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送達地址確認書
『壹』 法院送達地址確認書
送達地址確認書指定簽收人不寫當事人的,寫代簽收人的,寫身份證號和電話是可以的,是一定能生效的,法院一定會按照送達地址確認書上的指定簽收人的地址郵寄法律文書的。
如果指定簽收人簽收,就最好了。如果指定簽收人拒絕簽收,或者無法簽收,法院都會視為當事人已經收到法律文書。
《最高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fa院、受送達人本人或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貳』 法院的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怎麼填寫 能給一個樣本嗎
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是法院訴訟程序的要求,法院會向提供送達地址確認書的表格,按照內容填寫就可以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告知如下:
一、當事人拒絕提供自己的送達地址的,自然人依其戶籍登記中的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送達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其工商登記或者其他依法登記、備案中住所地為送達地址。
二、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受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2)人民法院送達地址確認書擴展閱讀:
註:
1、當事人填寫本表前,應當仔細閱讀表中第一欄內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的書面告知;當事人閱讀有困難的,法院工作人員應當向其口頭告知。
2、本表中當事人的送達地址應當由當事人自己或當事人的代理人填寫;當事人因文化水平限制不能書寫,又沒有代理人的,可以口述後由法院工作人員代為填寫,並經兩名以上法院工作人員宣讀無誤後由當事人簽名或捺印確認。
3、當事人的電話號碼應當包括辦公電話、住宅電話和行動電話。
4、當事人拒絕提供自己送達地址的,應當在備考欄內註明。
『叄』 法院,現立案登記制,原告立案時,就簽送達地址確認書,和受案通知等的送達回證嗎菜鳥請教前輩
說的不錯,原告立案時,法院會要求原告在送達地址確認書上簽字,同時將案件受理通知書交給原告,原告也應當在送達回證上簽字確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立案工作的暫行規定》第十四條 起訴經審查決定立案後,應當編立案號,填寫立案登記表,計算案件受理費,向原告或者自訴人發出案件受理通知書,並書面通知原告預交案件受理費。
『肆』 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怎麼填寫
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是法院訴訟程序的要求,法院會向你提供送達地址確認書的表格,你按照內容填寫就可以了。並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填寫的地址應該是能確保能收到法院信件的地址,因為如果你提供的地址錯誤,法院按此地址郵寄的信件被退回的,將被視為已經送達,對你產生不利的影響。
2、如果以後地址發生變更的,應該及時到法院更正送達地址。
(4)人民法院送達地址確認書擴展閱讀:
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
案由案號()侯初字第號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的告知事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以法院專遞方式郵寄送達民事訴訟文書的若干規定》、《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的有關規定:
1、當事人起訴或者答辯時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確認自己准確的送達地址,並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當事人在第一審、第二審和執行終結前變更送達地址的,應當及時以書面方式告知人民法院。
2、當事人拒絕提供自己的送達地址,經人民法院告知後仍不提供的,自然人以其戶籍登記中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為送達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其工商登記或者其他依法登記、備案中的住所地為送達地址。
3、因受送達人自己提供或者確認的送達地址不準確、拒不提供送達地址、送達地址變更未及時告知人民法院、受送達人本人或者受送達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絕簽收,導致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4、郵寄送達的,郵件回執上註明的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直接送達的,送達人當場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注意:當事人填寫詳細送達地址資料並簽章後,須將本確認書交回或寄回本院,否則將被視為拒絕提供送達地址,相關法律後果由本人承擔。
『伍』 法院送達地址確認書寫完還有事嗎
送達地址確認書只是法院確定送達當事人法律文書的地址。至於還有沒有事,要看案件的進展,沒提交證據的要提交證據,沒開庭的要准備開庭,可以調解的准備調解,開庭了調解了等著領判決書或調解書。
『陸』 訴訟文書送達地址確認書怎麼填寫
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是法院訴訟程序的要求,法院會提供送達地址確認書的表格,按照內容填寫就可以了。並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填寫的地址應該是能確保能收到法院信件的地址,因為如果提供的地址錯誤,法院按此地址郵寄的信件被退回的,將被視為已經送達,產生不利的影響。2、如果以後地址發生變更的,應該及時到法院更正送達地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柒』 網上立案有個送達地址確認書
網上立案有個送達地址確認書一般包含的要點有當事人姓名、身份證號、郵編、送達地址、聯系方式、微信號、郵箱號、是否接受電子送達等內容。
有代理人的,還需填寫代理人的基本信息。送達地址確認書一般都是在開庭的時候當庭填寫,如果是和傳票等法律文書一並送達,應該會在送達回證上有顯示。不過即使沒有顯示也問題不大,反正確認書上是需要本人或者委託代理人簽字的。
當事人拒絕提供自己的送達地址,經人民法院告知後仍不提供的,自然人以其戶籍登記中的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為送達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其工商登記或者其他依法登記、備案中的住所地為送達地址。受送達人指定代收人的,指定代收人的簽收視為受送達人本人簽收。郵政機構在受送達人提供或確認的送達地址未能見到受送達人的,可以將郵件交給與受送達人同住的成年家屬代收,但代收人是同一案件中另一方當事人的除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四條 送達訴訟文書必須有送達回證,由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收到日期,簽名或者蓋章。
受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第八十五條 送達訴訟文書,應當直接送交受送達人。受送達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簽收;受送達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簽收。
受送達人的同住成年家屬,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收件的人,訴訟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的日期為送達日期。
『捌』 送達地址確認書的作用
法律分析:填寫當事人送達地址確認書是法院訴訟流程的要求,法院會向你提供送達地址確認書的表格,你按照內容填寫就能夠了。並應注意以下多少個方面:1,填寫的地址應該是能確保能收到法院信件的地址,因為如果你提供的地址錯誤,法院按此地址郵寄的信件被送還的,將被視為已經送達,對你產生不利的影響。2,如果以後地址發生變換的,應該及時到法院更正送達地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四十條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後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