3)吳英除了本人出面向社會公眾籌資,還委託部分不明真相的人向社會公眾集資,雖原判認定的直接受害人僅為11人,但其中林衛平、楊衛陵、楊志昂、楊衛江四人的集資對象就有120多人,受害人涉及浙江省東陽、義烏、奉化、麗水、杭州等地,大量的是普通群眾,且吳英也明知這些人的款項是從社會公眾吸收而來,吳英顯屬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非法集資,有公眾性。(4)本色集團及各公司成立的注冊資金均來自於非法集資,成立後大部分公司都未實際經營或虧損經營;吳英用非法集資來的資金注冊眾多公司的目的是為虛假宣傳,給社會公眾造成本色集團繁榮的假象,以騙得更多的社會資金。而且吳英大量集資均以其個人名義進行,大量資金進入的是其個人賬戶,用途也由其一人隨意決定。故本色集團及所屬各公司實質上是吳英非法集資的工具,原判認定本案為吳英個人犯罪准確。綜上,吳英上訴及其二審辯護人辯稱吳英沒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主觀上沒有詐騙故意、客觀上沒有實施欺詐行為、沒有用虛假宣傳欺騙社會公眾、本案屬於單位犯罪等理由均不能成立,不予採信。原判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吳英所謂檢舉揭發他人犯罪,經查,均系其為了獲取非法利益而向他人行賄,依法不構成重大立功。
本院認為,被告人吳英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向社會公眾作虛假宣傳等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其行為已構成集資詐騙罪。吳英在二審庭審中辯稱其僅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二審辯護人提出吳英的行為不構成犯罪及要求改判無罪的理由,均與查明的事實及法律規定不符,不予採納。吳英集資詐騙數額特別巨大,並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特別重大損失,犯罪情節特別嚴重,應依法予以嚴懲。二審辯護人要求對吳英從輕改判的理由亦不能成立,不予採納。出庭檢察員的意見成立,應予採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員關於對死刑判決提出上訴的被告人在上訴期滿後宣判前提出撤回上訴人民法院是否准許的批復》之規定,吳英在二審庭審之後要求撤回上訴的請求,依法不予准許。原判定罪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五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一)項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之規定,對被告人吳英的死刑判決由本院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⑥ 《首席大法官》txt全集下載

首席大法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首席大法官
作者:水漫
一 落日孤城1
更新時間2008-11-26 14:52:25 字數:3519
鴻蒙紀元807年,大陸架最東部,一座海島之上正上演著慘烈的攻城戰。
攻城一方顯然占據著明顯的優勢。那是一群奇怪的生物,它們的上半身與人類差不多,但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在它們身上,細細地長滿了鱗片,除了臉部和手掌,其餘的地方都被包裹在這種鐵青色的鱗片之下。
這些生物自腰部以下就沒有衣物遮體了,自那以下是一條長長的蛇尾,說起這個形象,倒是有點類似遠古傳說中的女媧一族。這些生物大都使用短槍作為武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會使用其它兵刃,而很明顯的,那些異類正是這種生物里的強手。
城牆上防禦的是正宗的人類,雖然有高牆可以倚靠,戰士的數量也不在那些奇怪的生物之下,但人類依然處於絕對的劣勢。這些生物攻城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精良的器械,只見它們將尾部一盤,然後再藉助一個稍高的平台就能直接彈上了城牆。而且,這些生物身上的鱗片似乎非常堅固,有好些人類戰士的刀斧都直接砍到了它們身上,卻無法造成太大的傷害,而那些少量的強手則根本就無懼兵刃,只有一些火箭火油類的武器才能讓它們稍做退卻。
人類的戰士正不斷倒於這些生物的槍下,眼見這些生物已經快要完全佔領外城高牆了,與此同時,城內的人正在積極想辦法避免更大慘劇的發生。
城內西北角處,一座陰氣森森,既矮且平,四面圍牆卻不見大門的建築前,一眾人魚貫而來。
「來者……
有問題再找我

⑦ 檢察院批捕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移交法院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從檢察院批准逮捕到案子移送法院,這中間需要經過公安機關的偵查,偵查期為兩個月(案情復雜的可以由檢察院批准延長偵查一個月)。然後案子移交到檢察院審查起訴,審查起訴一般期限為1個月(當然根據案情的需要,也可適當的延長)。

如檢察院認為證據不夠充分,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公安機關則應繼續對案情和證據進行整理,再移送檢察院,由檢察院來向人民法院起訴,法院在收到檢察院移交的起訴材料,一般在1個月內審理。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批准決定應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確定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批准決定自簽發之日起三個月以內有效。對於不需要繼續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應當及時解除;對於復雜、疑難案件,期限屆滿仍有必要繼續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經過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長,每次不得超過三個月。

(7)吳鴻法官擴展閱讀:

根據《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四條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五十五條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六條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⑧ 清朝末年被滿門抄斬的官員哪裡能查到

清實錄和東華錄

⑨ 阿凡提騎著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臨!"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說急急

阿凡提騎著驢,來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見了,就大聲招呼道:「歡迎你們兩位一同光臨!"

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說:「我的驢跟我糾纏個沒完,要我帶它出來找它的朋友,我就決定帶它來找您了。」

《楊氏之子》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一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我可沒聽說過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9)吳鴻法官擴展閱讀

「阿凡提」並非人名,而是一稱號,來自於突厥語:「Efcndi」。意為「先生」、「老師」,是對有學問、有知識人的尊稱。《阿凡提故事》中的「阿凡提」的本名是「南斯爾丁(Nasreddin)」。他機智聰明,勤勞勇敢,富有正義感,敢於蔑視國王等統治階級和一切腐朽的東西。

有時,他是個學富五車的鴻儒,有時,他又變得目不識丁。一會兒他可以是皇帝、宰相身邊的近臣,一會兒他又是個四處雲游的單身漢和農民,他從事過許多職業,苦力、車夫、剃頭匠、醫生、賣蜂蜜的等等,但人們雖賦予阿凡提不同職業,給他以很大的靈活性和隨意性,

但其中有一條未變,那就是阿凡提始終都是一名勇於反抗剝削階級和各種歪風邪氣的鬥士,是舉止幽默,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笑話連篇的百姓代言人。阿凡提在對待國王、大臣、官員、法官、財主和*商時,針鋒相對,反唇相譏,以牙還牙,使他們洋相出盡、狼狽不堪。

但對待朋友、客人、手藝匠、兒童和自私、懶惰的妻子時,他卻在諷刺和揶揄時,既不使對方喪失人格和難堪,又讓人在捧腹歡笑之中悟出某些人生的哲理。

熱點內容
行政法總論白鵬飛 發布:2025-05-25 06:03:43 瀏覽:230
暗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5 05:58:20 瀏覽:919
excel立法怎麼打出來 發布:2025-05-25 05:58:11 瀏覽:869
元甲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5-25 05:56:40 瀏覽:638
西安交通大學法律碩士可以考博嗎 發布:2025-05-25 05:52:11 瀏覽:86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大209條 發布:2025-05-25 05:49:57 瀏覽:129
新刑事訴訟法訊問 發布:2025-05-25 05:49:17 瀏覽:920
法院審判形式 發布:2025-05-25 05:47:53 瀏覽:35
海南產權式酒店法規 發布:2025-05-25 05:37:30 瀏覽:994
福建警察學院司法鑒定 發布:2025-05-25 05:31:01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