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官文明

法官文明

發布時間: 2020-12-24 02:00:45

1. 在法學史上很重要的漢謨拉比法典,對後人有影響嗎

公元20世紀初期,一支由法國人和伊朗人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在如今伊朗境內發現了一枚石碑。經過初步判斷,石碑上所雕刻的文字是為楔形文字。經過多次考證之後,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確定了這枚石碑是古巴比倫時期的產物,是時任古巴比倫王國國王的漢謨拉比所頒行的一部法典文獻。

那麼這部以漢謨拉比名字命名的法典文獻,在歷史上占據著怎樣的地位?又對當時的古巴比倫王國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兩河流域文明遺址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漢謨拉比法典》在制訂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條令之後,又制訂了相對全面的執行制度。正是由於該制度的存在,才能夠讓《漢謨拉比法典》充分發揮其效力,並起到維護社會秩序並約束個人行為的最終目的。

與此同時,《漢謨拉比法典》也同時起到了約束司法執行機關的能力,甚至明確規定了如果因執行司法的機關辦事不利則應當如何善後。基於這一點來看,《漢謨拉比法典》的內容確實非常廣泛,也非常之全面。

2. 為什麼法官的權力那麼大,想怎麼判就怎麼判,而且判錯了還不用負責任

通過司法考試的人注意了。
當法官,站在中立的位置,只要不是明顯錯判,判錯了是當事版人證據不齊,公務權員工資;
當檢察官,站在公訴的位置,只有別人怕我,受害人感謝我,不承擔責任,公務員工資;
律師,收錢為當事人服務,告知當事人訴訟有風險,敗訴是當事人的事,收入兩級分化;
當公證員,收當事人錢,站公正立場辦事,你認真核實,當事人罵你刁難或不信任他,錯了承擔賠償責任,公務員工資或計件工資。
所以優秀法律人才當律師,收入高,其次法官,現在高法可以出司法解釋,比三權分立國在權力上還高,且人事權上因為只能從司考人員中選,所以自主權也很大,中國的法律還不太完善,法官自由裁量權相對就大,責任就小;第三檢察官,至少還要干點得罪人的事,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放過罪人;最差是公證員,又沒調查權,還即要當公安,又要當法官,出錯了丟飯碗甚至判刑,還要賠償損失。所以投我票吧,法官的監督人相當於自己呀。

3. 報復的解釋

詳細釋義
酬報;報答。

《漢書·朱買臣傳》:「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三國志·蜀志·法正傳》:「外統都畿,內為謀主。一湌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

指報積怨、憤恨。

巴金 《家·十版代序》:「我更不願意把小說作為報復的武器來攻擊私人。」 田漢 《獲虎之夜》:「 易四聾子 知道母老虎一定要報復的。」

答復;應對。

《北史·蕭寶夤傳》:「門庭賓客若市,而書記相尋, 寳夤 接對報復,不失其理。」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布衣有事或數謁見在位者,在位者相報復甚希。」

猶報應。

《北齊書·孝昭帝紀論》:「豈幽顯之間,實有報復,將 齊 之基宇止在於斯,帝欲大之,天不許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賈廉訪 昔年設心拐去的東西,到此仍還與 商 家用度了。這是羹里來飯里去,天理報復之常。」《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人都道是舅太太憐恤孤女的一片心腸;我只道這正是上天報復孝女的一番因果。」

稟報;報知。

元 關漢卿 《陳母教子》第四折:「令人報復去,道有 陳婆婆 同四個狀元來了也。」《水滸傳》第三九回:「正值知府退堂在衙內,使人入去報復,多樣時, 蔡九知府 遣人出來邀請。」

往復。

南朝 陳 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夫否終斯泰,屯極則亨,若日月之回環,猶陰陽之報復。」

造句
1. 受人欺侮而進行報復的做法是愚蠢的。
2. 你把他得罪了,可要當心,他這個人報復心重,決不會善罷甘休的。
3. 由於害怕別人報復,他整天的都提心吊膽,食不下咽。
4. 如果誰對揭發檢舉的群眾進行打擊報復,誰就將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
5. 證人鉗口結舌,法官明白他是害怕遭到報復。
6. 敵人瘋狂地對村民們進行了報復。
7. 相比較而言,中國諜報人員避開那些有報復性的人,因為他們認為那些人可能會變得反復無常、易暴露。
8. 他把大家對他的幫助當成是「攻擊」、「報復」,這簡直是顛倒是非,不分好壞。

4. 法治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孟德斯鳩

2、自由是做答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孟德斯鳩

3、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4、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5、沒有絕對的平等,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人在天性上類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類。——巴爾扎克

5. 法院政治處工作人員是做什麼的

法院政治處工作人員工作內容:

負責本院人員考核、調配、任免等人事管回理工作;擬定法院法官、書記員答等人員管理規定;承辦法院有關機構編制和人事信息管理、司法警察警銜和法官等級評定工作;負責法官、執行人員、行政管理人員、聘用人員的工資、福利、人事檔案、崗位目標考核、績效考核考評等管理工作。

負責本院計劃生育、離退休幹部工作;協助區組織人事部門做好法院工作人員招錄工作;負責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和表彰獎勵工作;承擔本院黨組、理論中心組及全院幹警的政治教育計劃的制定;研究制定法院各類人員的培訓規劃、年度培訓計劃和相關規章制度;協調院機關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工作。負責本院績效考核工作中相關內容的統計、通報。

(5)法官文明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簡稱最高法政治部,主要負責: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及直屬單位組織人事管理工作;制定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管理法規條例、規章等;指導全國法院思想政治、表彰獎勵和教育培訓工作;協助做好各高級人民法院領導班子建設以及地方人民法院的機構編制工作;負責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管理工作。

參考資料:琅琊區人民法院政治處--網路

6. 你理想中的法律職業人是什麼樣的

1.應當具備職業道德;2.應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3.應當有正義感和正確的價值觀;4.根據自己的能力為法制工作貢獻微薄的力量。
目前,我國的法律職業主要有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三種。
法官是法律的化身,在審判中,法官居於法律關系的最高處,聽取控辯雙方的意見,結合自己對法律的理解,運用法律所賦予的權力進行裁判。由於法律維護公平正義,法官的裁判又是法律維護公平正義的直接體現,所以法官的裁判是否公正就決定著人們對法律的信仰與認可程度。作為一名法官,不光要有極高的法律素養和高尚的道德,還要有堅強的意志,在案件的審判過程中,法官或多或少會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一名優秀的法官,不管他受到的壓力有多大,他都應當堅守自己對法律的信仰,以一顆公正之心居中裁判,匡扶正義,懲罰犯罪,維護法律的尊嚴。(當然,這是理想中的法官。)
檢察官的主要職責是提起公訴和法律監督。作為國家和社會利益的維護者,檢察官要代表國家提起公訴,要求法院對壞人進行懲罰,以體現法律的公正。這時,檢察官就應當本著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的原則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偵查、審判和執行過程中,檢察官也在監督著法律的運行,保證司法程序的公正,從而保證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充分的享有合法的訴訟權利,因為,只有程序和實體的雙重公正才是真正的司法公正。
律師與法官、檢察官不同在於律師沒有任何行政職務,是一種自由職業,但律師同樣需要很高的法律素養和業務水平。在外人看來,律師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人,但此消災僅僅局限於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稍有不慎,律師自己便會陷入危險境地。現在民間對律師這一職業的評價褒貶不一,頗具代表性的一種觀點認為:律師不是好人,他們為壞人辯護,幫助壞人逃脫法律的制裁。其實這種觀點體現了中國人的傳統法律意識與現代法律意識的沖突,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總是習慣性地把人簡單的分為好人和壞人,好人應當得到同情與幫助,而壞人則死不足惜,更不應該相受任何權利,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涉及到古代的電視劇和電影中,死刑犯總是先被遊街,接受眾人唾罵、丟爛菜葉、丟臭雞蛋,然後在眾人圍觀之下斬首於菜市口這一現象了。而在現代的法治觀念中,無論好人還是壞人,他首先是一個「人」(更何況在法庭未宣判其有罪的情況下,是不是壞人還不一定呢),既然是人,他就應當享有「人」所應當享有的一切合法權利。律師為被告人進行辯護,維護的就是被告人作為「人」所應當享有的權利,這也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的必然要求。
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作為法律職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都在以自己職業特有的方式追求和實現著自己心中的公平與正義,推動著法律在平衡中穩定地運行。
我們要建設法治國家,實現法律職業的精英化是必經之路,使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具有共同的法律思維和法律信仰,才能使法律在運行過程中實現統一,增強法律的權威性,真正地實現依法治國。
來源於天一的新浪博客

7.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這種說法嗎

南京彭宇案法官讓中國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覺得這種說法過於偏激,但是這件事確實給我們造成了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彭宇案」的負面效應,是許多當事者始料不及的。作為政法部門應引以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訓,努力提高司法辦案水平,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環境。

「彭宇案」在審理期間就出現了偏離事實真相的報道和輿情,但辦案單位並沒有足夠重視並對此進行正確引導,對判決之後可能出現的輿情也沒有充分的預計,當此案形成輿論熱點後,又缺乏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使得相關報道逐步偏離事實真相,最終形成判決結果與公眾認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要注重保障熱點案件的公眾知情權,妥善處置為當事人保密和保障公眾知情權的關系,實現案件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7)法官文明擴展閱讀:

誤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關鍵事實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這個最重要的關節點上,警方丟失了事發時對雙方的詢問筆錄,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證據支撐,其判決結果因此受到輿論質疑。因此,旁聽公開審理的一些媒體也逐漸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誣陷」的一邊倒傾向。

2、法官在一審判決中對原、被告相撞事實認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離了主流價值觀,引發輿論嘩然和公眾批評,導致社會輿論普遍不認同一審判決結果。

3、在南京中院二審開庭前,彭宇與徐壽蘭達成庭前和解協議,雙方對此均表示滿意。

但依據當事人要求,在和解協議中增設了「雙方均不得在媒體上就本案披露相關信息和發表相關言論」的保密條款,從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時讓公眾知曉,經數年發酵,逐步演化為社會「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意見的內容

一、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充分認識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實踐證明,先進文化具有獨特功能和巨大魅力,能在潛移默化中發揮教育、熏陶、引導、規范、凝聚、激勵等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近年來,人民法院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為推動人民法院科學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要看到,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目前仍然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發展不平衡、重點不突出、與審判執行工作聯系不緊密、未能形成長效機制等問題。各級人民法院要按照中央要求,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切實採取有力措施解決存在問題,充分運用先進文化力量強化價值觀念、打牢思想基礎、激發隊伍活力、宣傳法院工作、樹立法院形象。
(二)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三個至上」指導思想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按照司法工作特點和文化建設規律,深入挖掘、不斷充實法院工作的文化內涵,大力加強人民法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建設,為人民法院科學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三)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幹警的主體地位,用科學理論引導人、先進文化熏陶人、高尚精神鼓舞人,促進幹警全面發展;堅持全員參與,強化幹警的主人翁意識,動員和組織廣大幹警積極發揮才智為法院文化建設做貢獻;堅持聯系實際,遵循貼近審判、貼近法官、貼近基層的要求,把文化建設落實到法院工作各個方面,務求取得實效;堅持繼承創新,注重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借鑒其他行業先進文化,吸收國外法治文化的有益成果,堅決抵制腐朽文化的消極影響,以創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斷探索法院文化建設的新內容和新載體。
二、大力弘揚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
公正、廉潔、為民的司法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司法領域的集中體現,是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本質內涵,是人民法院文化的精髓和靈魂。要把加強對司法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教育和實踐,作為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首要任務,突出抓緊抓好,確保融入思想、體現行為。
(一)加強理論研究。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將司法核心價值觀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司法價值體系的研究范疇。要採取召開研討會等多種形式,深入探求和闡釋司法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重要意義和實踐要求,為宣傳教育和貫徹落實提供理論支持。
(二)開展教育培訓。要在全體幹警中廣泛開展司法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引導廣大幹警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金錢觀和地位觀。要把司法核心價值觀納入幹警培訓內容體系,保證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重點搞好對主要領導幹部、新任領導幹部和一線幹警的培訓。
(三)開展特色實踐活動。要將培育司法核心價值觀與審判執行、法院改革及隊伍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適時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幹警做到學與用、知與行相統一。要利用演講競賽、徵文活動、書畫攝影展、歌詠比賽、文藝匯演等廣大幹警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弘揚司法核心價值觀,切實增強感染力,確保深入人心。
(四)確立法院精神。要緊緊圍繞司法核心價值觀,結合本院優良傳統、當地文化特色、法院工作和隊伍實際,總結、提煉法院精神,積極宣傳和展示法院精神文化風貌。
(五)開展法官宣誓活動。要根據司法核心價值觀,建立並推廣實施法官宣誓制度。法官應當以公開宣告誓詞的方式,鄭重承諾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法律的尊崇和對職責的堅守。
(六)加強對外宣傳。要充分利用現代大眾媒體和傳播手段,向全社會廣泛宣傳司法核心價值觀,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要積極對外宣傳人民法院踐行司法核心價值觀的各種舉措和重要成果,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三、加強司法職業修養,樹立良好職業形象
良好的司法職業修養和職業形象,是司法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人民法院行為文化建設的主要目標。要以司法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行為文化建設,培養和樹立司法公正、清正廉潔、一心為民、規範文明的職業形象。
(一)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要充分發揮司法職業道德建設對培育司法良知、塑造法官行為的重要作用,積極採取有力措施,不斷強化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對法律的忠誠和對公平正義的信仰與追求。要努力營造崇尚和遵守職業道德的文化氛圍,積極探索建立司法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採取誡勉談話、警示教育、道德評議等多種形式,增強司法職業道德的約束力。
(二)嚴格規范司法行為。要高度重視司法行為的制度化建設,以明確的制度規范約束和指引幹警言行,嚴格規范人民法院文明用語,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長效機制,努力塑造規范、文明的司法行為文化。要教育和引導幹警遵守司法禮儀,規范司法言行,講究司法文明,改進司法作風,樹立司法形象。要組織開展檢查活動,加強對幹警司法行為的監督和考核。
(三)切實維護司法公正。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立案、刑事審判、民商事審判、行政審判、審判監督、執行等重要崗位的辦案規范和標准,嚴格規范廣大幹警的職權行使和職務言行,確保實現公平正義,樹立司法公正形象。要教育和引導幹警在執法辦案中,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做到實體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不斷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努力實現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四)增強司法廉潔意識。要按照「從嚴治院」的要求,積極培育司法廉潔文化,嚴格執行「五個嚴禁」等紀律規定,切實做到警示教育到位和監督管理到位,不斷提高廣大幹警拒腐防變的能力,增強反腐倡廉意識,努力形成廉榮貪恥的思想道德基礎和文化氛圍。
(五)落實司法為民措施。要持續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增強廣大幹警對人民法院人民性的理論認同、感情認同和實踐認同。要堅持深入群眾調查走訪、開展巡迴審判、送法到基層,推行首問負責、服務承諾、文明接待等制度,把司法為民的要求落到實處。
(六)抓好典型示範。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培育和大力表彰法院系統先進典型,努力營造學習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要廣泛開展向宋魚水、陳燕萍等重大典型以及身邊先進典型學習的活動,加大宣傳力度,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全面提升法院隊伍的職業修養和職業形象。
四、努力營造崇尚學習、積極進取、特色鮮明的文化氛圍
營造崇尚學習、積極進取、特色鮮明的文化氛圍,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建設學習型法院的重要保障。要把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和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互為促進,相得益彰,為提高廣大幹警的司法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大力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學習型政黨的精神和要求,大力加強學習型法院建設。要在法院大興學習之風,引導廣大幹警牢固樹立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要教育幹警改進學風,著眼於做好本職工作和提高司法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學習制度,努力形成加強學習的長效機制。
(二)廣泛開展「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活動。要引導廣大幹警把讀書作為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豐富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提升文化品位。緊密結合法院工作實際開展讀書活動,成立讀書興趣小組、組織讀書會等,促進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切實加強圖書館(閱覽室)建設。要把圖書館(閱覽室)建設作為建設學習型法院、提高隊伍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切實抓緊抓好。要專門設立「法官書架」,根據法院工作實際需要,科學配備、及時更新法律業務和其他各類圖書,為廣大幹警工作和學習提供良好條件。
(四)抓好法院刊物和網路建設。要積極創辦具有特色的法院刊物,為廣大幹警總結交流思想體會、工作方法和辦案心得提供重要平台。要在法院內網上開設法院文化建設專欄,為廣大幹警加強學習、參與文化建設提供有效載體。有條件的法院,要加強與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的合作,設立宣傳人民法院工作的專欄、專題節目等,積極向社會傳播和展示法院文化。
(五)加強院史(榮譽)室建設。要利用專門場所,設立院史(榮譽)室,集中展示法院發展歷史、工作業績、所獲獎勵和榮譽以及先進典型的優秀事跡。要組織幹警特別是新進人員到院史(榮譽)室參觀學習,接受思想教育,激發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要確立「法院開放日」,邀請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觀訪問院史(榮譽)室,加深對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六)加強審判和辦公場所的文化形象塑造。要按照「規模適當、莊重實用、布局規范、功能齊全」的要求,規劃和建造審判庭和辦公場所,努力塑造體現人民法院文化的物質環境。要重點加強立案、信訪等文明窗口建設,認真落實各項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努力營造尊重和方便人民群眾的良好氛圍。要按照「科技強院」的要求,合理配置辦公設施,不斷提高辦公科技含量,逐步改善辦公條件,積極推廣電子化辦公,為廣大幹警創造便捷、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
(七)加強法院公用區域的文化氛圍烘托。要利用辦公樓大廳、走廊、接待室等公用區域,精心打造「文化長廊」、「文化牆」,懸掛、張貼法律名言、廉政警句以及反映法院工作理念的文字標識和廣大幹警創作的反映時代精神、法官風貌的各類作品。有條件的人民法院要設立電子滾動屏(觸摸屏),及時顯示和宣傳人民法院文化理念和文化實踐活動。
(八)加強文體場所及設施建設。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籌措資金,建立和完善文體活動場所,配置相關器材和設施,為廣大幹警緩解工作壓力、養成良好生活情趣、保持身心健康提供良好條件。要組織成立各類文體協會、文藝團體和興趣小組,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健身運動和文藝活動,不斷豐富廣大幹警文化生活。
(九)注重人文關懷和精神疏導。要建立和落實領導幹部聯系幹警、日常交流談心等制度,暢通與幹警的溝通渠道。要在「從嚴治院」的同時,堅持「從優待警」,盡可能滿足幹警合理需求,幫助幹警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要科學合理地設定工作指標和考核標准,落實國家關於幹部休假的規定,定期組織幹警體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緩解幹警身體和心理壓力,培養積極樂觀、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心態。有條件的法院,可以聘請專職心理師為一線法官做心理調適,從多方面為幹警鼓勁減壓。
五、切實加強對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級人民法院要結合實際開展法院文化建設,研究制定加強法院文化建設的具體規劃和措施。要成立法院文化建設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及時研究解決文化建設的工作安排、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等問題。要將文化建設納入法院管理體系,作為評價法院整體工作的重要指標,保證文化建設目標的實現。要重視制度建設,切實加強對各個工作環節的規范管理,確保文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二)明確責任,形成合力。各級人民法院政治部門要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做好文化建設的規劃、指導和督促檢查等工作;其他各部門和黨群組織要積極落實法院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協調開展相關工作,確保形成職責清晰、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加強示範和指導。要總結推廣各地法院文化建設的新鮮經驗,樹立榜樣。最高人民法院適時推出「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各高級人民法院要在本轄區內加強法院文化示範建設,以點帶面,整體推進人民法院文化建設工作全面發展。
(四)加強經費保障。要切實加大對文化建設的投入,撥出專門經費用於開展文化活動、建設文體場所等,確保投入比例隨經濟增長逐步提高。

熱點內容
東方電子舞弊案注會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5:12:05 瀏覽:268
治安行政法的適用主體 發布:2025-05-17 05:03:35 瀏覽:940
面字道德 發布:2025-05-17 04:55:11 瀏覽:264
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作用 發布:2025-05-17 04:52:23 瀏覽:792
內存外貸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7 04:51:48 瀏覽:985
中國食品銷售法律法規 發布:2025-05-17 04:51:08 瀏覽:941
條例5開獎 發布:2025-05-17 04:46:52 瀏覽:541
有關行政法律制度的綜合案例 發布:2025-05-17 04:46:49 瀏覽:4
關於法治的資料50字 發布:2025-05-17 04:21:53 瀏覽:710
治安調節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7 04:21:52 瀏覽: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