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在道德之上

在道德之上

發布時間: 2021-01-30 18:53:44

❶ 你會怎麼評價「站在道德高地上你就不冷嗎」這句話

人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在他人面前演一出出精彩紛呈的戲。道德綁架的人,打著愛的名義自以為是想當然地付出,卻都未曾想過對方需要的是什麼。

❷ 再高的智商,要站在道德之上,再低的愚蠢要站在良心之上,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做個人要有道德底線,要有自己的良知,無論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都應該不該跨越道德底線和良心作事

❸ 這世道,有權有錢是不是可以凌駕於法律和道德之上

有權有抄錢並不代表一切,有襲權有錢的人買不了生死,買不了青春。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有權和有錢的人,同樣也會成為原告與被告。道德,在現在這個世風日下的社會里,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堅守。總之,憑良心做事世代無憂。

❹ 什麼是道德凌駕在溫飽之上還是屈服政治之下

「道」是萬物萬抄法之源襲,創造一切的力量;德是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的行為,不違背自然發展規律,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提升自己的踐行方式。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也是道的體現,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系。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罪莫大於無道,怨莫大於無德。

❺ 在道德上應該遵守哪些要求

1、愛國,是中華民族每個成員都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2、守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意識和道德義務,其內涵主要包括學法、知法、用法,尤其要認真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
3、明禮,是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公民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其內涵主要包括破除陳規陋習,崇尚社會主義新風尚,講文明,懂禮貌,重禮儀,知廉恥,尊老愛幼,愛護公物,保護環境,講究衛生,遵守秩序。
4、誠信,是做人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思想品質,是社會建設良好道德風尚的主觀前提,其內涵主要包括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講信用,守承諾,公平競爭。
5、團結,是一切社會組織和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的道德基礎,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集體之間利益和沖突的重要規范,其內涵主要包括堅持「三個離不開」的原則,平等待人,團結互助,不說不利於團結的話,不做不利於團結的事,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顧全大局,同心協力,同事和諧,鄰里和氣,家庭和美,民族和睦。
6、友善,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之一,是個人在社會中建立友誼、全面建設的重要條件,其內涵主要包括心胸開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互諒互讓,扶危救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
7、勤儉,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美德之一,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們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動力,其內涵主要包括艱苦創業,勞動致富,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移風易俗,建設美好家園。不奢華、不浪費、不攀比、不借婚喪嫁娶和子女升學借機聚財斂財。

❻ 道德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的

1、道德來是建立在每個人誠實源守信人格上的自覺性,這是道德的基礎。2、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准。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誠實守信是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3、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❼ 在道德上人生需要添加什麼

在道德上人生需要添加的是良師益友,這樣的話對自己是有一定的幫助的。

❽ 這種罪行在道德上死不足惜,但法律上還不至於死刑,法律是保護受害者的還是保護犯罪者的法律該不該在道

第一個問題:法律保護受害者還是犯罪者?法諺說,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也是犯罪者的大憲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沒有對犯罪人做出評價之前,他在法律上就是無罪的。這也是為什麼刑訴法上在犯罪人定罪之前把他稱為犯罪嫌疑人,這是一個價值觀念上的問題。總的來說,法律不可能單純保護某一方的利益,而是對各方利益,包括個人,社會,國家各種利益的平衡,不能簡單說是為了犯罪者還是受害者。當然,在我們的道德觀念中,犯罪人就犯罪人。這就要說到第二個問題,即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問題。首先,法律與道德在法理學上一直是非常復雜的問題。但應當說法律是最基礎的道德,即法律應該是最低的道德標准。道德對人的要求在多數情況下是高於法律的,比如民法中債務過了訴訟時效就可以不再履行。而在道德上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法律作為一種社會制度,也要注意到保護權利的社會成本問題,訴訟時效就是為了督促權利人行使自己的權利。一個社會的制度運行是需要成本的,一個制度是否運行良好還要看其配套制度是否健全。比如對那個變態追究法律責任就需要公安機關等的追查,其間涉及到很多問題。法律評價和道德評價是根本不同的,並且道德評價往往先於法律評價,而我們在面對這種案件時,道德情感讓我們覺得這種人死不足惜,但是對一個定罪處罰必須要經過法律的審判,若僅僅依靠道德審判,想想文革紅衛兵就可以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其次,法律評價的標准和道德評價標准都是不同的。法律是人理性抽象的產物,它總是基於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現實,它不可能預見到所有案件的情況,在經過抽象之後常常表現為具體的構成要件,是一種冷冰冰的制度,而每一個案件都是非常具體的,有血有肉的社會現實,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區別就在於他們眼中的事實不同,可以稱為法律事實和客觀事實。法律根源於社會現實才能成為有效的法律規范,但不應在道德之上,因為把道德規定成法律會極大壓縮公民的行為自由。況且道德標准本身極其模糊,以誰的道德標准來規范人的行為?孔子的?還是你的?還是我的?每個人都是具體的獨立的個體。人們需要明確的行為標准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這個標准應當是社會最大多數人能夠遵從的。這個案件中犯罪人的行為極其惡劣,但是否構成犯罪還需要看是否符合法律上的構成要件。再次,法律不是刻舟求劍,不完善是所有國家法律的特點,這是法律的內在缺陷,因為法律總是根源於社會現實,它不可能考慮到各種案件的具體情況,也不可能完全預見到以後會發生的事情,所以不完善是必然的,但將其完善是法律的發展方向。最後一個問題,法律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工具。對,也不對。這要看你站在各種角度。從應然層面來講,法律應該平等保護各種人的利益,公平和正義是其終極價值。但從實然層面,法律總是不盡如人意,總是存在各種缺陷,而且歷史上也確實有各種惡法存在,比如德國納粹的法律。因為法律的背後總是站著國家,惡法通過國家強制力也可以得到實施,但惡法統治下的社會和個人都無法得到發展。這句話對就對在,法律確實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但它錯就錯在,法律不僅僅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它應該是社會中各種利益的平衡,是保護所有主體利益的工具。問題有多面,應當從多角度去看待問題,片面常常意味著極端。另外,法律包括各種部門法,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訴訟法等等。私法主要保護私人利益,公法主要包括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各有側重,不能一概而論,但公平正義是其共同的終極價值。

❾ 醫學應建立再道德倫理之上還是之下

你這個問來題問的很有意思。其實自這個很難界定。就像打籃球比賽,到底是成績第一,還是友誼第一呢?大家都希望在遵守道德倫理的基礎上給大家看病、治病,但是"度"並不好把握,很多時候甚至拋開道德層面,醫生的職責終歸是治病救人,想的太多反而有礙手腳。我們希望大家的注意力不要老是想找醫生做錯了什麼,而是醫生有沒有治好病人的病痛,當然,我們都希望有個合理的解決辦法來協調。所以我並不認為是誰建立在誰之上,而是在醫患溝通的基礎上,在大家互相信任與理解的基礎上,拋開這個問題吧!

❿ 在道德問題上把握好什麼的關系

在道德問題上把握好相互尊敬的關系,如果可以的話,對每個人都要有足夠尊敬的態度

熱點內容
2016二級建造師法規教材 發布:2025-09-16 05:07:40 瀏覽:308
北大法律碩士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16 05:03:21 瀏覽:615
法與社會主義道德的關系是 發布:2025-09-16 05:01:58 瀏覽:969
法院放款單 發布:2025-09-16 04:20:57 瀏覽:32
法律知識搜題app 發布:2025-09-16 04:04:24 瀏覽:920
2017法律碩士新增院校 發布:2025-09-16 03:50:52 瀏覽:237
學前教育政策法規概論 發布:2025-09-16 03:48:34 瀏覽:134
勞動法繳納社會保險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03:42:25 瀏覽:53
社會生活環境雜訊排放法 發布:2025-09-16 03:41:30 瀏覽:81
法院退款委託書 發布:2025-09-16 03:40:57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