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最高人民法院專利

最高人民法院專利

發布時間: 2022-03-27 13:18:19

A.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審理專利糾紛案件的中級人民法院有哪些

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案件的管轄可以參照專利權糾紛案件的管轄,同樣是適用指定管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將部分專利糾紛案件的管轄許可權定在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並特別明確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
對於這里的「指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開展專利審判工作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中,第二部分案件管轄里提到,各省、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根據實際需要,經最高人民法院同意,可以指定本省、自治區內的開放城市或者設有專利管理機關的較大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審理其轄區內的上列收案范圍中5-7類案件的第一審法院。根據實踐,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定某一中院是否能作為專利案件的一審法院時,一般考慮以下因素:(1)當地專利糾紛的多少;(2)是否設有專利管理機關;(3)是否已經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的同意等。
經過搜索,你可以發現有目前已經有多個中級人民法院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成為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案件的管轄管轄了,例如:四川省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甘肅省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等三市中級人民法院等等。
希望對你有幫助。

B.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專利糾紛第一審法院具體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指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專利糾紛案件。


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具有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管轄權的法院》

一、中級法院:(52個)

北京:(1個)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上海:(1個)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1.重慶:(1個)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2.安徽:(1個)

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

6.福建:(2個)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8.廣東:(8個)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

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9.廣西:(1個)

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10.貴州:(1個)

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

13.河南:(1個)

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14.黑龍江:(1個)

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15.湖北:(2個)

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襄樊市中級人民法院

16.湖南:(2個)

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

18.江蘇:(11個)

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連雲港市中級人民法院、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19.江西:(2個)

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20.遼寧:(2個)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21.內蒙古:(1個)

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24.山東:(5個)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27.四川:(1個)

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28.新疆:(2個)

兵團分院農八師中級人民法院、兵團分院農十二師中級人民法院

31.浙江:(9個)

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

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審理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案件基層法院:(7個)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

C. 專利權是哪個級別的法院

發明專利權糾紛的級別管轄是: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且因發明專利權侵權而產生的糾紛,可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第二條專利糾紛案件由知識產權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海事、海商案件由海事法院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百六十五條因合同糾紛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簽訂或者履行,或者訴訟標的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可以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財產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D. 最高人民法院何時建立知識產權庭

1993年8月5日,北京市高、中級人民法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在全國法院率先宣布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庭,揭開了我國知識產權專業審判的序幕。隨後,上海、廣東、天津、福建、江蘇等省(市)高級人民法院和上海、天津、廣州、深圳、廈門、汕頭、珠海、南京等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上海浦東區等基層法院也相繼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庭。最高人民法院為了加強對全國法院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的指導和監督,於1995年成立了知識產權辦公室,設在經濟審判庭內。1996年11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討論通過,正式成立知識產權審判庭。

知識產權審判庭共下設五個合議庭,現有法官25人(含庭領導4人),法官助理1人,書記員7人。

知識產權審判庭的主要職責:

1、負責審理知識產權和競爭民事案件、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授權確權行政案件、不服下級人民法院有關前兩項所列案件生效裁判的審判監督案件(包括對再審申請的審查和再審審理)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就有關前兩項所列案件向本院提出抗訴的案件(但本庭裁判的案件除外)以及涉及知識產權爭議的請示、復議案件。

2、負責對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和壟斷案件審判工作的調研、指導和監督工作。

3、負責人民法院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工作,具體承擔最高人民法院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

E.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是怎麼個規定的呢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創造必須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公知技術是不能獲得專利權的。
專利實質審查中,由於具體技術的復雜性和文獻檢索的局限性,難免會有個別不具備專利條件的申請被授予了專利權。為此,專利法規定了宣告專利無效的程序: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某項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交證據,對該項專利進行復審,進而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與抵觸申請有關的無效宣告請求
抵觸申請相關的專利無效宣告請求,對於公知公用的證據,應包括三個要素:
1.公開的日期是在該專利申請日之前;
2.公開的內容為該專利的主題或者實質性內容相同(如技術領域、發明目的、技術方案、預期效果等相同);
3.所做的公開能被公眾得知。
也就是說何地、何時、何人、以何方式公開了何物或何方法。
《專利審查指南》中針對無效宣告程序中專利文件的修改規定是:
1.修改的原則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文件的修改僅限於權利要求書,其原則是:
(1)不得改變原權利要求書的主題名稱;
(2)與授權的權利要求相比,不得擴大原專利的保護范圍;
(3)不得超出原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記載的范圍;
(4)一般不得增加未包含在授權的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特徵。外觀專利的專利權人不得修改其專利文件。
2.修改方式
在滿足上述修改原則的前提下,修改權利要求書的具體方式一般限於權利要求的刪除、合並和技術方案的刪除。權利要求的刪除是指從權利要求書中去掉某項或者某些項權利要求。權利要求的合並是指兩項或者兩項以上相互無從屬關系、但在授權公告文本中從屬於同一獨立權利要求的權利要求的合並,所合並的從屬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權利要求。在獨立權利要求未作修改的情況下,不允許對其從屬權利要求進行合並式修改。技術方案的刪除是指從同一權利要求中並列的兩種以上技術方案中刪除一種或者一種以上技術方案。
3.修改的時機
在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審查決定之前,專利權人可以刪除權利要求或者權利要求中包括的技術方案。僅在下列三種情形的答復期限內,專利權人可以以合並的方式修改權利要求書:
(1)針對無效宣告請求書;
(2)針對請求人增加的無效宣告理由或者補充的證據;
(3)針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引入的請求人未提及的無效宣告理由或者證據。

F.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審理專利案件的中級人民法院有多少個分別是哪些

所有的中級法院。

G.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法司法解釋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2016年3月發布,法釋〔2016〕1號],以下簡稱《專利法司法解釋二》。

第八條 功能性特徵,是指對於結構、組分、步驟、條件或其之間的關系等,通過其在發明創造中所起的功能或者效果進行限定的技術特徵,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僅通過閱讀權利要求即可直接、明確地確定實現上述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的除外。

與說明書及附圖記載的實現前款所稱功能或者效果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相比,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技術特徵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被訴侵權行為發生時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相應技術特徵與功能性特徵相同或者等同。

解讀:該條明確了功能性特徵的定義及與功能性特徵相同或等同的判斷標准。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2001年發布,2013年、2015年兩次修改]相比,此處使用的是「一個基本相同+兩個相同」,而不是「三個基本相同」,這明顯是提高了對等同特徵的認定標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

第十七條 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所稱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

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被訴侵權行為發生時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9年12月發布,法釋(2009)21號,俗稱《專利法司法解釋一》)第4條要求功能性特徵應當結合說明書中的實施例確定技術特徵的內容,我們認為《專利法司法解釋二》此條規定是對《專利法司法解釋一》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實施例+等同原則也是司法實踐中的普遍做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四條 對於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徵,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徵的內容。

H.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專利復審委員會非法審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再審案件

專利合同糾紛不屬於知識產權局管轄范圍,他們怎麼會審理這個,倒是專利權是否有效歸他們管

I.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的復函

(法經<1994>51號)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4>14號《關於專利侵權案件中如何確定地域管轄的請示》收悉。

據你院報告稱,專利權人長城公司一直自己實施「等離子體加速器法離子鍍膜裝置」專利技術。1993年12月,長城公司發現遵化設備廠向北京齒輪廠銷售了其專利權的產品等離子體鍍膜機,認為該銷售行為已構成了侵權,遂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遵化設備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該專利技術產品,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

經我們研究認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的生產製造和經營銷售專利產品的行為,是經常發生的兩種專利侵權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關於侵權行為提起訴訟人民法院管轄的有關規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就銷售行為提起的專利侵權訴訟案件,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J.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專利侵權訴訟中當事人均擁有專利權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專利侵權訴訟中當事人均擁有專利權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復》在1993.08.16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2)143號關於《天津市東郊農牧場訴中國人民解放軍3608工廠專利侵權上訴案》有關問題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在專利侵權訴訟中,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中國專利局授予的有效專利權作為法律保護的客體,審查其是否受到侵害。至於原告的專利權或者原、被告雙方各自擁有的專利權是否真正符合專利性條件,應當由訴訟當事人通過撤銷程序或者無效程序解決;訴訟當事人不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撤銷或者宣告對方專利權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訴訟當事人擁有的專利權有效。
對於相同或者類似產品,不同的人都擁有專利權的有以下三種情形:一是不同的發明人對該產品所作出的發明創造的發明點不同,他們的技術方案之間有本質區別;二是在後的專利技術是對在先的專利技術的改進或者改良,它比在先的專利技術更先進,但實施該技術有賴於實施前一項專利技術,因而它屬於從屬專利;三是因實用新型專利未經實質審查,前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相同或者等同,後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屬於重復授權。
人民法院在審理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規定的先申請原則,只要原告先於被告提出專利申請,則應當依據原告的專利權保護范圍,審查被告製造的產品主要技術特徵是否完全覆蓋原告的專利保護范圍。在一般情況下,前述第一種情形由於被告發明的技術方案同原告發明的技術方案有本質的區別,故被告不構成侵權。後兩種情形或者被告為了實施其從屬專利而未經在先專利權人的許可,實施了在先的專利技術;或者由於前後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方案相同或者等同,被告對後一項重復授權專利技術的實施,均構成對原告專利權的侵犯。因此,人民法院不應當僅以被告擁有專利權為由,不進行是否構成專利侵權的分析判斷即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應當分析被告擁有專利權的具體情況以及與原告專利權的關系,從而判定是否構成侵權。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熱點內容
夫妻之間簽訂合同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8 15:28:50 瀏覽:244
政府部門會議紀要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08 15:17:12 瀏覽:93
普遍立法精神 發布:2025-05-08 15:11:57 瀏覽:227
最好的企業法律顧問律師 發布:2025-05-08 14:49:25 瀏覽:156
律師函的寫作 發布:2025-05-08 14:49:20 瀏覽:966
試述經濟法基本原則 發布:2025-05-08 14:49:15 瀏覽:635
法律非法學國家線 發布:2025-05-08 14:46:59 瀏覽:878
許建法院 發布:2025-05-08 14:32:42 瀏覽:838
法院三強化 發布:2025-05-08 14:05:40 瀏覽:469
律師非訴業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8 14:04:55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