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的動盪

法院的動盪

發布時間: 2022-03-07 09:36:02

⑴ 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辦案流程

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辦案流程步驟:

一.立案:去被告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法院進行起訴,申請立案,材料齊全,符合起訴條件的,法院7天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在7天內裁定不予受理並通知當事人。(帶好相關身份證件及副本,證據及副本,起訴書等,審核通過後法院開發票交訴訟費)

二.案件受理階段:立案庭將卷宗材料移交承辦人,送達起訴書,指定答辯、舉證(委託律師的可由律師代為舉證,需要寫委託代理書),確定開庭審理時間,做審理前准備工作。

三.調解:處理民事案件以調解為主。凡可以調解解決的,就不要用判決,需要判決的,一般也要先經過調解。處理離婚案件,必須經過調解,調解要盡量就地進行。

四.開庭審理:通過開庭審理,審判人員按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民事案件的事實進行客觀的認定,對證據進行全面的審核,分清是非責任,對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處理,實現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能。

宣判查清了爭議的事實,可以當庭宣判;由於某種原因不能當庭宣判的(比如合議庭需要另行評議的,案件需要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也可以另行指定日期宣判。

五.執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一般應由第一審人民法院負責執行。若對方在規定的時間內拒不執行,當事人可向法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

六.申訴與再審:當事人或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不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可以提出申訴。各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進行再審的案件,應由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另行組織合議庭進行再審。

⑵ 法院拖著我的案子一直不判,我該怎麼辦

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有相應的審判期限的規定,比如在一審案件中,如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第二審案件應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審理案件的二審法院院長批准。所以法院審理案件應按照法定期限審結,對超審限辦案的,可向其上級領導或者法院的監督部門反映,符合給予行政處分條件的,應給予行政處分。同時,人民檢察院有對民事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義務,也可以向人民檢察院反映。
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第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二十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審理案件期限情況作為審判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案件審理期限的管理、監督和檢查。
第二十一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審理期限屆滿前的催辦制度。
第二十二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案件審理期限定期通報制度。對違反訴訟法規定,超過審理期限或者違反本規定的情況進行通報。
第二十三條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審判人員故意拖延移送案件材料,或者接受委託送達後,故意拖延不予送達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

⑶ 法院不停的換法院處理事是怎麼回事

法院不停的換法院處理事有兩種可能,一種法院遇到干撓不能依法處理,第二種是當地人際復雜為防止出意外。

⑷ 要是法院的法官一審二審都亂判案怎麼辦啊

1、有。 2、不服終審判決的救濟途徑: 1)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 2)向人民檢察院申專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3)還可屬以通過正常渠道向媒體、人大、黨委、檢察院等申訴控告,推動上級法院啟動再審程序。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九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零五條: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第二百零九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⑸ 我在法院的案件

無期、死刑案件理應由中級法院一審
轄區內影響較大的案件理應在中級法院一審

針對海運、鐵路等特殊案件。由對應的海事法院審理

在基層法院一審不服,中院受理後覺得由中院審理的移交中院審理

⑹ 法院庭審過程是怎樣的

1、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6)法院的動盪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十一條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

(一)公眾關注度較高;

(二)社會影響較大;

(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

第十二條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著正裝:

(一)沒有職業著裝規定;

(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

(三)所在單位系案件當事人。

非履行職務的出庭人員及旁聽人員,應當文明著裝。

第十三條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

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人使用戒具,但認為其人身危險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第十四條庭審活動開始前,書記員應當宣布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庭紀律。

第十五條審判人員進入法庭以及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宣告判決、裁定、決定時,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

審判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平等對待訴訟各方。

⑺ 法院只管判決,不管執行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況

如果法院不管執行,那麼就會出現判決不合理,甚至是社會上的治安方面的動盪。現在在很多國家,中西方范圍內的國家當中,檢察機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參加刑事案件、偵查、監督審判和執行的完善。也就是說檢察機構對於公安機關和法院等執法部門是要強力監管的,這種政策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重要的。

檢察機構的功能就是來自於謹防這些預設問題的後果。所以想要知道法院對於判決和執行不按照程序嚴格執行會出現什麼後果,可以從檢察機構的功能上略知一二。而且這種消極的情況其實也是社會上很多不穩定因素的來源。如果沒有得到有效的權力監管,那麼公權力部門的執行就會變得更加不合理,因此社會上的很多潛在風險就會顯露出來。

一、會導致判決可有可無

如果執行變成一種擺設,那麼會有很多人在執行部門做手腳。這種做手腳的人包括犯罪的人,也包括那些受害人。他們最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法院的判決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當然這也是辯護律師希望看到的事情。這里有一個不同點,辯護律師依法辯護,但是如果法院執行變成擺設,那麼這種辯護機構就會變得可有可無。大家都不需要從法律監管的角度去徵求自己的權利得到最大化變現,因為大家可以通過走後門的方式讓自己少判幾年,或者是受害人希望通過走後門的方式讓犯罪分子的審判變得更加嚴厲。

一切都會變得用金錢說話,誰有錢,誰有理。大家不會按照法律所要求的事情去規范自身行為,畢竟法院怎麼判,都無所謂,通過自己的關系就可以讓這種不合法的行為變成一種合理。最後社會就會變得很不安穩,每個人都會通過不合法的手段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後遭殃的就是社會上遵紀守法的公民。

小結

如果法院審判無法得到有效監管,那麼最先遭受侵害的就是遵紀守法的公民。他們的權益無法通過法院執行得到實現,最後他們也會變成社會上不穩定的因素,這就會導致社會良性的因素變成惡性的因素,一種惡性的循環也會因此開始不聲不響地開展。而且社會上最需要的就是穩定以及公平,如果個人和組織的公平如果不能通過正規方法進行變現的話,那麼他們也會自發形成一種不按照法律作為規范的社會規范來自我監督,這樣其實是最不穩定的社會結構。

⑻ 法院的人為什麼這么壞

法院的人為什麼這么壞,你為什麼這么說呢。我認為法院是手法的,他可以說是代表我們國家的法律一個,還有知名度的一個部門兒。我認為他應該是工公正的。

⑼ 法院的官職是怎麼排的(從小到大)

法官的官職是副庭長、庭長、副院長、院長等。法官的等級分十二級:1,首席大法官;2,大法官:一級、二級;3,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4,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熱點內容
華政經濟法專業分數線 發布:2025-05-16 18:46:05 瀏覽:222
南京法律顧問錦天城 發布:2025-05-16 18:35:37 瀏覽:898
司法拍賣房產技巧 發布:2025-05-16 18:10:22 瀏覽:86
電大法學論文答辯 發布:2025-05-16 18:10:21 瀏覽:461
資產評估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6 18:06:35 瀏覽:68
韓國法官收入 發布:2025-05-16 18:01:22 瀏覽:480
網站備案人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6 17:56:32 瀏覽:250
司法部關公證 發布:2025-05-16 17:48:11 瀏覽:339
2015年法律網路法律知識答案 發布:2025-05-16 17:44:50 瀏覽:465
司法刑法執行 發布:2025-05-16 17:32:05 瀏覽: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