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法院出庭作證

法院出庭作證

發布時間: 2020-12-24 20:49:32

A. 強制證人出庭是如何規定的以及應當出庭而沒有出庭作證的不利後果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一條規定: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證人應當版出庭作證權。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證,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B. 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有什麼特別規定,什麼情況下會不被法庭准許

證人是否出庭的決定權在法官
法官決定證人是否出庭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證人出庭的必要性
有的證人只能證明事情的某個情節,這個情節對定罪量刑不起關鍵作用。或者多個證人都證明同一件事,個別人不出庭不影響對事實的認定。或者證人證明的內容是控辯雙方都認可的事實。這種情況下證人出庭就沒有必要了。只有控辯雙方對證人證言有異議,證人證明的內容直接影響對案件事實的認定的,法院才決定證人出庭。
2.證人出庭的可能性
法院決定證人出庭的,證人不出庭法院要採取強制措施。如果證人下落不明、證人在國外、證人身體行動不便、證人生病住院,法院無法對證人採取強制措施,法院無法讓這樣的證人出庭。
3.還要考慮特殊證人的拒絕權
被告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作為證人的,法院認為有必要的,應當通知他們出庭,但同時要告知他們有權利拒絕出庭。是否出庭,由證人自己決定。

(一)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二)民事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3]
(三)行政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十一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准許,當事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一)當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證據交換中對證人證言無異議的;(二)證人因年邁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無法出庭的;(三)證人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無法出庭的;(四)證人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無法出庭的;(五)證人因其他特殊原因確實無法出庭的。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
http://ke..com/link?url=fc__RRk67T-FH828Obv7dAw43i6c021H9hxmZWLM_Uw-jVM7Ku3irglF5Uq7yg2YU7

C. 法院能強制證人到庭作證嗎

法院可以強制證人出庭作證。

相關法律可參考: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八十八條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法院(court),是世界各國普遍設立的國家機關。主要通過審判活動懲治犯罪分子,解決社會矛盾和糾紛,維護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其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代表國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D. 法規定,哪些訴訟參與人可以被人民法院強制到庭作證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版被告人的配偶、父母、權子女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九十三條 強制出庭作證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准,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E. 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期限如何確定

庭審的雙方當事人如果有一方想要請證人作證的話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專申請,那證人出庭屬作證申請時間又什麼規定呢?當事人向法庭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時間要求不再適用《民訴證據規則》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前十日」,而變為「舉證期限屆滿前」。已經去掉了「前十日」三個字。並且,法院經審查決定批准證人出庭作證的,會事先通知;未經法院通知,證人不得擅自到庭,當事人也不得擅自將證人帶到法院等候出庭作證。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引入了誠實信用原則,為制裁民事訴訟偽證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該原則在證人出庭作證制度中的具體適用還缺乏可操作性。為促進訴訟誠信,最高人民法院於2015年2月4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將原則轉化為制度,對證人簽署如實作證保證書的程序和後果等問題作出細化規定。

F. 民事訴訟證人必須出庭嗎

不是必須要出庭作證。

根據第五十六條《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之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根據第五十七條《民事訴訟法》,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根據第五十八條《民事訴訟法》,審判人員和當事人可以對證人進行詢問。證人不得旁聽法庭審理;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人民法院認為有必要的,可以讓證人進行對質。

(6)法院出庭作證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個人認為,具體個案中需根據證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判定。

另外,證人因履行出庭作證義務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費用以及誤工損失,由敗訴一方當事人負擔。當事人申請證人作證的,由該當事人先行墊付;當事人沒有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作證的,由人民法院先行墊付。

參考來源:東方紅林區法院網-民事訴訟中證人是否必須出庭作證

G. 上法院出庭作證對自己有影響嗎

看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雖然我國訴訟法規定 證人是有作證的義務,但是現實中刑事案件證人為避免遭到報復,往往不願意作證的。對此刑訴上也採取了證人保護制度,但是由於條件限制所以保護力度沒有國外那麼大。
民事案件一般不會有很大的沖突,一般不會對證人造成不利影響。

H. 刑事案件到法院申請證人出庭作證具體須要什麼材料

開庭前向法院提交證人名單,證人名單的內容包括證人的基本身份,證人所要證明的問題等。除了證人名單,最好交證人身份證復印件,開庭當日通知證人到庭並帶證人身份證。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質證並且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六十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六十二條 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因在訴訟中作證,本人或者其近親屬的人身安全面臨危險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採取以下一項或者多項保護措施:

(一)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

(二)採取不暴露外貌、真實聲音等出庭作證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員接觸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四)對人身和住宅採取專門性保護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護措施。

(8)法院出庭作證擴展閱讀: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三百九十三條規定:法院受理檢察院的起訴應當審查是否附有證人、鑒定人名單;是否申請法庭通知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

起訴書應當附有被告人現在處所,證人、鑒定人、需要出庭的有專門知識的人的名單,需要保護的被害人、證人、鑒定人的名單,涉案款物情況,附帶民事訴訟情況以及其他需要附註的情況。

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的名單應當列明姓名、性別、年齡、職業、住址、聯系方式,並註明證人、鑒定人是否出庭。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八十條規定,法院審查檢察院的起訴時要審查是否有證人、鑒定人名單;是否申請證人、鑒定人、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

I. 法院是否有義務告知當事人,證人要出庭作證

民事訴訟法來
第一百一十四條人源民法院對決定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第一百二十四條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四)宣讀鑒定結論;
(五)宣讀勘驗筆錄。

也就是說,開庭前法院只告知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義務
開庭時,法院應該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
沒有說開庭前法院告知證人什麼事的規定,有關訴訟的權利義務也不包括證人是否到庭,證人也不是必須到庭,只是不到庭的證言證明力要打折扣而已

J. 人民法院能否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款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五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予以准許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並告知其應當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後果。」這兩條法律規定確定了人民法院可以基於當事人申請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但對於人民法院是否可以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由於法律沒有規定,對此產生了分歧。
一種觀點認為:依據當事人負舉證責任的舉證責任分配規則及人民法院依法律真實為依據作出裁判的理論,人民法院不應依職權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因為舉證責任由當事人負擔,舉證不能的當事人承擔不利法律後果。人民法院可以依有效證據證明的事實(也就是法律事實)作出裁判。如果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則違背了這一規則。證人出庭作證只能利於一方當事人,法院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客觀上增強了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能力,對另一方當事人是不公平的。因此,人民法院應該遵守訴辯模式下的舉證規則,不應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另一種觀點認為:依據案情法院可以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一是證人出庭作證是證人的法定義務。二是查明案件事實作出正確的裁判是法院的審判職責。人民法院可依法律真實作出裁判,但是追求客觀真實仍然是審判案件查明事實的最終目的,法律真實必須盡可能的接近客觀真實。人民法院不能借口法律真實而置客觀真實於不顧隨意性裁判。三是有些當事人的舉證能力比較弱,缺少相應的證據方面的法律知識,不能及時向法院提出通知證人出庭作證的申請,以至於超過了舉證期限,喪失了申請時機。四是目前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證人主動出庭作證的法治觀念不強,再加上證人出庭後的費用支出、人身財產安全等問題法律的保證措施還不很完善。因此,證人出於種種考慮往往怠於出庭履行作證義務。為了保證案件的公正裁決,出於實際考慮,人民法院應依職權主動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法律設定證人出庭作證,並且設定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法定義務,是因為證人所提供的證言完全是根據其親身體驗而作出的,非他人所能代替。而且,只有出庭作證,當事人才能對其展開詢問和反詢問,以便質證能夠充分而深入的進行,如果證人沒有出庭作證,或者僅僅向法庭提供書面證言,則一旦對方當事人提出相反的觀點或就書面證言提出有力的質疑和反駁意見,由於證人不在場,其他當事人很難作出確切的說明和解釋,人民法院往往無法查明事情的真實情況,無法還原事情的整個過程,同時也難以確定書面證言的可信性,使其證明力受到削弱,對審判活動的正常進行亦不利。故證人對查明案件事實和案件的審理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考慮到證人不是案件的當事人,證人只對法庭負責,不對任何一方當事人負責,證人只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實客觀真實的向法庭陳述,以履行作證義務。證人在案件中沒有任何訴訟利益。而當事人則承擔著敗訴勝訴的風險,和案件有著直接的訴訟利益,勝敗將對當事人的實體權利產生重要的影響,當事人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所以對於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應採用通知形式,以區別於當事人的傳票形式。(作者單位:懷遠縣人民法院)

熱點內容
道德模範宣傳語 發布:2025-05-19 23:38:01 瀏覽:595
社團部門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5-19 23:25:57 瀏覽:884
根據民法典第一 發布:2025-05-19 23:21:16 瀏覽:950
美國立法禁止 發布:2025-05-19 23:15:45 瀏覽:499
找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發布:2025-05-19 22:58:32 瀏覽:385
經濟法對生活 發布:2025-05-19 22:57:30 瀏覽:110
外國的法官選任委員會 發布:2025-05-19 22:49:04 瀏覽:301
遼寧法律碩士考點 發布:2025-05-19 22:44:43 瀏覽:321
高安市人民法院官網 發布:2025-05-19 22:44:10 瀏覽:345
廚房管理規章制度18則 發布:2025-05-19 22:42:59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