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庭長能否定法官判絕

庭長能否定法官判絕

發布時間: 2022-03-20 14:33:15

1. 請問開庭後的判決書 是庭長還是法院的院長決定呢

是由法院組成的審判委員會決定的。一般是由審判長和兩個審判員組成。

2. 行政庭長能否擔任審判長

只要有法官的資格,就能擔任審判長,行政庭長由法官審判的資格嗎?有就可以擔任審判長

3. 請問法庭的庭長和審判長有什麼不一樣

不一定,庭長參加合議庭的一般都做審判長,除非有更高職務的法官參加合議庭。但是很多法庭可能有不止一個合議庭,或者組成沒有庭長參加的合議庭,這時候審判長就不一定是庭長了。在沒有實行審判長制度的法院,審判長是不固定的,是由合議庭中職務最高的人擔任。

4. 主審法官和法庭庭長是一個人嗎

廣東胡律師
這個案子還沒有審,可能法官是想先調解,不過那份空白信紙很奇怪,正常的流程是沒有的。
你作為被告如果想不要被法官亂來的話,我建議你最好還是花錢找律師來打,法官可能就是欺你們不懂法。

5. 庭長和法官有區別嗎

有區別。最高人民法院的庭長是副省部級,院長是副國家級別;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的庭長是副廳級,院長是副省部級;
地級市的中級人民法院的庭長是副處級;院長是副廳級;
縣人民法院庭長是副科級;院長是副處級。法院沒有廳長,有正、副廳級審判員,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為副廳級。四級法院都有庭長,一般基層法院的為副科級。
法院的行政級別各地、各法院都不太一樣,總得來說,庭長是法院的中層領導,正、副廳級審判員是享有一定待遇的審判人員,並不一定是領導職數。
人民法院組織法,並沒有確定相關審判人員的行政級別,致使法官在待遇、級別上很杯具。但令一方面,法院不需要搞行政級別,法院是獨立於行政部門的司法機關,按理應自成一體,方能顯示司法的獨立。

拓展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第三條人民法院的任務是審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並且通過審判活動,懲辦一切犯罪分子,解決民事糾紛,以保衛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動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地遵守憲法和法律。
第四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網路

法官之間並不根據等級不同來確定其上下級關系。法官的等級是法官的職級劃分系列。
(一)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為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後,同時就成為首席大法官。根據這一規定,首席大法官是法定的,不需要再通過任何批准或者授予程序。
(二)大法官。根據有關規定,大法官一共包括兩級。
(三)高級法官,共包括四級。
(四)法官,共包括五級。而法官目前是納入公務員體系當中的,公務員的任職,分為科、處、局、省、國家
拓展資料:
一般來說,本科畢業定科員,研究生定副主任科員、博士生定主任科員,副處級以上就是按職務和編制來確定了。而法官的行政級別,通常是相當於同級政府的行政副職,也就是說,區法院院長相當於副區長,市法院院長相當於副市長,省法院院長相當於副省長,最高法院院長相當於副總理。各級法院內部法官的行政級別,按照法院編制情況確定。

6. 人民法院庭長法官如果公開枉判案件,公開瀆職犯罪,歸什麼部門管

人民法院庭長法官如果公開枉判案件,公開瀆職犯罪,歸什麼部門管?
檢察院。

7. 庭長與審判長誰級別高啊

庭長與審判長不屬於同一性質職位,不能作比較。

一、法庭庭長與審判長區別:

審判長是指在人民法院審判案件所組成的合議庭中,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但審判長不是固定的職稱,是為審理某一具體案件而臨時設定的。

而庭長是一種固定職位。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二、審判長:

1、審判長是審理時的職務,臨時的,沒有級別。

2、在合議庭中,一般是職務最高的人任審判長,如院長參加審判,院長任審判長,院長沒參加,副院長參加,副院長就是審判長。

3、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時候,一般需要幾個人臨時組成一個合議庭,這幾個人負責審理一個案子,其中職務最高的任審判長,這是一個臨時職務,審理完一個案子,合議庭解散,審判長也就免職,下一個案子,再組織合議庭,再任命審判長。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三十條:合議庭由法官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審員組成,成員為三人以上單數。

5、合議庭由一名法官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理案件時,由自己擔任審判長。

三、庭長:

1、庭長在院長、分管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全庭工作,以身作則,嚴格管理,帶領全庭同志完成本庭各項任務。

2、依法辦案,嚴把案件質量,嚴守案件審限,檢查、督促本庭人員不辦人情案、關系案,保證不出假案,力爭不辦錯案。

3、帶領全庭人員貫徹落實崗位責任制及各項規章制度。

4、組織好本庭政治、業務學習,不斷總結審判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及時向領導提出建議性意見。

5、副庭長協助庭長履行上述職責,搞好本庭工作。

(7)庭長能否定法官判絕擴展閱讀:

審判長是法院合議庭審理案件時,負責組織審判活動的審判人員。

例如開庭時,由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各項權利,主持訊問,宣布辯論終結;

如果訴訟參與人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警告制止,情節嚴重的,可責令退出法庭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審理完一個案子,審判長也就免職了。

8. 院長、庭長、法官、審判長、檢察長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一、院長、庭長和檢察長是為了職能劃分而在司法系統內部設置的版各部門的「一權把手」,法院的叫院長,檢察院的叫檢察長。與下文第三點要提到的審判庭不同,這里的院和庭是常設機構,法院有基層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不同級別設置,每個法院當然要有院長主持工作,在一個法院內部又可能會有民事審判庭、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和審判監督庭等,各個庭也要有一把手主持工作,那就是庭長。 二、法官是從職業劃分的角度,對從事審判工作的人的稱謂,與之對應的有檢察官。院長和庭長都是法官,檢察長是檢察官。 三、審判長。在具體審判某一案件時,若該案件進行合議制審理,則會組成一個審判庭,這個審判庭是針對這個案件而存在的,在這個審判庭中有審判長和審判員之分。審判長是法官。院長和庭長有可能擔任審判長。不是院長或庭長的一般法官也可能擔任審判長。

9. 打官司中法官和庭長誰有決定權

法庭判決都是實行合議制,審判人員的數量都是單數,實行少數服從多數,沒有哪個有決定權。如果是簡易程序由一人法官單獨審理的話,那麼你可以說這個法官就有決定權。

10. 法官是不是可以隨便判

法律分析:不可以。法官是要根據事實和法律來判決的。法院判決要能夠做到公證嚴明,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案件法院在審判的時候都能做到這一點,很多人就會覺得法院在審理自己案件的時候判決的有偏差,不公平。無論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不服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上訴。不服二審判決、裁定的,以及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一審判決、裁定,民事可以申請再審,可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抗訴;刑事可以向人民法院和檢察院申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第一條 為了全面推進高素質法官隊伍建設,加強對法官的管理和監督,維護法官合法權益,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職責,保障司法公正,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法官是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和審判員。

第三條 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四條 法官應當公正對待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對一切個人和組織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五條 法官應當勤勉盡責,清正廉明,恪守職業道德

第十條 法官應當履行下列義務:(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二)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三)依法保障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四)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維護個人和組織的合法權益;(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對履行職責中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予以保密;(六)依法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七)通過依法辦理案件以案釋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應訴授權委託書 發布:2025-05-11 03:50:38 瀏覽:573
合同法上合同的概念 發布:2025-05-11 03:45:28 瀏覽:26
平度法院領導 發布:2025-05-11 03:42:56 瀏覽:211
臨兆法院 發布:2025-05-11 03:42:55 瀏覽:660
教育法規的基本特徵有 發布:2025-05-11 03:29:13 瀏覽:122
馬雲道德綁架 發布:2025-05-11 03:23:28 瀏覽:662
共同投資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1 03:18:49 瀏覽:440
司法核驗 發布:2025-05-11 02:39:24 瀏覽:519
吉安司法 發布:2025-05-11 02:39:23 瀏覽:509
法律咨詢銀行貸款 發布:2025-05-11 02:24:54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