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案件受理回執

法院案件受理回執

發布時間: 2020-12-24 20:39:08

Ⅰ 派出所只開具受理回執單,我拿到法院去刑事自訴法院卻要求我要有一個

如果案件發生後,當事人向公安機關的派出所報了案,派出所也給開具了受理專回執單,說明該屬案公安機關已經受理,正在偵辦中,而偵辦中的案件,是不能向法院起訴了。

當事人可以要求派出所展開偵查,依法向法院起訴。

或者去派出所開具不予處理證明,再到法院申請立案起訴。

法律鏈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Ⅱ 受案回執單與立案回執單有什麼區別

1.意義不同

受理回執單只是說明你報過警,並不代表已經立案。公安受理回執單是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八條,公安機關接受案件時,應當製作受案登記表,並出具回執。

立案回執單是指報案的機關(公安局)接受了報案人的報案,給報案人的一個回單。立案回執單上主要要報案人信息、案件類型、簡要案情、受理案件人員、聯系電話以及立案時間等內容。

就是說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受理,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要求當事人實施相關訴訟行為。

(2)法院案件受理回執擴展閱讀

立案的條件

立案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

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這是立案的首要條件。有犯罪事實,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須是依照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行為。立案應當而且只能對犯罪行為進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為,就不能立案。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第1項的規定,有危害社會的違法行為,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就不應立案。

由於立案是追究犯罪的開始,此時所說的有犯罪事實,僅是指發現有某種危害社會而又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為發生。至於整個犯罪的過程、犯罪的具體情節、犯罪人是誰等,並不要求在立案時就全部弄清楚。這些問題應當通過立案後的偵查或審理活動來解決。

2.要有一定的事實材料證明犯罪事實確已發生。包括犯罪行為已經實施、正在實施和預備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指依法應當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犯罪事實,當有犯罪事實發生,並且依法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時,才有必要而且應當立案。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條的規定,雖有犯罪事實發生,但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責任。

Ⅲ 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遞交了強制執行申請書後,法院在幾天內立案立案後是否通知申請人是否有立案回執

1、關於立案時間,自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2、立案後,應當通知申請人。


3、立案後,會給申請人發出受理執行案件通知書。


4、可以聯系執行法官詢問情況。督促其盡快執行。

一般情況是當時就立案,大部分法院當時就給書面的通知。

若不立案,當時也會通知申請人。

立案後,要過幾天查詢到承辦人名字,因為分案子是有個過程的。

Ⅳ 法院收了刑事申訴狀沒給任何回執,叫回等消息,怎麼知道法院是受理審查還是收了材料不理已經一個月了

再審立案,一般是先交申請,然後法院會在七日內通知是不是受理,如材料齊全,一般受理,然後開庭詢問,查明原審無誤的,裁定駁回,查明有問題符合民訴法規定的再審條件的,啟動裁定重新審理。

Ⅳ 法院一直對案子是否受理一直拖拉也不給任何回執,本人可以在現場錄像取證嗎

具體情況不明不好講,法律上來講,關鍵要看符合不符合受理法定條件了,你所說的法律意義不大,具體咨詢當地專業律師

Ⅵ 法院郵寄了立案受理通知書,裡面還有個送達回執需要寄回嗎還有個地址送達確認書和廉政監督卡哪個需要

送達回證應當寄回,證明你已經收到了法院的訴訟文書。廉政監督卡需在案件審結後你填上自己的意見後再寄回。

Ⅶ 我提交了強制執行申請書.法院會給受理回執單嗎

當時就立案,大部分法院當時就給書面的通知。若不立案,當時也會通知申請人。立案後,要過幾天查詢到承辦人名字,因為分案子是有個過程的。

Ⅷ 法院不立案應該給不予立案的回執單吧

應當出具正式的裁定書,不予受理。
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內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容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Ⅸ 提交案件法院不受理也不給理由回執怎麼辦呢

通過特快專遞的方式向法院寄送立案材料。

Ⅹ 立案回執單與立案告知書有什麼區別

本質上相同。

1、民事案件到法院起訴,法院經過審查,接受了立案,會給出相應的「受理案件通知書」,也就是所謂的立案回執單。有些法院圖省事,只有一張訴訟費繳納票據,這個票據不能證明案件已經受理,可以拿著票據找到立案的法官,要求其再開具一份受理案件通知書。

2、立案回執單是指報案的機關(公安局)接受了報案人的報案,給報案人的一個回單。立案回執單上主要要報案人信息、案件類型、簡要案情、受理案件人員、聯系電話以及立案時間等內容。就是說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受理,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要求當事人實施相關訴訟行為。

3、《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八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時,應當製作受案登記表,並出具回執。《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 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10)法院案件受理回執擴展閱讀:

1、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2、公安司法機關對立案材料進行審查和必要的調查後,應分別不同情況予以處理:

①對於需要立案的案件,先由承辦人員填寫《立案報告表》,包括:填報單位、案別、編號、發案時間和地點、傷亡情況及財物折款、案情概述、承辦人員姓名及填表時間等。然後製作《立案請示報告》,經本機關或部門負責人審批後,製作《立案決定書》。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訴案件,經審查認為具備立案條件的,應當在收到自訴狀或口頭告訴第2日起15日以內立案,並書面通知自訴人。

②對於決定不立案的,由工作人員製作《不立案通知書》,有關負責人同意後,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並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主管機關應當認真復議,並將復議結果通知報案,控告,舉報的單位或者個人。自訴案件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在15日以內作出不立案決定,書面通知自訴人並說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對於那些雖然不具備立案條件,但是,需要其他部門給予一定處分的,應當將報案、控告或舉報材料移送主管部門處理,並通知控告。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與法律職業資格銜接 發布:2025-05-20 02:19:24 瀏覽:985
平潭綜合實驗區條例 發布:2025-05-20 02:17:50 瀏覽:952
法律告公司 發布:2025-05-20 02:17:48 瀏覽:635
勞動法和經濟法的聯系 發布:2025-05-20 02:17:16 瀏覽:16
勞動法中有代打卡開除 發布:2025-05-20 02:07:31 瀏覽:114
人大經濟法好嗎 發布:2025-05-20 02:02:31 瀏覽:106
經濟法基礎里最難的 發布:2025-05-20 02:01:03 瀏覽:878
司法粵語 發布:2025-05-20 01:49:11 瀏覽:808
法院受理自訴案件 發布:2025-05-20 01:48:29 瀏覽:409
道德的評論 發布:2025-05-20 01:45:26 瀏覽: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