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維護消費者

人民法院維護消費者

發布時間: 2022-03-15 17:35:32

1. 消費者權益如何維護

可以通過和解、協商、仲裁、訴訟四種方式維護消費者權益。雙方應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則私下進行和解,和解不成可提請消費者協會加以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可以交由指定機構進行仲裁,仲裁仍未解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 哪些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向法院起訴

消費者可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情況有:1、消費者對消費者協會的調解或行政部門已作出的賠償決定不滿意的情況下;2、在與經營者協商不成的情況下;3、經營者拒不執行已作出的調解和賠償決定的情況下。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3. 消費者在哪些情況下可以向法院起訴

消費者在以下情況下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1、消費者對消費者協會的調解或行政部門已作出的賠償決定不滿意的情況下;
2、在與經營者協商不成的情況下;
3、經營者拒不執行已作出的調解和賠償決定時。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4. 消費者起訴法院如何確定

消費者起訴法院確定:消費者以違約提起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這里的被告僅限為銷售者)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消費者以侵權提起訴訟的,由被告住所地(這里的被告包括銷售者和生產者)或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條
行為人造成他人民事權益損害,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八條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5. 如何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消費者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通過正確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可以與經營者直接協商,雙方在自願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當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無效時,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6. 消費者權益如何維護

法律分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如果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了,消費者可以通過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也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如果仍無法解決的,還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或者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還可以通過訴訟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來維護消費者權益。如果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遭受到損害的,是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於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第四十一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分立、合並的,可以向變更後承受其權利義務的企業要求賠償。

第四十二條 使用他人營業執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其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執照的持有人要求賠償。

第四十三條 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櫃台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櫃台租賃期滿後,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的舉辦者、櫃台的出租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7. 消費者權益爭議,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嗎

當然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就是說,法律規定了五種解決途徑,你可以任選其中之一。

8. 消費者在哪些情況下可向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分析:消費者在以下情況下可向人民法院起訴:1、消費者對消費者協會的調解或行政部門已作出的賠償決定不滿意的情況下;2、在與經營者協商不成的情況下;3、經營者拒不執行已作出的調解和賠償決定時。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一)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的;(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商品標準的;(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熱點內容
法官痛斥毒販 發布:2025-05-14 07:21:16 瀏覽:61
金牛法院法官 發布:2025-05-14 07:13:18 瀏覽:914
法律援助工作的期許 發布:2025-05-14 07:06:27 瀏覽:979
婚姻法幾月份能考 發布:2025-05-14 06:33:07 瀏覽:572
勞動合同法第幾條規定產假 發布:2025-05-14 06:31:53 瀏覽:142
中醫法規頒布 發布:2025-05-14 06:30:56 瀏覽:395
醫師法規考試 發布:2025-05-14 06:26:11 瀏覽:751
公司法人可以改嗎 發布:2025-05-14 06:18:28 瀏覽:33
法律碩士六脈神劍下載 發布:2025-05-14 06:15:29 瀏覽:727
法是產生於什麼社會 發布:2025-05-14 06:12:49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