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作判決

法官作判決

發布時間: 2022-02-18 07:12:18

『壹』 法官判決結果的暗示

在講怎麼通過開庭判斷自己官司的輸贏之前,小編先給大家講下庭審的實際意義,法官接到一個案子到庭審中間是要經歷一段時間的,這段時間法官會通過查看案卷信息來梳理案件,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和了解的情況先對案件做個初步判斷,也就是說在開庭前法官基本上已經對案件形成了自己的觀點,開庭只是為了弄清楚自己的疑問和理順自己的思路,也就是平常咱們說的讓自己自圓其說,所以說開庭時候注意法官的態度基本上就可以看出來法官的觀點,當然,法官的觀點就是案件的結果了,具體怎麼看呢,下面小編接著給大家講。

法官這個職業,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嚴肅,在開庭的時候,一般不會對雙方當事人表現的比較親密,因為法官必須保持中立,作為庭審的主導者,如果庭審的時候對一方當事人沒有實際意義的發言不予制止或打斷,或者對一方當事人更客氣一點,這種情況下對方當事人千萬不要吃醋,因為法官之所以要這樣,很有可能是已經判斷這一方可能要敗訴,對其格外優待無非是希望這一方能夠初步建立起對法官的好感,拿到敗訴判決書時情緒不要太激烈。畢竟如果敗訴一方對判決結果不能接受,無論是判後答疑,上訴還是信訪鬧訪,對法官都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讓其在法庭上發泄發泄,有助於後期工作的開展。

法院開庭的時候,法官總結爭議焦點這是必經程序,因為在法庭辯論階段是圍繞著爭議焦點來辯論的,這個時候法官的觀點會更明確,因為這個爭議焦點不單是當事人最關注的,也是法官最關注的,因為到這個階段庭審也快結束了,法官也的為自己的判決結果來自圓其說了,所以說這個時候法官總結的焦點基本上就是沖著判決結果去了,比如離婚案件,如果法官無視雙方財產分割及小孩撫養的肅清,將爭議焦點歸結在感情是否破裂上面,那麼法官的觀點很有可能就是判決不準離婚,為啥呢,不離婚就不會牽扯後續問題,所以不需要把財產及撫養問題作為爭議焦點來討論。

還有就是如果庭審結束後,法官把一方當事人留下的話,對方當事人千萬不要覺得法官和這一方當事人有私情,其實不然,要是有私情,都不會當著你的面把對方留下,這個時候把對方留下主要是為了給這方當事人做進一步的協調,為啥協調呢,肯定是這方有可能要敗訴唄,再根據開庭情況對他做進一步開導,讓他能更好的接收判決結果。

以上是庭審中的一些判斷自己官司輸贏的方法,還有就是在庭審後,當你在焦急等待判決結果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書記員或者法官通知你去領判決書,這個時候你問他判決結果,如果他還是推三阻四的不說,告訴你來法院就知道了,那麼小編告訴你,這個時候你的官司基本上都贏不了,因為這個時候結果已經定性,如果你勝訴的話,法院這邊一般是可以告訴你的,提前告訴你怕你情緒激動,過來鬧。

以上是小編在從事法律工作中的一點個人工作經驗總結,一家之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貳』 法官判決是否是法律事實(即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消滅的事實)

法律事實指由法律規范鎖規定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內消滅的客觀現容象或情況。包括原始事實(客觀事實)、證據事實、裁判(認定事實)。法律事實分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為。
法律事件是法律規范規定的、不以當事人意志為轉移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客觀事實,如自然災害、人的生老病死。
法律行為是與當事人意志有關的、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或消滅的作為或不作為,必須是主體有意識的外在行為,且行為具有社會意義。
法官不是當事人,法官的判決不是法律事實。

『叄』 法院法官違法判決如何處理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

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47條、140條之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可以提起上訴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對管轄有異議、駁回起訴三種情形。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82條、183條之規定:刑事公訴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自收到判書後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3)法官作判決擴展閱讀:

法官的違法行為:

《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當中明確規定了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違反規定私自辦案或者製造虛假案件等七種違法審判責任的情形,必須追究責任。

《意見》明確違法審判責任必須追責的七種情形分別是: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違反規定私自辦案或者製造虛假案件的;塗改、隱匿、偽造、偷換和故意損毀證據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丟失、損毀證據材料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向合議庭、審判委員會匯報案情時隱瞞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和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的,或者因重大過失遺漏主要證據、重要情節導致裁判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製作訴訟文書時,故意違背合議庭評議結果、審判委員會決定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文書主文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違反法律規定,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對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罪犯裁定減刑、假釋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其他故意違背法定程序、證據規則和法律明確規定違法審判的,或者因重大過失導致裁判結果錯誤並造成嚴重後果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最高法明確法官違法審判必須追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訴

『肆』 在民事訴訟中,法官會以同一事實的另一判決結果作為判案依據嗎

會以其他類似案件作參考,畢竟有要公平平等,同案同判,但不可能直接引用判決結果,而是類似的說理和法律依據

『伍』 (緊急)「法律為未來作規定,法官為過去做判決」這句話什麼意思從法理的哪些角度去分析呢

法律對未來作規定,是指法律一般約束的是法律制定之後的法律行為,一般對之前的行為沒有法律拘束力,就是強調的是一個溯及力的問題。法官為過去做判決,一般情況下民事案件不告不理的,所以既然審案作出判決肯定是已經發生的客觀行為,刑事案件也必須是已經做出的犯罪行為,對吧,所以是對過去案子的合法性所作的具有法律意義的處理。

『陸』 請問法庭上法官進行宣判的詞的格式是什麼盡量完整一些。

1、前 言

主要三項內容:一是申明辯護人的合法地位;是講辯護人在出庭前進行了哪些工作;三是講辯護人對全案的基本看法。

2、辯護理由

是辯護詞的核心內容。是辯護人為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所要闡明的主旨,應該從被告人的行為事實出發,對照有關的法律規定,論證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應該予以減輕甚至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意見和根據。

因此,通常是要圍繞是否構成犯罪,屬於何種罪名,有無從輕的法定條件以及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問題展開辯論和論述。


3、結束語

是對辯護詞的歸納和小結。一般講兩個內容:一是辯護詞的中心觀點;二是向法庭提出對被告人的處理建議。

二、如何寫好民事訴訟法庭辯論詞?

1、要善於准確歸納並找出辯護的法定理由。

我國新的《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律師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律師擔任辯護人的,應當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律師辯護的法定理由,主要有以下下四類。

2、不要忽視對被告有利的酌定情節。

相對於法定情節而言,酌定情節指的是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依法學理論和司法實踐,可以酌情考慮對被告人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節。

隨著公訴人隊伍素質的普遍提高,起訴書和公訴詞的水平越來越高,有人甚至贊揚它是向罪犯宣戰的檄文。

對一些可以或應當從輕、減輕被告處罰的法定情節,如年齡未滿十八周歲、從犯、立功等,起訴書和公訴詞一般都能客觀認定,公訴人還利用法庭辯論階段先於律師發言的機會率先向法院提出,大有不讓律師獨做「好人」的趨勢。

很多律師越來越感到有利於被告的法定情節都讓公訴人先說了,除了在法庭上向公訴人「致謝」外,沒有留下什麼可讓律師說的了。

其實則不以為然,遇到上述情況時,可以在簡單表達認同公訴人(但千萬不可講向公訴人「致謝」的話)發表的有利於被告的法定情節的基礎上,騰出更多辯護時間和篇幅多說有利於被告的酌定情節。

綜上所述,在庭審階段,被告或被告代理人需要向法院提交辯論詞,闡述自己的理由,為減輕民事責任展開辯護。民事訴訟法庭辯論詞的格式包括前言、辯護理由和結尾三大部分,其中辯護理由是正文,需要重點突出。

要從被告的行為事實出發,結合既有法律規定,盡量的為被告爭取合法利益。

(6)法官作判決擴展閱讀

1、案件的審理經過,這主要起開場白作用。其內容應概括為:×××與×××因×××(案由)糾紛一案,原告×××於××年×月×日向本院起訴,本案受理後,依法向被告×××送達了應訴通知書和起訴狀副本,被告依法作了答辯。

本案在開庭審理過程中,雙方在法庭的主持下,針對各自的主張及理由,當庭舉證質證和辯論,並陳述了最後意見,由於雙方意見分岐較大,經本庭休庭評議,現評判如下……以此展示在程序上庭審活動的合法性。

2、案件事實,這主要是指通過審理,休庭評議後,法庭所認定的事實。主要是針對雙方爭議的焦點,對各自主張所舉證據的審查判斷,確定其證據效力,是否採信,從而簡要地歸納認定雙方爭議的案件事實。

3、裁判理由:主要是對案件形成的是非曲直作出評判,並闡明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適用的有關法律條款。

4、裁判結果,根據確認,變更、給付等不同種類的訴作出實體裁判。

5、法律效力,主要是簡單交待一下領取裁判文書的時間,上訴期,判決生效後的法律後果。

『柒』 如果你是法官,你會做出怎樣的判決

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審查證據材料,充分考慮雙方當事人意見,依法內做出公正判決。

《法官容法》

第七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捌』 法官是否可以以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作為判決依據

彩禮,彩禮,彩金和禮品,事實上法律條文中並沒有你說的彩禮定義,嚴格上內講彩禮這個容詞它不屬於法律定義,他是屬於生活中的約定習俗,法律術語應該是「婚約財產糾紛」
應該是包括各種費用在內的現金和金銀器物,但不包括已花費的費用,金銀器物不用講,自然是屬於應歸還的,但是還有一點,已經花費的,不屬於彩禮的范疇,這方面要求歸還的是不予支持的,包括你們共同生活的花費,女方流產的費用,辦酒席的費用這些都屬於共同花費的費用,這些你是無法要回的。
另外,流產這個東西說不賠償這有些說不過去,不錯,這與你無關,但懷孕是否與你有關呢?給予適當的補償也合情合理啊,
這個案件法官判的還是可以的,即維護了法律的尊嚴,也衡量了人性在內。
當然,你若覺得不服還是可以上訴的

『玖』 法官作出荒唐審判會受到什麼處罰

這種假設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因為沒有這樣的罪名。只有外行不懂法的人才可能專做出這樣的假設。
如果屬因為失誤,法院作出的判決書可能會出現荒唐的事,法院也會因此對案件承辦法官進行處理的。
只要不是故意的,大多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的處理。

熱點內容
律師所宣傳 發布:2025-05-23 22:47:05 瀏覽:582
吉新浪法院 發布:2025-05-23 22:46:56 瀏覽:482
勞動法員工福利待遇 發布:2025-05-23 22:46:06 瀏覽:913
大連法律碩士院校 發布:2025-05-23 22:18:42 瀏覽:424
道德法律化例子 發布:2025-05-23 22:10:24 瀏覽:669
2016勞動法34號曠工規定 發布:2025-05-23 22:05:49 瀏覽:56
區級法律援助培訓班講話稿 發布:2025-05-23 22:00:20 瀏覽:354
為打擊跨國犯罪提供法律服務 發布:2025-05-23 21:55:52 瀏覽:425
重慶市審計監督條例 發布:2025-05-23 21:55:12 瀏覽:483
訴周口司法局 發布:2025-05-23 21:54:57 瀏覽: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