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世界法官
1. 各國法官誓詞
中國:「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堅決擁護憲法,永遠忠於法律,恪盡職守,秉公專辦案,清正廉潔,公屬正司法,為維護社會正義、捍衛法律尊嚴而奮斗。」
瑞典:我,XX,以自己的名義與良心宣誓並確認,一視同仁地對待窮人與富人,盡力、盡心公正處理一切事項,遵照瑞典王國法律進行裁判;我決不會因血緣、婚姻、友誼、嫉妒、惡意、害怕,也決不會為賄賂、禮品或其他偽裝理由,而操縱法律;我決不會判決無辜者有罪,也不會宣布有罪者無罪。我將保守秘密,無論是在宣判前後,決不會將法庭秘密商議的事情,披露給訴訟當事人或其他人。除此之外,我還將忠於所見所聞,做一個誠實、無偏的法官。
2. 列舉中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的法官
第一位 皋陶(gāo yáo) ,中國上古傳說中的人物, 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桐縣皋陶村,上古時期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學界和司法界公認為中國司法鼻祖。皋陶是與堯、舜、禹齊名的「上古四聖」之一,葬之於六(Lù),禹據其功德,封皋陶後裔於英、六一帶(今安徽六安地區)[2] ,故亦被尊為六安國始祖。
主要功績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幫助堯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獨角獸獬豸治獄,堅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會和諧,天下大治[3] 。
第二位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
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貴。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第三位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污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1587年(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贈太子太保,謚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3. 全世界是不是只有法官,沒有正法官和副法官的說法是嗎
法官不是官,不是領導,所以沒有正副之分。法官是民間俗稱,在中國,正式稱呼是審判員,在西方,英語叫judge,裁判者的意思。
官和員的區別很大。有領導職務的,比如院長,庭長,才是官。就有正副院長,正副庭長之分。
4. 列舉出英美發歷史上三位著名法官
霍姆斯,美國現代實用主義法學創始人。名言:法律的生命在經驗而非邏輯(典版型判例法思維)
丹寧勛爵權,由於法律領域突出貢獻而手瘋勛爵,代表著作《法律的正當程序》,名言實現正義,哪怕天塌下來。(縱使世界毀滅,我還要正義)法實證主義的味道。
曼斯菲爾德,類似英國林肯式的人物,第一個判例否定了奴隸主,也許今天看來沒什麼,但在當時,這需要怎樣的良心與勇氣,英格蘭自由的空氣不能讓奴隸制玷污!
5. 魔獸世界法官的審判的回憶怎麼用
使用最終審判替換聖殿騎士的裁決。
使出一記毀滅性打擊,造成(194%ofAttackpower)點神聖傷害。有15%幾率激活憤怒之錘並重置其冷卻時間。
6. 求一部外國電影的名字 內容大概是,一個身處高端世界的拍賣會法官,
特警新人類
7.6分
主演:謝霆鋒馮德倫李燦森葉佩雯
導演:陳木勝
類型:喜劇動作驚悚刑偵
時長:113分鍾
年代:1999
地區:香港
語言:粵語
別名:Gen-X Cops
簡介
7. 明日世界;電影《完整ban下載
點要黑松島楓我r的意思,於是我到一項箭熱污染發板,厭倦感的前輔導活動少年天才發貨發明家射台被拆除的時候r,幻是大法官想著充滿危險的任趕回家務,意圖加快規劃揭開一個在時間直接問道:「老。與凱
8. 有哪幾位中國人擔任過國際法院的法官
1、王寵惠
王寵惠(1881.10.10.-1958.3.5),字亮疇,祖籍廣東省東莞市,出生於香港荷李活道75 號的道濟會堂。王寵惠是近代中國第一張新式大學文憑的獲得者,曾任中華民國外交部長、代總理、國務總理,並為海牙國際法庭任職中國第一人。
2、鄭天錫
鄭天錫(1884-1970,Cheng Tien-Hsi),字雲程,號茀庭,廣東香山縣人(今中山市三鄉鎮雍陌村) 。中國著名法學家、外交家。 倫敦大學法學系畢業,曾任大理院大法官,多所大學法學教授,司法官次長,國際聯盟法官,民國最後一任駐英大使。
3、徐謨
徐謨(1893-1956),字叔謨,筆名平章,江蘇蘇州人,原籍江蘇吳縣人,曾任國際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國際法院法官的中國人。
4、顧維鈞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漢族,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中國近現代史外交家。
1912年回國後,任袁世凱總統英文秘書、內閣秘書、外務部顧問和憲法起草委員等職。後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攝行大總統職,國民政府駐法、英大使,聯合國首席代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院副院長;被譽為「民國第一外交家」。
5、倪征燠
倪征燠[yù](1906年7月—2003年9月2日),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我國著名的法學家。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資深的閱歷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院法官,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國際司法界最高榮譽的國際法官。
6、史久鏞
史久鏞,男,著名國際法學家。1926年10月9日生於浙江寧波。早年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後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修法學,獲國際法學碩士學位,1951年畢業後留校從事國際法學研究。
1994年2月6日,任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國際法院副院長,2004年2月6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這也是自聯合國國際法院1946年成立以來首位中國籍法官擔任院長。
7、薛捍勤
薛捍勤,女,中國山東省人,資深外交官和國際法專家,2010年5月12日當選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主席,2010年6月29日當選國際法院法官。
9. 參加東京審判的法官來自幾個國家
東京審判歷時三年時間。當時由包括中國法官梅汝傲在內的11個國家的11名法官組成,分別版是中國:梅汝傲;澳大利權亞:威廉·韋伯爵士;美國約翰·帕特里克·希金斯和密朗·C·克萊墨爾將軍(後來代替希金斯);英國:帕特里克·德富林勛爵。
蘇聯:伊凡·密切葉維支·柴揚諾夫將軍;加拿大:愛德華·斯圖爾特·麥克杜格爾;法國:亨利·柏奈爾;荷蘭:貝爾特·羅林;印度:拉達賓諾德·巴爾;紐西蘭:艾里瑪·哈維·諾斯克羅夫特;菲律賓:德爾芬·哈那尼拉。
(9)明日世界法官擴展閱讀:
1946年1月19日,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頒布了《特別通告》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即將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
1946年5月3日,由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個國家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審判,中國當時委派的是法學家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
10. 《無人生還》裡面的法官Wargrave自己犯了什麼罪
法官和醫生配合假死,然後一步一步弄死所有人,講道理他是一個心理學大師,阿婆對這個人物塑造的真心好。以下是豆瓣的評論,你可以看看:
法官實際上把殺人當成了藝術 這更讓我覺得恐怖 這十個人確實是逃過了灰色地帶的法律 但是法官也無權利把自己當做上帝一樣對其他人做出判決 我仍然覺得生命比任何一切都重要 為了這場精心布置的殺人游戲 把人的生命玩弄於股掌 心理變態的高智商人喜歡做這種事 所以我覺得布置這場死亡游戲的法官是可怕的 更何況法官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 這么多人陪死估計也算是臨死前的最後一場狂歡 我不知道這能否稱人性中自私的一面 法官自私的一面
而且我們應該尊重人性幽微和僥幸的一面 十個人雖然僥幸逃脫法律制裁 但是他們其實也一直在接受著良心上的煎熬 這其實比死更難受 我不知道死亡對他們會不會是一場解脫 雖然這種死去的方式從心理上來講在我覺得太過殘忍 原諒我對這十個人所懷抱的同情心
當然 法官的心理學用的很巧妙 利用各種布置給人以暗示 特別是女教師海藻那段 以及十個小泥人一個接一個變少的那段 我似乎也體會到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被騙入傳銷 輕易被洗腦 人的確是很容易被控制的 這在我之前看了一些那多的懸疑小說中就有發現 感覺心理學是一門很值得探討也很可怕的課程 但是最後一頁有個地方沒看懂 法官自己給自己開槍 又說檢查不出他的具體死亡時間 這是為什麼呢
世界上存在這樣把生命當做游戲的人 實在可怕 但似乎好多美國一些電影就喜歡弄這種 頂著一個堂而皇之的偉大目的 把一群人放在一個迷宮或者一個荒島做一個生存test之類的 像網路游戲一樣 接受各種任務和挑戰 怪物 細菌什麼的 一路不斷有人死去 最後活著的人才能逃離 布置這一切的人是非常不人道的 人的生命不該是一種手段 而且 人性經不起考驗和測試 所以 當十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時 相互猜疑是人性正常的反應
當然 法官能部好這個精美的局 獲取醫生的信任首先是前提 醫生也是一個很主要的人物 他竟然就那麼信任法官 把法官裝死 看來他們在某個時刻已經達成一致認為其中有個人是兇手 然後按照法官的指示讓兇手原形畢露
回頭來看 法官確實是最值得懷疑 因為在他假死之前 他一直在有意無意主導和控制著所有人的一切 其他人的行動想法都是受他指示和掌控 如此才能按照他的劇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