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基層法官
㈠ 法官與博士法官誰的官大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二十三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體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獲得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或者非法律專業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從事法律工作滿一年,其中擔任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應當從事法律工作滿二年。
㈡ 在基層法院工作了很多年,司考通過了10年,一直任助審員,法律本科,沒有學位,能當法官嗎
法律本科畢業怎麼會沒有學位?沒有學位不能當法官;
現在的法官必須要有法學學位,研究生畢業的;
現在法律本科每年畢業的很多,當法官最低是研究生畢業,你想辦法拿研究生學歷以後在想辦法,畢竟你比才畢業新人進法院的有實踐經驗。
㈢ 如何當好一名基層法官
初看這個題目讓人發笑,怎麼當好一名法官還不容易?只要認真學法,公正辦案,鐵面無私,嚴格按法官法的要求,以法官職業道德的規定約束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那一定就是一個好法官,一個合格的讓人民滿意的合格法官。呵呵,非也,如果現實中真有這樣的一名法官,那他一定是一個另人討厭,不受歡迎且完不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的呆法官。那麼怎麼樣的一名法官才是合格的法官呢?根據俺現在的實際工作情況以及黨和人民的要求,要當好一名名符其實的好法官,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豐富的法律和社會知識 一名合格的法官最起碼一點要懂法,而且必須是比較深入詳細地懂法,不僅要明白各項法律的條文含義,更要清楚法律的立法原理,死背條文的知識只能應付那些十公簡單的糾紛,復雜的案例則需要綜合判斷才能理順一個問題的實質,當然這只是法官辦案的主要法律,法是一種大概念的,不可能是全部清楚。但光有法律知識是不夠的,法官辦案還需要很豐富的社會知識,法律是社會活動的產物,是人們生活習慣的上升,許多法律問題都是社會各種矛盾的激發所成,如果死死地以法律條文來看待糾紛,沒有以社會生活常識和經驗剖析問題的關健,那隻能是葫蘆僧判葫蘆案,牛頭不對馬嘴。 二、很強的辦案能力 有知識沒能力就如三國里的馬謖一樣,美麗地紙上談兵,其結果是讓人揮淚斬之,對這種人領導也不會看重。必須是能夠果斷地審理好案件,同時能夠圓滿地解決好當事人之間的糾紛,讓人贏得高興,輸得心服,當然能讓原被告雙方一起感謝那就是最大的勝利。另外在辦案中一定要乾脆利落,我最恨那種婆婆媽媽的,做事拖拖拉拉,吊著當事人的味口,就是你糾紛了結地好,如果不是及時有效,那能耐還是一種欠缺。對法官來說不僅是要會辦案,而且還應當是辦好案,快辦案,解決問題一刀就位,那才是能力的體現。另外在辦案中要有較強領悟能力,那就是要清楚領導對案件的態度和含義,現在有很多案件領導都會打招呼,但他們打的很原則,很乖巧,不是直接要你這樣做或那樣辦,你要認真領會領導的每一句中他的深刻含義,如果錯了,你還會是一個法官么? 三、會抓經濟收入 有能力辦好案你以為就是好法官?不是,那隻能是好法官的一面。法官是什麼,法官不是神,法官也是人,他也要吃人間煙火,也要講求自己的生存。現在法官的工資是很低的,財政只給我們發放裸體工資,其它的要靠法官自己在辦案中尋找,如果完成不上級下達的經濟任務指標,嘿嘿,你吃什麼呢?(這里我只是講我們所處環境的現象)在每年的工作計劃中經濟指標是關健的東西,那怕是你其它工作完成得地好,如果這項指標未完成,不僅你的補貼、獎金等沒有,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位置也可能會不保。至少我們現在除基本工資不要我們找之外,其它如各種的補貼、電話費、下鄉補助、辦案的差旅費、辦案中的列印、汽油、修理等各種費用全部要自己從案子中想辦法找,上級部門的來人的招待、單位其它的開支也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就連自己上班的開水、茶葉都要自己找,你說不會抓經濟收入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法官嗎?外人只知道法官辦案要訴訟費,要罰金,還胡說著吃了原告吃被告,他就不知道這其中那些法官的艱辛。(當然也不排除個別黑心法官利用職權)為什麼法院要有經濟指標,旁人是無法正常理解的。現在法院的體制是一個很不正常的體制,法院的進人權力不在地方,就是基層法院進一個也要高院批准,但財權在地方,法官的工資等及待遇全部由地方財政承擔,好象是各負其責,但問題就出在這,對地方上說我沒有權力進人,我為什麼要滿足你所有的開支?而在上級法院來講,你不能滿足法院的經費,我也不會讓你隨便進任何一個人,相互不管,造成下級法院成為受傷的孤兒,只好自己找飯吃。於是法官在辦案中不僅要辦好案,而還要有抓好經濟收入的能力,這不僅僅是為自己,也是在為單位的生存。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的是抓經濟收入不能出問題,任務是人定的,責任卻是法官自己的,你可以收罰金也可收贊助,但事情得自己消化,領導只要你的成績,不管你的來源,如果出了問題,嘿嘿,對不起,這個黑鍋可是沒有人替你背哦! 四、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現在法官辦案不是只要求解決糾紛,而且要有將實踐上升為理論的能力,這不只是表現在判決書的寫作上,而是要體現在專業技能上,那就是必須要有論文、有材料上報。會辦案,不會寫材料同樣不能在檢查中得分,而且在年終的評比上會因此扣出,那麼你的獎金、補助等都會產生影響。這個論文不是我們平常中隨便寫一篇就成,它要求是要上報刊,而且不是一篇的問題,是要年年有,這樣就要求我們不僅會做,還要會說,更要會吹。新聞報到還好一點點,而那上升為理論的文章就讓法官如何體現素質了,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功底,你會成為一個好法官嗎? 五、較強的社會綜合能力 現在的法官不僅僅是在法院辦案,而且要大量地參與地方社會各種中心工作,如要有扶貧幫困的能力,要參與政府的扶貧幫困,特別是那種一對一的幫助,你得有能力給人在經濟上、文化上、政治上給予幫助,且必須完成這項任務(可憐我自己都沒有脫貧)。如社會穩定的工作,要求聯系20戶以上的家庭平安穩定,要送法上門,給他們解決法律上的問題。另外對於自己曾經辦過案件要求不能有上訪,不能有損穩定的問題,每當中央、省、地、縣的兩會及其它重要活動,你得把自己歷年來的案件進行清理,對有可能發生問題的要排查,進行跟人保護,一旦出現問題要承擔行政責任。(可憐我一年要辦那麼多案子) 六、圓滑中庸待人與事 時事不可極,極則天嫉之。做人強,但不能表現太強。法官辦案多是集體意識,在審判中多是合議庭為主,在執行時更是多人行事,如果不會團結、不會圓猾、不會禮讓,很多事情辦不好,更則辦不成。在工作中既要強調自己的能力和個性,又要照顧到別人的感受和承受力,一案子如果只有你個人的意見,其它二人不同意你的看法,那麼就會出現兩個可能,一是你的案子不能照你的判,二是復雜的話也只能是由審委會來決定了,你所謂的強是用無之地。 其次是在辦案中不能太堅持原則,必須靈活運用法律的規定,特別是在強調和諧的當代,調解是一個非常實用的主流。你判決正確不如調解成功有效,特別是一些涉及到穩定的案子,調解就是最大的得分,領導是不管你判的正確與否,他需的是沒有人鬧事,那怕你就是和和稀泥,也要把矛盾給捂下去,如果你堅持所謂正確的判決,出現一方當事人的上訪或者其它事情發生,最後錯的還是你。所以現在大家感受到一點就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人善被欺馬善被人騎,惡人最後總得到比老實人更好的待遇。 再者該送的還是要送,該跑的還是要跑,就算你能力再好,跑跑總是沒錯,俗話說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口軟,這是放至五湖四海皆準中千錘百煉的真理。人雖然不能太正人君子,但也不能太腐敗墜落,有時假意地接受別人的吃請也是為了有效地保護自己,面子這個東西不是只有你才會有,說請之人同樣關注自己的臉面,你無原則地拒絕別人,事後擺在自己面前的多是玻璃碎片,必竟我們的國度是一個大醬缸,醜陋的中國人不只是你我一個。民事中以調為主,刑事中能寬則寬,行政官僚可稍懲,當然最重要還是要有一個正直的心,在良心允許的范圍內寬容相濟,要學會留有空白。 以上法官的論述從理論上而言絕對不是真理,但它卻是我在實際生活中多次苦澀經歷的感悟,當然這里所講的法官不是指那些不要坐堂辦案的領導階層,而是指那些每天要辛苦上庭,靠辦案完成任務的那些普通在一線的審判人員。
㈣ 基層法官等級如何確定
基層人民法院
院長:抄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㈤ 基層法官與基層公務員的12個區別
1.誰的入職門檻更不易跨?
要想成為一名普通公務員,擺在你面前的只有一道門檻,就是公務員考試,如果你足夠有實力,運氣也不錯,「春風得意馬蹄疾」也並非難事。而你要想成為一名法官,橫亘在你面前的卻有兩道門檻,你既要通過被譽為「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又要通過「中國第一考」的公務員考試,這兩道門檻往往會把一個正常的人蹂躪地苦不堪言,說句實話,成為一名法官比中國足球贏一場都難,因此,凡是考進法院成為法官的同志其實力都不可小覷。
2.誰的任命程序更高大上?
作為一名審判員,需由本院院長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這相當於同級政府部門主官的任免程序,而且法官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將法官調離、辭退或者作出免職、降級等處分。
3.工作壓力不同
普通公務員絕非「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那麼輕松愜意,加班寫材料、加班下鄉、加班籌備會議,這個早已褪掉光鮮外衣的鐵飯碗只有公務員自己知道有多沉重。如果說普通公務員「壓力是多的」,那法官更是「壓力山大」,如果說普通公務員的工作會時常下起暴雨,那訴訟案件就如同那湍流不息的河水,抽刀斷水水更流,只會借雨水漲船高。以一個法官平均一年辦200件案子計算,平均不到2天就要辦結一起案件,所以,作為法官,絕對不能愚公移山,只能力劈華山。
4.個體性格不同。
如果將普通公務員的性格比喻為一個圓形。而法官的性格則是一個多邊形,內圓外方,在接待當事人時,要像劉備一樣溫和而有耐心,春風化雨從而定紛止爭。而在法律和證據之前,又要像張飛一樣稜角分明,堅持原則,據理力爭,決不讓步。
5.個體長相不同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如果你要辨識出誰是普通公務員則難入登天。而當你看到一個人整日目光凝重暗淡、眼袋發黑下垂、眉間川字凸顯、頭頂金光乍現,有著四十歲的年齡五十歲的面相,長得最著急的那個人很可能就是法官,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6.接觸人群不同
普通公務員所面對的人群中公務員和群眾各佔一半,當然基層鄉鎮機關、扶貧、民政等單位公務員要接觸更多的群眾。反觀法官,特別是民事法官,所接觸的是清一色的普通群眾,而且要麼是怒火中燒的原告,要麼是怏怏不服的被告,法官深處矛盾的漩渦之中稍有不慎便會成為標盤上的圓心。
7.健康狀況不同
如果說普通公務員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而法官的健康狀況則更為堪憂。大多數法官,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6小時左右,由於常年坐著開庭、調解、寫判決,勁椎病、腰椎病這兩個小夥伴與法官關系最好,除此之外,很多法官還與冠心病、糖尿病、腎結石等疾病保持重要夥伴關系。
8.價值感受不同
普通公務員在寫好一份重要材料、組織了一次重要會議、引進了一個重要項目時成就感自然很是強烈。而法官的成就感則源於一起起犯罪的打擊、一個個矛盾的化解,源於正義的實現和公正的彰顯,法官通常都不苟言笑,但你看到他突然笑了,肯定是當事人冰釋前嫌了,在那個時候,法官的成就感、價值感那是杠杠的。
9.技術層面不同
從職業特點來看,法官屬於技術類公務員,這種技術不是簡單的重復勞動,和醫生一樣要針對不同的案情對症下葯,並會隨著法官從業時間的不斷延續而日益精湛。在法律適用、證據認定上技術更為嫻熟的法官其辦案質效更高,法官也因為其技術能力不同而有法官等級之劃分。
10.職業風險不同
相較普通公務員,法官的職業風險不是一般的高。疾病隱患帶來的職業風險暫且不論,在辦案實踐中,刑事法官被打擊報復、民事法官被威脅傷害、執行法官遭遇暴力侵襲常常見於報端,甚至不乏有法官犧牲在工作崗位上,法官的職業風險固然不能和警察相比,但也是風險四伏。
11.承擔責任不同。
普通公務員職位越高責任越大,工作失誤會被問責。由於工作性質不同,任何一名普通法官都需要對自己所承辦的案件承擔錯案問責制和終身負責制,一名法官在崗期間要辦理數千件案件,不可能每件案件都辦的堅如磐石,但如果錯案發生,很可能一不小心毀掉一世英名,真可謂是如履薄冰。
12.廉政要求不同
古語雲,民不畏我嚴而畏我不廉。法官作為特殊群體,除了嚴格遵守普通公務員必須遵守的「一準則、兩條例」等各項廉政行為要求之外,還應遵守《法官法》、法官職業道德、「五個嚴禁」等針對法官群體所特有的廉政行為規范,同時,媒體對於法官的監督力度相比普通公務員更強。身正不懼影斜,法官務必慎獨自律,方能使自己所承辦的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真正考驗。
㈥ 法官有幾個等級
人民法院具體包括下列人員:
(1)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
(2)內設及派出的審判業務機構的審判員、助理審判員。
人民檢察院具體包括下列人員:
(1)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
(2)內設及派出的檢察業務機構的檢察員、助理檢察員。
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根據上述意見,提出具體適用范圍的建議,商省級黨委組織部確定。
2、問:已被任命為法官、檢察官的人員,目前在內設的綜合管理機構任職,如何進行管理?
答:本答復意見印發前,已被任命為法官、檢察官的人員,目前在內設的負責政工黨務、行政事務、後勤管理等綜合管理機構中任職,按綜合管理類公務員管理,參照《暫行規定》進行套改,保留法官、檢察官資格。
本答復意見印發後,在內設綜合管理機構工作的不再任命法官、檢察官職務。因工作需要,原在審判、檢察業務機構工作的法官、檢察官交流到綜合管理機構的,按綜合管理類公務員管理,保留法官、檢察官資格。
3、問:如何將現任法官、檢察官職務套入新的職務序列?
答:《暫行規定》實施後,法官、檢察官按下列對應關系, 根據現任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務層次確定新的等級:
省部級副職:二級大法官,二級大檢察官;
廳局級正職:一級高級法官,一級高級檢察官;
廳局級副職:二級高級法官,二級高級檢察官;
縣處級正職:三級高級法官,三級高級檢察官;
縣處級副職:四級高級法官,四級高級檢察官;
鄉科級正職:一級法官,一 級檢察官;
鄉科級副職:二級、三級法官,二級、三級檢察官;
科員:四級、五級法官,四級、五級檢察官。
4、問: 鄉科級副職、科員分別對應不同的法官、檢察官等級,在套改時如何確定?
答:要根據本人德才表現、工作實績和所任職務、級別資歷、任職年限等確定,具體條件如下;
(1) 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 檢察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或者內設及派出機構領導職務兩年以上的副科級法官、檢察官, 以及級別達到二十三級的副科級法官、檢察官,可確定為二級法官、檢察官;其他副科級法官、檢察官以及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或者內設及派出機構領導職務的科員級法官、檢察官確定為三級法官、檢察官;
具備擬任副科級法官、檢察官所需任職年限條件的科員級審判員、檢察員,其中擔任主審法官、主任檢察官的,確定為三級法官、檢察官;其他科員級審判員、檢察員,根據本人德才表現、 業務能力和法官、檢察官職數等情況,可確定為三級法 官、檢察官。
(2)大學本科畢業的科員級助理審判員、助理檢察員,以及擔任助理審判員、助理檢察員兩年以上的,可確定為四級法官、檢察官;其他助理審判員、助理檢察員確定為五級法官、檢察官。
5、問:直轄市所屬縣、副省級城市所屬區人民法院法官、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的職務設置規格和職數比例如何確定?
答:根據其實際機構規格,由高級人民法院、省級人民檢察院參照《暫行規定》提出具體意見,報省級黨委組織部審定後實施。
6、問:在核定法官、檢察官職數時,如何確定計算基數和職數?
答:按本答復意見第1條確定的適用范圍來計算。擔任審判委員會委員、 檢察委員會委員的紀檢組長、政冶部主任,不計入法官、檢察官職數及其計算基數。
7、問:《暫行規定》實施後,法官、檢察官的工資待遇如何確定?
答:在國家有關規定出台前,法官、 檢察官的基本工資和津貼補貼暫維持套改前執行的標准不作調整。國家明確具體辦法後,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8、問:套改後法官、檢察官等級低於原評定等級人員,如何確定職務?
答: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設置3-5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原評定的法官、檢察官等級可暫予以保留,但應註明職務層次加以區別,並按照職務層次進行管理。
㈦ 基層法院有四高法官嗎
有。在2013年之前,基層法院確定為四高法官的很多,基本上每個基層法院都可專以在屬10人以上。
2013年停止法官職級判定。
據說,以後基層法院只有院長一個人是四高法官,其他法官最高只能確定為一級法官。原來已經確定的繼續享受四高待遇。
㈧ 法官等級有哪些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8)博士基層法官擴展閱讀:
2015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加強法官的履職保障,給法官穩定的職業預期。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曾經表示,現行的法官完全按照公務員管理,因受職級職數的限制,廣大基層法官退休前多數只能享受到科級待遇,加之工資待遇未能體現職業要求和專業特點,導致法官的職業尊榮感不強。
因此,建立法官固定期限晉升和擇優選升並行的晉級制度,是提高法官職業尊榮感的重要路徑。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職業保障制度是完善司法責任制的重要基礎。
㈨ 中國 各級法院各級法官對應的行政級別是什麼
法院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最高人民法院
院長:首席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大法官至二級大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大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二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員:一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高級人民法院
院長:二級大法官;
副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庭長:二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員:二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一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中級人民法院
院長:一級高級法官至三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二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副庭長:三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審判員:三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二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基層人民法院
院長:三級高級法官至四級高級法官;
副院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一級法官;
審判委員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二級法官;
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至三級法官;
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至四級法官;
助理審判員:三級法官至五級法官。
省高院的行政級別主要如下:
院長,行政副省級
副院長,黨組人員,政治部主任等,行政正廳級
審判庭庭長,副廳級
目前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屬法律職務,暫未與行政級別掛鉤
縣級法院審判員對應級別如下:
法官的行政級別參照公務員基層法院院長,副處
副院長,正科或副科
庭長,科員或副科或享受正科待遇
審判員相當於股級、副科。
㈩ 基層人民法院都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的具體職位和工作內容是什麼
詳細介紹哦得一千字
簡介吧
院長 黨委書記 這就不多說了
常務副院長
各主管副院長
工會專主席
刑庭法屬官 可以任審判長 審判員
民庭法官 可以任審判長 審判員
行政庭法官 可以任審判長 審判員
書記員
法警
紀檢人員
安保人員
執行庭人員
立案科
申訴科
上訴科
上述人員可由院長副院長兼任
審判委員會 由上述人員兼任
檔案科
人民陪審員
任職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