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馬駿寧夏法院

馬駿寧夏法院

發布時間: 2022-04-02 14:22:25

⑴ 馬駿的主要貢獻

1927年,晉城人苗培成為國民黨山西省黨部常務主任委員,組織速成科培植黨羽,招收大批學員進行訓練,並在文瀛湖邊召開誓師大會。因同鄉關系,馬駿被推舉為大會主席。會畢,馬駿回省開會,國民黨省黨部指揮速成科學員及太原大中學校的學生進行遊行示威,包圍首府請願。閻錫山兩次派人勸解無效。第三次,馬駿出面勸解,學生即散去了。不久,閻錫山的辦公桌上出現了一封匿名信,內言:「謹防內部人勾結外部人,解散前線,搗亂後方。」馬駿到後,閻把信交給他,讓查辦此案。馬駿看信後,怒不可遏,知道又是趙戴文在閻跟前說他的壞話。一氣之下,辭去實業廳長到北京住閑去了。
馬駿的出走,原是閻錫山統治集團內部派系斗爭的反映。閻錫山統治山西期間,山西的廳道班子中,分為東洋、西洋兩派。東洋派以趙戴文為首,西洋派以馬駿為首。兩派對閻來說,都是畢恭畢敬,竭誠盡力的。但兩派之間的矛盾確是尖銳的。馬駿曾對人說:「閻錫山是個好人,就是趙戴文太壞,把閻錫山也教壞了。」馬著《詠清詩》中「恨麻雀」一首:「最恨檐前雀,喳喳日不休」,就是罵趙戴文的。趙對馬也是這樣,有機會便在閻錫山面前說他的壞話。蔣介石定都南京後,向山西要一內政部人選。起初,閻錫山擬由馬駿出任,趙戴文說:「馬駿為人那樣大方,是不是能為你?去後還能否回山西?這都是問題。」閻因而遲疑,後改派楊兆泰前往。這次馬駿勸學生散去後,趙戴文弦外有音地對閻說:「還是君圖能幹,一出去就解了圍。」隨後,閻錫山辦公桌上又出現了匿名信。馬駿疑是趙戴文對他加誣,閻錫山對他產生疑心,所以忿然回寓稱病休養。
1931年初,閻馮倒蔣失敗,閻錫山被迫下野,徐永昌接任山西省主席後,邀馬駿出任山西省政府委員。
1932年,閻錫山復任太原綏靖公署主任,任馬駿為山西省查禁毒品委員會督辦。馬駿到任後,雷厲風行地查禁煙毒,將一些依仗權勢,無人敢於過問的販毒者,盡行查辦。他首先將辛亥革命元老黃國梁之侄、大毒販黃大清拿來正法,隨即又把金守信、尹禿子、雷七則等有民憤的毒販子先後查辦。一時間,山西禁煙之風大興,吸毒者紛紛下癮悔改。閻錫山表面上查煙禁毒,取締煙販,暗中卻又以「官制戒煙餅」的形式實行專賣。馬駿對此非常不滿,公開提出反對,並辭去禁毒委員會督辦之職。
1935年底,閻錫山任馬駿為執法處長,把自己身邊的警衛員趙芷清等四人派去警衛馬駿。馬用晉城人韓生萬做審判官,殺害過國民師范的七名學生,受到輿論抨擊。《天津日報》以「山西屠戶馬駿」為題對他進行譴責。
1936年,馬駿出任山西省文獻委員會常務委員兼代總編纂(總編纂由閻錫山兼)。
1937年10月,忻口戰役後,太原告急,疏散人口。馬駿帶領文獻委員會的全體工作人員及檔案文獻,返回晉城。此後與駐在晉城的國共雙方等人時有過往(如北路軍總司令朱德1937年冬住晉城西河焦元吉院,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駐晉城南村鎮陳庄)。先後逃居郊區東石瓮、賢坊村、大東掌、南掌村等地。
1938年,日軍首次進犯晉城撤退後,陝軍529旅楊旅長誤認為馬駿有通日行為,將其扣捕。由白崇禧、孫殿英等人出面解說,釋放。
不久,他以自己私立的崇實中學所積存的十萬銀元經費為主,同時傾僅私囊,用來組織山西省回民抗日協會,大力號召回族同胞踴躍參加抗日運動。組織回民抗日義勇隊,全力進行抗日活動。該隊由最初十幾人的隊伍迅速發展到300多人,活動於晉城、陽城、壺關等地,進行了為時兩年的抗日斗爭。
日本方面為了籠絡中國民心,曾多方設法拉攏馬駿。如「中國回教總聯合會華北聯合總會」曾派一個叫向井的日本人到晉城,打聽馬駿的下落。他們把馬駿89歲的老母虜去做人質,企圖逼馬就範。馬母拒絕勸降兒子,馬駿本人忍痛割愛,拒不露面。一年後,馬母終因日人的折磨而逝世,馬駿含悲繼續組織抗擊日寇的活動。
1943年,充任國民黨中央賑濟委員會專員的次子馬鶴年,由寧夏返晉探親,同時奉蔣介石之命邀馬駿赴重慶出席國民參政會。行將動身之際,因回民內奸劉兆民的出賣,被日特在南掌村將馬捕獲,押至晉城城內花胡同軟禁。山西省偽省長蘇體仁、王瓖等多次派人勸馬駿降日,均遭拒絕。馬駿不顧個人安危,繼續給他在寧夏的兒子們寫信,要他們堅持抗戰到底。
軟禁期間,太原清真寺回教聯合會來電慰問,馬駿回電說:「駿之被捕,事無待言,並未參加任何團體」,以表示其堅不降日之志。接電後,太原回教首領姚惠民、喬育民,以及日本顧問大島秀雄,都向馬駿寫信致意。馬駿對前來慰問他的人說:「我今年已經63歲。我的壽數已經到頭了,鬼子經常來打擾,我對他們說,你們侵略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你們把勢力擴展到朝鮮和我國東北還不夠,還妄圖吞並全中國,野心太大了,必將受到世界民眾的譴責。」他還說:「我聽真主的召喚,但憑鬼子發落。」
1945年4月,日軍由晉城撤退時,裹挾馬駿至長治。同年夏,馬抑鬱成疾,彌留狀態中猶厲聲高呼:「誓死不做亡國奴……!」真正保持了民族氣節。卒年65歲。

⑵ 歷史上回族的名人有哪些

鄭和(1371—1433),明初航海家。本姓馬,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回族。洪武時入宮為太監,又稱三寶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從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了非洲東海岸之麻林地(今屬肯亞),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鄭和作為明政府的政治使節和商務代表,每至一地,即向當地酋長、國王贈送禮品,表示通好的誠意。同他們進行互利貿易,並約請其使臣到中國來。因此,鄭和的船隊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受到了歡迎。宣德八年,他在歸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酷愛文學,善繪畫,精書法,有「虎卧龍跳之才」,但因當時幾十年來開科舉,難以步入仕途。為生計劃內而長年奔波經商,嘗盡人間辛苦。元大德十年(1306)悵然棄商而歸,投入文學創作。泰定四年(1327),以三甲進士及第,時年五十六歲。天歷元年(1328)授京口(今江蘇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在職三年,頗有政績。後調任江南行台回回掾史,由正八品降為無品秩的小吏,深感官場險惡。供職期滿,調仁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時,豪情勃發,立「明朝走馬燕山道,贏得紅樓說少年」的誓言。後足跡河北廉訪、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至正六年(1346)月直南行台侍御史。從元世祖到元惠宗(順帝)縣經11朝,歷80餘年,長期宦遊,浪跡四方,日弄柔翰,創作極富。有詩780餘首,詞14首,因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熟悉民間疾苦,故常以詩表述政見,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代表作有《寒夜聞角》、《傷思曲·哀燕將軍》、《鬻女謠》、《征婦怨》等。擅書畫。今存《嚴陵釣台圖》、《梅雀》。有《雁門集》傳世。

李贄(1527~1602),明朝思想家。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者。他以76高齡,被加上異端的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的牢獄中。

海瑞(1514~1587) ,明代大臣。生於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明代中葉著名的政治家,以剛直不阿和敢直諫而著稱於後世,有「海青天」之譽。嘉靖二十八年(1549)舉人。初任福建南平縣學教諭,後相繼任浙江淳安知縣、嘉興通判、戶部主事、應天巡撫和右都御史等職。仕途坎坷,屢受排擠,曾因批評皇帝被執入獄。但始終剛直不阿,執法公正,力主懲貪抑霸,整飭吏治,並平反了一些冤案。在當時和後世都被譽為清官。民間有許多關於他公平斷案的傳說。有《海剛峰集》和多種版本的《海瑞文集》行世。

馬本齋 (1901—1944) ,抗日戰爭時回民支隊的領導人,八路軍指揮員。回族。河北獻縣人。早年參加東北軍,曾任團長。1935年棄官還鄉。七七事變後,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抗擊日本侵略軍。1938年率隊參加了八路軍,任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隊長。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7月任冀中軍區回民支隊司令員,率部轉戰於冀中和冀魯豫平原,配合主力部隊連連給日軍以有力打擊。1942年6月任回民支隊司令員兼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多次打敗日軍掃盪,挫敗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活動。

楊靜仁(1918— ) ,甘肅蘭州人。回族。1937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1941年在蘭州參加中國共產黨同情者小組,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中共甘肅省委直屬回民特別支部委員、書記,甘肅省回民教育促進會常委、伊斯蘭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回民青年救亡會常務幹事,1941年起在陝北公學民族部學習並任黨支部書記,陝甘寧邊區回民騎兵團政治委員。1947年起任西北局統戰部民族科科長,西北局機關游擊隊隊長,陝甘寧邊區政府民委委員。1949年起任全國政協籌委會委員和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黨組幹事會幹事,中央統戰部四處處長,國家民委委員、辦公廳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1960年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寧夏軍區政治委員,西北局書記處書記。1977年後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主席,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
回答者:114967468 - 助理 二級 4-30 16:45

鄭和(1371—1433),明初航海家。本姓馬,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回族。洪武時入宮為太監,又稱三寶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從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了非洲東海岸之麻林地(今屬肯亞),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鄭和作為明政府的政治使節和商務代表,每至一地,即向當地酋長、國王贈送禮品,表示通好的誠意。同他們進行互利貿易,並約請其使臣到中國來。因此,鄭和的船隊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受到了歡迎。宣德八年,他在歸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酷愛文學,善繪畫,精書法,有「虎卧龍跳之才」,但因當時幾十年來開科舉,難以步入仕途。為生計劃內而長年奔波經商,嘗盡人間辛苦。元大德十年(1306)悵然棄商而歸,投入文學創作。泰定四年(1327),以三甲進士及第,時年五十六歲。天歷元年(1328)授京口(今江蘇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在職三年,頗有政績。後調任江南行台回回掾史,由正八品降為無品秩的小吏,深感官場險惡。供職期滿,調仁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時,豪情勃發,立「明朝走馬燕山道,贏得紅樓說少年」的誓言。後足跡河北廉訪、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至正六年(1346)月直南行台侍御史。從元世祖到元惠宗(順帝)縣經11朝,歷80餘年,長期宦遊,浪跡四方,日弄柔翰,創作極富。有詩780餘首,詞14首,因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熟悉民間疾苦,故常以詩表述政見,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代表作有《寒夜聞角》、《傷思曲·哀燕將軍》、《鬻女謠》、《征婦怨》等。擅書畫。今存《嚴陵釣台圖》、《梅雀》。有《雁門集》傳世。

李贄(1527~1602),明朝思想家。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者。他以76高齡,被加上異端的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的牢獄中。

海瑞(1514~1587) ,明代大臣。生於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明代中葉著名的政治家,以剛直不阿和敢直諫而著稱於後世,有「海青天」之譽。嘉靖二十八年(1549)舉人。初任福建南平縣學教諭,後相繼任浙江淳安知縣、嘉興通判、戶部主事、應天巡撫和右都御史等職。仕途坎坷,屢受排擠,曾因批評皇帝被執入獄。但始終剛直不阿,執法公正,力主懲貪抑霸,整飭吏治,並平反了一些冤案。在當時和後世都被譽為清官。民間有許多關於他公平斷案的傳說。有《海剛峰集》和多種版本的《海瑞文集》行世。

馬本齋 (1901—1944) ,抗日戰爭時回民支隊的領導人,八路軍指揮員。回族。河北獻縣人。早年參加東北軍,曾任團長。1935年棄官還鄉。七七事變後,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抗擊日本侵略軍。1938年率隊參加了八路軍,任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隊長。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7月任冀中軍區回民支隊司令員,率部轉戰於冀中和冀魯豫平原,配合主力部隊連連給日軍以有力打擊。1942年6月任回民支隊司令員兼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多次打敗日軍掃盪,挫敗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活動。

楊靜仁(1918— ) ,甘肅蘭州人。回族。1937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1941年在蘭州參加中國共產黨同情者小組,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中共甘肅省委直屬回民特別支部委員、書記,甘肅省回民教育促進會常委、伊斯蘭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回民青年救亡會常務幹事,1941年起在陝北公學民族部學習並任黨支部書記,陝甘寧邊區回民騎兵團政治委員。1947年起任西北局統戰部民族科科長,西北局機關游擊隊隊長,陝甘寧邊區政府民委委員。1949年起任全國政協籌委會委員和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黨組幹事會幹事,中央統戰部四處處長,國家民委委員、辦公廳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1960年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寧夏軍區政治委員,西北局書記處書記。1977年後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主席,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

⑶ 濟南歷下區法院執行局馬俊法官簡介

濟南歷下區法院執行局
馬俊法官簡介應該屬於個人隱私無法查到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⑷ 韓幽桐的革命經歷

韓幽桐是我黨著名學生運動領袖、革命家,更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她是寧安市人,1908年生於寧安鎮一戶貧苦的回民家庭 。
韓幽桐原名韓桂琴,兄弟姊妹五人,她是最小的一個。她自小聰明好學,六歲時就進入寧安縣初級小學讀書,1918年初小畢業。由於當時寧安縣沒有高小,家裡又無力供她到吉林讀高小,只好在家和姐姐做手工活。1920年寧安辦了高等小學,她才重新讀書。1923年高小畢業,考上了吃飯、讀書不必花錢的吉林省師范學校,後轉入省立女中。1925年,韓桂琴積極參加「五四」反帝愛國運動。作為省立女中的學生代表,參加了全省各校學生代表組織的學聯會,成為骨幹。學聯會領導全省學生罷課,遭到軍閥當局鎮壓。這次斗爭使她認識到:反對帝國主義必須同時反對國內的反動派,正是因為當局反動派的腐敗、反動,才導致國家遭到外國列強的侵略和掠奪。
1926年5月韓桂琴在省立女中畢業後,到北京考入師大附中,得到我黨女革命家、北京「五四」運動領導人之一的郭隆真的幫助與教育,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教育,進步很快,決心要為解放苦難中的同胞、為共產主義奮斗。1926年6月加入共青團,8月,由郭隆真介紹加入共產黨,從此投身革命斗爭。入黨後,她主持我黨和國民黨左派合辦的《婦女之友》雜志,並親自動手寫作革命文章。《婦女之友》被反動軍閥查封之後,1927暑假,她又考入了國立京師大學法學院,攻讀政治學與法學。同年12月,她與北京地下黨市委負責人馬駿、譚哨雲、張友漁等一同被捕。在牢中,她對革命忠貞不渝。因敵人找不到她是共產黨的證據,在吉林同鄉會的幫助下取保釋放。這時,北京已改稱北平。韓桂琴出獄後繼續從事地下黨的工作,參加《人言周刊》工作,繼續到法學院讀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她成為北平大學生抗日聯合會的領導者之一,領導北平學生抗日斗爭。當年12月4日開始,她和學生抗日聯合會帶領各校學生在前門火車站卧軌三天三夜,迫使當局派火車送學生代表到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願,要求出兵抗日。學生們到南京後遭到鎮壓,她和大學生們一起砸了國民黨中央黨部、中央報社,回到北平後第二天遭到逮捕。在審訊時,她大義凜然地大講抗日救國。在黨的營救下,她又一次被保釋出獄。1932年,韓桂琴大學畢業到日本留學,研究國際法和外交史,成為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部第一個女研究生。
1937年夏天,韓桂琴完成學業回到北平,改名韓幽桐,參加華北的抗日救亡運動和左翼文化運動,成為頗負盛名的女革命政治活動家。先後到天津、濟南從事黨的統戰工作、交通聯絡工作,到西北聯大擔任教授,講授國際法和日本問題。1939年,韓幽桐奉黨中央之命,到重慶參加全國救國會核心機構工作。皖南事變後,她又被派往香港作統戰工作,並參加黨在香港的刊物《知識青年》編委會。兩年間,在緊張的革命斗爭中,她從事憲政問題、國際問題、婦女問題等方面的研究,寫出十萬多字的理論文章。1943年,她調回重慶,在鄧穎超的領導下,開展並領導國統區的民主運動和婦女運動,為全國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45年日本投降後,周恩來同志派她到東北做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擔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和松江省政府委員、教育局長。她親自給教師和學生作政治報告,提高師生們的政治覺悟。1947年冬,她又兼任行知師范學校校長,培養了一大批幹部。1949年調任天津市教育局長,1950年任教育部副司長,1952年任最高法院華北分院副院長,1954年調任最高法院副庭長,1958年任寧夏自治區高級法院院長,1963年任中國政治法律委員會書記處書記。從五十年代起,她歷任全國人大各屆代表,出國二十多次到亞、歐、非二十多個國家參加國際會議,進行法學學術交流,為國家贏得了榮譽,促進了我國與各國的友好關系,受到周總理的贊揚。
文革之後,她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工作,為法學界解放思想、制定國家法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85年3月病逝。

⑸ 回族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回族歷史

回族人民具有反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光榮革命傳統。歷史上,回族人民曾多次參加反帝反封建斗爭。如元末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明末的農民大起義。在太平天國革命期間,雲南和西北回民聯合當地各族人民發動的反清大起義和雲南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1855年,新疆塔城回族礦工聯合當地各族人民,掀起了反抗沙俄貿易官員的斗爭,趕走了侵略者。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回族將領左寶貴率部援朝抗日,堅守平壤城,激戰四晝夜,最後英勇殉職。五四運動中,一批回族愛國志士投入運動,馬駿、郭隆真、劉清揚等成為運動的領導成員,並和周恩來等發起組織了早期馬克思主義團體「覺悟社」,後來他們都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優秀黨員和領導人。在紅軍長征途中,不少回民踴躍參加紅軍,並在陝甘寧地區建立了回民騎兵師和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回民建立了數十支抗日武裝,其中以冀中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抗日英雄)、渤海回民支隊和陝甘寧回民騎兵團影響最大。解放戰爭時期,這些回民部隊被編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清末雲南回民起義: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運動橫掃中國,在其影響下,回民起義的烽火也遍及大江南北。其中,道光年間的雲南回民起義和同治年間的西北回民起義最為著名。咸豐六年(1856年)八月,著名回民起義領袖杜文秀,在雲南蒙化舉起了滇西回民起義的大旗,並在大理建立政權。堅持抗清16年,給清王朝在雲南的反動統治以極其沉重的打擊。同治年間,陝西、甘肅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的回民起義,史稱西北回民起義。這次起義首先從陝西渭南、華縣、大荔一帶發起,迅速蔓延到關中,進而發展至寧夏、西寧、新疆。起義歷時16年(1862—1877年)之久,席捲了現在陝、甘、寧、青、新整個西北地區,規模之大,影響之深,時間之久,在我國民族革命史上是空前的。

陝甘回民起義:1862至1873年(清同治元年至十二年)陝西、甘肅回民聯合當地各族掀起的反清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捻軍起義和西南回苗彝各族起義,使清政府的統治陷入崩潰邊緣,陝甘地區的厘金、捐輸愈益加重,軍政吏治極端腐朽,官府歧視、侮辱回民,回民中早已孕育著強烈的不滿。1862年春,太平軍、捻軍聯合入陝,正值華州(今華縣)、渭南等處團練武裝因回漢糾紛而到處焚掠回民村莊,為了民族生存,渭河兩岸回民奮起自衛,同州(今大荔)、西安、鳳翔三府回民奮起響應,很快形成了以赫明堂、馬生彥、馬振和、白彥虎等人為首領的十八大營,與清軍及團練武裝拚死搏鬥,給敵人以重創。1864年,清將多隆阿以先撫後剿的欺騙手法擊破渭河兩岸堅固的回民堡寨,陝西回民軍被迫攜帶妻小退往陝甘邊境堅持自衛抗清。起義之初,陝西回民軍與太平軍、捻軍有過直接聯系。1866年秋,西捻軍張宗禹部入陝,陝西回民聯同甘肅回民武裝及清軍潰勇乘勢東下,造成「捻回合勢」的西北反清高潮。太平天國失敗後,左宗棠率湘軍入陝,採取先捻後回、先陝後甘的各個擊破戰略。西捻軍在渭北平原遭鎮壓,陝西回民武裝再度退往甘肅。

陝西回民自衛抗清的怒潮迅速波及甘肅各地,形成金積堡、河州(今臨夏)等 回民抗清中心。

1862年秋,寧夏平遠所(今屬同心)回民馬兆元為反抗官府勒索發動起義,漢民也主動參加。不久馬兆元被回族上層誘殺,寧夏回民軍攻佔了寧夏府城(今銀川市)和靈州城(今靈武),世居金積堡的伊斯蘭教新教大阿訇馬化龍被推舉為抗清首領。1866年春,金積堡回民聯同陝西回民粉碎了清軍雷正綰、曹克忠部的進攻。同年年底,馬化龍、馬萬選等回民領袖接受清朝寧夏將軍穆圖善的招撫,而清軍卻對繳械獻城後的寧夏府城居民不分回漢大肆屠洗焚掠。1869年秋,清軍劉松山等部奉左宗棠之命,憑借優勢兵力和洋槍洋炮,以追剿陝回為名進逼金積堡。金積四百多堡寨回民逐堡逐寨地殊死搏鬥,給清軍以重創。由於糧援俱絕,馬化龍親赴清營投降。馬化龍父子、親屬及起義者一千八百餘人被殺。

1871年秋,左宗棠進駐安定(今定西),湘軍數十營進逼河州,以馬占鰲阿訇為首領的回民軍沉著應戰。在河州外圍太子寺一帶搶築堅牆厚壘,配備數百名回族和東鄉族、撒拉族的優秀射手輪番狙擊,清軍傷亡慘重,潰不成軍,丟棄大量器械物資。馬占鰲鑒於敵我力量懸殊,前途未卜,乃力排眾議,乘勝求撫,換得左宗棠的信任。馬占鰲、馬悟真、馬海晏等被編入清軍馬隊。

1872年秋,以馬桂源、馬本源兄弟為首的青海回族、撒拉族武裝與白彥虎、崔偉等陝西回民等在西寧以東大峽小峽一帶並肩抗擊清軍的進攻。由於清軍進攻循化,西寧回族士紳動搖求和,起義軍腹背受敵,白彥虎北退大通又轉向河西,馬桂源兄弟退往循化,失敗被殺。

回族獵戶馬文祿從1865年起領導肅州(今酒泉)回民堅持自衛抗清,牽制了河西的清軍。1873年春,白彥虎由青海退到河西,曾與馬文祿協同拒守,由於清軍的 追擊,白彥虎被迫出關,馬文祿堅持到九月,援盡糧絕,被迫出降。左宗棠縱兵屠城,結束了甘肅地區最後一役。白彥虎退到新疆,曾與阿古柏建立聯系,後在清軍的追擊下於1877年逃入俄國。

⑹ 贊美寧夏的經典語錄

1、到了寧夏的旅遊景點沙湖,我發現好美啊!要不怎麼會是國家5A級景區呢?湖水碧波盪漾,裡面長著一簇一簇的蘆葦,風吹來,蘆葦隨風搖擺,象跳舞的小姑娘。湖上有大船、快艇,還有水上娛樂的飛機。



2、在寧夏,我先後游覽了美不勝收的沙湖、神秘的西夏王陵、古老的水洞溝、記載著人類文明起源的賀蘭山岩畫……在這些景點中,最令我難忘的當數中衛的沙坡頭了。

3、玩沙坡頭騎駱駝是不可錯過的。當我騎上駱駝,徜徉在連綿的沙海之中時,悠揚的駝鈴聲伴著狂野、夕陽、長河、孤煙,一種豪情四溢的感覺便迅速在胸中蔓延開來,難怪唐代大詩人王維在游覽了沙坡頭後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佳句。

4、沙湖有許多不知名美麗的海鳥,他們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每當燦爛的陽光照射在寬闊的湖面上時,艷麗的水光像一面鏡子。沙坡頭位於黃河邊,他那高高的沙山真像一座愛不釋手金山,那沙粒細膩的數也數不清。

5、我們來到了沙湖的入口,你肯定很想知道沙湖是哪裡的吧。沙湖位於寧夏銀川,沙湖為什麼起名為沙湖呢?我想可能就是因為沙漠上的波紋跌宕起伏,像是起風了,颳起了一陣陣漣漪,更像是一個湖似的,顯得那樣純潔,那樣美麗!

6、寧夏地勢北低南高。北部主要是寧夏平原,習慣上稱為川區或引黃灌區,海拔1100-1200米;南部包括靈鹽台地、山間平原、黃土丘陵和六盤山地,習慣上統稱為南部山區,海拔一般在1300-1500米。寧夏地處內陸,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一般在200-400毫米,由南向北遞減。日照時間長,一般在3000小時左右,晝夜溫差較大,無霜期170天。

7、寧夏歷史悠久,文物古跡較多,著名的有:銀川海寶塔(又稱北塔或黑寶塔、赫寶塔)、銀川承天寺塔、須彌山石窟、石空山石窟、靈武縣水洞溝遺址、西夏王陵、一百零八塔、同心清真大寺、賀蘭山小滾鍾口、中衛高廟等。

8、寧夏由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相圍,寧夏平原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原因是:黃土高原之上的一個「綠島」和2000多年來經勞動人民的辛勤開發,讓這里早已是渠道縱橫、阡陌相連的「塞上江南」。

9、我們也去了寧夏十大觀光旅遊景點之一——沙坡頭。沙坡頭風景區被稱為世界壟斷性的旅遊資源,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大漠和大河相交的旅遊景點,是排名世界第七的旅遊勝地。我們去了沙坡頭的騰格里大沙漠,親眼看到了一望無邊的沙漠,在嘈雜、繁華的大城市裡長大的我,來到了茫無邊際的'沙海金波中,真是別有一番滋味,使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我騎在號稱「沙漠之舟」駱駝上,有一種征服沙漠的自豪感。

10、寧夏山川秀美,風光獨特,遊玩的地方太吸引人了!這真是一個吸引青少年的旅遊景點。寧夏真是個好地方!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地方,真希望以後能有機會故地重遊——再深入地去了解他。

11、人們都說「六月天,娃娃臉,說變就變。」我看倒不如說「寧夏的天,娃娃臉,說變就變。」這不,我們在一個艷陽高照的日子裡外出遊玩,當我大汗淋漓地登上沙丘准備一覽全景時,「吧嗒」一聲,一個豆大的雨點落到了我頭上。霎時間,狂風大作,沙土飛揚,雨點合著沙粒沒頭沒腦地亂砸著,和著我們的汗水形成一道道「小瀑布」,爭先恐後地與衣服「親密接觸」。帽子、紗巾、衣袖、胳膊頓時都成了的「獨特的防禦武器」。路旁的樹葉與雜草被吹得沙沙響,彷彿在嘲笑我們,真是「人到窘途」。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選擇01還是F1 發布:2025-05-02 01:47:53 瀏覽:30
勞動法無故裁人是以合同 發布:2025-05-02 01:47:50 瀏覽:425
編篡民法典是黨的 發布:2025-05-02 01:36:04 瀏覽:906
潛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02 01:34:33 瀏覽:202
神學法學醫學 發布:2025-05-02 01:33:54 瀏覽:444
網課法學老師 發布:2025-05-02 01:20:41 瀏覽:830
刑事訴訟法第30條 發布:2025-05-02 01:14:19 瀏覽:162
道德牆設計圖 發布:2025-05-02 01:14:01 瀏覽:1000
論述經濟法三要素 發布:2025-05-02 01:11:53 瀏覽:110
老人同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02 01:11:46 瀏覽: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