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婚姻法中無效婚姻的論文
Ⅰ 畢業論文,無效婚姻制度,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老師書是代表人物的代表觀點,求高人幫忙!急!!
2.1國外婚姻無效制度現狀
從當前世界各國關於親屬法的法律制度來看,對違法婚姻的規制大體上可分為兩種立法模式,即單純規定無效婚姻或可撤銷婚姻一種的單軌制和既規定無效婚姻又規定可撤銷婚姻的雙軌制。採取不同的立法模式,既反映了各國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反映了地區間法律文化的差異。
2.1.1單軌制
單軌制立法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只規定無效婚姻的方式和只規定可撤銷婚姻的方式。有些國家規定,只要缺乏法律規定的某一個結婚要件的,都屬無效婚姻,絕對無效,無效婚姻從一開始就不發生婚姻的效力。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人可以是婚姻當事人,也可以是其他相關特定人或特定的國家機關。屬於這一類親屬法的有義大利,俄羅斯等國家。如義大利民法典第一編第六章第三節中規定,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人、與殺害自己配偶而被判刑的人不得結婚,對違反上述規定的違法婚姻,可以由新婚夫婦和他們的最近尊親屬、檢察機關和其他所有因提起訴訟而得到合法利益和現實利益的人提起撤銷婚姻之訴;另外,未成年人不得結婚,當事人不滿法定結婚年齡,可以由新婚夫婦、他們的最近尊親屬、檢察機關提起訴訟;對於非自願婚,即結婚時一方沒有辨認能力或意思表示能力,或者在脅迫之下、恐嚇之下表達結婚意思的,或者對配偶的人身辨認錯誤或個人基本情況產生重大誤解而表達結婚意思的,可以由配偶提起撤銷婚姻之訴。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在義大利婚姻法中,除了婚姻關系當事人之外,只要確認婚姻無效能夠維護自己一定合法權益的人都可以對違法婚姻提起無效之訴。
規定欠缺法定結婚要件的婚姻全部為可撤銷婚姻。在這種立法模式下,沒有無效婚姻的情形,只要不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相關當事人皆可以申請撤銷。如德國《民法典家庭法》第1313條規定:「婚姻只可以在法院的判決基礎上予以撤銷,婚姻隨在發生法律效力後而解除。在德國家庭法中規定,可以撤銷的婚姻有以下幾種情形:(1)重婚,一人在結婚前已有合法婚姻;(2)無行為能力的人結婚;(3)未到法定結婚年齡:(4)一方性無能;(5)直系親屬和兄弟姐妹之間的結婚;(6)雙方無意共同生活:(7)一方不知其行為是結婚;(8)因受欺詐而結婚;(9)因受脅迫而結婚等等。雖同為可撤銷婚姻,但申請主體有所不同:在(1)一(6)情形中,申請撤銷的權利人為婚姻關系中的任何一方、主管行政機關以及重婚涉及的第三人;而在後三項中申請人則只能是婚姻關系的當事人,撤銷婚姻的後果依照關於離婚的規定予以確定」。
2.1.2雙軌制
雙軌制是指既規定無效婚姻,又規定可撤銷婚姻的立法模式。其中的可撤銷婚姻只能由婚姻當事人或者特定的人在一定期限內提請法院予以撤銷。婚姻的效力從宣告撤銷時起消失,沒有溯及力,又稱相對無效的婚姻。若有撤銷請求權的人未在期限內起訴,則婚姻一直有效。雙軌制根據親屬法中對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不同側重,又可分為幾種具體情況。
規定無效婚姻佔主體地位,可撤銷婚姻相對較少。我國就屬於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我國對絕對無效的婚姻規定了四種情形,即重婚、早婚、近親婚和疾病婚,而對可撤銷婚姻只規定了當事人受脅迫而結婚的一種情形。另外,法國也有類似規定。但各國在申請無效或撤銷的主體方面則也有不同的立法要求,如《法國民法典》僅規定未經夫妻雙方或一方自由同意而結婚的只能由婚姻當事人起訴;如人的根本資格發生錯誤,則只能由另一方配偶申請婚姻無效:對須經父母、直系尊血親或親屬會議同意才能結婚的,只能由有同意權的人或須經同意的人起訴。「該法第184條則規定,除上述之外的都是絕對無效婚姻,並可由夫妻雙方、有利益的人、檢察院提起訴訟」 。
規定可撤銷婚姻佔主體地位,無效婚姻相對較少的立法模式。規定無效的條件較少而可撤銷的條件較多的,有瑞士、我國台灣地區、日本、美國等親屬法。如《瑞士民法典》親屬編規定的無效婚姻有:結婚時配偶一方己有婚姻關系,結婚時配偶一方患有精神病或因繼續存在的原因無判斷能力,配偶雙方因血親或姻親關系而被禁止結婚;而其可撤銷婚姻則有:配偶一方在舉行結婚儀式時因暫時的原因無判斷能力的,因誤解而結婚的,因受欺騙而結婚的,因受脅迫而結婚的,無婚姻能力人、未成年人或禁治產人未經其父母或監護人贊同而結婚的等,可撤銷婚姻的條件明顯多於無效婚姻的條件
2.2我國婚姻無效制度的現狀
在我國,長期以來人們將無效婚姻稱之為違法婚姻,我國1950年和1980年的婚姻法都沒有對婚姻的無效作出明確規定,據此有人認為我國沒有婚姻無效制度,其實,我國婚姻法雖然沒有以立法的形式對婚姻無效制度作出明文規定,但我國1980的頒布的婚姻登記辦法和1994年頒布施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中都有婚姻無效的規定,如1994年頒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公民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或者符合結婚條件的當事人未經結婚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其婚姻關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婚姻登記,對結婚、復婚的當事人宣布其婚姻無效並收回結婚證。由此看來,「以上辦法和條例雖然規定了婚姻無效的原因及處理等問題,僅僅是籠統規定」 ,但仍未建立一套系統完備的婚姻無效制度。2001年4月修改後的《婚姻法》對無效婚姻作出了明確規定。這說明,我國的無效婚姻制度已正式成立。婚姻無效是違法婚姻的法律後果,從理論上講,違法婚姻由於其違法性而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應等同於婚姻無效。但在現實條件中,並不是所有的違法婚姻,都是婚姻無效。這是因為,婚姻關系是一種特殊的人身關系,其後果不僅及於當事人雙方還直接影響到子女和家庭其他成員;同時,婚姻關系又具有強烈的倫理性,它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繫到家庭和社會的穩定,所以,各國對違法婚姻的立法都極為慎重,並不將所有的違法婚姻都簡單地歸於無效。比如,有些國家認為結婚條件的規定有輕重程度之分,只將那些違反較重要結婚條件的違法婚姻規定為無效婚姻。再比如,我國在1994年2月1日以前,有條件地承認事實婚姻的效力的作法,都說明違法婚姻的范圍較無效婚姻為廣,也就是說婚姻無效肯定是違法婚姻,而違法婚姻不一定引起無效的後果。
所以,婚姻無效是對不符合結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而成立的婚姻關系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認定,是違法婚姻的一種法律後果。通過對婚姻無效的原因、認定程序、訴訟請求權、訴訟時效及法律後果等規定,構成婚姻無效法律制度。婚姻無效制度作為婚姻法律體系中結婚制度的保障,是婚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婚姻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完善與否,直接影響違法婚姻的治理,因此,建立全面系統的婚姻無效制度乃是完善我國婚姻立法的當務之急。
2.2.1婚姻無效的原因
我國《婚姻法》第1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未達法定婚齡的。」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無效婚姻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重婚,所謂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即某個人同時有兩個以上的配偶。重婚是對一夫一妻的家庭原則的破壞,因此為各國法律所禁止,並且對於重婚,其後果歸於無效。如果其重婚行為違反了刑法規定的,還應追究其刑事責任。近親婚,從我國婚姻法的規定范圍上看,凡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的,都是無效婚姻。疾病婚,禁止特定的疾病患者結婚,如患麻瘋病、性病、重型精神病未經治癒,以及患其他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或暫緩結婚的疾病的婚姻,屬於無效婚姻。早婚,早婚是指男女雙方或一方未達到法定婚姻而結婚,即指在未達到法定婚齡之前所形成的非法兩性關系。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歲,女不得早於20歲。只有男女雙方分別達到法定年齡,才允許結婚。未達到這個年齡而結婚者,謂之早婚。未登記婚,未登記婚是指男女雙方沒有履行結婚登記程序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兩性關系。未登記婚違反的是婚姻成立的法定形式要件。從婚姻成立應當具備的法定條件角度來看,未登記婚同樣是無效婚姻,其婚姻關系不受法律保護。
2.2.2婚姻無效的法律後果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引起以下法律後果:婚姻關系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我國現行婚姻法第12條規定:「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可見,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從當事人結婚之時,婚姻就沒有法律效力,即使當事人騙取婚姻登記,該婚姻也是自始無效,不受法律保護。當事人之間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婚姻法有關夫妻權利義務的規定,前提是合法婚姻,是有效婚姻。由於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條件,是違法婚姻。因此,婚姻法有關夫妻權利義務的規定以無效婚姻被撤銷婚姻的當事人都不適用。當事人所生子女適用婚姻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雖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這種婚姻所生育的子女卻受法律保護。我國婚姻法確立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婚姻法中規定無效婚姻、可撤銷婚姻當事人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時,堅持並貫徹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規定其當事人所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同樣的權利義務,任何人不得歧視。「當事人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 。
Ⅱ 我國無效婚姻制度論文選題目標和意義及該課題的主要內容
摘 要
我國新婚姻法確立的婚姻無效制度,是一個進步。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還不能使無過錯方和弱勢方的正當權益得以充分保護。我國立法和其他國家有很大差異,這必然引起與其他國家法律沖突。因此,應對此進行思考。
關鍵詞:無效婚姻制度 自始無效婚 可撤銷 思考
一、 我國無效婚姻制度的建立
我國在1980年頒布的《婚姻法》中未明確規定有「無效婚」,但從中可推導出,未取得結婚證而同居的,屬無效婚姻。得不到法律保護。此後1994年《婚姻登記管理條例》首次明確提出「無效婚」概念。其第24條規定「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公民以夫妻名義同居的,或者符合結婚條件的公民,未經結婚登記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婚姻無效,不受法律保護」此後,我國在2001年4月28日修正的《婚姻法》正式規定了無效婚姻制度。第1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1)重婚的;(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3)婚前有醫學上認為不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4)未到法定婚齡的。」第41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另外,2001年12月7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包含的34個條文中就有16個涉及婚姻無效。
從後二者中可以看出我國婚姻法中比較系統地規定了無效婚姻制度。它有利於法官在判決時有明確的規定可遵循,有利於當事人在較早階段參照法條推知自己的訴訟結果,有利於調整婚姻秩序,通過判決不合法婚姻無效的方式來維護法律威嚴。這無疑是一個很大進步。此外,《婚姻法》第12條還規定了「同居期間所得財產,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體現了對無過錯方和弱勢方的保護。這實際上是「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原則」的貫徹。但是,這一原則並沒有在無效婚姻制度中得到徹底地貫徹。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按照該無效婚姻制度的處理,則自始無效和被撤銷婚姻成立之初就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雙方當事人不是夫妻,雙方無權依法繼承對方的無遺囑死亡財產;一方沒有義務扶養一直與他共同生活並採信他們已婚的另一方。
但在現實生活中,新婚姻法所歸納為無效婚姻的幾種情況裡面,存在著惡意當事方採取種種手段對善意當事方的欺詐、利用以及對責任的逃避等現象,在此情況下,新婚姻法規定的雙方不存在任何婚姻關系這種制裁方式並不能真正達到對惡意方的制裁,反而幫助了惡意方逃脫婚姻責任,實際上讓惡意方推脫應承擔的責任,而善意方卻無辜受害。同時,也不能很好地保護無過錯方和弱勢當事人的應有權利。
二、 我國規定的無效婚姻的具體表現
1、 事實婚姻
新婚姻法第8條規定應補領結婚證,《解釋》第5條進一步加以具體化「未按婚姻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士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1994年1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二)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照解除同居關系處理。」依該《解釋》起訴到法院後,法院應告知補辦結婚登記,補辦後,則按有效婚姻處理;如未補辦,按照解除合同關系處理,即視為從未存在過婚姻關系。
《解釋》第6條規定「未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一方死亡,另一方以配偶身份主張享有繼承權的,按照本解釋第5條原則處理。」而按第5條當法院告知其補辦結婚證書時,按《婚姻法》第8條規定,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結婚登記機時關進行婚姻登記,但因一方當事人死亡,另一方當事人單獨是無法進行登記的。《解釋》第6條規定的情況實際上繞了個大圈子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從上可看出,在1994年2月1日以前不符合婚姻事實要件,2月1日後才符合實質要件但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在補辦結婚登記的前提下,確認為有效婚姻。但一方面雙方爭議嚴重到需要法院解決,說明補辦登記的可能性已是非常微小,另一方面,補辦登記後就有了結婚證,不再是典型的事實婚姻了,因此,我國婚姻法基本上是不承認事實婚姻的。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未婚同居現象呈上升之勢,而且范圍廣泛,既有受教育程度高的知識分子,又有程度較低的一般社會青年,通過這種社會現象形成的社會關系直接對個人身份、財產、子女親屬等都有影響,而新婚姻法卻給這種重要的社會關系留下空白。
2、 近親婚
《婚姻法》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但是,並沒有血緣關系的自然血親和無血緣關系的擬制血明確加以區分。在養子女相互間、養子女與養父母之婚生子女間屬於無血緣關系的擬制血親,他們的婚姻是不存在的遺傳障礙的。如果解除收養關系,那麼也不存在倫理道德的障礙了,並不會損害他人及社會利益。《婚姻法》第7條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這一規定對婚姻關系確立以前的結婚行為做出禁止,如這種婚姻關系已經確立,那麼可根據該法第10條中「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姻無效」為理由,申請法院判決婚姻自始無效。而《解釋》第8條規定「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10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從中可看出,如前所述的通過收養方式形成的具有擬制血親關系的當事人間,如婚姻關系被當事人的近親屬以婚姻法第10條「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為理由,申請法院判決婚姻無效時,婚姻當事人雙方通過解除收養關系等方式而使得雙方間不再具有親屬關系,那麼按照《解釋》第8條,法院應判決其婚姻無效。同樣,當事人可通過這種方式使得其不違反婚姻法第7條關於禁止近親結婚的規定可以結婚。
而我國婚姻法中沒有把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區別開來的情況下,那麼按上述條文規定,自然血親關系的親屬間是否也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解除其親屬關系,而使得其可以結婚或其已結婚有效呢?
3、不同意婚
不同意婚包括欺騙婚、虛假婚、脅迫婚、不適齡婚等。在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口流動越來越大,在雙方准結婚後,因為雙方戶口所在地相隔太遠,所以實際情況往往是甲方從自己戶口所在地辦理結婚證。如果甲製造了一個假的材料,到乙方戶口所在地辦理結婚證。而乙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甲結了婚,而後甲卻以其材料是假的,雙方無合意為由主張婚姻無效,這屬欺騙婚,現在很多工作單位都在分房等方面給予已婚者和未婚者不同待遇,有不少人就假借合謀結婚的形式得以享受分房待遇,這是虛假婚。還有進行人身榮譽、財產危脅以達到結婚目的,這是脅迫婚。除虛假婚、不適齡婚外,其他幾種至少一方當事人無過錯的,往往是被侵權的結果,比如脅迫婚,欺騙婚等。他們往往是女方、被迫盡配偶的義務。如果把這些全部做自始無效處理,不保護無過錯才應享受的配偶權利和向惡意方追償權利的話,則無法體現法律實質意義。
《婚姻法》第10條規定了「未到婚齡的,婚姻無效。」《解釋》第8條規定「申請時,法定的無效婚姻情形已經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很明顯,未到婚齡結婚的當事人或其近親屬申請法院宣告婚姻無效之時,如雙方當事人已滿婚齡,則其婚姻有效,法院不得宣告自始無效。反過來,如「申請時」有一方未到婚齡,則法院應宣告婚姻自始無效,即使女方懷孕甚至已有子女並共同生活多年。而實際上不適齡婚姻中,如女方已懷孕,則各方的申請宣告無效權歸於消滅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孩子的出現使得各方不可能再恢復原狀,視作婚姻從未存在過,這一點應仔細重新考慮,宜把已至婚齡和懷孕一起作為消滅宣告無效的誘因更為妥當。
4、疾病婚
《婚姻法》規定:「婚前患有醫學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婚姻無效。這主要是一些治療難度較大且會遺傳的疾病。把這種情況作為禁止結婚的條件, 其目的是為下一代及其配偶生命健康權考慮,讓配偶擺脫困境。但這只是從客觀的角度來考慮,而沒有考慮到主觀善意和惡意的因素,比如甲和乙之間有著極其濃厚的感情,在准備結婚前甲被發現有某種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然而,為了有利於甲的治療並讓其度過幸福的後半生,乙自願與甲結婚,並擔起照顧甲的責任,並自願不要孩子。這對甲來說,無論從心裡上還是從生理上的病情治療來說,都是極其有益的。而且對於乙,可以從對愛人的照顧與生活中得到幸福。反之,乙可能後半生生活中感到悔恨和遺憾。這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也不會損害到任何第三人利益。還比如,甲故意隱瞞其犯罪事實,在和乙生活了多年後死去。而根據《解釋》第7條規定,有權申請婚姻無效的的主體「包括婚姻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後者以「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為申請理由」的,因此,在以上兩種情況下,如果甲的親屬以「疾病婚」為由要求法院裁定婚姻不符合法定要件而自始無效。那麼乙在付出了大量心血,財物而甲死亡後,乙卻不能以配偶的身份繼承甲的遺產,不能以配偶的身份向第三者追償對甲的的侵權。
上述情況下,如果未死亡,而乙因照顧甲而身心疲憊,反需要甲照顧時,甲卻可以棄之不顧,不給乙治病。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婚姻是無效的,甲沒有法定義務照顧乙。這無論從俗理道德法理的實質正義還是以民法的保護私權的精神來看,都是不公平非正義的。
如果把這個案例不做自始無效處理的話,則在婚姻被法院撤銷之前,甲和乙之間的關系按夫妻的權利、義務處理,甲和乙有相互扶養的義務。乙可以配偶的身份繼承甲的遺產。但是,這么一來,醫學上認為不能結婚人就和普通人結婚的後果是相同了,如果甲有後代的話,則他們的後代可能會給社會帶來負擔和危害,故簡單地同意這類結婚不可行。故未償不可以在當事人自願同意生孩子的前提下允許結婚,並制定一系列的針對違反此前提的懲罰措施。應該認為,在承認現實基礎上,把婚姻撤銷前這段當事人間的關系視為通常婚姻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以便有利於更好地保護當事人權利,有利於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實現對實質正義的法律精神追求,而且是體現公平與正義的。
5、重婚
重婚一般被認為是嚴重違背倫理道德、社會公益的。比如甲與乙結婚後,甲又與丙結婚。丙會被認為第三者插足,與甲的婚姻會判決無效,其權益得不到婚姻法保護,甲丙甚至會受到刑法的懲罰,尤其是當甲屬於現役軍人的妻子時情況更是如此。我國刑法第258條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第256條「明知是現役軍人的配偶而與之同居或結婚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但是,如果甲採取種種方法欺騙丙,隱瞞其與乙已婚的事,而丙又處於一個智力正常情況下無法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甲乙已婚的事實,並深信自己與甲的婚姻是合法婚姻狀態中,則簡單地判決自始無效,致使丙與其子女處於生活困境中,無法從甲得到和丙作為配偶已盡義務相稱的補償,顯然對甲不公平。這樣的法條實際上充當了保護侵權者的角色。在丙知道自己與甲婚姻屬重婚以前,單方合法的權利、義務在已受損害情況下,不能一概制裁,而不加以保護其應有的向對方追償的權利,如前所述,《婚姻法》不承認事實婚姻,因而有配偶者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就不算重婚了,這是典型的以表現形式規避重婚之名而行重婚之事。
在此,我們要反思一下申請婚姻無效的主體問題。《解釋》第7、10條規定了申請主體的范圍除脅迫婚外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在脅迫婚中已知前述,申請主體除受脅迫當事人外,應擴大到受脅迫方的近親屬。第7條把「利害關系人」限定為某一方或雙方的近親屬,這個范圍過於狹窄。因為現實中可能存在著明顯利用婚姻惡意進行逃避債務的情形。比如甲欠乙大量債務,但甲不願償還,於是甲未到婚齡或與其有禁婚親屬關系的丙通過某種方式拿到結婚證。但並不從事實質的婚姻生活中,以到將採取適當時機再以未到婚齡,禁婚親屬關系為申請宣告婚姻無效。因《解釋》僅規定婚姻當事人及其某一方或雙方近親屬有權申請法院宣告婚姻無效,故乙無權提出申請。於是丙可以在暗處處理子女自己的財產後,和甲協商留下證明雙方同意把各自財產當作婚姻財產的書面證據,通過這種方式,乙因婚姻關系取得甲一半財產,而甲償債時卻僅僅以甲在婚姻財產中的份額為限,這樣大大減少了甲的償債能力,因而損害了乙方的債權。所以,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當事方明顯地有著利用婚姻形式惡意逃避義務之目的,對有權申請婚姻無效的「利害當事人」應當擴大解釋。
三、 無效婚姻制度的理論思考
在民法中,不合法的民事行為分為無效和可變更、可撤銷。無效的法律後果自始無效、恢復原狀;撤銷事由包括欺詐、脅迫、乘人可危、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撤銷權人可變更、可撤銷民事行為是請求撤銷還是變更,由撤銷權人自由選擇。而婚姻關系的雙方當事人身份事實及子女切身利益,不可能恢復原狀。所以《婚姻法》把無效婚姻的幾種情況都納入到自始無效范疇的做法不能很好地符合社會現實的需要,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公正和人文關懷。應該只把嚴重違反社會公益的幾種情況歸入自始無效婚。而把其他的歸為可撤銷,不具追溯力,即把當時雙方在婚姻撤銷宣告生效前的關系作為普通婚姻中夫妻間的關系處理。
婚姻法是私法、是民法的必要組成部分、私法是以規范私人之間基本生活關系,保護當事人民事權益為目的法律,是有利法、是平等之法。因而婚姻法應以保護私權,在民事權利體系中確立親屬權應有位置,作為其基本價值取向。其主要目的不在於制裁,而在於解決糾紛、分清責任保護無過錯方、弱勢方利益,調整社會秩序。而且,規定的的制裁也應為保護無過錯方、弱勢方的權益而制裁。正如陵孟德斯鳩認為「寫這本書的目的就要證明這句話,適中寬和精神是立法者的精神……。」①以想像的某種至善境域為借口,而對一件不是壞事加以禁止,這很有必要。②所以,立法者應保護和制裁並重,制裁應服務於保護。③體現在無效婚姻制度中,應盡量減少自始無效婚姻種類范圍,而在可撤銷婚中。也應以實現法律的實質正義精神為目標,強調對善意的已盡配偶義務的無過錯方、弱勢方作為配偶應享有的權利以及向惡意方追償權利的保護,這將使得可撤銷的結果漸漸趨同於離婚的結果,英國學者甚至作出了無效婚姻制度已日益消亡的判決。
行嗎?
Ⅲ 結合婚姻法以及身邊婚姻家庭案例談談對戀愛 婚姻家庭法律問題的認識
事業的成功,往往與美滿的婚姻家庭密切相連。從戀愛到締結婚姻、建立家庭,是人生的必經階段。大學階段,妙齡韶華,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家庭觀,處理好復雜的感情和人際關系,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成才。
一、愛情與人生
愛情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話題。許多人不惜用最美麗的語言來描繪愛情的永恆和不朽,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激勵、情緒上的歡愉、生活上的充實,沒有愛情的人生是蒼白的、消沉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也有人由於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自己經歷過不幸,對愛情持悲觀的態度,認為美好的愛情只是戲劇中的演繹,而生活中的愛情帶給人的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歡愉。
在現實生活中,正確地認識愛情的本質,處理好戀愛關系,愛情就會給人生帶來幸福,不然的話,就可能成為人生不幸的誘因。
(一) 愛情的本質
所謂愛情,是指男女之間基於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相互傾慕,並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終身伴侶的一種強烈、純真、專一的感情。性愛、理想和責任是構成真正愛情的三個基本要素。
性愛把愛情與人世間的其他情感,如親人之愛、朋友之情或同志之誼明顯的區別開來,使愛情成為特殊的「情愛」。
理想賦予愛情更深刻的社會內涵,是愛情生長的內在依據。愛情是兩個人感情的交融,是愛她(他)和自愛的統一。對方的人品就是我對人品的追求,對方的行為就是我認同的行為標準的體現;對方的言談就是我心聲的表露。這種人格上的相互映襯,志趣上的相互認同,就形成了雙方對生活的共同理想。從而使真正的愛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夠振奮人的精神,激發人的智慧,升華人的品德。
責任是對性愛和理想的升華,責任也因此成為愛情得以長久的重要保障,是堅貞愛情的「試金石」。古今中外,人們所贊美的愛情無不體現著戀人間為對方「忘我」的付出。這種自願擔當的責任,豐富了愛情的內涵,提升了愛情的境界。
上述三個基本要素構成了愛情有機的統一整體,它們的完美結合也就成就了人世間美好的愛情。性愛的吸引,使得愛情打上了情愛的烙印,並把異性間的愛情與異性間的友誼根本區別開來。理想的契合,使得愛情表現著戀人們對生活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使熱戀中的人們煥發出極大的熱情來克服生活中的消極和頹廢。責任的擔當,則使得愛情不是自私得佔有對方的感情,而是自覺自願地為所摯愛的人付出感情。
真正的愛情是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體現著人的自然的和社會的雙重需要,並通過生活而獲得充實的意義。
愛情是人生一道亮麗風景。人生在具體的社會和文化環境中展開,理解和把握愛情真諦或本質,要考慮到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考慮到一定的文化傳統、社會心態和風俗習慣的影響。
(二)戀愛中的道德
男女雙方培養愛情的過程或在愛情基礎上進行的相互交往活動,就是人們日常所說的戀愛。戀愛不是「亂愛」,戀愛必然會受到道德的激勵或約束。戀愛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因而戀愛中的道德又不同於一般的人際交往的道德。一般的人際交往著重於利益關系的調整,而戀人之間關系的協調更著重於人格的尊重和情感上的協調。戀愛中的道德要求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尊重平等人格。戀人間彼此尊重人格的表現,主要是尊重對方的獨立性和重視雙方的平等。戀愛的雙方在人格上都是獨立的,如果把對方當作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對方而失去「自我」,都是對愛情實質的曲解。戀愛的雙方在相互關繫上是平等的,都有給予愛、接受愛和拒絕愛的自由,放縱自己的情感或者對對方予以約束和強迫,都不符合戀愛的道德要求。
自覺承擔責任。自願地為對方承擔責任,是愛情本質的體現。無論對方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是富裕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傷病,愛一個人或接受一個人的愛,就意味著始終不離不棄,自覺地為對方承擔責任。責任地擔當,不是單純的「我的心中只有你」的反復吟唱,而需要見諸行動的自覺。責任常常就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愛情是風雨里共同撐起的一把傘,是暮色中急切盼歸一份情,是寒夜燈影下溫暖的一杯茶……
文明相親相愛。文明的戀愛往往是對他(她)的戀愛雙方採取含蓄、謙恭甚至羞澀的態度,而絕不是在態度、舉止、語言等方面的粗俗和放縱。戀人在公共場所出入,要遵守起碼的社會公德,不要對他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戀人獨處,也要講文明、講道德。
遵從戀愛道德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去維護真正的愛情,這是保持愛情長久的秘密所在。沒有道德的護佑,愛情也不會長久。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愛情之所以瓦解,他們愛的目的沒有得到。他們所關注的不是事物的自身,而是那些附帶的,不經久的東西」。[1]
(三)大學生的戀愛
大學時代是人生的花季,愛情則是艷麗的花朵,花兒都需要精心照料才不至於過早凋謝、枯萎,愛情也需要倍加呵護才不會中途夭折。因而,同學們要妥善對待大學生時代的戀愛問題。
當代大學生對於愛情,從總體上看是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的,能夠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以及戀愛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諸如戀人之間的誤會、失戀,等等。大學校園中也不乏動人的「愛情故事」。
大學生應該對愛情持慎重的態度,避免在戀愛問題上把握和處置失當。
不能誤把友誼當愛情。有些同學在與異性同學的交往中,不能區分友誼與愛情兩種性質不同的體驗,給雙方平添許多煩惱。
不能錯置愛情的地位。把愛情放在人生最高的地位,奉行愛情至上主義,沉湎於感情纏綿之中。這樣的戀愛觀,很容易導致對人生目標的誤解,這對需要將主要精力用於學習上的大學生來說危害尤大;因整天卿卿我我而耽誤學習、虛擲光陰的實例在大學校園中並不鮮見,這樣的戀愛態度也不利於正確對待和處理戀愛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挫折,常常會使一些同學在求愛不成或失戀之後,情緒和行為,甚至出現悲觀厭世的情緒,導致嚴重的後果。
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對待戀愛。無論是在自己心中勾畫出一個脫離現實的戀愛偶像,還是片面追求外在形象,或者只看重經濟實惠,或者僅僅把戀愛看成是擺脫孤獨寂寞的方式,都無法產生真摯的感情,也得不到真正的愛情。
不能只重過程不求結果。「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曾經是一些人談戀愛的口頭禪。這樣的一些想法所表達的並不是一種積極的戀愛心態。在現實生活中,把愛情當成游戲既會傷害對方,也會傷及自己。
鑒於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同學們在處理戀愛關系問題上應當處理好這樣的幾對關系:一是戀愛與學習的關系。學習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同學們應該把愛情作為奮發學習的動力,同時還應把是否有利於促進學習,作為衡量這份愛情的價值的一個重要的、特殊的標准。二是戀愛與關心集體的關系。戀愛中的雙方不應把自己禁錮在兩個人的世界中。脫離集體,疏遠同學,會妨礙自身的全面發展與進步。三是戀愛與關愛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愛的情感豐富博大,不僅有戀人之愛,還有父母、兄弟、姊妹、同志和對社會、國家之愛。專注於戀愛而忽視對他人和社會的愛,自己的愛情也會顯得很自私和庸俗,相反,對他人和社會具有愛心則會使愛情變得高尚和穩固。
對大學生來說,如果與愛情在大學時代相逢,那就是把它看成人生一份珍貴的禮物,用心呵護,倍加珍惜。處理好戀愛中的各種關系,是對愛情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祝福,更是對未來人生幸福的祝福。
二、婚姻與家庭
戀愛是締結婚姻、組成家庭的前提和基礎,婚姻和家庭則是戀愛的結果。婚姻和家庭是愛情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升華。
婚姻和家庭是兩個既密切相關又具有明顯區別的概念。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確認的男女兩性的結合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夫妻關系。家庭是指在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基礎上產生的、由親屬之間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單位。婚姻是家庭產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締結婚姻的必然結果,婚姻的成功就體現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滿又彰顯出婚姻的意義。
婚姻家庭關系是特定的人與人之間的特殊關系,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婚姻家庭的自然屬性,是指婚姻家庭賴以形成的自然因素。具體表現為男女兩性的差別和人類固有的本能,從而構成男女結合的生理基礎和家庭成員關系在生物學上的特徵,也體現了某些自然規律對婚姻家庭所起的制約和影響作用,如自然選擇規律排斥近親通婚等。婚姻家庭的社會屬性,是指法律賦予婚姻家庭的本質屬性。具體表現為婚姻家庭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變化,都取決於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客觀需要,並受到上層建築諸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從而使其依存於一定社會結構,具有特定的社會性質。由此可見,自然屬性僅是婚姻家庭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前提條件,社會屬性才是婚姻家庭的本質所在。
社會屬性作為婚姻和家庭的本質,就給我們理解和把握婚姻家庭的內涵和價值意義提供了兩個重要的視角。
人類的婚姻和家庭不是亘古不變的,社會在不斷發展,人類的婚姻和家庭的形式、內容和價值都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社會的進步和婚姻家庭的進步在總的趨向上是統一的。
婚姻是家庭形成的必要條件,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婚姻家庭的演變及其價值,不能僅僅局限在婚姻家庭生活的狹小范圍內,而應當從社會發展的廣闊視野中來把握。
婚姻家庭的和諧穩定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因此,注重把握婚姻家庭演變的規律和現實狀況,妥善協調婚姻家庭關系,既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又關系人際關系的和諧,以至社會的長治久安。
三、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在維系和諧美滿的婚姻關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獨特的功能。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規范是:
尊老愛幼。中國自古就是一個非常講求父慈子孝的國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觀念深入人心,反映了人們對需要給予特別關愛的老人和兒童的深厚情感,因而成為世代相傳的道德信念。老人對社會做出過貢獻,又為撫養和教育晚輩無私地付出過心血,當他們年老體弱時,理應得到社會、子女及家庭成員的尊重與回報。兒童是未來的社會棟梁,是社會和家庭的希望,在他們還不能自食其力的成長過程中,強調尊老愛幼也具有很強的社會針對性,它對於解決日趨凸顯的老齡化問題和獨生子女的哺育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國重要析法律原則和道德規范,也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現在夫妻權利和義務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表現在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子女。在夫妻關繫上的男尊女卑,在子女問題上的重男輕女,都是在傳統宗法社會中所形成的落後道德觀念。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不僅體現在社會關系中,也體現在家庭關系中。家庭關系中的平等主要是人格平等,是權利和義務的平等,並不是要否定自然的倫常秩序。並不是要否定應有的倫常秩序。
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員,夫妻關系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忠於愛情、互敬互愛,是夫妻和睦、婚姻美滿的基礎,中國歷來用「相敬如賓」、「琴瑟和諧」,以及「比翼鳥」、「連理枝」等來比喻和形容夫妻之間的和睦關系。在封建社會中,夫妻和睦往往體現的是妻子對丈夫的絕對依從,即所謂的「夫唱婦隨」,「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三從四德」的陳腐的封建道德信條,嚴重地傷害了婦女的身心。今天所強調的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礎上的互敬互愛、互助互讓。
勤儉持家。勤儉是家庭興旺的保證,也是社會富足的保證。常言道「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奢懶敗家門」。勤儉持家既要做到努力工作,勤勞致富,也是量入為出,節約用費。在大學里,經濟條件差的同學應當勤儉以勵志,經濟條件好的同學也應當勤儉以養德。同學們應當比品德、比學習、比情趣,而不能一擲千金,超前消費、攀比消費和負債消費,更不能向父母提出超越正常或超越家庭經濟負擔能力的不合理要求。大學生要尊重父母勞動所得,體諒父母的辛苦操勞,盡量減輕父母和家庭的生活負擔。「可憐天下父母心」,能認識到這一點並體現在勤儉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對父母和家庭最實際的貢獻。
鄰里團結。鄰里之間既無血緣關系又無法定關系,而是一種地緣關系。在日常生活的廣泛聯系中,鄰里關系處理得好,可互為肋手,互為依靠,得「遠親不好近鄰」之利;鄰里關系處理不好,矛盾叢生,糾紛不斷,則會受「惡鄰相向」之害。鄰里之間應該以禮相待,做到互諒互讓,互幫互助,寬以待人,團結友愛。在當代社會,一個家庭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處於多維的聯系之中,當家庭遇到困難甚至發生危機時,首先伸出援助之手的往往是鄰居,友鄰的作用常常勝過親戚朋友。搞好鄰里團結重要的是相互尊重。要尊重鄰里的人格、民族習慣、生活方式、興趣愛好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鄰里之間長期相處,難免產生誤會和矛盾等,要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無理者主動認錯,得理者寬以讓人,這樣才能化解矛盾糾紛,增進鄰里感情。
四、婚姻家庭法律規范
婚姻家庭關系不僅需要道德來維系,也需要法律來調整。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和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就其調整對象的范圍來看,婚姻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婚姻關系只存在於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的男女雙方之間;家庭關系中夫妻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此外還有父母和子女的關系、兄弟姐妹的關系、(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的關系,也有養父母與養子女的關系,等等。
就其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內容來看,婚姻法既調整婚姻和家庭方面的人身關系,又調整由此而產生的財產關系,其中人身關系是主要的,財產關系以人身關系為基礎。財產關系包括夫妻之間的財產共有關系和相互扶養關系,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扶養與贍養關系和財產繼承關系等。
(二)我國《婚姻法》的主要內容
結婚。結婚是指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它包括三層含義:結婚必須是男女兩性的結合;結婚必須符合法定條件並遵守法定程序;結婚是男女雙方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
結婚的法定條件分為:必備條件和禁止條件。結婚的必備條件有三個:一是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這是婚姻自由原則的必然要求,目的是維護公民的婚姻自主權。二是必須達到法定婚齡。《婚姻法》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三是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婚姻當事人只有各自在未婚、離婚或喪偶的情況下才能結婚,一方或雙方有配偶者再結婚構成重婚罪,要承擔法律責任。
結婚的禁止條件:一是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結婚。直系血親,是指與自己有直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旁系血親,是指除直系血親以外的,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親屬。二是禁止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疾病若已治癒,則不在禁止之列。《婚姻法》作出這些禁止性規定,對保護結婚當事人的利益和民族的健康都是必要的。
結婚法定程序,是指男女雙方確立婚姻關系必須履行結婚登記的法定程序。結婚除必須符合法定條件外,還必須符合法定程序,即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結婚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結婚登記是確立合法、有效婚姻關系的必要法定程序,是婚姻關系成立的法定標志。婚姻登記機關,在城市是街道辦事處或者市轄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在農村是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
無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生效的法定要健兒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無效情形包括:重婚的;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未達到法定婚齡的。因為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請求撤銷婚姻。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婚姻法有關子女的規定。
家庭關系。家庭關系包括夫妻關系、父母子女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關系。夫妻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兩個方面。夫妻間的人身關系,是指夫妻雙方與其人身不可分離而沒有直接經濟內容的在人格、身份、地位以及生育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夫妻間的財產關系,是指夫妻雙方在財產、扶養和繼承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父母子女關系,是指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具體包括: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有管教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同時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監護人。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即經濟上的必要幫助和精神生活上的關心照顧,這種義務是無條件的。父母與子女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此外,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的關系、繼子女與繼父母的關系、養子女與養父母的關系,與婚生子女與父母的關系相同,不得歧視。
其他家庭成員的關系,是指祖孫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具體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贍養的權利或義務。兄弟姐妹之間有扶養的權利或義務。
離婚。離婚是指夫妻雙方依法解除婚姻關系的行為。它涉及離婚的原則、程序和離婚後子女撫養及財產處理等問題。
處理離婚時必須採取嚴肅的態度並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保障離婚自由。夫妻雙方自願離婚或符合法定離婚條件的,應依法准予離婚。二是反對輕率離婚。離婚標志著夫妻關系的解除和終止,從而引起一系列法律後果,對家庭和社會都將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不能濫用離婚自由。
離婚有兩種情況,一是男女雙方自願離婚;一是配偶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因此,離婚程序也有兩種:一種是協議離婚,是指男女雙方自願離婚,並對子女撫養教育和夫妻財產分割等問題達成協議,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的行為。另一種是訴訟離婚,是指一方要求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或雙方雖系自願離婚,但在對子女撫養或夫妻財產分割未能達成協議的情況下,婚姻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的行為。
為了保護現役軍人和婦女的特殊利益,婚姻法規定: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時,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有重大過錯的除外;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1年內或者終止妊娠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但女方提出離婚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離婚只是從法律上解除了夫妻關系,父母與子女的血親關系並不因此而消除,無論子女由哪方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故離婚後父母對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任何一方都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害這種權利或逃避這種義務。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可以協議解決,協議不成由法院判決。至於離婚後的財產問題,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由法院判決;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則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由法院判決。
《婚姻法》還規定了離婚過錯損害賠償制度。當夫妻一方有下列過錯而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有過錯方應當向無過錯方支付賠償金。
道德和法律是社會生活的兩種重要調控手段,它們從不同的角度保護著婚姻家庭這個人生的港灣。樹立家庭美德,遵循婚姻法律規范,是生活對我們提出的客觀要求。走進大學,離開了養育自己的父母,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活,也有了對未來的憧憬,大學生應該在成長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對婚姻和家庭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Ⅳ 求一篇關於婚姻法的相關的外文文獻及翻譯,回答後加懸賞!3000字左右
安順電大
Anshun TV University
2010
2010
秋法學本科畢業論文
The graation thesis of autumn law
鮑鑫
Bao Xin
4
4
效婚姻是指建立婚姻關系的雙方當事人違反婚姻法的有關規定,
The effect marriage mea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ies in violation of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marriage law,
不履行法定的結婚登記
Do not fulfill the statutory marriage registration
程序而建立的婚姻關系,這種婚姻關系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無效婚姻。如重婚、有禁止結
This marriage relationship is not legally protected invalid marriage.. Such as bigamy, are prohibited.
婚的支屬關系、婚前患有醫學上以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未到法定婚齡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a marriage with medical thought diseases should not marry, marriage has not been cured, not to the legal age of marriage
等。無效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財產,由當
Etc.. Invalid marriage since the beginning is invalid, the parties do not have the right and obligation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the income of the cohabitation period of the property, by
事人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
In consultation, the people's court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care of the no party to the party, shall not
,
,
在此期間所生子
During this period
女按婚生子女的規定執行。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emale children born in wedlock.
5
5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行為是指由家庭成員在家庭環境內進行的暴力行為。家庭
Domestic violence. Domestic violence is defined by the family members within the family environment for violence. Family
暴力是離婚制度前提因素的一個,
Violence is a prerequisite for divorce system.,
也是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It is also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現代的家庭暴力成因
The causes of modern family violence
不僅延續著古代男權制度的封建思想,
Not only the feudal ideology of the ancient patriarchal system,
而且融入了現今社會形勢的復雜壓力。
And the complex pressure of the social situation..
全國婦聯
The National Women's Federation
去年的調查表明,在我國
Last year's survey showed that in our country
2.7
2.7
億個家庭中有大約
There are billions of families
30%
30%
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按這個
There are different levels of domestic violence, according to this
比例計算,全國目前至少有八千一百萬家庭中存在暴力問題,而這其中,有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untry currently has at least eighty-one million families in the presence of violence, and this one, there are
95%
95%
以上都
All of the above
是丈夫對妻子的暴力。據調查,近年來,我國關於家庭暴力的來信來訪在逐年遞增。抑
Is the husband's violence against his wife.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n recent years, the letter of domestic violence to visit in the year by year. Suppression
制家庭暴力的滋長迫在眉睫――婚姻法中明確規定夫妻在家庭生活中享有平等的地位,
The growth of the domestic violence is imminent -- the marriage law clearly stipulates that the couple have equal status in family life,
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隨著我國立法制度的不斷完善,在新的《婚姻法》中關於家庭
The abuse among family members is forbidden, along with the perfection of our country's legislation system, and the family in the new marriage law
暴力作了許多修改與補充,為受害一方的權利,提供法律保障,也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的
Violence has been amended and added to the right of the injured party, and it is also more in lin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趨勢。
Trend.
三
Three
、協議離婚制度
Agreement divorce system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marriage law,
離婚是指配偶生存期間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手段.
Divorce is the legal means of marriage to the spouse's surviving period.
它需法定條
It needs a legal article
件和程序才能產生終止婚姻的法律後果。
The legal consequence of the termination of the marriage can be proced by the procere..
協議離婚是指取得結婚證的夫妻經協商一致達
Divorce means the marriage certificate of the couple through consultation reached
成離婚協議,
Divorce settlement agreement,
並經婚姻登記解除婚則關系的法律行為。
The legal act of the marriage registration is the marriage relationship..
協議離婚制度則是有協議離婚的
The divorce system was divorced.
條件、辦理機關、具體程序、相應的法律責任等一系列法律規范的總和。協議離婚是我
The sum of the legal norms of the conditions, the handling organs, the specific procer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legal liabilities. Divorce is me.
國離婚制度重要組成部分,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vorce system in China,
但由於目前協議離婚制度的法律規定過於原則,
However, e to the current agreement of the divorce system of the law is too principle,
內容較簡陋,
Content is relatively simple,
因而存在的缺陷較多。
So there are many defects..
這里僅就目前協議離婚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如何進一步完善提出幾
Here on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xisting divorce system
點建議,以供參考。
Point to the suggestion for reference.
(
(
一
A
)
)
、當前協議離婚制度存在的問題
The problem of the divorce system in current agreement
1
1
、離婚程序使惡意離婚者有機可乘。
The divorce proceres, malicious divorce can take advantage of.
現今社會存在這樣一種現象,一些人為了一些目的,鑽法律的空子,搞假離婚或進
Nowadays there is such a phenomenon, some people for some purpose, skirted the law, engage in false divorce or
行惡意離婚,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借離婚逃債、逃避計劃生育。為什麼這些當事人會得
For malicious divorce, the divorce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avoiding the debt, evade the family planning. Why did the parties get it
逞呢
Be it
?
?
最重要的原因就協議離婚制度規定當事人只要自願,即可離婚,而對是否確屬自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divorce system is the agreement of the parties as long as the parties can divorce, and whether it is
願缺乏審查評判的標准。
May the lack of a review of the criteria of the review.
雖然,
Although,
離婚協議書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事人自願離婚的意思,
Divorce agree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arties voluntarily divorced meaning,
但並非就能證明當事人確屬自願離婚。
But it is not a voluntary divorce to prove that the parties are.
由於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沒有規定登記機關具體的
Since the marriage regist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rdinance does not provide for registr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authority
審查內容和程序,導致惡意離婚、假離婚者屢屢得逞,憑離婚協議對抗債權人,對抗人
Review the contents and proceres, resulting in malicious divorce, divorce repeatedly succeed, with divorce agreement against the creditors, the fight against people
民法院的審判和執行,甚至有的離婚者則堂而皇之地與他人結婚、或「合理」
The trial and execution of civil law school, and even some divorce is stately with others married, or "reasonable"
、
,
「合法」
"Legal"
地生育,長此以往,還有什麼法律的嚴肅性,社會的文明正義可言
What if things go on like this, fertility, the solemnity of the law, social justice, civilization
?
?
2
2
、離婚協議缺乏強制執行力。
The lack of compulsory execution of the divorce agreement.
夫妻雙方離婚,就要涉及到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務分擔等一系列問題,男女雙
The couple divorced, we must cover the issue of child custody, property division, debt sharing and a series of issues, men and women double
方協議離婚,按照協議離婚制度的有關規定,必須就上述兩方面問題進行全面約定,否
Party agreement divor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divorce system, the above two aspects must be 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no
則,
Then,
婚姻登記機關將不予受理離婚申請。
Marriage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will not accept divorce applications.
但當事人達成的離婚協議書在獲准離婚後又不
But the parties reached the divorce agreement after the divorce is not allowed
具有強制執行力,
Has the compulsory execution force,
當一方或雙方自願履行義務,
When one or both parties voluntarily fulfill obligations,
對方無權申請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
The other party has no right to apply for marriage registration or the people's court
強制執行,
Compulsory execution,
只能依照婚姻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重新起訴,
Prosecution can only be re prosecu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of the Marriage Ordinance seventeenth,
這種訴訟在某種意義上說
In a sense, the suit said
為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the parties,
但重新起訴無疑費時費力,
But re prosecution undoubtedly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與協議離婚制度簡便、
And the protocol is simple and simple,
易行、高效的原則相悖。此外,債務人利用協議離婚來逃避債務。
Contrary to the principle of easy and efficient. In addition, the debtor uses the agreement to divorce to escape the debt.
安順電大
Anshun TV University
2010
2010
秋法學本科畢業論文
The graation thesis of autumn law
鮑鑫
Bao Xin
5
5
3
3
、
,
協
Co
議
Discussion
離
From
婚
Marriage
後
After
的
The
監
Prison
督
Governor
措
.
施
Shi
不
No.
便
Then
操
Fuck
作
For
。
.
為保障協議離婚的真實性、合法性,防止假結婚、惡意離婚,現行的婚姻登記管理
To protect the authenticity and legitimacy of the agreement, to prevent false marriage, malicious divorce, the current marriage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
Regulation twenty-fifth provision:
「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弄虛作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機
"Apply for marriage registration of marriage registration for the parties resort to deceit, marriage registration
關應當撤銷婚姻登記,對結婚、復婚的當
Customs shall revoke the registration of marriage, married, remarried w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