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故意拖延執行
1. 執行庭法官一直拖著怎麼處理
當執行庭法官拖延不執行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先和執行法官溝通,了解問題和困難在哪裡。
2、如果法官仍然拖延,可以向法院紀委監察投訴。
3、如果拖延時間超過六個月,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在審查後,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或者決定由本院執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4、如果法官仍然消極拖延辦案,可以向執行局局長或中級法院的執行局投訴。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故意違反規定拖延辦案的,可能會受到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或開除等處分。
執行法官的主要職責是執行法院的判決和裁定,確保司法裁決得到有效執行。執行法官需要仔細研究法院的判決和裁定,了解案件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執行方案,並按照法律程序和規定,對被執行人進行強制執行。執行法官在執行判決和裁定的過程中,需要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等措施,以保證執行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執行法官超過規定期限未執行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由上一級人民法院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2. 法院辦案拖拉怎麼投訴
法院故意拖延立案和不接收訴狀的、可出具書面憑證,告知當事人補正訴狀內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擾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決定等違法違紀情形,當事人可以向受訴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投訴。法律規定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一、執行法官拖延辦案可以向以下部門投訴:
1、紀檢監察部門, 即當地人民政府的紀檢監察部門,當事人可以查清楚的該法官的工作信息,整理好個人所掌握的資料,然後到法官所在單位的紀檢監察部門投訴,相關部門會進行查實;
2、上級主管部門,即向法官所在單位的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投訴,當事人需要提供相關的資料,注意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
二、法院辦案流程
(一)立案
(二)受理
(三)開庭
(四)宣判
三、法院辦案時間
1、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2、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十日。對罰款、拘留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審理期限為五日。
3、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的規定,不受上述案件審理期限的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3. 法官久拖不判的原因
法律分析:法官拖延辦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第一,因為案情錯綜復雜拖延。案子本身確是復雜,或者人數眾多,或者影響重大,不能如期審理結案。第二,因為無法依法判決拖延。本來按照法律做出裁判就行了,因為有人打招呼,寫條子,行賄法官,出現無法正確裁判產生的拖延。第三,因為法官等當事人的好處故意拖延。一些無良的法官,辦案的目的就是為了撈取實惠,簡單地案件遲遲不做出判決,一致等到審限的最後一天。第四,故意尋找拖延的借口。一起案件立案之後,法官為了達到拖延的目的,首先給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等即將三個月的時候,再轉為一般程序審理,中間還有申請鑒定,一年可能不給你結案。第五,法官對申訴的案件根本不遵守時間已成慣例。特別是在前兩年,申訴的案件根本就沒有人給你遵守時間,很多案子遞上了申訴狀,三年五年泥牛入海,經常有把申訴狀給弄丟的情況存在。第六,移交卷宗時間被無限延長。本來移交上訴卷宗的時間一般是收齊雙方的材料之後一個月,但是,可能兩三個月也沒有移送到上級法院的事也經常發生。第七,在行政訴訟中為了不讓行政機關敗訴,故意超期審理,甚至不受理不審理。一些行政訴訟,特別是征地和強拆案件,本來應該判決被告敗訴,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很多後遺症,法官寧可枉法裁判,也不會判決行政機關違法。法官延期審理案件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上述幾種情況,在不幸遭遇之後,應該分別對待。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定予以處分。」《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第四十七條故意違反規定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對於拖延辦案的法官,可以依法舉報;對於構成犯罪的法官,更是可以舉報控告。《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條例》第六條人民法院監察工作應當堅持依靠群眾,監察部門建立舉報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於人民法院及其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違紀違法行為,有權向監察部門提出控告或者檢舉。」
4. 執行法官故意拖延案子怎麼辦
執行法官消極拖延辦案的處理:可以向當地執行局局長投訴。
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監察室,或者中級法院的執行局投訴。拖延辦案屬於瀆職的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故意違反規定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判決後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未執行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過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在訴訟中如果發現執行法官有違反以上規定的情況,當事人還可以向法院紀檢、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關部門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公正。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
第一條 被執行人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執結;非訴執行案件一般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執結。
有特殊情況須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報請本院院長或副院長批准。
申請延長執行期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前5日內提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5. 拖延執行是否構成執行法官違法行為
若執行法官因具備執行條件而故意拖延,且超過六個月仍未執行,即構成違法行為。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可向上級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6. 法官有意拖延時間不判決,會有哪些處分呢
法官有意拖延時間不判決,《人民法院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59條規定:「為謀私利故意拖延辦案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降級至開除處分。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警告至記大過處分。」
也可向本院院長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要求其盡快作出判決,如果發現審判人員在訴訟中違反以上規定,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紀檢、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關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