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勸和
1. 法律上允不允許開庭後法官和書記員到矛盾雙方家裡勸說調解
允許。調解是天朝民事案件特色
2. 法官勸被告調解意味著什麼
調解是自願的,法官不會威脅你,也不會因為拒絕調解,就違背事實和法律,判決敗訴。
1、調解中,原告同意,被告不同意,比較正常,也沒有必要支支吾吾,法官的說法也不用擔心。只要自己事實清楚,對自己有利;證據充分,對自己有利,就不用擔心法官的言辭和態度。畢竟,案件的勝訴,還是敗訴,不是全憑法官的一句話,而是需要事實和證據;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
2、法官在調解中,說不同意調解的一方風險最大,也是在表達一種傾向,但不等於對方就勝訴。
最後,對方迫於壓力調解了,但結果是他勝訴,只是最後的賠償要求沒有達到預期,少了近2/3,但這個數額是合理合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進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加強對法官的管理和監督,維護法官合法權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3. 原告被法官勸撤訴了,原告又起訴被告,而且法官還是同一個法官,如何解釋
撤訴可以再次起訴,沒有規定撤訴不能在起訴。法官是分案制,再勸撤訴不撤
4. 法官勸撤訴不撤後果
法官勸撤訴不撤,法院必須在審理期限內處理,訴訟是當事人的權利,不能剝奪。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5. 法院與當事人對罵,是法官的無奈還是法律的
不排除當事人的胡攪蠻纏對法院的秩序產生了影響,法官也是人,如果法官經過長時間的勸解和普法,當事人還是頑固不化、固執己見,不遵守法律法規,難免會觸及到臨界點,與當事人發生沖突。法律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具有滯後性,我們不能要求現行法律能夠解決所有的社會糾紛,這太苛刻了。而法官要按照現行法律判決,不排除會發生使當事人不滿的情況。我的觀點是法官和法律兼而有之吧。
6. 法律上允不允許庭審後法官和書記員到矛盾雙方家裡勸說調解
可以,法官庭前庭後可以組織調解,但是是否同意調解還是以當事人自己的意思為准。
7. 勞動類案子,為什麼特別多的法官和律師,會勸當事人調解呢
無論是勞動類案子,還是其他民事案件,法官和律師都希望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都會勸當事人調解。因為調解結案,通過調解止息糾紛或達到維權目的,對於法官、律師和當事人都是有利的。
8. 老婆起訴要和我離婚,開庭當天她也不讓法官勸和也不讓法官勸離,她就是想往後托,我就是不知道她是什麼意
那就是想和你和好,如果你不想離(前提是你們沒有做混蛋的事),專事情還是可以挽回的屬,在你做陳述的時候,多說說你們以前美好的事,關鍵是你不想離,重點強調兩個人的婚姻還是可以挽回的,(表情凝重些,態度誠懇些)!希望……
9. 法律上允不允許法官和書記員到矛盾雙方家裡勸說調解
民事糾紛,最適合與調解的法律程序,如果調解無效,才能進行開庭審判的,因為已經審判後是不能在變動的。調解可以有變動的。因為不屬於最後的判決,由可變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