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通法官
1. 打官司能用錢買通法官嗎
這種思想不正確,就算你用錢辦成了一次,可我國現在的法律規定,只要有法官有收受賄賂的行為,該案件就要重新審理,行賄\受賄的人還要受到應有刑事責任.最好不要抱有這樣的思想,打官司最主要的是證據.
2. 一審敗訴,適用法律嚴重錯誤,懷疑一審法官被買通,但找不到證據,怕二審法官
你考慮是對的,我就是上訴同時舉報後,又投訴二審法官
3. 想不離婚可以買通法官嗎
不可以的
因為就算你買通法官
對方執意要離婚,還是沒辦法的事
4. 申請強制執行法官被對方買通了,顧意拖延時間怎麼辦.
網友你好:抄執行問題是一個多年困擾全國法院的一個問題,執行不了不能一概說被什麼人收買了。你所說的執行法官被對方買通,是否有事實證據,如果有證據應當向其所在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紀檢監察部門或當地紀檢監察部門或人民檢察院進行舉報,並申請該執行法官迴避。如果沒有證據憑空想像就很難說了。你的執行案件關鍵是被執行人是否有執行能力,只要有執行能力就一定能執行到位。請認真給執行法院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配合執行法院執行,一定能得一個好結果,要有耐心。該回答不知對你是否有幫助。
5. 一審法官被買通擔心二審法官也被收買,怎麼辦
你可以直接控告一審法官涉嫌受賄和瀆職。
如果確認,一審將被徹底推翻,相關人員將受到懲罰;
如果你沒有任何證據,你將因誣告進監獄,二審你根本看不到。
6. 離婚案審判的法官第一次跟第二次是同一個法官嗎因為被告說了第二次要買通法官,所以想問一下
基層法官有可能是同一個人的,不過別擔心。第二次離婚一般都會准離的,就是財產分割時要有事實證據才行,法官一般不會為幾萬,幾十萬丟了鐵飯碗的
7. 一審輸了,是因為原告托關系買通了法官,我怕二審他們還買通法官,我該怎麼辦
您好!一般實行兩審終審制如果你有一下情況可以申請再審:(一)有新的證據,足版以推翻原判權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8. 證據確鑿被告買通法官有用嗎
證據確鑿就不要緊,就算他買通這個法官,判決你不服就上訴,看他能再買通嗎?
提醒你保護好自己的證物,有確鑿的證據還是好辦的
9. 法院法官被買通了,去哪裡伸張正義
不要以為法官就是個抄貪官,
誰都可以買通,你只要有證據,法院就支持
你對法院的判決不服,可以上訴處理,再有錢也不至於把兩審法官都買通吧
對二審不服可以申請再審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二百零五條
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10. 打官司法官被對方收買了怎麽辦
投訴法官的辦法有:
1、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向作出判決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2、在判決生效後兩年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3、如果判決不公涉嫌審判法官個人的違法犯罪,可向當地的紀委或者人民檢察院舉報。
民法院的判決在法律上具有幾方面的效力,包括對人的拘束力、對事的確定力和執行力。判決對人的拘束力,即判決具有確認某一主體應當為一定行為或者不應當為一定行為的效力。這種效力包括對當事人、人民法院和社會的效力。
判決一經生效,具有普遍的拘束力,當事人必須遵守,人民法院不能隨意改變,社會應當尊重。
判決對事的確定力是指判決對當事人之間的爭議能夠從法律上作出定論,當事人不得再爭執,判決的確定力分為形式上的確定力與實質意義上的確定力,也叫形式意義上的既判力與實質意義上的既判力。
前者是指判決一經生效,當事人就不得以此法律上的事實提起訴訟或者提起上訴。後者是指判決確定的實體權利義務不得爭執,不容改變。
《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審判人員應當依法秉公辦案。
審判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請客送禮。
審判人員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應當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第二百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10)買通法官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和勘驗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本案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
當事人是實體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只能以當事人的身份參加訴訟,而不能以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的雙重身份出現,所以必須迴避。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是指本案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所謂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是指案件的處理結果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審判人員自身的利益。這種利害關系,既可能是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也可能是事實上的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其他關系,指除上述關系以外的其他關系。比如,與當事私交甚篤的同學、朋友或與當事人積怨很深的仇人、對手,等等。這些關系,只要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就應當迴避。
上述三個條件,只要具有其中之一,審判人員即應自動迴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他們迴避。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