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進小區
A. 湖南女法官周春梅遇害案一審宣判,被告人最終的到了什麼處罰
殺害湖南女法官的兇手向慧,被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了死刑。兇手向慧與女法官周春梅本來是同鄉同學,殺害女法官的原因,竟然是怪罪這個同鄉同學沒有給她託人情打招呼!
這個判決結果與網友的預期是一致的,不殺不足以平民憤!兇手殺害的雖是一個人,但這個人是一名維護法律尊嚴和人間正義的法官。兩人之間並沒有個人恩怨,殺人動機僅僅是被害人沒有違背原則為她託人情打招呼,將自己敗訴的原因歸咎於毫不相乾的人。兇手的行為是對司法權威的暴力挑釁,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
B. 長春市綠園法院執行庭法官
他叫王守禮,長春市綠園法院的一名執行法官,也是一名抗疫志願者。疫情當前,綠園法院幹警不僅全力下沉社區一線進行抗擊疫情,而且不斷努力推動審判執行工作。今天讓我們走近王守禮,了解他工作的一天。AM 8:00
行亮小區以往的核酸檢測在早上7點開始,由於新核酸檢測系統上線,今天這第八輪檢測已推遲到下午。王守禮正好利用有效時間,在線學習全場景核酸檢測系統培訓內容,進一步熟悉核酸檢測流程,提高檢測掃碼、錄入信息工作效率。與此同時,王守禮通過智慧執行app系統,全面梳理未結案件,積極與申請執行人及時溝通檔遲寬,反饋執行進展,並對申請執行人提供的財產線索進行分析,不斷推進執行工作。
PM 13:00
核酸檢測開始,小區居民按照通知,陸續來到核酸檢測點。半個小時前,按照社區要求,王守禮准時來到小區廣場核酸檢測點,換上防護裝備。為避免人員聚集和交叉感染,王守禮不時提醒居民戴好口罩、保持兩米安全距離、事先准備好吉旦櫻祥碼等注意事項。同時,對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特殊居民,及時上前提供幫助......
PM 21:00
「掃樓」工作開始,王守禮對社區分配的樓棟挨家挨戶排查。對能下樓檢測卻未檢的或行動不便的人員,及時做好登記,摸清底數,做到不漏檢一人。
PM 22:40
夜深人靜回家,王守禮看到被執行人家屬發來的微信。這是他承辦的一起刑事財產刑執行案件,執行中發現被執行人在北京市有一處房產,前期已委託當地法院進行查封。由於疫情原因不能實地踏查現場,為加快財產處置進度,王守禮多次聯系被執行人家屬,做好溝通工作。今天被執行人家屬已主動完成騰房,並微信發送房產現狀全程錄像。下一步,王守禮將對房產啟動網路詢價,進行司法拍賣。
這是王守禮的抗疫一天,也是全院法院幹警的抗疫縮影。披上法袍就是公平正義的維護者,穿上「大白」就是抗擊疫情的守護者。逆流而上,「疫」往無前,我們願做歲月靜好的負重前行者!
C. 女法官地下車庫被刀刺脖頸身亡,死者家屬上訴的訴求是什麼
女法官由於拒絕開後門而被同鄉,同學刺死在地下車庫,事件發生後女法官的家人上訴要求除了對被告公平公正的審判之外,還提起了民事訴訟請求。
向某准備殺害周春梅是蓄謀好了的,他在案發前的一個多星期就混進了周春梅所住的小區,成為小區里的一名保潔,摸清了周春梅的作息時間後,在案發當天,周春梅在地下車庫取車的時候,向某襲擊了周春梅,這位善良,正直,的法官就這樣被向某殺死了,身後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她的父母家人,兇犯雖然被捕,但是一個好法官,一個好妻子,一個好媽媽,一個好女兒卻再也回不來了,作為家屬只能要求法律能夠嚴懲兇手,讓悲劇不再重演!
D. 因拒絕「打招呼」,女法官被同鄉殺害案一審宣判,案件的始末到底是什麼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今年年初,這位女法官因為拒絕打招呼,然後就被殘忍的殺害了。發生了這件事情之後,社會各界對這起事件都非常的關注,現在一審已經宣判了。被告人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然後被告人應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38781.5元。他人是湖南省人民法院的一位女法官,而兇手就是他的同鄉,也是他的校友,因為兇手有一個案件,希望女法官幫助她打個招呼,結果女法官給拒絕了,然後心裡就生了怨恨,後來就殘忍的報復這位女法官。
法律是嚴肅公正的
我們社會能有如此大的進步和法治,發展到今天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有無數個像這位女法官一樣,他們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然後堅守著自己的信仰,恪守自己的職責。這件事情的發生無疑是非常惡劣的,而這位兇手也得到了他應有的懲罰,只是非常可惜,這樣一位優秀的女法官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法律可以維護和平,可以解決糾紛,每一個人都要遵守法律,這是底線,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做出的事情付出代價。
E. 「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說說法院加班的那些事兒
最近,法院巨制電視劇《底線》正在熱播中,時間關系,確實沒有觀看,不敢寫出啥劇情評論文章。不過,這是近些年法院少有的熱推司法題材影視之一,據說其中創新不斷,劇情里閃爍著不少近些年社會熱點案件的演繹。很多法院人也評價不低,稱劇情中貼地氣的反映了一些法院內部的「吐槽」事項,比如說領導少辦案、工作加班多、上級法院案件少等等。例如,以下的這個劇情截圖:
法院近些年加班多,已經不是什麼秘密,打開「法院加班」的搜索項目,成百上千條的,都是各地法院,尤其是中基層法院加班的官宣。盡管屢受吐槽,諸如天天給人家裁判加班違法,自己卻在行政命令加班;年底加班也就罷了,已經發展到全年常態化的加班;一邊是不斷爆出積勞成疾突發猝死的新聞,一邊還在不停的通知加班等等。
在文章的留言區,「通知:本周六周日正常上班,執行考勤紀律。政治部2022年9月23日」;「今天周六,我們全員加班,還是強制加班,院領導要督查通報的」;「最新通知領導開個短會,通知國慶節不休息了,繼續結案。長時間的高壓,也不知道我和戰友們還能堅持多久!」.;「九月開始,二四六加班」;「今年除了七月,都在加班,孩子要傻了」.....
滿滿的都是法院人自己正在加班的回應。有的稱,劇里說的已經客氣了,周六周日加班之外,平常工作日也要延長工作時間加班了。也有法院非正式人員留言,享受司法待遇的加班也就罷了,臨聘人員拿著1500元的工資,也要讓天天跟著加班,難怪書記員走馬燈似的換了一批又一批,剩下的都是不差錢也不幹活的了。
在很多人印象里,加班加點,是敬業的表現。除了法院加班多之外,據煙語君所知,很多公職單位,近些年加班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鄉鎮,基本沒有周末概念,春天防火、夏天防滑陸汛、秋天扶貧、冬天換屆,更別說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包村駐點、企業走訪、保戶聯系等等了。
問題是,偶爾的突發情況加班加點,確是工作的需要、敬業的表現,但常態化的加班加點,會產生高效率、高質量嗎?有多少人加班加點從事的是必須性的工作?
如電視劇《底線》劇情截圖交代的,周六法院加班從事的,是去小區普法宣傳。法院到居民小區搞現場普法宣傳,有必要嗎?如今都進入了手機物聯網時代,法院公開一個典型的案例庭審直播,公開一份辨法析理、弘揚正氣的裁判文書,網上的點擊量就會動輒成百上千萬次,還用一份一份去發法律宣傳單嗎?再說了,各級都有專門的普法部門,法院去針對具體居民的現場普法,是不是也有違法院的中立性呢?......
為了完成普法任務,而讓一大堆案件沒有審完的法官去小區加班普法法律規定;寧可選擇低效率的現場普法,而不是擴大網上公開庭審直播、裁判文書范圍,是不是也是一種舍近求遠、捨本逐末的形式主義加班呢?
攜埋2018年2月20日,《人民法治·法律實施》曾經刊載過一篇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孟勤國撰寫的文章,其中提出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法官不堪重負,必然導致司法制度失去活力。
文中提到,各地法院都在追求法官多結案、快結案,但法官的思維和程序的限制都佔用時間,日均一案的法官必然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體能和心理都不可能長期為之,這是一個生理常識。我國的訴訟程序是大陸法模式,再簡單的案件也得講究程序,法官必須交代完該交代的,必須讓當事人、律師、公訴人說完該說的,這是一個時間常識。
有限的法官和不斷增長的案件的矛盾之下,法官所能從事的工作不限定在一個可控的范圍內,否則就會出現人少事亂的局面。依照目前的辦案壓力,法官能有多少精力關心參與合議的案件、精心維護自己審判案件的質量?
電視劇里說法官經常加班,反映了事實,但說是法官進小區普法,有點言過其實了。現實中,進小區普法的,多是宣傳人員和司法輔助人員,最多有個帶隊領導法官就不錯了。法院加班的做多的理由則是——結案!加班時間,少有安排開庭的,有限的法官,個個都是忙於加班寫判決。動輒百分之九十多的結案率,工作時間不是安排開庭,就是接聽電話,大多數判決是出自法官的加班時間,不是有法官回家寫判決猝死的新聞嗎?
於是乎,談法官加班,離不開的話題是,各級法院對於結案率等各種率的追求。猶如本號一直說的,靠加班加點趕出來的結案率,一則數據的真實性已經偏離了正常的工作能力,長此以往,輕則導致數據失真上級決策失誤,重則讓同級法院、各個法官之間陷入惡性競爭甚至虛假結案。
二是疲於應付結案任務的法官,在身心健康受到辯讓螞影響、個人考核利益密切掛鉤和案件審判質量之間,會作出如何的選擇呢?會不會出現為了結案,該查明的事實不查明、該開庭的案件不予開庭、該正常受理的案件直接裁定駁回不予受理呢?
看到那些拄著雙拐打著石膏腰疼站著開庭、拔下吊瓶直接就回單位去加班、手術之後不遵醫囑趕緊報到上班的法官事跡,確實令人感動。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是為了工作,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身體健康。感動之餘,又有幾人深思過,他們為何這么拚命的加班呢?他們加班要完成的工作,是出於不合理的考核要求,還是真正的使命感使然呢?
很多當事人、律師抱怨法官態度不好、處事潦草、工作應付,可能想不到的是,他們面對處理案件的法官,可能是因為結案數太少,正在面臨著紀律處分的恐懼;可能是已經連續工作了半個月沒有休班,晚上做夢都會做起來在寫判決;可能家裡的孩子或是老人正在生病住院,自己牽腸掛肚卻沒有時間去陪護等等。如此的狀態下,能要求他們和藹可親、耐心細致的處理案件嗎?
綜上,法官的長期加班,不僅對他們,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上文中的那份判決,大家猜,是不是出自某位法官的加班之作呢?)事實證明,歷經了司法改革數年之後的理順和穩定,法院還是陷入了案多法官少的境地,各地法院疲於加班應付,已經說明了問題。是不是該考慮增加員額法官數量了?
F. 周春梅同志獲得「全國模範法官」稱號,她是如何獲得這一稱號的
周春梅是一個非常公平正直的法官,她面對案件從來不夾雜私心,能夠給予每個案子一個公平的判決,所以獲得了“全國模範法官”稱號。
《中國法官法》第三十條法官有下列表現之一的,應當給予獎勵:
1、在審理案件中秉公執法,成績顯著的;2、總結審判實踐經驗成果突出,對審判工作有指導作用的;
3、對審判工作提出改革建議被採納,效果顯著的;4、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使其免受重大損失,事跡突出的;
5、勇於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事跡突出的;6、提出司法建議被採納或者開展法制宣傳、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工作,效果顯著的;
7、保護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有顯著成績的;8、有其他功績的。
她面對案件從來不夾雜私心,能夠給予每個案子一個公平的判決。
而就是這樣一個好法官,卻遭到惡人的報復,並且被刺身亡,這是令很多人都感到痛惜的事情。
但是,國家不會讓好人痛心。惡人終將得到懲罰,周春梅法官也得到了應得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