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法官離職
根據法官法和律師法的有關規定,法官離職後兩年內不得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身份代理案件,這個迴避是全國適用的,不僅僅是只對其原來任職的法院。在這個迴避期,法官可以在律師事務所做實習律師。雖然聽起來很可笑,法官還要從實習律師開始做。但顯然法律就不想讓法官轉型成律師的這個過程太快。也可以在這個迴避期去公司做法務,去高校讀書或者任教。
B. 法官離職後的禁止規定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的實施意見》規定,最高法法官和處級以上人員辭去公職後的從業限制時間為3年,其他人員為2年,禁止辭職人員在限制期內受聘於律所。法官及審判輔助人員辭去公職後,終身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
C. 法官離職後的禁止規定法官離開在職法院後還能以該院的名義判決案件嗎
不能:理由如下:法官從在職法院離職,就不屬於這個法院的在編人員了,沒有了法律職務,而這個院的判決肯定都是法官的職務行為,身份都沒有了,又怎麼能用這個身份去從事職務行為呢?
D. 《關於切實解決法官、檢察官提前離崗、離職問題的通知》中離崗、離職與辭職
一律,應該是包括辭職,辭職也是離崗離職的一種常態
E. 聽說北京凱諾律師事務所招了很多辭職的法官是真的假的
是真的,我同學的朋友在天津當法官十多年了行政庭的,被凱諾所挖去當律師了,聽我朋友說凱諾所招了好多法官,每周模擬法庭,辭職的法官負責審案發現的問題他們再改,這樣案子到了法院贏的幾率大。
F. 為什麼限製法官離職兩年內當律師或者辯護人等
此項規定,可能主要是規避身份和利益所產生的沖突。避免離職後的法官在專一定期限內人具屬有一定的影響力,可能造成對審判產生不公,或者對對方當事人不利的情形發生。
另補充下,法官離職後還是可以擔任律師的,只是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G. 法官離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法官辭職後具備律師資格條件的可以從事律師職業,但相應法律進行了「競業」限制。
《版律師法權》、《法官法》對曾從業於法官再從業於律師的從業限定比是明確的, 我國《律師法》第四十一條定:「曾經擔任法官、檢察官的律師,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後二年內,不得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法官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法官從人民法院離任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H. 法官離職的原因有哪些
復首先,法官職業尊嚴不高制,社會對法官的尊崇度不夠。職業尊嚴關乎一個職業在社會上的地位,影響這個職業的社會評價。反觀中國法官的職業尊嚴,和公務員群體幾無區別。和法官同屬一個職業群體的律師,多數人卻不願意做法官,而法官辭職後卻多願意做律師。這一點,即印證了從律師中選任法官的先天不足,因為,法官職業對律師沒有多大吸引力,少有律師願意放棄自由職業去選擇束縛更多的法官職業。
第二、法官職業保障不足,待遇不高。我一直認為,法官的待遇應高於公務員,並且,應高於公務員一倍工資,這樣,可以讓法官摒棄社會現實的困擾,專心於司法審判。只不過,在當前這種司法格局裡,我們還很難為法官謀得高工資,畢竟,現有的法官待遇是由同級財政負擔,法院和政府的其他部門相比,並無多少優勢,而政府對法院的認知和評價也決定了其不會為法院專門增加財政撥款。現在,正在探索省級財政統一管理,到底如何運作,尚在試點中。
I. 為什麼法官和檢察官的離職率那麼高
他自己開個律師事務所 不香么?
我認識的幾個從司法局 法院離職的 自己開律師事務所 隨便一個案子就是他一個月的工資 你認為現今社會如果換做是你 你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