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先行調解

法院先行調解

發布時間: 2022-03-24 12:12:50

① 開庭前可以申請法院調解嗎

一般民事糾紛,現在都進行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後開庭前調解,開庭後還可以專調解。即使到執行階段,也屬能進行執行和解。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簡單說,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議一旦雙方簽字,並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1、訴前調解。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後,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並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4、書信(網路、簡訊)方式調解。5、社會化調解。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7、庭後調解。庭後調解是指庭審結束後,判決下發前法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② 起訴到法院的,法院是先 調解還是直接立案

現在法院對於小額的訴訟一般採用訴前調解程序,調解不成予以立案。

③ 哪些民事案件法院開庭審理時應先行調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規定,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應當先行調解:
(一)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
(二)勞務合同糾紛;
(三)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
(四)宅基地和相鄰關系糾紛;
(五)合夥協議糾紛;
(六)訴訟標的額較小的糾紛。
但是根據案件的性質和當事人的實際情況不能調解或者顯然沒有調解必要的除外。

④ 開庭前法院是不是都要調解

一般民事糾紛,現在都進行調解。不僅起訴前調解,起訴後開庭前調解,開庭後還可以調專解。即使到執行階段,屬也能進行執行和解。案件進入二審程序,進入再審程序,還可以調解。簡單說,調解貫穿民事糾紛的始終。訴訟中間的調解是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進行的訴訟行為,調解協議一旦雙方簽字,並經法院依法確認,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效力。針對案件的難易程度和不同情況,在實踐中,人民法院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調解:1、訴前調解。2、立案調解。立案調解是人民法院在立案時,及早介入,對案件進行調解,是對訴前調解的一種有效補充。3、庭前調解。庭前調解指在訴訟程序啟動後,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組織糾紛當事人進行和解,並促使當事人達成合意從而解決紛爭的訴訟活動。4、書信(網路、簡訊)方式調解。5、社會化調解。6、開庭調解。開庭調解是指在開庭審理時,對當事人進行調解,是開庭審理的組成部分。7、庭後調解。庭後調解是指庭審結束後,判決下發前法院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⑤ 法院審理哪些案件開庭前應調解

下列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時應當先行調解: (一)婚姻家庭糾紛和繼承糾紛; (二)勞務合同糾紛; (三)交通事故和工傷事故引起的權利義務關系較為明確的損害賠償糾紛; (四)宅基地和相鄰關系糾紛; (五)合夥協議糾紛; (六)訴訟標的額較小的糾紛。 但是根據案件的性質和當事人的實際情況不能調解或者顯然沒有調解必要的除外。 調解達成協議並經審判人員審核後,雙方當事人同意該調解協議經雙方簽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該調解協議自雙方簽名或者捺印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要求摘錄或者復制該調解協議的,應予准許。調解協議符合前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另行製作民事調解書。調解協議生效後一方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持民事調解書申請強制執行。 人民法院可以當庭告知當事人到人民法院領取民事調解書的具體日期,也可以在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的次日起十日內將民事調解書發送給當事人。當事人以民事調解書與調解協議的原意不一致為由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異議成立的,應當根據調解協議裁定補正民事調解書的相關內容。

⑥ 民訴中哪些案件法院應當先行調解

  1. 民事訴訟中,沒有任何案件必須先行調解。

  2. 調解貫穿於民事訴訟的全過程。任何階段,甚至沒有立案以前都可以調解。

  3. 只有離婚案件,法律規定必須調解,也沒有規定必須先行調解。

  4. 婚姻法》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5.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

  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堅持不願調解的,應當及時裁判。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但不應久調不決。

⑦ 在法院庭前調解和開庭後調解有沒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性質不同

前者含有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的性質,後者則是當事人在訴訟中對自己訴訟權利和實體權利的處分。

2、參加的主體不同

前者有人民法院和雙方當事人共同參加,後者只有雙方當事人自己參加。

3、效力不同

根據法庭調解達成協議製作的調解書生效後,訴訟歸於終結,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書具有執行力;當事人在訴訟中和解的,則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準許後結束訴訟,和解協議不具有執行力。

(7)法院先行調解擴展閱讀:

民事調解的適用范圍

一、關於調解的適用范圍

訴訟調解,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案件程序中,在審判人員的主持下,對爭議各方進行疏導規勸,促使其就民事爭議通過自願協商,達成協議的活動,又是人民法院審結案件的方式之一。

訴訟調解作為《民事訴訟法》一項基本原則,在民事訴訟中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根據《民事訴訟法》第9條、第155條,《民訴意見》第201條的規定,調解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第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

《若干規定》第2條用列舉和概括的方式,規定了除6類案件不適用調解外,其他案件均可以調解。這6類案件是: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還債程序案件,婚姻關系、身份關系確認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質不能進行調解的民事案件。

⑧ 我要問對方起訴了,開庭之前法院先給調解嗎還是直接開庭

1、如果案件適宜調解,那麼法院會先行調解,如果調解未達成協議,那麼法院會開庭。

2、如果當事人拒絕調解的話,那麼法院也是會直接開庭。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2、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3、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4、第一百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採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5、第一百四十二條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8)法院先行調解擴展閱讀

1、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2、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3、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4、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5、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⑨ 起訴後是先調解還是直接開庭

1、如果案件適宜調解,那麼法院會先行調解,如果調解未達成協議,那麼法院會開庭。

2、如果當事人拒絕調解的話,那麼法院也是會直接開庭。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具體規定如下:

1、第九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根據自願和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2、第九十九條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3、第一百二十二條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4、第一百三十三條人民法院對受理的案件,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當事人沒有爭議,符合督促程序規定條件的,可以轉入督促程序;

(二)開庭前可以調解的,採取調解方式及時解決糾紛;

(三)根據案件情況,確定適用簡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四)需要開庭審理的,通過要求當事人交換證據等方式,明確爭議焦點。

5、第一百四十二條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9)法院先行調解擴展閱讀

1、人民法院進行調解,可以邀請有關單位和個人協助。被邀請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協助人民法院進行調解。

2、調解達成協議,必須雙方自願,不得強迫。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3、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應當製作調解書。調解書應當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

4、調解書由審 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5、下列案件調解達成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不製作調解書:

(一)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

(二)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

(三)能夠即時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製作調解書的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銀行轉賬和網銀轉賬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么 發布:2025-05-10 17:45:39 瀏覽:50
歷年司考刑法真題 發布:2025-05-10 17:45:00 瀏覽:486
2019勞動法懷孕產檢扣工資 發布:2025-05-10 17:44:58 瀏覽:303
蕪湖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5-10 17:40:57 瀏覽:854
學校法律援助中心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10 17:35:31 瀏覽:104
銀行法律知識競賽案例分析題 發布:2025-05-10 17:34:42 瀏覽:791
法官刪發言 發布:2025-05-10 17:19:19 瀏覽:145
深圳勞動法二胎陪產假最新規定2015 發布:2025-05-10 17:19:12 瀏覽:396
找衡水律師 發布:2025-05-10 17:08:46 瀏覽:717
高平律師排名 發布:2025-05-10 17:08:46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