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不給判決書

法官不給判決書

發布時間: 2022-02-17 16:14:49

法官逾期不給判決書,該怎麼辦

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法官如此操作,你可以找法院領導反映,反正判決已經出了,這個法官也怎麼樣不了你的。

❷ 法院不給判決書怎麼辦

可向本院院長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要求其盡快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59條規定:「為謀私利故意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至開除處分。 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
如果發現審判人員在訴訟中違反以上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紀檢、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關部門投訴。

❸ 法院不給判決書怎麼辦

可向本院院長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要求其盡快作出判決。 《人民法院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59條規定:「為謀私利故意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至開除處分。 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如果發現審判人員在訴訟中違反以上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紀檢、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關部門投訴!

❹ 法官不給判決書怎麼辦

是已經判決了還是尚未判決?尚未判決的當然無法送達判決書,已經判決的,可以直接向法官索要。可以錄音,以利後續的投訴。

❺ 請問開庭後法官遲遲不下判決書怎麼辦

抄如法院無故拖延審理,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簡易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二、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三、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司法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九條

❻ 如果判決書下來了法官遲遲不給寄判決書該怎麼辦

法律規定了受理後多少天內必須判決,所以不會無限制拖延,簡易程序3個月,普通程序6個月。不寄送判決書,就不計算判決生效日期,也不計算上訴期限。

❼ 法院故意不送達判決書有什麼責任

法院故意不送達判決書對當事人沒有影響,影響的是法院的公信力,法院審理案件有程序規定,簡易程序三個月,普通程序六個月,在規定時間內,案件沒審結,法院對審判人員有嚴格考核,考核不達標,晉級等都受影響,當事人不必擔心,擔心的是主審法官。
法院故意不送達判決書可以向主審法官的庭長反映,找院長,法官違法違紀舉報部門舉報,對於所反映情況屬實法院肯定有解決辦法,具體怎麼處理那是法院內部的事。

❽ 法官不給被告人家屬判決書,正確嗎

前一段時間我到公安機關詢問我兒子的事情,工作人員告訴我說現在案件都到法院了,可能都已經判過刑了。我一聽就著急了,立即到法院詢問,好不容易找到了承辦法官,說判決書都發過了。我想知道判決結果就向法官提出要一份判決書,但法官不給,說不能給我。請問,法官不給我判決書正確嗎?河南新動力律師事務所朱廣曉解答:法官不給你判決書的行為是錯誤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宣布判決結果,並在五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定期宣告判決的,合議庭應當在宣判前,先期公告宣判的時間和地點,傳喚當事人並通知公訴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判決宣告後應當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辯護人和被告人的近親屬。判決生效後還應當送達被告人的所在單位或者原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被告人是單位的,應當送達被告人注冊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六項的規定,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你兒子和你是父子關系,屬於法律層次上的近親屬關系。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承辦法官需要向你發放判決書。

❾ 法院遲遲不下判決書咋辦

如法院無故拖延審理,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

《法官法》第三十二條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或者偽造證據;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第三十三條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條所列行為之一的,應當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及司法解釋有關審限的規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六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個月;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審限為三十日。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限的,獨任審判員或合議庭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並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院長應當在期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經本院院長批准延長審限後尚不能結案,需要再次延長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在審限屆滿五日前作出決定。

(9)法官不給判決書擴展閱讀:

《關於嚴格規范民商事案件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問題的規定》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民商事案件延長審理期限問題作了規范:

其一,重申人民法院應當嚴格遵守審理期限規定。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對案件審理期限作了明確規定。雖然規定審限的合理性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實務界都有不同看法,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案多人少」矛盾的凸顯,不時有建議廢除審限規定的聲音。

但是,考慮到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多發期,案件上升勢頭持續不減,如果不規定審理期限或不執行審理期限規定,任由案件積壓,勢必會影響矛盾的及時解決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其二,更加嚴格規定延長審理期限的申請。《規定》要求依照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理期限的「應當在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提出」,為院長判斷並決定是否延期留下充足時間。同時,《規定》要求申請延長審理期限應當「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這樣規定能起到兩種效果:

一是要求審判人員必須對未能在規定審限內結案做出解釋說明,督促法官在審理期限內結案,不能簡單以「案情復雜」為由申請延長;

二是有利於院長對案件情況進行整體把握,准確判斷是否應予准許延期及延長期限。

其三,更加嚴格規定延長審理期限的批准。以往實踐中對申請延長審理期限審批相對寬松,按照《規定》的要求,院長應當根據申請者提出的具體理由和案件情況,決定延長期限的長短,不能再搞「一刀切」,頂格批准最長期限。

❿ 法官故意拖延時間不發判決書入何定罪

民事訴訟法中抄規定普通程序一審襲審理期限為6個月,二審為3個月
簡易程序審理期限為3個月
現在是法制社會,也是一個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很多普通百姓 對於有質疑的問題
上網一搜索 就基本知道答案了
這是一個常識 法官應當也知道。法官不會拿自己的職業生涯來開玩笑的。
所以 你所主張的法官 故意拖延不給判決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如果你真的能證明法官是故意這么做的 故意超過法定的審理期限仍然不向當事人送達判決
那麼你有權將證據交給檢察院 並控告法官
但是我認為你所謂故意 不過是自己的主觀臆測而已!
只要從受理你案件之日起到下達判決之日未超過法定的審理期限,那麼法官的做法不屬於違法行為

熱點內容
法院作偽證 發布:2025-05-24 03:53:26 瀏覽:644
勞動法適用范圍包括哪些 發布:2025-05-24 03:53:25 瀏覽:581
中央12社會與法懺悔錄 發布:2025-05-24 03:35:07 瀏覽:86
古冶律師 發布:2025-05-24 03:32:21 瀏覽:637
總工會那年重新頒發工會三個條例 發布:2025-05-24 03:13:07 瀏覽:719
中央社會與法破綻是真實故事嗎 發布:2025-05-24 03:12:59 瀏覽:142
勞動法46條跟87條 發布:2025-05-24 02:55:22 瀏覽:778
勞動法各種補助 發布:2025-05-24 02:32:06 瀏覽:55
最新勞動法在單位受傷 發布:2025-05-24 02:17:24 瀏覽:152
商法聽誰的課 發布:2025-05-24 02:11:38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