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業道德作業2
Ⅰ 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一、主要包括:
1、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努力做一名優秀教師,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崇高職業理想,體現了教師職業素質的本質,具體包括:
(1)、熱愛教育事業。
(2)、熱愛學生。
(3)、獻身教育事業。
(4)、勇於同一切危害教育事業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
(5)、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自覺履行教師職業責任,就是要求教師把職業責任變成自覺的道德義務,為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新人而無私奉獻。具體內容有:
(1)、教師必須自覺地做到對學生負責。
(2)、對學生家長負責。
(3)、對教師集體負責。
(4)、對社會負責。
3、樹立積極主動的勞動態度,努力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教師怎樣才能做到樹立積極主動的勞動態度。具體內容有:
(1)、教師必須有主人翁的責任感。
(2)、具有從事教育勞動的光榮感與自豪感。
(3)、要有肯於吃苦的精神。
(4)、教師職業紀律.
4、教師職業應遵守的規章、條例、守則等。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教師意識並不斷強化這種意識。
(2)、認真學習教師職業紀律的有關規定。
(3)、在教育勞動中恪守教師職業紀律。
(4)、從一點一滴做起。
(5)、虛心接受批評,勇於自我批評,善於改正錯誤。
5、教師要有教書育人的本領,教師教書育人活動的效果是教師職業技能的反映。具體內容有:
(1)、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更新知識。
(2)、要懂教育規律。
(3)、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
(4)、勇於實踐,不斷創新。
二、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1)教師職業道德作業2擴展閱讀:
1、教師職業道德素養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
2、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范、准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范、准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准則
3、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Ⅱ 教師職業道德
鑒於抄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襲業道德相應地呈現出如下特點:
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
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
3、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
4、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
5、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
(二)促進師生生命成長和人格完整
(三)促進社會文明傳承和發展
Ⅲ 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2.教師職業的四個特點是什麼
第一節職業與教師職業 :
1、了解職業的含義含義:所謂職業,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社會生產和生活需要,由於社會分工和勞動分工而長期從事的具有專門業務和特定職責的、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相對穩定 的社會活動。
2、對教師職業的認識 認識:
其一,教師職業是「培養造就下一代」的職業;
其二,教師職業是「傳道、 授業、解惑」的職業;
其三,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含義:所謂教師職業,是指人們終身或較長時期所從事的、按照一定社會的需要 和標准,傳授文化科學知識,以培養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為目的的一種職業。
第二節 教師職業的形成與發展:
1、教師職業的形成 教師職業的形成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其中,教育活動的出現和學校教育的 存在是其前提條件,傳授知識是教師的職業責任。此外,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腦 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也都是教師職業形成的必要條件。
2、教師職業的發展 教師職業,在生產有了一定發展但又發展得不充分的條件下形成,又隨著生產的 不斷發展而發展。同時,學校是教師勞動的主要陣地,與學校共始終的教師職業 也隨著學校的產生而產生,並伴隨著學校的發展而不斷向前發展。具體來講,教 師職業經歷了古代教師職業的發展、近代教師職業的發展和當代教師職業的發展。
第三節 教師職業的特點:
1、復雜性。教師職業的復雜性是由四個方面決定的:教師職業勞動對象的復雜性; 教師職業勞動內容的復雜性;教師職業勞動過程的復雜性;教師職業勞動能力要 求的復雜性。
2、創造性。教師職業的創造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教師傳授知識需要具有創造 性;教師培養學生需要創造性;教師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教育機智;教師在教學內 容和方法上需要創造性。
3、示範性。教師職業的示範性是由以下四點決定的:學生的「向師性」決定了教師 職業的示範性;學生的模仿性決定了教師職業的示範性;教師品德言行的示範性 決定了教師職業的示範性;教師教育教學過程的示範性決定了教師職業的示範 性。
4、長期性。教師職業勞動是一個周期長、見效慢的過程,具有明顯的長期性,即 教師職業勞動培養人才的周期長;教師職業勞動見效慢。
第四節 教師職業的社會作用:
1、教師職業促進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教師勞動對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教師勞動傳遞人類社 會物質財富;教師為社會造就進行物質財富生產的人才。
2、教師職業促進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 教師勞動對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教師勞動傳遞人類社 會精神文明;教師勞動傳播人類文化科學知識,教師勞動「再生產」人類社會精神 文明;教師為社會造就進行精神財富生產的人才。
3、教師職業促進人類社會制度文明的發展 教師勞動對於人類社會制度文明的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教師通過自身的 勞動,傳播社會制度及其文化,傳遞社會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們對不同的社會 制度產生一定的認識,從而形成評價社會制度優劣的能力;在教育活動的過程中, 教師可以使人類社會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結為個體的政治信仰,促使人們維護合理 的現行社會制度;在某種歷史條件下,教師還可以塑造超越現行社會制度的信仰, 推動人們去改變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從而引導人們不斷追求和創造人類社會的制 度文明。
4、教師職業促進人的素質的提高 教師勞動在人的素質的發展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教師勞動開發人的智力 資源;教師勞動培養人的思想品德;教師勞動促進人類的自我完善。
Ⅳ 2、聯系實際闡述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版形成教權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Ⅳ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作業題
這篇文章讓我頗有感觸,作為一名普通的母親,能用鼓勵的方式去改變兒子,這讓我看到了一個合格母親,孩子還小,他們需要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