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片段

道德經片段

發布時間: 2021-01-31 06:11:01

1. 《道德經》中那些段落在為人處事

古文:
(殖)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之□,□可長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 (驕),自遺咎也。功述(遂)身芮(退),天【之道也。

《老子》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釋意:
持續不斷的去盈取利益,
不如只拿到自己須要的,即抽身而退
時刻銳氣外露的搏取,
其勢必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珠寶滿堂,
你不會時刻都守著這些珠寶,也不會長期的擁有這些珠寶,
(人生百年,也如過隙白朐般的短暫。)
擁有太多的富貴會讓人驕傲,不知道什麼是珍惜,
反而會給自己帶來許多隱患。
有所成就之後,就該時實退守,
以修養身心,即是天地長存的道理。

題外話
君子三戒
孔子曰:「君子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意思是說:「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少的時候,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縱欲能傷殘身體,成為不可恢復的病傷,將來成家了,有本事也使不出來了;

等到身體成熟了,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斗,一爭斗就很容易出命案,這大好人生就枉費了;

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現在的高官,是越貪越貪,錢多的都沒處放,放衛生間裡面。」

2. 道德經有名片段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專一為天下式。不屬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本段所論,乃貫徹其以柔克剛,以退為進的人生原則;認為只有自處於 曲,枉,窪,敝,乃能全,直,盈, 新;所求須少,而後乃得,若求之過 多,則必迷亂。本段旨在說明,只有不自以為是,不自以為明,才能認識清楚,判斷正確,有 所長進。古人所傳的「曲則全」者,並非虛言。確實能以此行之,就可以使天下歸附。進 一步強調了「曲則全」的實踐意義。 主旨在宣揚老子謙退不爭反而有益的處世哲學,實 是一種委曲求全、以退為進 的政治策略。

3. 道德經片段翻譯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版難易相成權,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好的,那是因為醜陋的存在,都知道什麼是善良的,那是因為有惡行的存在,天下萬物開始和結束都是處於同一狀態,有和無也是相生相滅的,難和易也是相輔相成的,高和下相互連接,音和聲相互隨和,前和後相互到達,有德的聖人看待萬物猶如一體,沒有貴賤和卑微,從而不去改變萬物,用行為教導世人遵循自然,遵循自然而不佔有,正因為如此,得到也是覺得不曾得到。

4. 《道德經》的經典語句有哪些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4.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 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1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5. 道德經中表示廉潔文化的段落。

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四十四章: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專。屬
五十九章: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
六十七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強調處下,朴實。。。能做到老子所說的,得道都有餘,何況廉潔什麼的呢?

6. 《道德經》中有有關君子與小人的語段嗎

《道德經》中關於聖人的說法類似「君子」,小人一般表現為「下版士」。第41章:上士聞道,勤而權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下士在笑當中就可能行小人事,瞧不起作為聖人的君子。其實孔子眼中君子聞「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與老子眼中的聖人聞「道」有類似的地方(殊途同歸,盡管老子和孔子有許多不同的觀點)。望採納

7.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三》中蜀山道士背誦《道德經》(《老子》)的片段出現在第幾集

34集,徐長卿被邪劍仙吃了
然後師弟們做一個葬禮的時候說的
望採納

8. 關於博愛博學博覽的道德經片段

能體博愛博學博覽的一句話我認為就是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9. 道德經 關於 修煉呼吸 的片段

道德經關於修煉的這一部分,非常的多,基本上每章都有關於修煉的方法。穀神不死,內是謂玄牝容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這個是就直接的章節。在道德經第1段裡面有一句,有意以觀其徼,這個徼就是呼吸。其實在冥想裡面也是這個樣子的。就是觀察呼吸。這個是最簡單的修煉法門呢,那我那個在網路知道裡面有一期吧,也是有有請了一個名師來講,他就是這么說的,要觀察呼吸,然後呢,慢慢的讓心平靜。科學的來講這其實也是一種心靈的鍛煉方法。

10. 《道德經》片段翻譯

上面的法令條例越多,盜賊越多.所以聖人說:我無所作為,而人民自然教化;我喜歡安靜,而人民自然端正;我沒有閑事,而人民自然富裕;我沒有慾望,而人民自然朴實.

熱點內容
上海電子商務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16 11:03:10 瀏覽:730
煤礦需要建立哪些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1:03:09 瀏覽:819
合同法英文翻譯 發布:2025-09-16 11:03:07 瀏覽:433
小區公共秩序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6 11:01:37 瀏覽:852
法治合同 發布:2025-09-16 10:47:10 瀏覽:538
物業公司內部管理規章 發布:2025-09-16 10:46:28 瀏覽:667
刑法有趣問題 發布:2025-09-16 10:45:05 瀏覽:307
法律和道德的結合 發布:2025-09-16 10:44:52 瀏覽:496
旅遊管理學中的社會矛盾法 發布:2025-09-16 10:42:43 瀏覽:881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 發布:2025-09-16 10:19:11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