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案件的管轄法院
❶ 離婚案件的管轄權如何確定
一般情況下,離婚訴訟通常採取的是原告和被告的住所地的一般地域管轄原則來確定離婚案件的管轄地。離婚訴訟通常是讓基層的人民法院進行管轄的。原告需要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被告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那麼應該讓經常居住地的基層人民法院來進行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❷ 離婚案件起訴地應該在哪
我國離婚案件的管轄適用地域管轄一般原則,例外適用「被告就原告」原則。
我們先說一下「原告就被告」情形,也就是需要原告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訴的情形。
被告經常居住地與住所地不一致的,以被告經常居住地為准。我們解釋一下這兩個地方。被告經常居住地就是被告離開住所地最後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被告住所地就是被告戶籍所在地。
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的,一方起訴離婚,由被告經常居住地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轄。
夫妻雙方均被注銷戶籍的,由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轄。
被告戶籍遷出後尚未落戶,有經常居住地的,由該地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戶籍地法院管轄。
夫妻雙方均被監禁或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由被告原住所地法院管轄;被告被監禁或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一年以上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地法院管轄。
我們再來看一下,離婚案件管轄的例外情形,也就是「被告就原告」的主要情形:
對不居住在中國領域內的被告提起的離婚訴訟;
對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離婚訴訟;
對被監禁或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離婚訴訟;
被告被注銷戶籍,原告未被注銷戶籍的離婚訴訟;
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一方起訴離婚,可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❸ 離婚案件受理管轄權怎麼確定
離婚案件管轄權的確定是: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但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被監禁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婚姻登記條例》第十條
內地居民自願離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
(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
(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
❹ 離婚案件法院管轄情形有幾種
在離婚案件中,一般也遵循原告就被告原則,
但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版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權的解釋 第十二條中規定,
夫妻一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另ー方起訴離婚的案件,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夫妻雙方離開住所地超過一年,一方起訴離婚的案件,由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經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訴時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該規定中的離開住所地,指的是沒有變更住所地才可以適用,但已經將戶籍遷出並已落戶,那麼就屬於變更住所地,在變更後的住所地亦為其經常居住地的情況下,則應該由變更後的住所地法院管轄。
除了上訴規定外,離婚案件中由原告住所地管轄的主要情形有一下幾種:
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
對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離婚訴訟;
對被監禁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
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離婚訴訟的;
非軍人對軍人提出離婚訴訟的,若軍人一方為非文職軍人,由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離婚案件涉及不動產財產分割的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離婚後財產糾紛的涉及不動產的財產分割的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
❺ 離婚訴訟管轄法院怎麼認定
離婚訴訟管轄法院確定為被告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被告沒有住所地的,到被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訴;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其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❻ 離婚管轄法院法律規定
離婚案件採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則確定管轄,起訴在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實行地域管轄,即原告就被告的原則,就是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如果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
夫妻雙方就離婚事項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其一方可以提前離婚訴訟,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或調解後,確認雙方感情確已破裂的,應當准予離婚,離婚判決書或調解書生效即解除婚姻關系。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提起民事訴訟需要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提交相關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後會在七日內確定是否立案,如果原告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對此案件沒有管轄權的,不能受理。提起訴訟必須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同一訴訟案件具有多個被告住所地的、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原告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條 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可以由有關組織進行調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當准予離婚:(一)重婚或者與他人同居;(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准予離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