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主法官受賄彈劾案

主法官受賄彈劾案

發布時間: 2022-03-22 05:02:13

① 案子中審經雙方協調好後又發現一審法官受賄,協調可以作廢嗎還可以重審嗎

這個案件不能以一審法官受賄為由對一審案件進行再審。
因為一審判決書內並沒有生效,法官受賄容對案件的最終處理結果沒有什麼影響,或者說影響很小。
雙方當事人在二審達成和解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法院出具民事調解書進行了確認。
所以,不能以一審法官受賄為由對一審案件進行再審。

② 在法定量刑范圍內從輕量刑,但主審法官確實收受被告人賄賂,是否是重罪輕判

你都說了法定量刑范圍內從輕量刑。這個法官比你懂。

你很難判定重罪輕判。

③ 朴槿惠彈劾案8人要6人同意才能成功嗎

朴槿惠成韓國首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或難免牢獄之災。

當地時間2017年3月9日,韓國首爾,逗親朴派地民眾在憲法法院外集會,反對彈劾總統。
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在電視直播中,韓國憲法法院對朴槿惠彈劾案做出逗通過彈劾地的最終決定。據韓聯社報道,8名法官對該案的表決結果為8票一致通過。
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李貞美宣讀判決書近20分鍾後,正式宣布彈劾案通過。即刻起,朴槿惠將立即被免去總統職務,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被彈劾的總統,下屆總統選舉將在60天內舉行。
法律問題打政治牌:穩定最重要
朴槿惠本人並未出席當日的宣判。到截稿為止,朴槿惠和執政黨自由韓國黨皆未發表任何聲明。她的一名幕僚此前表示,朴槿惠已經把該說的話說完了,將冷靜淡定等待宣判。
今年2月底,在結束對朴槿惠彈劾案最後一次庭審後,韓國憲法法院法官啟動閉門評議,並於今日對最終結果進行表決。
根據韓國法律,認可彈劾案需要憲法法院9名法官中至少三分之二、即6人同意,這一人數要求不會因個別法官的離任而改變。今年1月底原院長朴韓哲卸任,法官人數減少至8人。也就是說,現有8名法官中,需6人同意才能通過彈劾案。
據韓國《中央日報》此前援引憲法法院內部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由於這一判決結果預計要到最後一刻才能揭曉,法官們事先准備了兩份完全不同的判決書。在另一份判決書中,法院駁回了彈劾案。

逗此事件不能簡單看做法律問題,還涉及眾多政治問題。在民意幾乎一邊倒、社會動盪的情況下,通過彈劾案對民眾有交代,利於國家穩定。地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梁亞濱表示,如果彈劾沒通過,民眾抗議聲加劇,社會更加撕裂,逗從國家利益角度而言,犧牲一人能讓國家迅速穩定,也是比較不錯的選擇地。
在彈劾結果揭曉之前,在野黨陣營已於9日發聲,要求朴槿惠保證接受憲法法院的裁決結果。據新華社報道,韓國共同民主黨黨鞭禹相虎表示,逗朴槿惠作為總統所能扮演的最後一個角色就是接受任何判決結果,以確保國家團結。地他同時表示,比起判決本身,在野黨陣營更擔憂的是判決公布後可能引發的狀況。從執政黨分裂出來的在野黨正黨也敦促朴槿惠作出保證。正黨方面說,朴槿惠應宣布願意接受任何判決結果,以避免出現最壞的情況。
就在近日,數萬名逗反樸地民眾在首爾市中心進行集會,高呼逗憲法法院,立刻通過朴槿惠彈劾案吧!地與此同時,數條街道之外,有另一群示威民眾要求法院駁回對總統的彈劾案。據悉,這些多為中、老年的逗挺朴地民眾揮舞標語牌,促請解散國會。
未來將會對總統權力進行限制
逗彈劾通過後,『挺朴』派會遊行示威,但他們的基本盤較小,不會造成太大的干擾。地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李開盛接受采訪時表示。
根據韓國法律,彈劾通過後,朴槿惠被立即免去總統職務,韓國將在今後的60天內舉行大選。逗(彈劾通過)會給共同民主黨一個很大的動力,證明他們在國會發起的彈劾案是有正確的、得到了憲法法院支持的,士氣肯定會更加振奮。地李開盛表示,但對於韓國國內一直在討論的憲法改革,包括將總統制度改為最多2屆、每屆4年任期的討論,民眾將產生疑問,
此外,對於朴槿惠個人而言,在失去了總統身份所帶來的豁免權後,她將面臨檢察機關的進一步調查與審問。輿論認為,其或難逃牢獄之災。
逗朴槿惠被彈劾下台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包括對朴正熙的評價在內,執政黨的一些要人可能會被政治清算,如前總統李明博等。地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教授、朝鮮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郭銳向澎湃新聞指出。

事實上,朴槿惠並非韓國歷史上首位在任內面對憲法法院彈劾宣判的總統。2004年3月,在野黨以盧武鉉涉嫌對國會選舉逗施加不公正影響地等為由,向國會提交了彈劾總統動議案並獲得通過。2個月後,韓國憲法法院宣布駁回彈劾案,稱逗盧武鉉違反了法律,但嚴重性還不足以使他被解職地。盧武鉉立即恢復行使總統權力,直至2008年2月任期結束。然而,躲過了彈劾案的盧武鉉最終仍因捲入受賄丑聞於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殺。
當被問及朴槿惠是否有可能步盧武鉉後塵時,李開盛說:逗她自己也說了『絕望鍛煉了我』。她與盧武鉉的性格不一樣,這從面對彈劾的反應就能看出來,她選擇了抗爭到底。地

④ 彈劾是什麼

彈劾,主要是指立法機關對政府高級官員違法失職進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種制度。此制度於14世紀起源於英國,後來為許多西方國家所效仿。
2021年1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煽動叛亂」。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彈劾的總統。
源起
現代司法政治體系中的彈劾始於14世紀的英國,當時是作為根據「群眾呼聲或輿論」提起刑事訴訟的一種方式。1376年,英國的議會樹立了第一批公認的彈劾案例,其中最重要的是與愛德華三世政府有密切聯系的威廉·拉蒂默男爵第四提起的彈劾案。此後,彈劾的對象通常為王室大臣之類的政治人物。拉蒂默一案標志著彈劾不僅是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而且也是審判的一種方式。

發展
15世紀中葉以後,彈劾作為一種提起刑事訴訟的手段,曾一度被置棄不用。到了17世紀,議會把它作為一種不得人心的政治手段,因為彈劾往往是受到國王保護的宮廷寵臣職務的一種手段。
到18世紀末,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開始認識到,彈劾作為一種政治手段未免過於草率,而對於王室大臣也無需採取一種國王無權阻止的刑事訴訟程序。因此自1806年起,英國就不再使用彈劾訴訟。 在美國,彈劾程序用得很少,根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第四項的規定:「總統、副總統及合眾國政府之文官,受叛國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之彈劾與定讞時,應受免職處分」。其彈劾的對象是法庭無權審訊的高級官員,如總統、副總統、聯邦法官和內閣部長等。軍職人員和國會議員不適用彈劾的規定。

意義
在美國,彈劾不是一種刑事審判,而是一種政治審判。彈劾判決的效力,一般僅限於免職以及褫奪當事人擔任有榮譽、有責任、有薪酬公職的資格。因此,彈劾案的處理不影響依據法律所必須的刑事審判。但是,刑事審判應在彈劾之後進行。並且,彈劾審判認定無罪的,不能交付刑事審判。
另一方面,行政首長有權赦免或者緩和刑事定罪,但是無權赦免或者緩和彈劾案的定罪。
彈劾審判和刑事審判分開,最偉大的意義在於把政治和法律分開。司法只能通過法律影響政治,而不能承擔直接參與政治的職能。這是三權分立制度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程序
以美國為例:
美國是總統制國家,總統不僅是國家元首,而且實際掌握行政權,擁有巨大的權力。為防止總統違法和濫用權力,需要設計對總統的彈劾程序。在美國,總統由選民選舉產生,向選民負責,理應由選民予以彈劾。而憲法規定由參議院審理彈劾案,同時規定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主席。
在制憲時設計這一制度的基本考慮是:
(1)彈劾帶有政治性,「其管轄范圍屬於擔任公職人員失職所造成的犯罪,換言之,即對某種群眾委託的濫用或背離」,彈劾的結果是免去被認定有罪者的職務,因而,應當由政治性機關行使審訊權。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在國會中參議院代表各州,同時參議院由選舉產生,由參議院行使最為恰當。
(2)如果由聯邦最高法院擔任這一角色,受其司法性質和司法程序所決定,裁決結果可能難以令人信服;彈劾是使被彈劾者失去全國的尊敬、信賴、榮譽和報酬,在被彈劾後,其還要作為平民接受審判,這一審判的結果又可能使其失去生命和財產,一個機構同時擁有這兩項巨大的權力,對當事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3)由聯邦最高法院所有法官與參議院聯合組成彈劾法庭,其弊病與上述相同。而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擔任彈劾法庭的主席,既有利於提高司法機關的權威,又有利於彈劾案的審理。
(4)如果另行成立一個能夠代表人民的法庭,法官人數將「多到從經濟上考慮達到不合理的程度」;財政上的負擔將加重,國家的政治機器也將更加復雜。
(5)參考英國和各州的做法,「在大不列顛,提出彈劾屬於下院的職責范圍,而由上院裁決,若干州憲就是以此為樣本的」。
(6)作為立法機關制約行政機關的一種手段。
在彈劾程序中,眾議院是作為起訴人的角色,而參議院充當彈劾法庭的角色,行使彈劾案的審判權。眾議院的起訴程序是:眾議院司法委員會表決通過彈劾總統條款,全體會議進行辯論並表決,如超過1/2的議員贊成彈劾,該議案即呈參議院。
參議院的審理程序是:
(1)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負責收集雙方證據,為審理彈劾案做准備;
(2)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審理過程,100名參議員為彈劾法庭的法官,聽取控辯雙方的辯論和有關證人的證詞;
(3)眾議院以其司法委員會主席為代表扮演控方的角色,白宮則組成辯護團,審理開始後,雙方先各進行1小時的陳述,然後傳喚有關證人作證;
(4)在控辯雙方盤問證人和辯論結束後,聯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就彈劾指控按姓氏字母順序一一點名詢問每個參議員,後者只能回答「有罪」或者「無罪」。如果有2/3以上的參議員,就任何一項指控回答「有罪」,總統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的彈劾程序共啟動過三次,即約翰遜案、柯林頓案和特朗普案。在美國歷史上,安德魯·約翰在參議院以一票之差險遭彈劾。在著名的水門事件之後,尼克松在眾議院准備啟動彈劾程序之前已經辭去總統的職位。
2019年12月18日,在美國華盛頓,議員就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條款進行投票,由民主黨人掌控的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兩項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濫用職權和妨礙國會。 [2]

詞語解釋
【名稱】:彈劾
【拼音】:tán hé
【注音】:ㄊㄢˊ ㄏㄜˊ

基本解釋
彈劾 tánhé
(1)君主時代擔任監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示例:彈劾不避權貴。——《金史·雷淵傳》
(2)由國家專門機關(如國會)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彈劾總統。
示例:官吏受賄,議院得彈劾而去之;議院受賄,誰彈劾而去之?——章炳麟《五無篇》

詳細解釋
由國家的專門機關對違法失職或職務上犯罪的官吏採取揭發和追究法律責任的行為。
【出處】:
《晉書·阮孚傳》:「嘗以金貂換酒,復為所司彈劾。」
【示例】:
《宣和遺事》前集:「那時有呂誨亦上疏彈劾安石 。」
章炳麟《五無篇》:「官吏受賄,議院得彈劾而去之,議院受賄,誰彈劾而去之?」
茅盾《動搖》十:「我們應該先行檢舉,提出彈劾。」

⑤ 什麼是彈劾案呀

彈劾,主要是指立法機關對政府高級官員違法失職進行控告和制裁的一種回制度。此制度於14世紀答起源於英國,後來為許多西方國家所效仿。

2021年1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表決通過針對總統特朗普的彈劾條款,正式指控他「煽動叛亂」。特朗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兩度遭彈劾的總統。



(5)主法官受賄彈劾案擴展閱讀:

意義:

在美國,彈劾不是一種刑事審判,而是一種政治審判。彈劾判決的效力,一般僅限於免職以及褫奪當事人擔任有榮譽、有責任、有薪酬公職的資格。因此,彈劾案的處理不影響依據法律所必須的刑事審判。但是,刑事審判應在彈劾之後進行。並且,彈劾審判認定無罪的,不能交付刑事審判。

另一方面,行政首長有權赦免或者緩和刑事定罪,但是無權赦免或者緩和彈劾案的定罪。

彈劾審判和刑事審判分開,最偉大的意義在於把政治和法律分開。司法只能通過法律影響政治,而不能承擔直接參與政治的職能。這是三權分立制度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⑥ 韓媒:韓國國會首次彈劾涉司法濫權案法官,彈劾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國會2月4日召開全體會議,以179票贊成、102票反對、3票棄權、4票無效的結果,表決通過了涉司法濫權案法官林成根的彈劾案。

林成根2019年受控濫用職權和妨礙其他法官行使職權,涉嫌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任職期間,於2015年至2016年干預多起案件審理,包括日本《產經新聞》韓國分社原社長加藤達也所涉誹謗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案。
韓國“世越”號客輪失事後,加藤達也於2014年8月發表題為《沉船當日朴槿惠不知去向,究竟與誰見面》的文章,質疑朴槿惠對沉船事件應對不力。文章發表後,加藤達也被韓國團體告上法庭,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015年認定加藤達也無罪。

就林成根所受指控,首爾一家法院2020年認定,濫用職權等罪名不成立,但他存在介入案件審理的“違反憲法行為”。

一些在野黨議員反對彈劾林成根。此前,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前院長梁承泰因涉嫌濫用職權等罪名被檢察機構起訴,成為韓國首名以嫌疑人身份遭批捕並面臨刑事罪名庭審的大法院前院長。

梁承泰於2011年至2017年任大法院院長,涉嫌利用或圖謀利用案件審判作為政治籌碼,與朴槿惠政府做利益交換。相關案件在審理中。

⑦ 法院的法官如果亂判案,受賄,以後還能當法官嗎

被查實有你所說的情況的話,會涉嫌違法甚至是犯罪。完全可以依法處罰的。
即使不構成犯罪,也就有可能不會再讓他干審判業務了。
所以,關鍵還是看是否經過有關部門核實,有無涉嫌違法的情況確實存在。

⑧ 參眾兩院那個可以彈劾總統

眾議院...專享彈劾權
參議院專享審理所有彈劾案的權利。參議院在審理彈劾案前,全體參議員均須宣誓。若受審者為美國總統,則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審。
詳情請看下

美國
1. 彈劾原因:根據美國聯邦憲法第2條第4款之規定,「總統、副總統及美國聯邦政府之各級文官,受叛逆罪、賄賂罪或其他重罪輕罪之彈劾而被定罪時,應受免除職處分。」
2. 彈劾過程:
I. 根據美國憲法第1條第2款第5節,「眾議院...專享彈劾權」,可以由任何一個公民或眾議員向眾議院提出彈劾指控。彈劾動議提出後,該院的司法委員會即成立「專案研究小組」,進行初步研議可否調查。
II. 研議小組將初步討論結果提交司法委員會作進一步審核,若司法委員會認為初步資料有進一步調查之必要,則授權司法委員會主席行使調閱權 ( the Power of Subpoena ),調查證據並傳喚證人。
III. 司法委員會經調查後認為有彈劾證據,足以構成彈劾時,則以多數決通過向眾議院提出彈劾決議案,及提交彈劾條狀 ( Article of Impeachment ),對眾議院認為需以免除總統職務為懲罰的指控違規情況,做出詳細陳述。
IV. 彈劾決議案經眾議院全院大會辯論後,若有1/2以上議員表決通過,則將此案交由參議院審理,同時眾議院會選出7名議員組成彈劾處理委員會,在眾議院的彈劾審訊中,就彈劾罪狀所載的指控作出證明。
V. 根據美國憲法第1條第3款第6節,「參議院專享審理所有彈劾案的權利。參議院在審理彈劾案前,全體參議員均須宣誓。若受審者為美國總統,則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審。」審訊過程中,參議院會審查證據、詢問及盤問證人。主審法官有權就所有與證供有關及附帶引起的問題自行作出裁決。然而,主審法官可選擇在參議院席前將任何此類問題付諸表決。
VI. 在彈劾處理委員會及被告人的律師作出結案陳辭後,參議院會就彈劾進行閉門商議。參議院其後會公開就彈劾罪狀進行逐項表決。就一項彈劾罪狀定罪,須經2/3的出席參議員表決贊成。總統如因任何一項彈劾罪狀而被定罪,即被彈劾,由副總統接任總統,被彈劾者將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如果犯有刑事罪行,在其恢復普通平民身份後繼續由普通法院進行審理。如果被認定為「無罪」,總統可以繼續完成其任期。

⑨ 朴槿惠彈劾審理大事記

當地時間2017年3月10日,韓國首爾,憲法法院法官在法庭就坐。韓國憲法法院當天對總統彈劾案進行宣判,朴槿惠成韓國歷史上首位被彈劾下台總統。

3月10日 憲法法院判處國會彈劾總統成立,朴槿惠立即被罷免。

⑩ 既有法官又有陪審團,美彈劾審理與普通審判有何不同

美彈劾審理與普通審判法官不同。

在證人方面,在法庭上,控方和辯方律師可以請證人贊成。律師負責直接詢問和訊問證人。盡管法官可以提出問題進行澄清,但陪審員不能中斷訴訟程序或拜訪證人。 在參議院的審判中,盡管參議員是陪審員,但他們可以提出書面問題並與證人見面。甚至參議員本人也可以是證人,但要召集證人,至少必須有51名參議員同意。至於檢察官,在法院,聯邦刑事案件由司法部的檢察官審判,在各州和地方,檢察官通常被稱為地區助理檢察官。他們與政黨或政黨無關,公眾常常不認識他們。參議院的檢察官不是傳統的檢察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實際上是眾議院的七名民主黨成員,所有這些人都是由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任命的,並稱他們為經理。

熱點內容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產生 發布:2025-05-10 20:24:20 瀏覽:441
稅務政策法規承諾 發布:2025-05-10 20:18:38 瀏覽:177
保底條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20:09:54 瀏覽:570
林建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55:04 瀏覽:836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
蜂窩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10 19:44:45 瀏覽:512
蘇州司法鑒定招聘 發布:2025-05-10 19:36:26 瀏覽:239
維護道德 發布:2025-05-10 19:14:01 瀏覽:892
錢伯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05:48 瀏覽:37
在職法律碩士招考院校 發布:2025-05-10 19:04:13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