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三方庭審
1. 法院庭審過程是怎樣的
1、由書記員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並宣布法庭紀律;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並由審判長核對當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審判人員、書記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提出迴避申請;
3、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其間,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
4、進行法庭辯論。法庭辯論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二)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三)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四)互相辯論。法庭辯論終結後,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
5、評議和宣判。法庭辯論或被告人最後陳述結束後,法官進入評議室評議,做出裁判。
(1)法院三方庭審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十一條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
(一)公眾關注度較高;
(二)社會影響較大;
(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
第十二條出庭履行職務的人員,按照職業著裝規定著裝。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著正裝:
(一)沒有職業著裝規定;
(二)偵查人員出庭作證;
(三)所在單位系案件當事人。
非履行職務的出庭人員及旁聽人員,應當文明著裝。
第十三條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
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人使用戒具,但認為其人身危險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第十四條庭審活動開始前,書記員應當宣布本規則第十七條規定的法庭紀律。
第十五條審判人員進入法庭以及審判長或獨任審判員宣告判決、裁定、決定時,全體人員應當起立。
第十六條人民法院開庭審判案件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進行。
審判人員在庭審活動中應當平等對待訴訟各方。
2. 法院開庭要求第三方必須參訴提供證據,第三方沒有參訴,應該如何處理
第三人分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於第三人未到庭,分別按以下方式處理:
根據民訴意見第159條,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對該第三人比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按撤訴處理。
根據民訴意見第162條,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3. 關於法院開庭第三方參加的條件
一般刑事案件,到法院以後說明已經經過公安和檢察兩個步驟了,法律只規定了審限而沒有最短幾天開庭的規定,但是一般法院收到案子後要經歷以下過程,一分案,就是把案件分本到具體辦案法庭和審判員。二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由三名以上審判員組成,三閱卷,四提審,同時通知被告可以聘請辯護律師,五給律師閱卷時間,六,提前七天通知開庭,因此沒有個把月時間是做不了這么多事的。
4. 對方提起行政訴訟,法院開庭的時候,第三方具體要做些什麼
首先,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其次,這里提到的」第三方「也屬於訴訟參加人,與其他訴訟參加人具有同等權利。
5. 民事訴訟第三方開庭審理需要做什麼
同一刑事案件和民事訴訟只有一家法院受理開庭審理。不存在還有第三方開庭審理現象。
6. 借款簽的三方協議被法院里開庭時必須三個當事人要到場嗎
還簽的三方協議被法庭開庭時必須要三個當事人到場的
7. 中級法院開庭作為被告第三方不參加庭審可以嗎
不是不可以,而是第三方缺席後果要第三方自行承擔。法庭審理經常會出現驚天逆轉,其後果往往是很嚴重的。
8. 第三方提供給法庭的證據如果是真實的,法律上該證據是否有效
證據需要在法院規定的舉證期限內提交法院。並且要在庭審時,進行質證。是否有效,由法庭認定。
9. 法院每次庭審都要有檢查院到場嗎
你所指的應當是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在開庭過程中必須三方在場,一是法院人員法官以及書記員,第二點就是檢察院,第三方就是被告人以及被告人所委託的代理律師。所以說,如果法院在一次庭審案件中第一次並沒有開完,第二次如果還要繼續進行庭審的情況下,三方是必須都在場的,當然包括你所說的檢察院。這三方有一方如果沒到場,庭審將無法進行下去,因為是不符合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的。如果法官在檢察院沒有在場的情況下進行庭審,他就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