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一個道德人

一個道德人

發布時間: 2021-02-01 08:53:34

① 我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出自那原文是什麼

這句話出自毛主席的《紀念白求恩》一文,不過原文並不是以「我」為主語,具體如下。

原文選段: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來華幫助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經歷,表達了對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贊揚了他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並號召全黨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1)一個道德人擴展閱讀

作品評價:

《光明日報》:《紀念白求恩》這一光輝文獻,並沒有因為時光遠去而失去光芒,反而因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強國戰略而彰顯其時代價值,至今仍在發揮著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

人物評價:

2012年4月,加拿大駐華大使馬大維高度評價白求恩:白求恩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是一位對中國人民和加拿大人民具有歷史意義的人物。

1998年,白求恩被證實接納入「加拿大醫學名人紀念堂」;2004年,加拿大廣播公司評選「最偉大的加拿大人」,白求恩被評選為第26位偉人。

據紀念館的講解員介紹,白求恩之所以贏得加拿大人的崇敬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欽佩他在征服「死亡」威脅過程中的堅強毅力;二是欽佩他處處為他人服務,為醫療社會化而不懈奮爭的崇高精神。

② 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是什麼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不同的對錯標準是特定生產能力、生產關系和生活形態下自然形成的。一個社會一般有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只涉及個人、個人之間、家庭等的私人關系的的道德,稱私德;涉及社會公共部分的道德,稱為社會公德。
中國傳統道德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忠孝節義」四個字:

忠:臣子必須絕對服從君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是暴君也不得反抗。而原本中國人認為:君臣以義合,不可則去。

孝:子女必須絕對服從家長,「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家長毆打虐待子女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權利。而原本中國人認為: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父母有過而子女不諫為不孝。

節:中國傳統社會中僅片面要求女性守貞、從一而終,男人則可以三妻四妾,而原本中國人認為:三妻四妾,人慾也。是不應該的。雖然男女均遵從婚姻包辦,但只有男性有離婚權利。

義:指被統治者必須誓死服從道德規范,為了統治者的利益必須毫不猶豫的犧牲自己的生命。而原本中國人認為: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義是從天下之志,與統治者無關。
當今社會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其實還是四點,不過含義有了變化
忠:忠於祖國,民族
孝:孝順父母,長輩
節:遵守社會基本道德,秩序
信:身邊人之間講基本的信用

③ 什麼是道德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基本解釋
1.
[morals;ethics]∶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准和禮貌規矩
2.
[moral]∶合乎道德的
3.意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提高我們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與方法有: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念;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積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獨」;身體力行,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反身內省,存心養性。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④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這一個簡簡單單的詞彙,卻蘊藏著無窮的奧妙。有的人因為道德而受到人民、社會的譴責,而有的人卻因為道德而流芳百世。

做一件有道德的事很簡單:在路上撿到一隻錢包,交還給失主;看到地上的垃圾,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在公交車上給老人、孩子讓個座……

這一件件小事都能體現你的道德,但是,想要持久的保持下去,一生都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卻不是一件易事,因為人們的一生有太多太多的誘惑,金錢使多少人喪失理智,去干一些缺乏道德,對社會不利的事,榮譽和地位也常常使人們從朋友變成了仇敵,干出一些非法的事來,最後落下個兩敗俱傷,後悔莫及。

有時道德也能影響整個國家,春秋戰國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人們都不信任國家,為了樹立威信,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是人們知道國家的「德」;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後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德」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是啊!道德將改變你的一生,是永恆之美, 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讓我們爭做有道德的人,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

⑤ 做一個道德的人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專者利仁。」屬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孟德斯鳩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 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⑥ 怎麼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不欺人,不害人,存善心,善幫人吧。

⑦ 為什麼要做一個道德的人

比方說,費爾德曼發現風和日麗的天氣會明顯提高購買者的支付意願,而在狂風暴雨的日子裡收回的甜餅錢就少一些,這說明天氣好壞不但會左右人的情緒,進而會影響他是否願意做一個誠實的人。再比如說,公司中級別越高的人越喜歡白拿小甜餅,級別越低的人則越誠實——費爾德曼對此的解釋是因為高層人員總有過度的優越感。 費爾德曼賣了二十多年的小甜餅,事實證明有87%的人在無人監管的前提下投了錢。這讓他有理由比格老孔更樂觀,因為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不會被人察覺的時候,至少有87%上下的人能夠控制自己不去做一些邪惡的事情。 但是,那87%的人只是能夠控制自己不做「一些」邪惡的事而已。首先,一美元一個的小甜餅作為誘惑實在太過微小;其次,如果,你不慎在停車場將旁邊的汽車剮了一條小劃痕,旁邊又無人,你會留下電話號碼嗎?——在面對可能的懲罰時,人們的道德勇氣往往要比往錢罐子里投上一美元少許多。 費爾德曼還發現,在自己的公司和在一家幾十人的小型公司,支付甜餅錢的概率要比幾百人的大型公司高出3%~5%。這並不是因為費爾德曼的公司和小型公司的員工更誠實,而是因為在這兩個情景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更加緊密,犯罪者所承受的羞恥感和社會壓力更大。這個道理和鄉村社會的犯罪率要遠低於城市犯罪率是一樣的。 從鄉村到城市,從禮俗社會到法理社會,是現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前者與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結構性的斷裂:在禮俗社會里,親屬、鄰里和友誼構成了頑強的紐帶,不管人們在形式上怎樣分隔也總是相互聯系的;相反,在法理社會里,人們只是機械地聚合在一起,不管人們在形式上怎樣結合也總是分離的。現代社會之所以出現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道德危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道德的外部環境變了,在人潮洶涌的大型陌生人社會中,除了設立嚴刑峻法,更為重要的是要建立各種縱橫交錯的熟人社區,讓原子化的個體重新恢復與周遭環境和人的深厚聯系。這或許是在「上帝已死」的時代挽救道德敗壞的一個可行途徑,盡管它依舊無法在古格斯戒指的意義上回答我為什麼要成為一個道德的人。

⑧ 做一個有道德人

[轉來]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最美麗的花兒,隱藏在人們的心底,散發出它那迷人的清香。
道德,是一種愛心,當別人在需要幫助時,給予最真誠的幫助。
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道德有時是只是種誠信,踏踏實實地生活和做生意。
道德有時是渺小的,多做一個動作,多說一句話,你就已經獲得了道德。
俗話說言必信,行必果 滿招損,謙受益。
我們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是需要我們一生去不斷學習的。
道德還能讓社會更加和諧,幸福,美滿。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由此可知,行為品德無論對個人還是對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是何等的重要。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等等。文明是一種品質,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有的同學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的確,現代社會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降低了要求。恰恰相反,現代社會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了,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我們只要留心一下周圍人物,注意一下大眾傳媒,就不難發現,凡是事業有成的人他們都十分注重文明禮儀。事實上,越是懂文明禮儀的人,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因為他是受人們歡迎的人。相反,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採取不歡迎的態度,又怎麼能發展事業,立足社會?、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失,如果有矛盾,應該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有教養的人呢?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吧。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等。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不當眾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
從儀態舉止說,要從站、坐、行以及神態、動作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古人對人體姿態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鍾,卧如弓。」優美的站姿給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覺;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體;走路要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表情神態要表現出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帶微笑;談吐要態度誠懇、親切,使用文明用語,簡潔得體。著裝要干凈、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宿舍、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上課時要提前到教室進入准備狀態,課堂上要積極配合老師搞好教學活動,下課後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不能視而不見。另外,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生文明監督崗及其他人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求人幫助之後,一定要說:「謝謝」。如遇他人求助,應盡力給予幫助,如不能解決時,應說:「很抱歉。」到商店購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禮貌語言,購物之後也應說謝謝。看他人演出,要尊重演員,適時禮貌鼓掌,不能提前退場。乘坐公共汽車、火車,要照顧老人、小孩和殘疾人,要保持車上衛生環境,不亂扔東西,上車不要爭搶座位。
同學們,文明禮儀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大家都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重視禮儀,按學校要求堅持訓練,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不講文明禮儀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逐步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成為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善,從不因微小而暗淡,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⑨ 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養成好的道德習慣、熟讀道德類的書籍、懂得感恩、多做好事,下面是詳細說明。

1、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就要從養成好習慣開始。養成好的習慣就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家裡我們要做個好女兒,在學校要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要做個好公民。

(9)一個道德人擴展閱讀:

道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這心裡的窗;道德是一扇窗,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道德是一道光,孕育沉浸在純潔中的心田。道德源自於我們的內心,有了道德感,做出的事情自然就不會錯。做好事,不是為了得到誰的表揚,得到怎樣的榮譽。

真正的道德,發自內心,對社會,對每個人的愛,就是一份珍貴的道德。道德是人類社會中自然形成的行為規范,是獲得別人信任的一個標准。道德,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道德是高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閃灼;道德是自由的心扉在遼闊世界中尋找歸屬時撞擊出的璀璨火花,是萌生在人們心中等候霎時綻放的嫩芽。道德可以顯得很小,一個溫暖的眼神,一次誠心的禮讓,一縷美媚的微笑和一場誠摯的交流都可以使人們感到道德的存在。

熱點內容
廣東野保條例 發布:2025-09-17 03:21:04 瀏覽:996
台江法院庭長 發布:2025-09-17 03:20:56 瀏覽:803
財經法規的概念 發布:2025-09-17 03:19:38 瀏覽:283
德國民法七大發現 發布:2025-09-17 03:14:28 瀏覽:94
規章制度和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9-17 03:07:40 瀏覽:931
通許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7 02:45:32 瀏覽:497
巴林王國婚姻法 發布:2025-09-17 02:45:27 瀏覽:909
明代司法機關 發布:2025-09-17 02:45:25 瀏覽:677
工期違約金最高限額合同法解釋 發布:2025-09-17 02:39:53 瀏覽:154
2018年修改後婚姻法 發布:2025-09-17 02:39:00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