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收監難

法院收監難

發布時間: 2022-03-24 06:58:04

『壹』 去法院領起訴書被收監了,等到開庭的時候能無罪釋放嗎

法院根據案件事實及法律規定,依法判決,有可能宣告無罪,有可能判緩刑,有可能判處有期徒刑。

『貳』 法院什麼情況下會收監

取保候審後,如果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法院是要被判刑,如果判實刑會被收監;如果判緩刑,就不收監。取保候審只是刑事案件中的強制措施之一,不是取保後就沒事或者一定要判緩刑了,認罪態度較好,會增加緩刑的機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叄』 法院收監對嗎

根據我們國家的規定,在法院正式開庭之前,沒有明令要求,一定要羈押相關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不一定必須羈押,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需要根據要求,按時向執行機關報告情況,當接到法院開庭通知時,按照通知時間及時出庭即可。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肆』 法院收監會一般提前多久能通知案底

法院收監一般不會提前通知,但收監後會通知罪犯的家屬。通知書應當自收監之日起五日內發出。根據監獄法的規定,罪犯收監後,監獄應當通知罪犯家屬。通知書應當自收監之日起五日內發出。
【法律依據】
《監獄法》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應當將執行通知書、判決書送達羈押該罪犯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執行通知書、判決書之日起一個月內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
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
第二十條
罪犯收監後,監獄應當通知罪犯家屬。通知書應當自收監之日起五日內發出。

『伍』 法院收監,是要判實刑嗎,我一個

可能性比較大,一般情況下,公安或檢察機關已經取保候審的,法院一般不會再變更為逮捕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種可能,這種做法,在司法實踐中,也是十分常見的,那就是法院發現當事人如果直接判處緩刑時,很難馬上繳納相應的罰金或沒收的財產,那就先把人關押起來,在判決宣告前,法官跟當事人或親屬溝通,要求先交罰金或沒收的財產數額,及時交了,就判緩刑,否則,就判處實刑。

『陸』 法院會不會收監的

既然說到 了收監,那你應該是想咨詢刑事類的案子,一般民事案子和行政案子,法院是不會收監的。說到刑事案子,那就有可能了,有些案子的犯罪嫌疑人是在檢察院審查起訴階段就被逮捕的,那也不用考慮收監問題了。有些案子是取保候審的,那就要考慮了,檢察院沒有逮捕的,法院也有可能判有期徒刑的,沒有判緩刑的,那肯定是要收監了。要根據具體案子來看的,涉及的罪名,案情的輕重等等,你可以根據這個法院以往在處理這個罪名的案子的情況來綜合判斷。

『柒』 法院收監對嗎

根據我們國家的規定,在法院正式開庭之前,沒有明令要求,一定要羈押相關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不一定必須羈押,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取保候審。《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需要根據要求,按時向執行機關報告情況,當接到法院開庭通知時,按照通知時間及時出庭即可。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熱點內容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產生 發布:2025-05-10 20:24:20 瀏覽:441
稅務政策法規承諾 發布:2025-05-10 20:18:38 瀏覽:177
保底條款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0 20:09:54 瀏覽:570
林建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55:04 瀏覽:836
中南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 發布:2025-05-10 19:45:56 瀏覽:40
蜂窩立法原則 發布:2025-05-10 19:44:45 瀏覽:512
蘇州司法鑒定招聘 發布:2025-05-10 19:36:26 瀏覽:239
維護道德 發布:2025-05-10 19:14:01 瀏覽:892
錢伯斯律師 發布:2025-05-10 19:05:48 瀏覽:37
在職法律碩士招考院校 發布:2025-05-10 19:04:13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