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中級法院
㈠ 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集資建房資格轉讓是否有效
所謂集資建房是指集資單位向職工或是社會公眾籌集資金,統一用於建築房屋給集資人使用,集資人享有有限或全部房屋產權的一種集資形式。也是政府為低收入群體居民利用企事業單位自用存量劃撥用地,自行集資建設,按成本價銷售,以解決職工住房困難的一種方式。
贊成第一種意見認為有效的理由一:在房屋建設前雙方簽訂的「集資房屋轉讓」,實際上是「集資建房的請求權轉讓」。故本案糾紛應為集資建房資格轉讓協議糾紛,並非房屋所有權轉讓糾紛,應當適用我國《合同法》相關規定。本案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協商的基礎上訂立的《房屋轉讓協議書》,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協議內容也沒有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此協議應屬合法、有效。
第一種意見認為有效的理由二:《房屋轉讓協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涉案房屋在訂立協議時被申請人尚未實際取得,故被申請人對集資房的權利尚停留在一種資格權利,在法理上可歸為一種期待利益,屬債權范疇,可以依法轉讓。由於取得該集資房尚有集資款等債務需要履行,協議的性質可定性為權利義務的概括轉讓。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效力。《物權法》第15條規定: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所以雙方當事人訂立的《房屋轉讓協議》合法有效,被申請人不同意繼續履行合同,違反了等價交換、誠實信用和鼓勵交易的原則,導致協議無法繼續履行,申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要求應當得到支持。
其實,「理由一」認為 :「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協商的基礎上訂立的《房屋轉讓協議書》,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協議內容也沒有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固然沒有問題,但是,由於集資房的產權分為兩個部分,集資戶只享有部分產權,另一部分產權(如房屋所佔住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仍然屬於國家。如果認可其房屋這樣進入房屋交易市場,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權的規費無意被集資戶納入腰包。因此,照此下去,不但其他應該得到救濟住房的居民沒有後續享有救濟住房機會,而且國家將受到巨大經濟損失,國家制定的救濟住房政策完全失去存在的意義。
認為有效的理由二的,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後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效力。以及《物權法》第15條規定:未辦理物權登記的,不影響合同效力。」為法律依據,同樣應該是對上述「半產權」集資房的理解與一般完全產權房屋的外延概念相混淆。
筆者認為:根據《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24號)的相關規定,即:第11條「嚴格經濟適用住房上市交易管理。經濟適用住房屬於政策性住房,購房人擁有有限產權。購買經濟適用住房不滿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購房人因各種原因確需轉讓經濟適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價格並考慮折舊和物價水平等因素進行回購。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滿5年,購房人可轉讓經濟適用住房,但應按照屆時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與經濟適用住房差價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納土地收益等價款,具體交納比例由城市人民政府確定,政府可優先回購;購房人向政府交納土地收益等價款後,也可以取得完全產權。上述規定應在經濟適用住房購房合同中予以明確。政府回購的經濟適用住房,繼續向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出售。」
第12條「加強單位集資合作建房管理。單位集資合作建房只能由距離城區較遠的獨立工礦企業和住房困難戶較多的企業,在符合城市規劃前提下,經城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利用自用土地組織實施。單位集資合作建房納入當地經濟適用住房供應計劃,其建設標准、供應對象、產權關系等均按照經濟適用住房的有關規定執行。在優先滿足本單位住房困難職工購買基礎上房源仍有多餘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統一向符合經濟適用住房購買條件的家庭出售,或以成本價收購後用作廉租住房。各級國家機關一律不得搞單位集資合作建房;」結合對「集資建房」轉讓的全面理解和依據《若干意見》的規定,經濟適用房(包括集資建房)的原購房者所具有的產權不是完全房屋產權所有者,若要具備必需:1、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滿5年;2、按照屆時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與經濟適用住房差價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納土地收益等價款。
本文來源於網路!
㈡ 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接待日是哪天
URL網路搜索汕尾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接待日時間。
㈢ 中級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有什麼區別
中級法院和中級人民法院一個意思,只是稱謂不同
㈣ 宜賓市區有哪些法院
城頭好像沒有法院....
南岸牛馬場哪裡有個中級人民法院!!
㈤ 宜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地址
南岸商貿路,靠近沃爾瑪,離南客站也不遠,可乘9路、27路到達
㈥ 省中級法院與市中級法院是一個概念么
法院只有基層法院、中級法院、高級法院、最高法院;其他較為特殊的還有鐵路運輸法院、海事法院、知識產權法院、軍事法院。
沒有省中級法院的稱呼,可以成為XX省高院、XX市中院
㈦ 法院等級,中級法院和人民法院的區別
一、人民法院一般指基層法院,中級法院大於人民法院。
二、法院分專為四個級別:
1、基屬層人民法院
2、中級人民法院
3、高級人民法院
4、最高人民法院
(7)宜賓市中級法院擴展閱讀: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