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黃勇

法官黃勇

發布時間: 2022-03-30 00:37:37

① 搜集「瀆職侵權」案例

案例1 民警徇私強奸改調戲

被告人 徐譽華,男,42歲,宜黃縣公安局鳳崗鎮派出所民警。

1998年4月24日,徐譽華在無刑事偵查權的情況下辦理黃勇、鄭平等5人強奸、強制猥褻婦女一案。徐譽華在辦理治安拘留手續時將被害人調查筆錄第四頁中的「強奸」塗改為「調戲」、「發生性關系」等字樣,在《治安管理處罰表》事實欄內僅填寫黃、鄭等人侮辱被害人的事實,對被害人被強奸的事實隻字未提,並對黃、鄭二人作出治安拘留12天及罰款5000元的處罰後結案,未將案件移送刑偵大隊偵查。2004年7月,徐譽華應東鄉縣女子吳育珍的要求,請托同事為吳以「李蓓文」的假名辦理假的戶口、身份證。8月4日,徐譽華又將「李蓓文」的假戶口遷至徐本人工作的鳳崗鎮派出所,並出具虛假的「出境調查報告」為吳辦理出境赴台手續,後吳出境時被警方查獲。

2006年1月25日,宜黃縣人民法院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判處徐有期徒刑1年6個月,以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兩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兩年緩刑兩年。

案例2 違規操作致鍋爐爆炸

被告人 章雙申,男,40歲,浮梁縣勒功鄉企業辦主任。

2003年8月4日上午10時40分許,勒功鄉活性炭廠工段負責人徐衛東發現鍋爐缺水,啟動水泵電閘注水,導致鍋爐發生爆炸。徐衛東頭部受傷,同時被氣浪燒傷。扒爐工余奇關左腿致輕傷甲級,劉金生胸、腹部致輕微傷甲級。事故直接原因是鍋爐不合格和徐衛東無證上崗且違反安全操作規程。被告人章雙申作為勒功鄉企業辦負責人兼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在2003年4月到活性炭廠檢查時就得知該廠使用的是不合格的土製鍋爐,被限令拆除。直到2003年8月2日,有關部門再次檢查,發出督查表限期拆除,章雙申代表鄉政府收到,並表示督促企業整改到位。8月4日上午9時,被告人章雙申和綜治辦的徐衛平、徐平到活性炭廠,見廠長不在,只講了等廠長回來與其聯系就回到鄉政府,約一個小時後,鍋爐即發生爆炸。

2004年11月20日,浮梁縣人民法院判處章雙申犯玩忽職守罪,免予刑事處罰。

案例3 幫出國朋友偽造機密文件

被告人 楊軍,男,44歲,潯陽區委辦公室主任兼機要局局長。

2004年2月,楊軍收到其朋友高秋生的妻子陳萍萍轉交的高秋生從加拿大發回的一份傳真。高秋生希望楊軍按照傳真上虛構的內容幫其偽造一份中共九江市委某辦公室內部簡報,以達到其在加拿大長期滯留的目的。

此後被告人楊軍以查找資料為名,擅自從中共潯陽區辦公室的資料室中取出三份「機密」文件,並將其中一份「文件」交給高秋生的妻子陳萍萍,以此作為偽造「內部簡報」的樣板,致使該份機密文件放在陳萍萍處長達18小時之久。

後楊軍又根據陳萍萍提供的存有偽造文件的軟盤,在其自家電腦中列印出一份偽造的《中共九江市委某辦公室(2004)第8期簡報》。

2004年7月1日,廬山區人民法院以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楊軍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案例4 非法拘禁村民6天5夜

被告人 何新明、況海宇,安福縣計生委人口稽查大隊職工。

2004年2月,安福縣竹江鄉下社村村民劉某夫婦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了一個女孩,當時任安福縣計生委人口稽查大隊副大隊長的何新明和稽查大隊工作人員況海宇等人得知情況後,於2005年4月13日將劉某帶到安福縣計生委大樓五樓關押,並強制剝奪劉某的人身自由,強迫其交清欠繳的社會撫養費,以非法手段將劉某拘禁了6天5夜,直到4月18日傍晚才將其放回家。

2005年8月11日,安福縣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對何新明、況海宇提起公訴。同年9月9日,分別判處兩人管制1年。

案例5 林管人員擅發採伐證

被告人 張均平,男,51歲,婺源縣林業局秋口林管站臨時工。

2004年12月,張均平買斷工齡離崗,在婺源縣林業局秋口林管站做臨時工。在明知他人砍伐木頭用於銷售後,他仍先後向秋口鎮洙西村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共折林木蓄積181立方米。木材被砍伐後,張均平還負責將全部杉原木銷售到縣百源木業有限公司,松原木銷售到秋口鎮車木廠。

2005年8月12日,婺源縣人民法院以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判處張均平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

案例6 瞞報隱患致安全事故

被告人 楊長海,男,40歲,鉛山縣煤礦安全監察局辦事員。

2003年12月,經省煤礦安全監察局審定,鉛山縣和平煤礦停產整改。2004年7月,楊長海應煤礦業主邀請到煤礦的原水碓泉礦井工作面測量巷道的挖掘進尺,發現該巷道已越界開采。但楊長海並未向鉛山縣煤礦安全監察局及有關部門如實匯報該煤礦越界採煤的真實情況。2004年8月15日上午10時許,該煤礦發生重大水害事故,造成3名礦工死亡、直接經濟損失60萬元的嚴重後果。

2005年7月13日,鉛山縣人民法院以玩忽職守罪判處楊長海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案例7 越權審批發營業執照

被告人 張金元,男,53歲,新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場監督管理科工作人員。

2002年4月17日,劉偉華、李思華、習穎萍(均已判刑)向新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業注冊監督管理局申請設立新余市新亞新置業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並申請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張金元在進行工商登記注冊審批時,明知只有200萬元的購房發票,在原市領導鍾宜彩「打招呼」的情況下,擅自越權決定給新余市新亞新置業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予以批准登記,並頒發注冊資本1000萬元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致使劉偉華、李思華、習穎萍虛報注冊資本的犯罪行為得逞。

2005年12月18日,新余市人民法院以濫用管理公司職權罪判處張金元有期徒刑兩年零6個月,緩刑3年。

案例8 監考老師偷換考生試卷

被告人 魏靚,女,23歲,九江縣第二中學教師。

2003年6月,魏靚根據九江縣招生考試辦公室的安排在九江縣考區一中考點監考。6月7日下午開考前,魏靚所在小組的主監考張媛玲教師在抽簽時,恰巧將魏靚抽到其弟弟魏帥所在的第45考場。魏靚明知違反了監考迴避制度但沒有提出迴避申請,仍然參加了當天下午的數學監考。考試結束後,魏靚在整理試卷時,看到弟弟魏帥試卷沒有答好,利用主監考剛好不在的機會,迅速將試卷與同場答題較好的周鵬飛試卷調換,並塗改了雙方的姓名、准考證號和座位號,再驗收密封。次日,魏靚因學生反映沒有遵守迴避制度被撤銷監考資格,並在其父親追問下主動向有關部門交代了其舞弊事實。

九江縣人民法院以涉嫌招收學生舞弊罪判處魏靚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

案例9 兩稅務員貪污征稅款

被告人 賈金龍、雷剛,贛州市章貢區地方稅務局水南分局工作人員。

2005年,賈金龍、雷剛採取「大頭小尾」方式開具的25份發票,發票聯票面金額共計2804萬余元,存根聯票面金額共計337萬余元。

這25份發票應征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個人所得稅共計175萬元,而兩人僅向納稅人收取稅款53萬余元,不征、少征稅款近122萬元。在收取53萬余元稅款後,除支付他人1萬元,其餘被兩人截留私分,占為己有。

2005年11月14日,章貢區人民法院以貪污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合並判處賈金龍有期徒刑17年,並處沒收財產10萬元;以貪污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合並判處雷剛有期徒刑14年,並沒收財產10萬元。

案例10 法院副庭長偽造判決書

被告人 龔才來,男,65歲,弋陽縣人民法院已退休的副科級審判員。

1991年10月5日,龔才來在任弋陽縣人民法院告申庭副庭長時,私自受理了原告張曉震訴被告陳水發債務糾紛一案。1993年12月15日,龔第一次開庭審理該案。1994年12月28日,龔偽造了第二次庭審筆錄。1997年1月,龔偽造了[1994]弋法民字第491號民事判決書,然後假冒分管領導的筆跡簽發判決書,並偽造送達判決書給被告陳水發的公告。1997年4月21日,張曉震持偽造的判決書向弋陽縣人民法院申請執行。2002年6月,弋陽縣人民法院執行庭對陳水發執行處罰3000元。

2003年9月23日,弋陽縣人民法院以民事枉法裁判罪判處龔才來有期徒刑1年緩刑兩年。(文/姚衛東 記者王夢娜)

② 12月1日,成都職業打假人劉江涉嫌敲詐勒索一案在重慶萬州區法院開庭審理

12月1日,成都職業打假人劉江涉嫌敲詐勒索一案在重慶萬州區法院開庭審理。劉江被控以舉報電視台播發虛假廣告為由,敲詐勒索全國300餘家電視台,金額共計242萬元。

職業打假人遭遇司法指控並非首次,但本案所涉金額為歷次之冠,案發過程也具有普遍性,審判導向對於職業打假人群體具有標本意義。庭審吸引全國各地大批職業打假人前往旁聽。經過半天審理,法庭宣布擇日宣判。

■指控

打假電視醫療廣告

劉江真名黃勇,1996年開始職業打假,在十多年的打假活動中逐漸為人所熟知,被稱作「成都打假第一人」。

自2005年起,劉江主要針對媒體發布的葯品、食品、保健品等方面的虛假廣告進行打假索賠。因為索賠時行為過激,他曾因擾亂社會秩序被拘留。

重慶市萬州區檢察院起訴書顯示,2008年6月,被告人黃勇(劉江)發現,全國各地許多電視台播放的醫療廣告存在誇大醫療效果等違法行為,如果被舉報,這些電視台將面臨相關主管部門的處罰。

隨後,劉江招募了胡海天、莫天和等人為員工,分別安排到相關省市住下,收看當地電視台播放的醫療類廣告,並將廣告錄下製成光碟,然後到當地購買廣告中播出的產品。

索取錢財不再舉報

購買產品後,劉江在其開設的「劉江說法網」上製作舉報材料。這些材料由胡海天、莫天和等列印並郵寄到每家電視台所在地的黨委、政府、工商局、葯監局、廣電局等相關主管部門。

重慶萬州區司法部門提供給媒體的材料中稱,劉江等人要求這些部門出面查處,不然就連同將這些部門一起舉報至上一級主管部門。此後,劉江借這些主管部門出面查處之機,向每家電視台索取錢財。如被舉報的電視台不予理睬,劉江就會安排員工向其上一級相關主管部門甚至中央相關部門舉報,直至電視台給了劉江錢財為止。

檢方指控,劉江一旦索取到電視台錢財後,不管對方是否整改,都承諾一年之內不會再舉報,同時還向每家電視台的相關主管部門發出聲明函,表示劉江等人不再追究該電視台的相關法律責任

敲詐勒索309家電視台

檢方的起訴書中,重慶萬州區司法部門的上述說法並未體現。

起訴書稱,各地電視台受到相關處罰後,一般都會按照劉江在舉報材料中留下的舉報方式與其聯系。在與電視台的聯系中,劉江會以舉報該電視台相威脅,向其索要錢財。通過這種方式,劉江等人共向全國309家電視台及廣告經營單位進行敲詐勒索。

據查,從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劉江等人以舉報相威脅的方式,共向河南、山東、四川、江西、安徽、湖北、貴州、雲南、江蘇、福建及重慶等省市的309家各級電視台索取資金共計242萬余元,涉案多達300餘起。

例如,2008年6月至2010年8月,劉江等人向山東省的莒南縣電視台、沂水縣電視台、臨沂市電視台等95家電視台索取了資金共110餘萬元。以同樣的方式,劉江等人還向河南省的登封市電視台、中牟縣電視台、鞏義電視台、新密電視台等56家電視台索取了資金33.5萬余元。

獲得賠償後被舉報

劉江案最終發於重慶萬州區。劉江舉報萬州區電視台以及獲得錢財的整個過程,是其所涉全部指控的一個縮影。

據介紹,2009年3月,劉江第一次向萬州區工商、葯監等多個部門舉報萬州電視台違法發布虛假廣告的情況。當年4月,劉江再赴萬州進行了第二次舉報,他手中有根據廣告宣傳購買的葯品。

劉江舉報後,萬州區有關部門對電視台播出的虛假廣告展開調查,責令電視台停止發布虛假廣告。於是,電視台醫葯品廣告承包人王某聯系劉江,對購買了葯品的劉江作出「賠償」。

2010年6月,萬州區公安局接到市民舉報,稱劉江等以舉報電視台播發虛假廣告為由,勒索錢財。當年7月10日,萬州警方立案偵查,8月19日,在劉江45歲生日這天,他在成都的家中被萬州警方帶走,隨後被刑拘。

最新消息顯示,重慶萬州電視台醫葯廣告承包商王某已被警方以涉嫌發布虛假廣告立案調查。他正是劉江案的舉報人。

■案發

所得錢財是何性質

■焦點

庭審中,控辯雙方圍繞當事人與劉江協商是不是受到脅迫等問題展開辯論。

檢方認為,劉江、胡海天、莫天和等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敲詐勒索他人錢財,數額巨大,證據確鑿,應以敲詐勒索罪追究刑責。

劉江的辯護律師林佳堯說,對於300餘家電視台打的虛假廣告,檢察機關沒有異議,說明劉江打假不是無中生有。他所得收益,大多是有關單位給的勞務費、舉報獎勵等,不具有敲詐勒索性質。

林佳堯認為,敲詐勒索罪的客觀要件是行為人以威脅或要挾等方法給予被害人精神壓力,迫使被害人對其財物作出有利於行為人的處分。縱觀本案,各電視台是在受到相關處罰後才與被告聯系,雙方商談的是對被告購買的偽劣葯品成本,及被告為了維權產生的費用(如差旅費、光碟製作費等)進行賠償。

「被告不是在索賠過程中以舉報相威脅,達到多賠償之目的,而是在提出索賠前就已經實施了舉報行為」,林佳堯說,被告要求電視台賠償是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的,被告在舉報前購買了違法廣告推銷的產品,在酒店住宿時收看了電視台的違法廣告,均形成消費和服務關系,是消費者。

林佳堯還認為檢方證據上有瑕疵。比如,在檢方所列300餘家電視台中,有的所在地在地圖上查不到,多家電視台提供的證人證言基本為中性。法庭承認,這些證人證言中「體現不出敲詐的意思」。

同時,被認定涉嫌詐騙的242萬元,現有證據只能證明劉江曾收到過240餘萬元,並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都是由受害的電視台支付的,不能證明都是贓款。這其中,有部分被相關電視台明確認為「賠償及獎勵款項」。

職業打假人集體聲援

■現場

從被刑拘至開庭審理,劉江案歷時一年有餘。其間,各地職業打假人多次集體聲援,力圖證明劉江無罪。至本次開庭,更有大批職業打假人雲集重慶,旁聽席上,除了被告人家屬,便是職業打假人。

職業打假人王海一直關注劉江案進展。一審後,王海說,本案中劉江構不成刑事犯罪,他購買、舉報、索賠的舉動完全是「一個普通消費者的維權方式」。

他說,本案從本質上說是「打擊報復」行為,是一個單一的個案。「如果劉江被判有罪,即是說司法機關在放任300多家電視台播放虛假廣告,而把一個對此進行舉報的消費者定罪,這是一個怎樣的導向」?

職業打假人劉殿林也旁聽了本案,他認為,本案雖為個案但標本意義巨大,等同於「彭宇案」的影響力。就庭審而言,劉江的做法並無不妥,「如果劉江真是詐騙,判罪是罪有應得;如果無罪而遭遇不公正審判,則不論對這個群體還是整個社會,都是巨大的打擊。」這也是眾多職業打假人最為關注的要點,其背後折射的是這個群體對於現時生存環境的隱憂。

職業打假高度商業化

■調查

據廣州中院法官介紹,職業打假人出現規模化、分工化,他們組織公司或團體購假,再由專人訴訟。上海靜安區法院也證實,去年該院受理的99件消費者維權案件中,有近九成是職業打假。

目前,職業打假已高度商業化,人們對職業打假人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一種觀點認為,從規范市場秩序角度說,不管是不是知假買假,這些人買到的確實是有問題的商品,消法就應該保護;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消法的目的在於保護受欺詐的消費者,知假買假者主觀上並沒有受到欺詐,本質上是一種營利行為,保護這種利益不符合消法的立法目的。

王海和其他職業打假人也申明,職業打假這個行業已走過16年歷程,自我完善與抗風險能力日趨增強,「即便劉江被判有罪,也不會是行業的末日,相反更會增強個體的自我保護能力。」

從孤兒到職業打假人

■人物

2日,重慶打假人士葉光說:「劉江剛出道時曾拜我為師,我們曾在川渝聯手打假。」

葉光說,劉江1965年生於成都,自幼父母雙亡,讀書較少,幾次進出少管所,曾因盜竊3次被判刑,由於表現較好被提前釋放,但一直沒工作。

1996年,劉江在成都一家煙店買了一條發霉的外煙,後經協商獲賠2000元。劉江受到啟發,走上職業打假道路。因參與眾多較有影響的打假事件,劉江很快被譽為「四川打假英雄」「成都王海」「打假專業戶」,被視為成都職業打假的領頭人物。

「劉江的悲劇,在於他法律知識等自身素養的缺乏。」葉光說,劉江幾乎沒受過什麼教育,所掌握的文化知識都是在少管所期間學習的。如果劉江收電視台封口費而放任虛假廣告繼續存在,就有敲詐勒索之嫌,也是職業打假人所不齒的。此案會更好地提醒「職業打假者」要依法索賠。

劉江「打假」大事記

■鏈接

1996年,劉江開始職業打假,早期主要針對性病游醫、假葯等進行打假索賠。

1998年,通過向衛生部舉報,違法保健品「三便寶」的批准文號被注銷。

2000年,因在成都一商場打假中存在過激言行,劉江被拘留15天。

2002年,擴大打假領域,對假冒太陽鏡、表帶、鋼筆、電池等購買索賠均獲成功。

2003年,對昆明「健之佳」銷售的假冒產品購買索賠成功,引發當地的行業整頓。

2005年起,針對媒體發布的葯品、食品、保健品等方面虛假廣告進行打假索賠。因索賠時行為過激,他曾多次因擾亂社會秩序被拘留。

2008年起,劉江先後赴重慶、雲南、貴州、湖北、江西、山東等地,對縣、市、區級電視台的虛假廣告進行監測,打假索賠。

③ 哪些講美國法律案例的書籍值得推薦

印象最深的,我一直覺得毒樹之果非常不公平,作者說,這是整個法系內為了實現其公平正義容而不得不為之的犧牲。頓時豁然開朗。雖然現在不從事法律相關行業,但了解美國法律對看美劇、電影以及美國偵探小說都有著梅迪庫斯:《請求權基礎》、王澤鑒:《民法思維:請求權基礎理論體系》哈里·韋斯特曼、哈爾姆·彼得·韋斯特曼:《德國民法基本概念》(第16版),人大出版社2013年版 排名在前的是老爹,在後的是兒子。老爹比兒子牛多了,有自己的方法論,其大作《物權法》最新版(第8版)2011年終於修訂出版了,修訂者是他的兒子以及Gursky與Eickmann。這本德國民法基本概念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讀物,作者21章每章開頭一個例子,然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分析介紹,深受讀者歡迎。

熱點內容
法官不要阿 發布:2025-05-06 18:07:39 瀏覽:858
建設工程司法鑒定程序規范 發布:2025-05-06 18:07:32 瀏覽:305
法院雲間產品 發布:2025-05-06 17:56:31 瀏覽:816
道德強迫 發布:2025-05-06 17:51:34 瀏覽:664
學校宣傳民法典 發布:2025-05-06 17:50:02 瀏覽:266
2015司法考試公司法 發布:2025-05-06 17:44:16 瀏覽:901
分家協議有法律效力嗎需要公證嗎 發布:2025-05-06 17:41:57 瀏覽:208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234條 發布:2025-05-06 17:39:55 瀏覽:282
民法總則宣傳橫幅 發布:2025-05-06 17:36:55 瀏覽:343
新疆高級人民法院培訓工作調研 發布:2025-05-06 17:25:45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