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院法官 » 黃志佳法官

黃志佳法官

發布時間: 2024-03-25 14:31:42

1. 為什麼法律每年都有修改優化,而失信被執行人還是不斷增加呢

現在的確是法律每年都有修改優化,而老賴越來越多的情況。

這裡面有很復雜的情況。
1、部分法律條文還不是很健全。
以前有個黃志佳法官曾就拒執罪問題提出建議。他的觀點,在執行義務人報告財產等程序之前,法院往往無法查明其是否有能力執行,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拒執罪司法解釋》)第二條將「有能力執行」作為追究拒執罪的前提不妥;此外《拒執罪司法解釋》第二條第(一)項把「經採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作為追究拒執罪的前提條件,存在操作上的困難。其實這個看法是很多人共同的看法。但是,後來最高法院的答復,否定了這個建議。其理由,「有能力執行」是刑法規定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要件,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下稱《立法解釋》)也堅持此觀點。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必須以法律和立法解釋為依據。《拒執罪司法解釋》第二條是對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第(五)項「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作的進一步解釋,必須堅持被執行人「有能力執行」這一前提條件。同時,「有能力執行」作為犯罪構成要件,嚴格的講,是對行為人追究犯罪時需要查明的事實,不是執行義務人報告財產等非刑事追究程序中必須查明的事實。不能因在執行義務人報告財產等程序之前法院無法查明其是否有能力執行為由,認為「有能力執行」不應作為追究拒執罪的前提。當然,在《拒執罪司法解釋》第二條所列的具體行為中,如果從行為表現可以認定行為人具有履行能力,則「有能力執行」不需要再單獨認定;「經採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不宜理解為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已經實際執行完結,宜理解為法院決定採取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並依法將相關決定送達執行義務人的情形。當然實踐中執行義務人可能因下落不明,相關決定無法送達而並不知悉自己被罰款、拘留,此時執行義務人仍不履行義務,是否應當認定為情節嚴重,需要斟酌。對此,應當在個案中具體判斷加以解決。
2、制度上的問題。
現在法院系統喜歡公布各種統計數字,以證明「基本解決執行難」已經達到預期目標。但是實際上,執行不到位的案子太多,最後多數都以「終本」的形式結案,這樣操作的結果就是,老賴太多,真正執結到位的案子並不多,但是對外公布的執結率是百分之九十多。
3、各地執行尺度不一。
例如,浙江高院曾經出台史上最嚴執行十三條,其中第九條規定「對作出了拘留決定而被執行人又下落不明的,10日內提請公安機關協助控制被執行人」,結果玩失蹤的老賴大幅度減少,執行效率大為提高。河南、江蘇等法院重用拒執罪這一法律武器,失信被執行人數量也是明顯回落。顯然,工作力度大的地區,的確達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老賴立慫,工作力度小的地區,老賴就肆無忌憚,沒有最賴,只有更賴,結果就出了唐山黃淑芬、青島武鑫等極品老賴典型。
4、部門協作尚欠火候。
在強制執行中,有很多工作需要 社會 各部門的支持。例如查找老賴下落,需要公安部門配合,限制老賴坐高鐵,需要鐵路部門配合。如果這些部門配合,工作效率就高,就會對老賴的打擊形成合力,如果部門之間扯皮,則老賴樂開了花。
5、法院人少案多一時難以消化。
現在很多法院人少案多的問題非常突出,例如一個縣級法院,執行局十來個人,壓著幾千執行案子,叫他們高效率地執結根本不可能。其實越是對老賴手軟,老賴越是放肆,成了破窗效應,越難以執行到位。如果現在立馬來真的,殺一儆百,其實老賴絕不會有那麼多。

現在全國的失信人達到一千六百萬,為什麼法律不斷完善?失信人數不斷增加呢?這就是我們這個 社會 要解決的問題,失信的千萬人大軍中,有錢不還的老賴畢竟佔少數,絕大多數都是因創業失敗,貸款還不起造成的,還有一部分是那種網貸平台和賣車行的黑車貸亂發貸款造成的惡果。

現在的黑網貸和黑車貸放貸不像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我記得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時,貸款手續是很嚴格,放貸機構先看你貸款人有沒有財產可保障,如果無財產,你可以提供有財產的擔保人進行擔保。這樣保證了貸款有80%的返還率,壞賬率還是很低的。而如今的放貸機構和黑車貸,他們放貸,根本就不分青紅皂白,他管你有財產沒有,只要你是個人,他就給你放貸,更嚴重的黑車貸還設置陷阱套路貸讓你往裡跳,甚至更嚴重的把學生們當作放貸的對象,黑網貸和黑車貸的放貸者們認為你還不起由法院制裁嗎?人是有情,法律無情。

對於這1600萬人的失信大軍,嚴重影響了 社會 的進步,最高人民法院應盡快出台個人破產法允許個人破產,對於真正深陷套路貸,黑車貸的失信人,法院查找兩次,沒有財產,無能力償還者,法院就要刪除失信人名單,恢復失信人正常的生活,以使他們有生活的信心,有二次翻身的機會,體現 社會 和諧。對有關律法要進行修訂,嚴厲打擊黑網貸砍頭息,黑車貸套路貸行為,維護貸款人的合法權益。

為什麼法律每年都有修改優化,而失信被執行人還是不斷增加呢?

法律修改優化,這跟失信被執行人增加並沒有直接關系,甚至應當說沒有關系。這是最高院官網公布的失信被執行人數。目前失信人數是5825848。對於這個數據,大家覺得多,還是少?

失信被執行人數量不斷增加,除了跟經濟發展因素有關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對於處理問題觀念的轉變。現在多數人對於產生糾紛,都傾向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但凡去法院立案大廳看看就知道,每天排隊立案的人那是熙熙攘攘。法院的案件多,那執行案件自然也多,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數量自然就多。

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法律每年都修改優化,這是因為隨時代的發展、 社會 的進步,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思維,面對這些新的東西,法律是滯後的,為了解決這些新的東西,必須對原有的不適應的法律進行修改,以解決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如刑法修正案,每次都會刪減一些罪名,增加一些罪名,以適應日益發展的新生活的要求。

針對失信人問題,當年主要是為解決法律白條問題,也就是解決執行難的問題設立的失信人制度。老百姓官司打贏了,卻拿不回半分錢,所以戲稱法院的判決書為「法律白條」。「法律白條」當年已經引起巨大的 社會 問題,已經到了不解決就會影響到 社會 穩定。中央才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接連二三出台執行措施,加大執行力度,對拒不執行判決的人查詢個人徵信系統,列入失信人名單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老賴,對其進行懲罰。

可見,修法和失信人名單增加沒有直接關系,修法不僅不會使失信人減少,反而是進入失信人名單即老賴行列的越來越多,這也符合法治 社會 的要求。整治亂象叢生的民間借貸市場,必須採用重典,才能真正恢復誠實信用的 社會 經濟生活,才能有利於 社會 穩定,經濟發展。

———————————————————

關注我@漠北虎

一個有良知的法律人!

法院訴訟相當於消防局救火、醫生治病。

火可能會撲滅,也可能無法撲滅。

病可能治好,也可能無法治好。
法律的修訂相當於消防預防制度不斷完善,防病治病指南不斷改進。
消防預防制度本身無法防止火災的發生,還需要落實。而且即便落實,也不能保證火災百分之百無法發生。

防病治病指南本身也無法防止疾病的發生,還需要落實。而且即便落實,也不能保證不得病,而且還可能因為防病意識增強,產生就醫人員劇增的可能。

所以,法律每年改進完善,只能說減少糾紛發生的可能,可能完善執行力度,但並不能減少糾紛的發生,更不能保證判決後,百分之百得到執行。
而且現實中,除了少部分故意拖欠不還的外,還存在大量的被執行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履行能力的情況 。
而被執行人無能力履行,與法律關系不大,與經濟大環境關系更大。

據我的實際工作感受,前兩年經濟大環境好的時候,執行難度並不是很大。這兩年銀根收緊,經濟環境欠佳後,執行難度倒是越來越大,糾紛越來越多,無力履行的被執行人越來越多,被上了黑名單的也隨之大量增加。

綜上,法律的修改完善,當然無法阻止失信被執行人的增加。

①允許執行局法官對被執行人定位。

②被執案件沒執結前被執行人每月必須到法院當面報道一次,否則將做為拒執罪的重要定罪依據。

③好的執行法官也較多,聽取基層執行法官的需求和意見。

為什麼法律每年都有修改優化,而執行失信人還是不斷增加呢?

修改優化法律和不斷增加的失信人,是兩個概念。關鍵是有法必依的問題,法律制定的在完善,執行不到位還是等於沒有,這就是為什麼強調要「善法良治」,就是這個道理,說真的規范、治理、懲戒失信人的法律法規一點也不缺乏。假如這些有利減少失信人的法律、法規落實到位,也不會有真多的失信人。所以,「善法」與「良治」完美的結合,才是減少失信人的最好辦法。(案件有問題私信我,為您提供法律服務

對於老賴沒有懲罰力度,很多人想當老賴,有錢花就行。這就是 社會 現狀。

2. 教師晉級黨校學歷能否使用問題

因為黨校學歷與國民教育學歷不接軌,所以一直不被教育認可,2008年中共中央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將此前「黨校學歷可以享受同等國民教育的有關待遇」的規定刪去。這意味著多年來關於 「黨校文憑」的效力爭議有了結論。參考:中共中央新近頒布《黨校條例》,黨校學歷將不再享受同等國民教育學歷待遇

【《財經網》專稿/記者 王和岩】多年來,中國各級黨校開展的學歷教育,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的國民教育一樣,提供各種文憑。但由於未與國民教育體系接軌,黨校文憑能否獲正式認可一直存在爭議。
日前,中共中央頒布實施《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下稱《條例》),將此前「黨校學歷可以享受同等國民教育的有關待遇」的規定刪去。這意味著多年來關於 「黨校文憑」的效力爭議有了結論。
今年9月3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印發<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的通知》(中發[2008]13號),其中附有《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全文。1995年9月6日發布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暫行條例》(下稱《暫行條例》)被同時終止。

依法規范「黨校文憑」
此次頒布的《條例》與之前相比,最引人矚目的當屬有關「黨校學歷」相關規定的變化。
《暫行條例》第18條規定,「黨校學歷是幹部在黨校學績的一種標志。黨校主體班次的學員,按教學計劃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經考試考核合格者,取得黨校學歷,並作為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任職資格。中央黨校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舉辦的學制二年以上的長期班次,學員學完必修課程,經考試考核合格者,授予黨校學歷,可享受國民教育相應學歷的有關待遇。」
而在剛剛頒布的《條例》中,這一規定僅被表述為「黨校學歷是幹部在校學績的標志。黨校學員按照教學計劃要求完成學習任務、經考核合格的,取得黨校學歷。」
《條例》還刪去了《暫行條例》中的第24條,其大意為「中央黨校和有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在辦好主體班次的前提下,可辦以黨員幹部為主要對象、與黨校職能相應的函授教育。學員學完必修課程,經考試考核合格者,授予黨校函授教育學歷」。
這一顯著變化,結束了黨校和教育部門間持續20多年的有關「黨校學歷是否等同國民教育學歷」的拉鋸戰。
《條例》對黨校教育依法規范,還意味著明確了教育部門在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
《暫行條例》第20條稱,中央黨校和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經國務院學位管理部門批准,可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要求,招收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並納入國家學位管理體系。
而《條例》第20條則明確規定:中央黨校和具備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黨校,依法取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並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後」,招收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納入國家學位管理體系。

黨校學歷效力拉鋸戰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乃至各級黨校在幹部培訓任務之外開始辦學。發展到今天,分為學位教育和學歷教育兩部分。中央黨校及部分省級黨校所設的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碩士及博士學位點,其所提供的學位教育與正規教育無異;而黨校學歷教育,雖包括大專、大本及研究生在職教育,由於未與國民教育體系接軌,其文憑至今未獲國家正式認可。
由此,圍繞「黨校學歷」的效力,在中央黨校和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間多年來展開了「拉鋸戰」。
1983年出台的《中共中央關於實現黨校教育正規化的決定》指出:「各級黨校的培訓班、理論班,都要實行考試、考核制度和學歷制度,根據入學前的文化水平和入學後的學制,所學課程,經過考試合格者,取得同國民教育體系相當的學歷和待遇。」但據《財經》記者了解,中央的決定出台後,只有1985年和1986年兩屆黨校畢業生的文憑,獲得了當時國家教委的承認。
1995年7月,原國家教委在《關於重申黨校學歷不應等同於國民教育學歷的復函》中指出,黨校學歷不應等同於國民教育系列學歷,不作為報考國民教育系列專科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學歷依據。
2000年6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面向21世紀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的決定》(中發[2000]10號,下稱「10號文件」)。「10號文件」再次強調,黨校學歷「待遇參照國民教育相應學歷的有關規定」。
據《財經》記者了解,現實中,黨校學歷在全國范圍的相當一些系統內獲得承認,但也有一部分系統,黨校文憑依然不被認可,其中就包括全國統一司法考試。
近年來,因持黨校文憑無法參加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全國各地狀告司法組織者的訟爭不在少數,但無一例外都敗訴。如2007年5月31日,湖北建始縣法院法官黃志佳憤而將中央黨校告上法庭。(參見《財經》2007年第24期「湖北一基層法官狀告中央黨校」)
《財經》記者獲悉,全國像黃志佳這樣擁有「黨校文憑」者多達320萬之眾。黃志佳對《財經》記者表示:「我們的黨校文憑不被承認,我能理解,但總得有人為我們負責。我將要求辦學的中央黨校、要求出台政策的中央為我負責,承擔賠禮道歉、雙倍賠償的民事責任,要求追究教育部瀆職責任。」
不過,自去年7月19日武漢市江漢區法院通知黃志佳,已受理其狀告中央黨校案,至今一年有餘,江漢區法院還沒有開庭審理。■

熱點內容
普及法律知識條幅 發布:2024-05-09 19:47:49 瀏覽:726
學車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09 16:17:25 瀏覽:432
南昌厚誠法律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2024-05-09 14:59:51 瀏覽:285
刑法有關國家安全的規定 發布:2024-05-09 11:33:43 瀏覽:89
鄉鎮健康促進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09 11:26:26 瀏覽:114
九堡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4-05-09 10:04:55 瀏覽:153
秦皇島法官療養 發布:2024-05-09 08:46:33 瀏覽:143
司法局大院 發布:2024-05-09 06:21:41 瀏覽:184
小鎮大法官女律師 發布:2024-05-09 04:15:52 瀏覽:378
涉僑法律服務工作站 發布:2024-05-09 02:39:52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