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體道德經
⑴ 高分求【鮮於樞】楷書《老子道德經卷上》
看來要我有時間才能給你了。首先要查【鮮於樞】的內容,查完再寫,回再拍照,再傳,有點麻煩。不答過我確實需要懸賞。
另外,如果你方便就把 【鮮於樞】楷書《老子道德經卷上》的文字內容發郵件給我。這樣我就不用再查了。 [email protected]
⑵ 練鋼筆楷書,是臨靈飛經好,還是趙的道德經比較好
一看哥們你練得就是龐中華的我建議你直接用鋼筆臨摹古代小楷字帖專給你推薦幾個著屬名的zhongshaojing《靈飛經》,王羲之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趙孟頫道德經,文徵明的小楷也很好看我個人喜歡靈飛經和文徵明的小楷我們今天看到古人的小楷都是原大的,古人也就寫這么大,和今天的鋼筆字差不多大正好符合我們臨寫另外不要貪多,找典型的字樣先臨摹,之後就會觸類旁通
⑶ 經書閣的楊華道人用硃砂小楷書寫道德經多少篇
據了解,楊華道人以抒寫《道德經》書法作品而聞名,經書閣收集整理了楊華道人用硃砂抄寫小楷《道德經》長卷500餘部。
⑷ 我國四大楷書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指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fǔ)(趙體)。 楷書四大家是對書法史上以楷書著稱的四位書法家的合稱,也稱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指是: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頫(fǔ)(趙體)。
一、歐陽詢 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與同時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他的字有多人評論。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即:「如高峰之墜石,如長空之新月,如千里之陣雲,如萬歲之枯藤,如勁松倒折、如落掛之石崖,如萬鈞之弩發,如利劍斷犀角,如一波之過筆」。傳世的墨跡有《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都堪稱書法藝術的瑰寶。
二、顏真卿 唐代中期傑出書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家。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以社稷為重,親赴敵營,曉以大義,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對後世影響巨大。他的書跡作品,據說有138種。楷書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是極具個性的書體,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行草書有《祭侄文稿》、《爭座位帖》、《裴將軍帖》、《自書告身》等。顏真卿是中國書史上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他的「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
三、柳公權 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自成一體。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構嚴謹,,在唐朝當時極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其主要作品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跋、王獻之《送梨貼》跋、《玄秘塔碑》《神策軍碑》《劉沔碑》《魏先公廟殘碑》《蒙詔帖》等。
四、趙孟頫 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畫史又稱「趙吳興」。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也。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汲黯傳》、《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
⑸ 小楷初學者,練靈飛經好還是道德經
小楷初學者,練靈飛經好還是道德經,兩個都是經典權威,喜歡那個就學那個。選帖的原則:權威、喜歡、易學。
小楷,即是楷體小字。創始於三國魏時的鍾繇。
經典小楷代表作有: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等。
小楷的書寫原則: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大字似的舒朗,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蘇東坡論書有「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的精語。以上這些話怎麼講呢?因為我們通常寫大字時,以為地位(面積)寬闊,可以任意揮灑,結果字體變成了鬆散空闊。寫小字則正好相反,因為地空間太小,擔心寫不下就越難免要盡力局縮,往往局縮過當,反而變成蜷促。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極易觸犯的毛病。所以蘇公「大小難能」這句話,正是針對這種神情而發,更是經驗老到之談。
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譬如寫一橫,起筆處或尖而收筆處則圓; 寫一豎,起筆或略頓,收筆則尖;撇筆則起筆或肥而收筆瘦:捺筆則起筆或瘦而收筆肥,同時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鏈,神采飛揚。
⑹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楷體
1.
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古國有(古代中國)
、
(古代埃及)
、
(古代印度)
、
(古代巴比倫)
。
02.
中國古代十大上古傳說有: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氏鑽木取火、有巢氏築木為巢、神農嘗百草
皇帝戰蚩尤、嫘祖造絲、倉頡造字、
堯舜禪讓、
大禹治水
03.
中國古代傳說中(女媧)創造了人類,被人們尊稱為人類的始祖。
04.
中國古代傳說中(神農氏)嘗出了
365
種草葯,寫成(
《神農本草經》
)
,為天下百姓治病。
05.
中國上古傳說中的蠶神是(嫘祖)
。
06.
中國古代傳說中漢字創造者是(倉頡)
,
(文字)的產生和發展,使我國古代社會過渡到了文明時代。
07.
中國古代傳說中,
(大禹)為了治水,三國家門而不入。
【青銅時代】
08.
青銅器時代經歷了(夏)
、
(商)
、
(西周)時期。
09.
中國最早的王朝是(夏朝)
,是(奴隸)制王朝,第一任國王是(夏啟)
。
10.
中國古代商朝(婦好)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最早的女軍事統帥,也是中國女性的傑出代表。
11.
(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國君。
12.
(周成王)和(周康王)統治時期是周朝最為強盛的階段,這個時期享有(
「成康之治」
)的美譽。
13.
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是指周朝哪個國君?(周幽王姬宮靺)
。
【春秋戰國】
14.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變革時期,造就了(春秋五霸)和
(
戰國七雄
)
,
引發了思想界(
「諸子百家爭鳴」
)
,
(井田制)的瓦解標志著奴隸制社會逐步過渡到封建制社會。
15.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春秋初期(齊)國的賢臣良將。
16.
老馬識途的成語典故講的是春秋時期(齊燕)兩國聯軍攻打山戎部族途中的故事,統帥是(齊桓公)
。
17.
退避三舍成語典故講的是(晉文公重耳)與(楚成王)的故事,古時候一舍等於(三十里)
。
18.
「仁義之師」指的是(宋襄公)帶兵攻打楚國的故事。
19.
成語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是發生在春秋時期(吳楚)兩國之爭中的故事。
20.
中國古代「千古復仇第一人」是指吳國的(伍子胥)向(楚平王)復仇的故事。
21.
孫武是(齊)國人,輔佐吳王(闔閭)
。
22.
春秋時期最後一個中原霸主是(越王勾踐)
,他在吳國的歷史典故是(卧薪嘗膽)
。
23.
成語典故「兔死狗烹」講述的是越國(范蠡)進諫越王(勾踐)的故事,意思是「飛鳥打光了,好的
箭就該收藏起來了;兔子打完了,就輪到把獵狗燒來吃了。指(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安樂)
。
」
24.
吳越爭霸之後,社會生產力發展,奴隸起義不斷爆發,中國開始進入(戰國時期)
。
25.
老子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姓(李)
,名(耳)
,字(耳冉)
,著有(
《道德經》
)
,被後世尊為(道家)
學派的創始人和(道教)的始祖。
26.
孔子名(丘)
,字(仲尼)
,春秋時期(魯國)人,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
的創始人。
27.
戰國時期神醫(扁鵲)是(齊國)人,是(四診法)的奠基人,意思是指(望、聞、問、切)四種診
斷疾病的方法。
28.
(墨子)是莫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代表人物,戰國時期(魯國)人。
,主張(非攻,反對戰爭)
。
29.
魯班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名叫(公輸般)
。
30.
戰國時期,晉國
(
豫讓
)
漆身吞炭,秦國(商鞅)變法,魯國(墨子)破雲梯,齊國(孫臏)田忌賽馬,
齊國(顏斤蜀)安步當車,齊國(孫臏)圍魏救趙。
,齊國(孟嘗君)雞鳴狗盜,齊國(平安君田單)
巧布火牛陣。趙國(武安君蘇秦)合縱,秦國(張儀)連橫,趙國(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藺相如)
完璧歸趙。
31.
孟子名(軻)
,戰國時期(鄒國)人,老師是孔子的孫子(子思)
。他主張(仁政)
,著書(
《孟子》
)
。
32.
戰國七雄是指(齊、燕、秦、楚、韓、趙、魏)七國。
33.
中國古代輔佐國君處理政務的最高官員,夏商時期稱(巫史)
,西周春秋稱(公卿)
,戰國以後稱(宰
相)
。
34.
戰國時期「將相和」的典故里,
「相」是指趙國的宰相(藺相如)
「將」是指大將軍(廉頗)
。
35.
屈原是(楚懷王)時期(楚國)的大夫,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紀念他。
36.
「戰國四將」是指(白起)
、
(李牧)
、
(廉頗)
、
(王翦)
,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統帥。
37.
「毛遂自薦」中的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他們出使楚國,聯楚抗秦。
38.
戰國時期秦國昭襄王派遣(李冰)在岷江上修建都江堰,他被四川人民尊稱為「川祖」
。
39.
戰國時期魏國(信陵君)竊符救趙。
40.
秦穆公重用(百里奚)吞並
20
多個國家,稱霸西戎;秦孝公採用(商鞅)的新法,富強國家;秦惠
文王採納(張儀)的計策,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夕侍奉秦國;秦昭襄王得到(范雎)
,
蠶
食諸侯領土,成就帝王大業;秦始皇得(李斯)
,開創秦國霸業。
41.
燕國荊軻刺秦王時,在易水河邊與太子丹離別,荊軻吟唱: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
42
「春秋五霸」是指:
(齊桓公)
、
(晉文公)
、
(楚莊王)
、
(秦穆公)
、
(宋襄公)
。
另一說「五霸」指:
(齊桓公)
、
(晉文公)
、
(楚莊王)
、
(吳王闔閭)
、
(越王勾踐)
。
【統一中國】
43.
中國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王朝是(秦朝)
,創建者是(秦始皇)
,名字叫(嬴政)
。
44.
秦朝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推行
(
郡縣
)
制。
45.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做了三件規范的事:
①
規定車輛兩輪間的距離為六尺,以方便交通。
②
統一了文字。
③
規定了全國統一的度量衡制。
46
.歷史上著名的刺殺秦王的人物有(荊軻)
、
(張良)
、
(高漸離)
。
47.
日本人尊(徐福)為農耕神、蠶桑神和醫葯神,是他將秦代的文明傳入了日本,促進了日本經濟和文
化的飛躍發展。
48.
秦二世(胡亥)時期,奸臣趙高的成語典故是(
「指鹿為馬」
)
。
49.
秦朝末年最早的農民起義將領是(陳勝)和(吳廣)
。
50.
消滅秦朝後,劉邦在灞上對老百姓約法三章:
第一.殺人要償命。
第二.打傷人要治罪。
第三.偷盜的要判罪。
除了以上三條,其餘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
51.
下面這些典故講的主人公是:
受胯下之辱(韓信)
;指鹿為馬(趙高)
;孺子可教(張良)
;
(蕭何)
月下追韓信;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52.
(暗度陳倉)是劉邦與項羽之間一系列戰役的開端。
【大漢雄風】
53.
(漢高祖劉邦)建立了漢王朝,定都(洛陽)
,後遷都(長安)
。
54.
劉邦稱帝後說:
「要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
;要說治理國家、安撫百姓,我不如(蕭
何)
;要說統領大軍、攻城略地,我不如(韓信)
。這三位都是人中豪傑,而我能夠重用他們,所以我
能取得天下。但是項羽只有一個(范增)
,卻還把他拋棄了,所以項羽勢必會被我打敗。
」
55.
西漢時期攻打匈奴的將軍有:
(李廣)
、
(衛青)
、
(霍去病)
。東漢時期有(竇固)
、
(班超)
。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下載券 1人已下載
下載
還剩23頁未讀,繼續閱讀
!@#$%^&&*()_+.一三五七九貳肆陸扒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您的評論
240
發布評論
用戶評價
暫無評論
©2016 Bai 使用網路前必讀 | 文庫協議 | 廣告服務 | 企業文庫 | 網站地圖
關閉
您有1份新手禮包尚未領取
3
在手機打開
下載1 下載券
用手機掃此二維碼:×
以下結果由提供:×
網路翻譯
網路詞條:×
網路
分享到:
QQ空間新浪微博人人網微信
評價文檔:
領取
下載券1新版反饋
10萬篇文檔VIP專享免費中!
⑺ 楷書《道德經》除古代趙孟頫版外,當代哪位書法家的比較好,可作為書法範本使用的,求推薦
宋時,涿州范陽人高文舉書寫的道德經也非常好,現在陝西省周至縣樓觀台留有真跡碑文!現代的楷書道德經,要數樓觀台方丈任法融的了,有鍍金版的,價格非常高哦!您去找找。
⑻ 書法字帖的楷書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俯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俯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趙孟俯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俯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俯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贊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俯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於得准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吳興。趙孟俯在江南閑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閑情逸致與鮮於樞、仇遠、戴錶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於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大德三年(1299),趙孟俯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士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系密切,相對儒雅而閑適,比較適合趙孟俯的旨趣,他一直幹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趙孟俯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拜趙孟俯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後不久,立即將趙孟俯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俯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俯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俯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復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俯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俯的為人。盡管很多人因趙孟俯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鑒於趙孟俯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俯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俯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趙孟俯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佔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俯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鍾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講,「孟俯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於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俯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⑼ 趙孟頫的楷書適合硬筆書法嗎
趙孟頫《道德經》和《汲黯傳》,都是小楷,適合練習硬筆書法。
⑽ 道德經鋼筆楷書字帖/國學經典中有臨摹紙嗎評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鍾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中國書法在中國文化里產生、發展起來,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是區別於其他種類藝術的主要標志,是世界藝術的奇葩。
書法除具有交流功能之外,還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線條的布局或疏或密,或粗或細,或攲或正,造成空間的對比和變化,在矛盾中尋求和諧與統一,在相對的空間中,給人無窮的韻味和藝術感受。這是其他民族文字所無法做到的。這種復雜的美學原理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卻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潛心修煉,小孩子學習書法時,往往望而卻步。在楷書的教學過程中,我試圖結合人體美學原理來探究楷書的審美情趣,我理解為漢字的形象就像人的形象,特別是楷書。朝著這條路去理解和書寫漢字,真是太奇妙了,既可以使抽象的線條立時變得有血有肉,還可以指導我們把漢字寫好,寫規范。下面我就以楷書為例來說說我的理解。
古人講「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就是把漢字比做人,楷書就像站著立正的人,行書就像行走的人,草書就像奔跑的人。楷書是書法的入門,也是其他書法的基礎,古人早就說過「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所以楷書也是我們現在學習漢字書法通用的途徑。寫好楷書的價值和意義就自不必說了。
杜雄俠,1976年生,四川平昌人。中國當代特色藝術代表人物、國際優秀書畫家、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壇百傑、中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理事、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書法作品被錄入《全國楹聯書法繪畫邀請展作品選》、《今日翰墨中國書畫家優秀作品選》、《紀念唐寅誕辰540周年國際書畫交流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