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法官
⑴ 明朝海軍大戰荷蘭艦隊,為什麼中國贏了戰爭卻輸了時代
在明朝「片板不得入海」的嚴格禁令下,有一位英雄人物用一己之力建立了亦官亦盜的私人海軍,並擊敗了當時在世界大洋上縱橫的荷蘭人。
此人是誰,他的生命傳奇又是如何,
請看今天的文章。
前傳
▼
明萬曆三十二年三月十八,也就是公元1604年4月16日,福建省南安縣鄭紹祖之妻黃姓婦人,夢見三位仙人引來一片紅霞入其懷中,醒後隨即誕下一子,名喚一官。
待一官長至十八,其不喜讀書,好拳棒,有膂力,乃往粵東香山奧(今澳門)投靠母舅黃程,習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及日文,入天主教,並押船出海,遠赴日本、東南亞諸島貿易。
海盜王的青年游歷
▼
後一官拜於大海盜李旦(洋人稱Captain China)及顏思齊麾下,頗受重用。李、顏二人相繼去世後,一官收編其部下,更名鄭芝龍,縱橫東南沿海,其傳奇生涯,由此開始——
澎湖大戰
▼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南海並不平靜,總有官商盜三方勢力在此角逐。
歐洲殖民者、明朝官軍和海盜們為了白銀、絲綢、茶葉、香料、白糖、還有鹿皮這些資源,各自使盡手段。
其中最有力的競爭者便是踏遍四海的荷蘭。
荷蘭自從1602年成立東印度公司,鼎盛時期擁有過150艘商船、40艘戰艦、兩萬名雇員和一萬多名傭兵。
荷蘭聯邦議會甚至賦予東印度公司主權,可發行自己的貨幣、與他國締約、自行設立和統治殖民地並任命知事、軍隊、法官等。
東印度公司的貨幣
▼
說是公司,實則已經是個小王國。它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在東亞地區建立基地、展開國際貿易。順帶著打擊葡萄牙、西班牙等來自歐洲的競爭對手。
東印度小王國的旗子
▼
為了拓展與中國的絲綢和瓷器貿易,荷蘭人在1622年動用軍艦傭兵,於澎湖強行建設了一座海軍基地。
天啟皇帝大為震驚,急忙派兵鎮壓紅毛海盜。勢力不濟的明朝水師自知難以完成任務,只好設法詔安已經名聲在外的大海盜鄭芝龍來補充戰力。
大吃一驚卻好似內心毫無波動
的明熹宗…
▼
鄭芝龍的海盜生涯為之一轉,從此扮演起一種亦官亦盜亦商的新角色。
1623年,在澎湖海戰進入僵持局面時,福建巡撫曾私下與荷蘭軍官接觸。這位巡撫大人擅自作主,提出如果荷蘭人願意退出澎湖轉去明朝尚未駐軍的台灣建立基地,明朝便可睜隻眼閉隻眼,不再驅趕。
福建與台灣海圖
▼
結果這一番好意在荷蘭艦隊司令的心裡反而生出了疑竇,他私下表示:「中國人講的話很難相信;中國人在承諾的時候很熱心,但是履行的時候就會拖延。」疑心之下,荷蘭人並沒有接受這一條件,還是繼續死守澎湖要塞。
在此期間,荷蘭船隻不斷地有劫掠中國沿海地區的村莊的行為,使得明朝方面也逐漸對其失去耐心,叱其為「狡夷」,態度亦愈加強硬。
1624年初,明軍出動兵員一萬人、戰船兩百艘,與荷軍交戰。結果明軍人數雖占優勢,要塞卻久攻不下。足足消耗了7個月,明軍才於1624年夏末攻入要塞,生擒守將押回北京斬首。天啟皇帝為此事還特地祭告郊廟,昭告天下。
澎湖海戰失敗後,荷蘭人的殘兵敗將轉投台灣,建立熱蘭遮城。此時荷蘭人才要求福建巡撫來履行以前的約定,以台灣為基地同中國貿易。
轉而以台灣為基地
▼
熱蘭遮城1625年簡圖
▼
但福建巡撫的許諾早就成了一張空頭支票,被認為是海盜的荷蘭人絕不可能踏上大明領土。從台灣駛來的荷蘭商船便只能在漳州外海停留,不得進入港內,必須經由鄭芝龍派船將貨物運來海上交易。
很快地,荷蘭人發現自己被糊弄了——此種形式實與舊時的走私相去不遠。雖然商貨的數量和種類確實是有所增加,但價格卻完全被鄭芝龍這個中間人把持,大幅壓低荷方獲利,全不能如荷蘭人當初所想一般地,打開與明朝官方自由貿易的大門。
荷蘭人雖然可以從各地進貨
但要想和大明做生意
卻必須以鄭芝龍為中間商
▼
驚濤駭浪
▼
倒霉的荷蘭人在僵局中陷入了一個悖論:他們一方面不斷地需要想繞過鄭芝龍向朝廷提出開放港口的要求,一方面又不得不與鄭合作以求獲得更多貿易量。
為了向明朝皇帝示好,荷軍還在1630年與鄭軍聯手擊敗了當時盤踞在東南沿海的海盜李魁奇。
但是現實再一次背叛了荷蘭人,他們一直不知道自己與明朝的唯一窗口鄭芝龍,在政府中擔任的官職只是一個微小的廈門游擊,對貿易之事根本無權斷奪。和官方談判的日子遙遙無期。
荷蘭人眼中的鄭芝龍
(穿綠色衣服者)
▼
同年,新任福建巡撫鄒維璉就職。此人對來自化外的荷蘭人和亦官亦盜的鄭芝龍均十分厭惡,遂發布更加嚴格的海禁,嚴禁人民與外國人貿易。只有少數獲得許可證的船隻可以出海,連鄭芝龍船隊的特許權也收回了。
如此一來,從1622年侵佔澎湖開始,荷蘭人花費了8年多的時間,中國貿易格局卻回到了原點。感覺被忽悠了的荷蘭人一怒之下決定採用比從前更加極端的手段。荷蘭艦隊除襲擾商船之外還直接劫掠中國沿海的城鎮。他們希望憑此震懾明朝政府,迫使其接受通商條件。
決戰料羅灣
▼
1633年7月5日,荷蘭人正式展開報復性的劫掠。此時正值夏季,那些領有官方許可,不受海禁所限的少數中國商船會趁西南季風吹起時滿載貨物從東南亞返回漳州和泉州——這是當時全中國唯一開放的兩個港口。
荷軍在行動開始的一周內,搶劫、扣留數艘中國商船,並在廈門和金門沿岸搶奪牲畜糧食,最後還與廈門港內的明軍交戰,擊沉被招安的鄭芝龍戰艦十多艘及明朝海軍船艦五艘。
期間鄭芝龍雖曾派使者要求停止劫掠,卻均被荷方回絕。
7月26日,明朝政府向荷軍宣戰。
29日,荷軍亦回復明方,言明中荷兩國正式開戰,並提出以下停戰要求:
給予荷蘭人在漳州河、安海、台灣自由貿易權。
讓荷蘭人在鼓浪嶼建立據點。
荷蘭商人可派代表至中國沿海城市收購商品。
荷蘭船隻能在福建沿海自由停泊。
禁止中國商船前往馬尼拉與西班牙人交易
給予荷蘭人與中國人同等的法律權利。
另外,荷蘭人此次宣戰亦非孤軍前來,而是和素與鄭芝龍不和的另一名大海盜劉香組成聯軍。如此一來,這場明荷兩國的戰爭便參雜了江湖恩怨的味道。鄭芝龍對荷軍突襲廈門港造成他的江湖兄弟損傷已有不滿,更何況宿敵劉香又參與進來?
為了回擊,鄭芝龍不惜自掏腰包額外提出懸賞:燒毀荷蘭船艦者,每毀一船獎勵二百兩;取荷蘭士兵人頭者,每得一頭獎勵五十兩。
最關鍵的是,鄭芝龍的軍隊准備了一種套路很深的火攻戰術:從艦隊中派出備有大量帶著撓鉤、載滿易燃物的小船,迅速鉤纏敵艦外壁並縱火焚燒。小船乘員則在點火後跳水逃生。從沒見過這架勢的荷蘭人被燒蒙了,損失慘重。
神秘的東方套路
▼
於是在明朝官軍正式動員前,鄭芝龍的私人海軍在戰術和兵源上都已經足以令荷軍的海上優勢消失殆盡。
10月15日,明朝海軍終於有所動作,在海澄誓師。福建巡撫鄒維璉命鄭芝龍為先鋒部隊,鄭芝龍又自己出錢購買英國火炮,升級明軍戰船的武器裝備,並另備一百多條鐵鉤小火船以作奇襲之用。
明代大型帆船
▼
22日,明荷兩軍在金門料羅灣決戰。荷方有十艘新式帆船以及五十艘海盜船,明朝海軍則集結了五十艘大型戰船和一百多條火船。
在大船掩護下,百餘條小火船齊發,燒毀荷蘭戰艦兩艘,擊沉兩艘,史料記載「料羅之役,芝龍果建奇功,焚其巨艦,俘其丑類,為海上數十年所未有」。
最終,荷軍與劉香海盜聯軍戰死四百人,被俘一千多人,明軍則損失三艘戰艦,八十人陣亡,150人受傷,明顯取得最後的勝利。
東印度公司的船隻
▼
戰後,荷蘭人終於承認他們在中國海域與明朝海軍的實力差距,自認:「衰落到在中國沿海不能有任何的作為」,他們突然意識到,中國人徹底把自己當成了強盜,不可能有任何交易的動機。
於是,荷蘭人與鄭芝龍達成了新的協議:由鄭芝龍提供貨物,荷蘭人則每年繳納一定數額保護費,方可維持交易。這種形式無疑確認了鄭氏在制海權上的主導地位,並且直到明朝滅亡,荷蘭人都未敢再挑戰。
南海揚威
▼
緊接著料羅灣之後,鄭芝龍又直追宿敵劉香的海盜軍團。這場追逐戰從石尾、定海,一路殺至南澳島。1635年,劉香被驅趕到走投無路,在最後決戰中點燃炸葯自爆而亡。從此鄭芝龍為台灣海峽帶來安寧,經過的船隻只要懸掛鄭家令旗,均可確保平安。
圖為鄭芝龍的基地
荷蘭人所制海圖
▼
鄭芝龍自己也成功地加官進爵、光宗耀祖。
戰後,明朝政府任命他為福建都督,自此從日本海到南海的制海權全部掌握在鄭芝龍手中,時人稱:「八閩以鄭氏為長城」。當時任何其他西方的殖民者都無法逾越這道海上長城。
以泉州安平鎮為基地,鄭芝龍終於突破海禁,打造出一個繁榮的海上商業基地。他的商船幾乎壟斷了中國沿海、澳門、台灣、日本、韓國、馬尼拉等其他東南亞諸地的海上貿易,為自己積累強大的武裝力量和雄厚資本。
龐大的貿易網路
▼
評價
▼
這樣的成果,對於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和逐漸消失的中國海權,似乎算是件可以炫耀一下的事。歷史上也習慣將這一場中荷大戰解說成大明海軍實力強大的證明,甚至是一場「打贏了的甲午戰爭」。
可是仔細想想,當時荷蘭的一隊軍艦,在繞過半個地球的狀態下,和龐然大物般的大明水師纏斗十年,敗得也不丟人。
跨洋遠征與固守國門
▼
唯一值得感嘆的是,在世界進入航海時代時,中國人稱霸海洋的企圖心卻只在鄭芝龍一人身上看得見。
遠在北京的明朝天子對於前來叩關貿易的歐洲人沒有試圖做過一次對話。在天朝上國的眼裡,這些人也許只是一群不肯納貢頌聖,野蠻的「紅毛怪物」。
因此,無論是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還是鄭芝龍揚威南海的霸業,最後都無以為繼。而大明這個置海洋於不顧的國家,也終究沒有走向富強。
⑵ 中央電視台記者一覽表
中央電視台編輯記者人才濟濟,為數眾多。又因時間跨度和流動性大,故完全准確完整的中央電視台記者名單幾乎沒有。下面這份中央電視台記者名單(含編輯)是經過國家廣電總局公示認定並持有記者證的央視記者編輯清單。僅供參考。
趙化勇 王庚年 張長明 羅明 胡恩 何宗就 李曉明 孫冰川 張華山 孫玉勝 朱曉芬 田靜嬌 趙濤 宿琪 崔琬那 李艷峰 王紅蕾 楊洋 海洋 楊曄 寧靜 鄧小麗 莫銳超 臧漫 李寧 回寶穎 馬蒂 曾大慶 張文武 王森 陰菊花 狄曉璐 余敬中 李彬彬 楊穎 譚傑文 馬雲濤 劉天竹 任娜 張文鵬 田妍娟 趙曉菲 孫峰 周朝永 許靖 林彤 王穎 謝華 楊雁 胡靜 唐彤 周海璐 徐燁 刁望熹 姜霞 黃鶇 劉文慶 田華松 劉寶恆 徐霄 文晉 王靖 王文娟 張玉宇 裴民 何光燕 楊莉莎 陶嵐 趙振平 郝戈 李建偉 王璐 李勇強 萬劍英 朱永宏 黃程美 廖紅漫 賓芳 鄧燕 陳衡庭 楊曉蕾 張玲 殷紅 張聚 饒迪 瞿樂 朱斌 蘇岩 吳俊雅 景紅霞 魏杏然 羅宏進 王曉來 喻江 朴晶 朱勁松 王楠 李良 李琳 陳建中 王雪蓮 林莉 高先民 賈鳴之 詹未 鄭蔚 田湘春 何延京 張鐵忠 張素琴 丁懷東 王守琴 張越 哈聰 龐克 程萬新 黃靜麗 張曉陽 王永利 范武林 范建國 哈文 王淑梅 何巧 吳勝鍾 王少華 陳紅兵 李強 柳成偉 楊澤 王惟沙 左如旗 趙寧 石秋萍 門繼光 齊曦 張利娜 謝青 劉大琳 尹雪麗 傅新原 袁冰 駱幼偉 何海明 周加雪 閆維毅 馬寧東 袁雅麗 李思思 劉穎 張偉 李萱 張予平 張一丁 魏昕 吳民 溫紅 向波 王志亮 湯麗 張婷婷 孫中華 楊霞 史晗 高潮溫 王寒英 孟斌 李勇 孫曉偉 劉蓉 何瑩欣 雷旭 馬海東 曹晟 郝鵬州 匡樹輝 廖瑩 張昆侖 龔冰 杜陽 薛梅 楊萊萊 呂舸 蔣文倩 徐松濤 尹韜 石正茂 李運陽 梁曉濤 韓建群 方鐵林 錢曦 李艷亭 楊真 楊肖維 陳金石 張平 瞿沙蔓 郁芸 鄧涑瑩 董新顏 姜滿 孫錦銘 施敏敏 李震 董一瑤 秦學 王燕 王穎 白葉 趙亞曦 何海珍 鄭線線 王睿 韓菲 斯琴 劉藝兵 穆素華 柴哲宏 史亞東 王惠東 張國芳 程基偉 姜韜 黃飛 胡旭萍 於浩 石正宏 劉娜 楊文梅 白亮爭 趙軍勝 付丹 賈禎 李曼為 寇宇紅 欒帆 孟慶海 潘紅梅 周人傑 劉煜晨 顧平 孫薊濰 劉培 常群 施南鷹 殷莉 鄢文玉 張志禹 康敬鋒 王朝陽 張凱華 孫嶺 馬洪濤 孫菁 唐菊華 王偉民 王剛 李衛兵 馬春暉 尹文 魏首平 姜詩明 張欣 陳聚北 李健 吳蓉 郜璐莉 石強 陳璇 趙越 向英 陳紅 牟瑛 王鷹南 楊青 閏瓊 李萍萍 曾曉琳 潘玫 信勇 國小剛 趙芳 姜英秋 王曉忠 萬方 高雋 周偉 焦峰 陸秀麗 劉正風 湯鶴松 鄭玥 蘇建軍 劉保平 韓青 任學安 李勇 許文廣 歐陽秉輝 王慧文 布日德 潘雷 李玲萍 李紅 馮玲 孫建 李衛華 鄒曉敏 梁會軍 齊文星 徐斌 馬星 袁彬 劉正舉 楊巧玲 張元柱 羅振宇 哈學勝 徐偉 劉戈 郭艷 湯識理 李軼 田軍 張金林 李洋 陳響園 肖輝 王美榮 方書華 石世侖 張雪梅 魏茁 安仲凱 李長榮 凌利昌 孫振濤 唐春雷 劉靖 章力 張雨桓 施偉 唐琳 高雨松 賈建京 任速雁 安春霞 劉旭 孫吉 未夢 張釗 王乃偉 錢宇光 劉志軍 周武兵 趙倚卓 樊娟 宋銳 張政 尹楠 趙霞 王采芹 姚桂松 李建勇 劉雁 季芸 鄭威 陸冰封 何文新 王晶 王楓 過彤 楊珺 徐偉 董萍 賈穎 員志軍 王煒 潘洪蓮 聶小華 刑海星 郭維安 高蘭雲 段鴻欣 胡海波 趙春梅 王秋菊 楊蔚 劉志剛 王躍華 卞小懷 郭永剛 王明剛 林鋒 殷燕 張平 崔德寅 侯麗紅 張偉 張道國 張力 李冬菊 安倍含 柴璐 高輝 賀亞莉 李峰 苗欣欣 歐陽群 汪朝暉 肖思航 袁培國 翟鈺 張軍軍 管海鷹 徐朋 張鵬 趙斌 張媛 趙露茜 金瑞民 賀英傑 劉為民 郭醇 戴品寧 袁慧敏 劉洋 李朝輝 劉冰 李然 李冰 秦雯 孫海 王冉 姚昆 張怡 崔狄 胡雄威 李潔 曹力 肖娜 楊文濤 張莉 孔憲靜 周曉嵐 董亮 劉楠 楊凱利 張優優 沙瑾 郭曉光 陳建忠 郭丹妹 李輝 沈湘玉 朱海青 蘇紋 刁偉華 董偉榮 馮倩 郭濱 何詩霏 孫曉龍 李亞慶 馮澍 何明智 廖亮 婁艷 沈麗霞 許宏 鍾珊 庄建 李響 馬詠梅 仝兵雪 王德偉 李小萍 王昕 鄒悅 謝蘭蘭 朱岩 王嫻 吳海霞 楊曾慶 宋冬萌 丁銀傑 韓玲 唐瑩 楊彥楠 張華傑 朱華 劉琳琳 李明 遲連方 舒波 王曉明 田軍 葉小宇 張鷗 龍麗玲 許佳穎 戴明 魏微 劉小蘭 閆京壇 蘇福河 郭清華 李海明 李曉平 申翠海 馬葉英 王文昌 林芝 曹志明 周麗芳 關蕾 汪驄 徐蘭梅 李彤雲 王靜芳 景春寒 蘇大清 單國光 王小虹 霍虹 劉蕾 馬敬 孟艷濱 潘蕊 潘水珍 阮曉梅 索鏈 陶躍慶 滕雙雙 王冬妮 吳岩 夏志華 薛清波 楊奉濤 楊澍 張立勇 張仁傑 周文 朱長江 庄海歌 鄒衛東 胡向群 黃蔚 沈小蒙 張小英 翁穎莉 賀強 華東 王新紀 端木禮昕 李德瓊 倪鋼 彭德全 孫彤 孫岩峰 王澈 王慧玲 王未來 王躍華 謝強 顏佔領 殷捷 戰麗萍 張斌 張明旺 鍾清玲 冷冬 丁凡 劉家俊 吳晟煒 趙鋼 徐艷秋 楊寧 鄧穎 李梅 李樹新 李仲揚 來雲鶴 孫莉 解崢 吳漢嬰 王有才 王曉 王艷寧 李京 劉長穎 姚宏 韓斌 劉聰 毛靖賢 裴建 宋嘉寧 黃靜文 麻靜 任華 王新宇 李堃 戴冰 孫家裕 田新華 王燕通 李志強 張露 朱旭東 孔河 劉娟 劉彥臣 王建兵 朱同合 汪曙光 趙琦 張濤 崔燕敏 陳小梅 高凌雲 惠志軍 李榮國 徐文華 岳飆 任永蔚 馬勇 何育傑 野露露 畢冰賓 凌德林 龐新華 葉啟森 王爾泉 王嚴岩 鍾蓓 王國營 劉舸 張施磊 郭玉華 程欣欣 范昀 王宇 李德剛 吳少華 陳荻芳 陳建中 陳大元 傅立 張正梅 陳愉 冀惠彥 伍輝 孫華 趙元貴 郟捷 袁志峰 周銳 張宇 許蓓蓓 關文旭 閻建光 張衛東 謝娟 周翼虎 潘宇 楊雪梅 陳曉萊 黃木 崔曉茜 梅龍 吳洪寶 趙欣 路琳 李斌 常清 張偉 臧慶 閆珊 崔黎黎 高山 李鋒 李金澍 萬淑娟 崔穎 蔡苗苗 劉斯宏 劉群 王春梅 朱韜 張敏 王寧 陳藝強 崔襄 張建奎 王河 劉斌 宋岩頡 陳銘 夏曉輝 於凌 李楊琛 宋岩君 楊新剛 王視南 王立紅 黃海星 吳濟榕 楊君 邢京和 袁明久 冀小峰 黃成 曲靜 張家林 呂瑩 李文娟 周方剛 邱燦 趙穎 夏青 楊磊 王建川 張雁北 丁超 張昱 郭佳 蘇雷 劉岩群 周海靜 王淏 侯雅俊 宋占濤 韋燕燕 劉詠樂 何思源
⑶ 四年級下冊第6單元作文
下面都是我找的:
鄉村生活
去年秋天,媽媽帶我去老家看望外公、外婆。在那裡,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鄉村生活,直到現在,還是回味無窮!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就跟著弟妹出去玩。小鳥在不時地站枝頭謳歌;野花野草隨處可見,它們在秋風中搖曳,在陽光的沐浴中,顯得那麼可愛;魚兒在水中嬉戲;小溪歡快地流淌。一路上好不快活。一眨眼的功夫,便到了中午,大夥的肚子就開始唱「空城計」了,我們正打算回家吃飯,在路上,我們見有些人在烤花生。看見他們吃的那麼香,我們都被饞的直流口水,於是大家開始計劃烤花生行動,我和妹妹偷花生,其他人偷麥桿。材料准備齊全後,我們找了一幢廢棄的磚房,作為燒烤地點。首先,用幾塊磚搭一個灶台(不用太復雜)。接著,在裡面放一些麥桿。接下來,把花生放進去,用開始放的麥桿蓋住(只要用一點麥桿蓋住就可以了)。然後,等麥桿燒完後,用燒完的黑灰蓋住5分鍾就可以吃了。當我們吃著自己做的東西的時候,心裡別提有多自豪了。不知不覺中,傍晚到了。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歸巢的鳥兒,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只有遠處偶爾傳來的幾句叫喊聲。最後一抹晚霞也消失了,整個天空暗了下來。人們紛紛關緊大門,進入甜蜜的夢鄉,到處都是那麼安靜,只有幾聲鳥叫偶爾傳來……
鄉村生活,你是那麼使人回味無窮,那麼使人流連忘返!
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又來臨了,我和媽媽趁著這段美好的時光,來到了遠在農村的外婆家。
我們下車走向村子,涼爽的春風迎面拂過,好像正在和我們一起迎接黃金周的到來似的。道路兩旁,滿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植的綠茵茵的果林,鬱郁蔥蔥的枝葉遮擋住了一縷縷金燦燦的陽光。一棵棵果樹上掛著密密麻麻的龍眼,媽媽告訴我,現在的龍眼還未成熟,到了夏天,一串串黃澄澄的香甜可口的龍眼就可以收割,成為餐桌上的水果。
到了外婆家,我硬扯著媽媽要放鞭炮,媽媽沒辦法,只好答應了。於是,我走街串巷地尋找鞭炮店,終於如願以償地買到了它。我站在樓頂上,往河裡扔鞭炮,不料,卻嚇到了正在水中洗澡的鴨子,它大吃一驚,便「嘎!嘎!嘎!」地叫了起來,隨後就慌慌張張地跑回家了,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其實鴨子也挺可愛的,你看,白白胖胖的身子,加上白里透黃的嘴巴,再添上炯炯有神的眼睛,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的,能不可愛嗎?
忽然,天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瞬間,就下起了傾盆大雨,我趕緊跑回屋裡避雨。不一會兒,雨就停了,頓時天高雲淡,抬頭遠眺,就會看見被雨淋濕的稻田正閃閃發光。走向那綠樹成陰的田野,就會有一股心曠神怡的感覺。望著那一條條沉甸甸的飽滿的麥穗兒,我想:是勞動人民用自己的心血才換來這一根根麥穗的,勞動人民是多麼偉大呀!
吃過午飯,我們來到了三姨丈的番石榴林里。展現在眼前的彷彿就是無邊無際的果林,有三姨丈的,有別人的,簡直是一片綠色的海洋。三姨丈拿著鉗子,提著一個竹籃子,我跟著他,從這邊跳到那邊,只見他小心翼翼地剪下了一顆又一顆的綠油油的果子。我樂滋滋的,心裡想:這下可以大飽口福了。摘完了果子,我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一看三姨丈,他也累得滿頭大汗的,多辛苦呀!我吃著又甜又脆的果子,心想:這些果子是勞動人民用一點一滴的汗水換來的。
多麼美麗的果林,多麼寬闊的田野,使我流連忘返。回家後,這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時常在我的腦海里回盪。 回答者: 愛灑心間L | 二級 | 2011-5-15 15:30
⑷ 孫小果案主審法官柴繼紅獲三八紅旗手稱號,同時獲得三八紅旗手的還有誰
全國三八紅旗手,是我國婦女工作組織在3月8日國際婦女節,給全國優秀勞動婦女代表頒發的榮譽稱號。今年,全國婦聯授予10人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授予300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授予200個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其中孫小果案主審法官柴繼紅榮獲三八紅旗手稱號。
沈彧瀾、蘭臻、鄭麗煌、羅麗萍、胡敏華、周淑琴、趙燕、趙桂秋、袁艷會、武宏、李翠利、劉粉、姜慧芳、李開梅、劉小紅、周佳霖、周曉園、周志梅、成守珍、陳愛蘭、張瑩瑩、張清秀、池櫻、楊娜、朱恂、杜渝蓉、李尚澤、張虹、何志萍、章群、隋常玲、劉恭利、黃俊瓊、潘妮娜、熊梅、孫瑾、喬莎莎、劉大明等人。
⑸ 法院審理案件時是否可以變更案由
可以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的通專知》第二款規屬定:
「第一審法院立案時可根據當事人的起訴確定案由。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符時,結案時以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作為確定案由的依據,例如名為聯營實為借貸的,定為借款糾紛。」
根據該條規定,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似乎是可以變更案由。
拓展資料: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若干規定》第35條之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主張的法律關系的性質或民事行為的效力與人民法院根據案件事實作出的認定不一致時,人民法院應當告知當事人可以變更訴訟請求。
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指定舉證期限。本案中,雖已查明原、被告系保險待遇糾紛,法院承辦法官依職權告知了可以變更訴訟請求,當事人認為契約之訴根本不成立,堅持不變更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變更案由。
⑹ 電影親愛的大結局什麼意思
結局無所謂分不分手,結尾兩人都說了句:親愛的,我愛你。但是,你注意到兩人說話時心裡所想的了嗎?事實上他們在互相欺騙,女主角已徹底明白真相,但是在結尾她也在欺騙對方。其實故事演到這里分不分手已不無所謂分不分,結尾兩人都說了句:親愛的,我愛你。但是,你注意到兩人說話時心裡所想的了嗎?事實上他們在互相欺騙,女主角已徹底明白真相,但是在結尾她也在欺騙對方。其實故事演到這里分不分手已不重要,整部影片在對人心叵測發出沉重的感慨,親愛的我愛你,這句話並不難說出口,對方在說出這句話時,心裡想的卻讓人如此預料不到,影片在告訴我們不要相信別人,抑或是在感嘆整個社會的人心不蠱,而且反應出製片人對這一丑惡社會現實的無奈。這不是一部單純的愛情片,這部片里有一系列的反差,注意到當真阿偉提出假死計劃時,他的一個女性朋友說什麽了嗎?「那個台灣妞我早就看不慣了,正好這次整整她!」可是她在面對韋晴時,卻裝著很關心韋晴的樣子,而且裝得那麽逼真,難道你看到這里沒打個冷戰嗎?這個電影在那句「偉少」從那個店老闆嘴裡說出後,劇情急轉直下,此後接連讓人打冷顫,阿偉和他的一班朋友原來都是虛偽的騙子!他們編織一個又一個騙局玩弄天真的韋晴,尤其是真阿偉,「玩夠了,理由都不用,就可以甩了她」這是最令人不寒而粟的謊言,為了玩弄韋晴,他裝的多象那個不存在的「阿勇」。還有假阿偉,每天都在裝鬼騙韋晴,而且演得那麽像一個迷途知反溫情脈脈的死去的男人,他是假鬼,但卻是那麽令人感到可怕,而真鬼阿敏卻一直在引導韋晴探尋真相,影片在告訴我們,最可怕的不是所謂的鬼,而是人心,人心裡的鬼胎,談到這里我想起我看這部片子時,前一小時的搞鬼我一點感覺都沒有,可是,後二十分鍾的真相大白卻讓我不寒而粟,冷汗直冒。還有那個阿強,她對女友阿敏的內疚和懷念,僅僅停留在她在阿敏生前的房間里,停留在阿敏死去之後,出了房間,他就又去泡妞,他的內疚和懷念只是一時的真誠和良心的發現,但可悲的是大家甚至他自己都被這一時的良心發現所欺騙,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在自欺,假如阿敏復活,他依舊會欺騙阿敏,依舊用情不專。最後,是最隱秘的欺騙,女主角的欺騙,是的,她是天真的弱女子,是這個故事最大的受害人,可是她在進入騙局後開始慢慢學會欺騙,影片中多次出現她的紅裝艷抹,其實就是影片在暗示我們,這是女主角開始學會欺騙的一種微妙的心裡反應,明明是愛人死去應該非常痛苦,可是她卻裝出很高興的樣子,不過,這還只是表面上的變化,影片結尾她知道真相後還是說親愛的,我愛你,這意味著她已完成由外及內的變化,變成一個地道的虛偽的欺騙者,不過,她的這一變化是在受到周圍人和事的熏染發生的,面對周圍險惡的事實和普遍的欺騙,她選擇了被同化,影片的結尾似乎是沒結尾,但是,細想一下,我們已經可以猜到之後會發生什麽了,女主角已成為一個騙子,她知道了真相,此後,她要麽傻傻的繼續這樣的生活做一個自欺者,要麽成為另一個騙局的製造者,抑或是兩者兼有——自欺欺人。好了,現在做一個總結:這部電影充斥著欺騙,程偉和他的朋友們是出於自私和虛偽的欺騙;阿強是一時良心和真誠發現的自欺欺人(就像雷雨里周朴園對梅侍萍的懷念);韋晴是在受險惡的外部形勢熏染下由外及內的變成的一個欺騙者。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對人性的思考,是對整個社會人心難測的無奈的感嘆,是對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渴望。正如,影片中阿敏所說,你看到的,不一定像你想像的那樣
⑺ 名人名字的來由和含義
魯迅名字來由:
據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載,魯迅曾當面對他說過:「因為《新青年》編輯者不願意有別號一般的署名,我從前用過『迅行』的別號是你所知道的,所以臨時命名如此,理由是:母親姓魯,周魯是同姓之國,取愚魯而迅速之意。」這是「魯迅」筆名來由最權威的解釋。
魯迅的魯,取自魯迅的母親的姓。迅,古義是狼子。魯迅的字義可理解為牝狼一個有勇力的兒子。他曾說過自己甘做封建制度的逆子貳臣。從歷史的邏輯上看,這個名字反映出他前期思想上,刻印著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勇敢的叛逆精神。
(7)李紅霞法官擴展閱讀:
魯迅常用名:周樹人
魯迅的常用名叫「周樹人」,是本家長輩起的。魯迅祖母去世,祖父因為科場舞弊案下獄,父親重病後去世,家境愈發艱難,魯迅去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
江南水師學堂有一位魯迅本家長輩,因看不起新式學堂,不恥於讓周家人上這類學校。於是在填寫姓名時,把「周樟壽」改為「周樹人」。卻不知改名「樹人」卻與表字「豫才」相得益彰。
魯迅在以後公派到日本留學以及後來到教育部任職時,就一直用「周樹人」這個姓名。
⑻ 法官有法不依找誰 昌平區回龍觀法庭李紅霞法官明知道司法鑒定通則第24款規定對精神疾病的鑒定要有近親屬
首先,在案子還在審理的過程中你可以選擇申請法官迴避;
第二,你可以向法院監察室或者檢察院的監察部門以及政府相關部門投訴。
認為判決不公不是投訴應該是上訴至上一級法院
⑼ 喊山 里的紅霞會判刑嗎
《喊山》里的紅霞可能會被判刑,不過刑罰應該比較輕微。
1、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殺人始終是犯法的行為,所以紅霞可能會被判刑,但是基於量刑情節可能會輕判或者是緩刑;
2、由於犯罪證據的缺失,很難證明紅霞殺了人,因此在定罪量刑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
3、年代背景不同,電影發生的背景時間是八九十年代,當時的心刑法與現在的刑法相差挺大,在判刑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出入,紅霞是否能夠被判刑也是不確定的。
⑽ 陶慧敏有哪些作 65533
陶慧敏,女,1966年4月16日出生於浙江溫州瑞安,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現為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常委。 1978年進入瑞安越劇團當演員。1982年越劇《五女拜壽》與《美麗的囚徒》,這兩部片子是她走向銀幕的開始。1983年成為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員。1989年因參演電視劇《楊乃武與小白菜》而受到關注。 2000年在電視劇《福祿雙全》里扮演了一個性格似火的女主角。
2003年獲得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4年榮立二等功。2009年主演環保事業題材電視劇《人民利益》。2014年參演家庭情感輕喜劇《家宴》 。
參演電視劇
2015 陸軍1號 傅穎
2014年 新煙雨蒙蒙 傅文佩
2014年 老兵 曼雲
2014年 金玉良緣 太後
2014年 家宴 姑姑
2013年 愛情最美麗 客串
2013年 冬暖花會開
2013年 天使的微笑 何佳寧
2013年 神秘人質 雷太太
2013年 江湖正道 牛桂花
2012年 一飛沖天 鄭正
2012年 代號九耳犬 凜子
2012年 有你才幸福 宋茹君
2012年 幸福綻放 祁母
2011年 微博達人 秀瑤
2011年 我是特種兵之利刃出鞘 媽媽
2011年 江湖正道 桂花
2011年 命運交響曲 星雨
2011年 風和日麗 楊滬
2010年 活佛濟公2 邵芳
2010年 一不小心愛上你 萬紅霞
2010年 換女成鳳 王文琇
2010年 外姓兄弟 杜美蘭
2010年 我是特種兵 小影媽媽
2010年 一個好漢兩個幫 周月桂
2010年 煙雨斜陽 王芳
2009年 決戰南京 水蓮
2009年 衣被天下 文若蘭
2009年 人民利益 莎莎
2009年 江陰要塞 顧乃香
2009年 牛郎織女 西王母
2008年 戰地浪漫曲 葉清揚
2008年 情之債 商雪娟
2007年 霓虹燈下的哨兵 曲曼麗
2007年 臉譜 高潔
2007年 我把兒子送上法庭 李淑芬
2006年 中年計劃 蘇真
2006年 狼煙 陳美珊
2006年 愛在人間 唐月
2006年 迷路 何美晶
2006年 更年期的幸福生活 馬翎子
2006年 邊防風暴 陸萍
2005 陪讀 阿瓊
2005 王保長後傳 三嫂子
2005 上將許世友 朱錫明
2005 東方朔 王太後
2005 沙場點兵 梅雨晴
2004年 心跳 程夢晞
2004年 追日 喬喜珍
2004年 金茂祥 高寶妹
2003年 鳳求凰 平陽公主
2003年 無怨無悔/我是女人 商君茹
2002年 浪跡天涯 蓮姑
2002年 躍龍門 孫秀敏
2002年 DA師 韓雪
2001年 驀然回首 惠茹
2000年 危險真情 李素芬
2000年 西廂傳奇 崔鶯鶯
2000年 翁同和 小白菜
1999年 福祿雙全 銀屏
1998年 虎踞鍾山 柯月秀
1998年 古堡情事 艾艾
1997年 深圳情緣
1997年 雞毛換糖 香葉
1997年 今冬不言情 吳巧雲
1996年 鄉村女法官 付金芝
1995年 觀世音傳奇 觀世音
1995年 廣州故事 小靈妹
1994年 山那邊有個海 葉紫
1994年 劉二威 小鳳
1993年 我愛我家 小晴
1992年 中國商人 辛萍萍
1989年 楊乃武與小白菜 小白菜
參演電影
2014年 《抱養奇緣》 葉蘭
2014年 《蘭輝》周志鴻
2011年 《媽媽們的青春往事》遲敏
2010年 《千里之外》 客串
2005年 《風流羊角鎮》 隋麗娜
1996年 《少年雷鋒》雷一嫂
1995年 《廣州故事》 小靈妹
1992年 《離婚喜劇》 林小妹
1989年 《紅樓夢》林黛玉
1986年 《美麗的囚徒》 殷紅
1982年 《五女拜壽》 五小姐五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