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審計監督條例
㈠ 重慶市計劃生育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推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呆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重慶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推行計劃生育,提倡和鼓勵晚婚、晚育、優生、優育。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三條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以宣傳教育為主、避孕為主、經常工作為主;堅持與幫助群眾發展經濟,勤勞致富,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把人口計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組織和動員全社會力量,實施本條例。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和單位對在計劃生育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表彰和獎勵。第六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和公民都必須遵守本條例。第二章組織管理第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貫徹執行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把計劃生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並逐年增加投入;把計劃生育納入社區服務內容;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對計劃生育實行綜合管理。第八條市和區、縣(市)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的計劃生育工作機構依照本條例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第九條村(居)民委員會實行計劃生育工作責任制,做好經常性的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和服務管理工作。第十條計劃、財政、衛生、民政、人事、教育、公安、工商、勞動、農業、統計等行政管理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配合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共同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個體勞動者協會等社會團體應支持和配合各級人民政府做好計劃生育工作。
計劃生育協會應宣傳、動員公民實行計劃生育,充分肆揮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第十一條計劃生育生育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技術服務避孕葯具服務機構負責做好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宣傳教育、技術服務和避孕葯具的供應、管理工作。第十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實行計劃生育法定代表人責任制。第十三條市和區、縣(市)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建立計劃生育行政執法責任制,公開計劃生育的辦事規定和程序;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避)民委員會、單位應定期公布生育計劃執行情況及對計劃生育違法行為的處理結果,接受公民的監督。
實行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報表制度,有關單位應如實填報,不得瞞報、虛報。第十四條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應依法辦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得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損害公民的合法權益。第十五條節育手術並發症和獨生子女病殘兒的醫學鑒定由市或區、縣(市)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組織的專業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第十六條計劃生育費實行鄉(鎮)街道徵收區縣(市)管理,財政、審計監督,全部用於計劃生育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其具體管理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第十七條提倡計劃生育保險,逐步建立和完善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保險制度。第三章生育節制第十八條生育應按計劃進行,禁止計劃外生育。
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
少數民族也應實行計劃生育。第十九條提倡和鼓勵晚婚、晚育。
男女雙方按法定婚齡各推遲三周歲以上初婚的為晚婚,已婚婦女達到晚婚年齡後懷孕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為晚育。第二十條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夫妻,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經鑒定患有非遺傳性疾病,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獨生子與獨生女結婚的;
(三)再婚的夫妻,再婚前一方只有一個子女,另一方無子女的;
(四)婚後多年不育,依法收養一子女後又懷孕的;
(五)農村村民中男到獨生女家結婚落戶的;
(六)農村村民中夫妻一方為烈士獨生子女的;
(七)農村村民中夫妻一方為二等甲級以上傷殘軍人的;
(八)農村村民中夫妻一方因公致殘,相當於二等甲級以上傷殘的;
(九)農村村民中幾個親兄弟只有一個有生育能力的;
(十)農村村民中夫妻一方兩代以上者是獨生子女的;
(十一)農村村民中因喪偶再婚的夫妻,再婚前喪偶一方子女不超過兩個、一方無子女的;
(十二)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的部分山區農村村民中缺乏勞動力的獨生女戶和邊遠高寒大山區農村人口中的獨生子女戶。
符合前款規定,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一般應間隔四周年。
本條所稱無子女,是指未生育、未收養和生育後子女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