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稅收立法法

稅收立法法

發布時間: 2020-12-18 12:58:25

『壹』 我國稅收立法的現狀

對於我國稅法立法現狀的評價,有不少專家持如下的看法: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基本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稅法體系或體系框架。筆者對這種評價不敢苟同。

法的體系是否建立,是有一定的衡量標準的。根據法律體系構成的一般原理,從總體上說,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法律體系,它由三個次級體系構成。一是法律部門體系。這是法律體系的橫向構成,也是法律體系最基本的構成。二是法律效力體系。這是法律體系的縱向構成。依據不同的法的形式的效力層次,依次由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和地方規章等構成法律的效力體系。三是實體法與程序法體系。有實體法就必須有程序法與之相適應,否則,實體法就不能得到有效實施。反之,有程序法就必須有實體法與之相適應,程序法的設定以實現實體法為目的,其相互關系具有目的和手段、內容和形式的性質。有程序法而無實體法,程序法便是無所適從的虛設形式。法的體系的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第一,內容完備,要求法律門類齊全,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如果法規零零星星,支離破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都沒有制定出來,或者雖然制定了,但規定的內容很不完善,與現實不相適應,就不能說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建立。第二,結構嚴謹。要求各種法律法規成龍配套,做到上下左右相互配合,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我國的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核心,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相配套而建立的,各法律部門之間,上位法與下位法之間,其界限分明而又相互銜接。第三,內部和諧。各種法律規范之間,既不能相互重復,也不能相互矛盾。所有的立法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並且下位法不能與上位法相抵觸,要克服從部門利益保護主義和地方利益保護主義的立場出發來立法的傾向。第四,形式科學和統一。從法的不同稱謂上就能比較清楚地看出一個法的規范性文件的制定機關、效力層次及適用范圍。第五,協調發展。法不是一種孤立現象,在法的體系的發展變化中,要在宏觀上和微觀上做到與外部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適時地進行法的立、改、廢活動。

上述法的體系的構成原理及特徵,作為衡量法的體系是否建立的標准,對於法的次級體系,例如稅法體系,也是適用的。以此為衡量標准,從我國稅法的現實立法上觀察,還不能得出我國稅法體系或稅法體系框架已經初步建立的結論。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8432

『貳』 我國的立法法有沒有規定稅收法定

《立法法》第八條第六項就是稅收法定原則的體現。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叄』 立法法修正案進一步明確細化的稅收法定原則明確了一下哪些內容

根據稅收法定原則,將稅收一項單列出來,明確稅種、納稅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稅率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肆』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一名人大代表建議全國人大按照《立法法》規定收回稅收立法權,並終止國務院制定

A

『伍』 我國現行稅收徵收管理法的立法目的是( )

a、加強稅收徵收管理
b、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
c、保障國家稅收收入
d、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e、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陸』 簡述國務院在稅收立法職權上的法律依據和歷史背景

國務院在稅收立法職權上的法律依據:《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
歷史背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牽頭起草了《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明確,開征新稅的,應當通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相應的稅收法律,同時對現行15個稅收條例修改上升為法律或者廢止的時間作出了安排。實施意見已經報經黨中央審議通過。將這個實施意見落實好,有利於推動我國憲法確立的稅收法定原則的貫徹落實,進一步規范政府行為,推動完善我國稅收法律制度,使其在國家治理中發揮更加積極、有效的作用,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更堅實的制度保障。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收立法和稅收法律制度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我國憲法所確立的一項重要原則,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稅收是國家為提供社會公共服務需要,依照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向居民或非居民進行的金錢或實物課征。稅收是財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和物質保障,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時,稅收應來之於民、用之於民,稅種的設立、稅款的徵收、收入的使用,直接關系納稅人的切身利益,關系人民的福祉,應由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立法機關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規范。
近年來,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提出議案、建議或提案,建議盡快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將現行有關稅收條例上升為法律。剛剛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修改立法法的決定,明確規定「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為實現憲法確立的稅收法定原則,提供了制度保障。依照法律規定設稅、征稅、治稅,是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直接體現。

『柒』 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收規章的制定機關有何不同

1、效力不同。

在我國稅收法律的效力是最高的,其次效力為稅收法規,最後為稅收規章。即稅收法律效力大於稅收法規大於稅收規章。

2、制定機關不同。

在我國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依法定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才能稱為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狹義上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以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稅收規章是由稅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的。

3、定義不同。

稅收法律從廣義上來說包含法律及一切規范性的法規和規章。狹義上的法律在我國指的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稅收法規從廣義上說等同於稅法。從狹義上說指的是由國務院或地方人大制定的文件。稅收規章則指的是由稅收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據具體的事務制定的文件。

(7)稅收立法法擴展閱讀:

稅收法律的基本原則:

1、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最基本的原則,它是稅法三大基本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

2、稅收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普遍原則,它涵蓋了政治、經濟、外交、法律等幾乎所有的社會層面,而不同的層面有其具體的不同內容。

3、稅收效率原則。

效率原則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遵循的原則。

稅收法規的基本原則:

1、統籌兼顧各種利益,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的原則。

2、貫徹執行黨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原則。

3、貫徹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捌』 《稅收徵收管理法》的立法特點

按照本法規定,稅收徵收管理立法的目的主要包括:
1、加強稅收徵收管理。
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國家活動,反映了國家與其他社會主體之間的經濟利益分配關系,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的特點。稅收分配必須以法律為基礎。只有將稅收分配活動納入法制軌道,以法律形式確定稅收分配關系,才能真正體現稅收的強制性,實現稅收的無償性,保證稅收的固定性。稅收徵收管理是國家征稅的具體過程,是稅收分配程序的主要內容,加強稅收徵收管理,必然要確立相應的法律規范,建立稅收徵收管理法制制度。我國目前稅收徵收管理的基礎比較薄弱,征管手段不夠發達,征管制度不夠健全,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征稅方面的不規范行為,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影響了稅收作用的發揮。因此,有必要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而制定稅收徵收管理法就是為了滿足加強稅收徵收管理的需要。
2、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
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是這次修訂中新增加的內容,是加強稅收徵收管理的重要保障。稅收徵收管理活動可以分為征稅和納稅兩個方面。征稅的主體是國家,代表國家行使征稅權的是稅務機關,稅務機關徵收稅款的行為就是稅收徵收行為;納稅的主體是納稅人,納稅人繳納稅款的行為就是稅收繳納行為。在稅收徵收過程中,稅務機關與納稅人之間自然會產生一系列權利義務關系,這些權利義務的履行都應當規范地進行,不能不加任何約束。稅收徵收管理法正是為稅收徵收管理活動確立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則,使稅收徵收管理活動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序進行。
3、保障國家稅收收入。
稅收收入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是國家實現其職能的重要物質條件,是國家利益的重要體現。組織國家財政收入是稅收的基本職能之一,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務就是徵收稅款,取得稅收收入,而每一分稅款都是通過具體的徵收管理工作徵收入庫的。加強稅收徵收管理的直接目標,就是保障國家稅收收入。規范稅收徵收管理活動,確定稅收徵收和繳納的程序,有利於維護稅收秩序,使國家稅收收入和財政收入有法律的保障。
4、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稅收是國家從納稅人所佔有的社會產品或價值中無償地強制地取得的,與納稅人的利益密切相關,納稅人除履行法定納稅義務外,其他的財產權益如財產所有權、生產經營權、受益權等,都應受到保護,不容侵犯。在稅收徵收和繳納關系中,相對於稅務機關的稅收徵收管理行政主體而言,納稅人是行政相對人,處於比較弱的地位,需要得到法律的特別保護。同時,規范稅收徵收管理活動,確定稅務機關行使征稅權的法定程序,並確定該程序中稅務機關征稅行為的法定規則,既是對行政權力的有效制約,也是對納稅人合法權益的有力保護。
5、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稅收是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手段。從稅收實踐看,經濟和社會越發展,稅收越重要。隨著稅收的財政地位不斷提高,其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影響和作用也將日益增強。規范稅收徵收管理程序,建立良好的稅收秩序,有利於加強稅收徵收管理,保障稅收收入,充分發揮稅收的積極作用,從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玖』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屬於法律絕對保留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屬於法律絕對保留的情形有: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對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的事項。司法制度包括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以及訴訟制度。

根據《立法法》第八條規定,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

(七)民事基本制度;

(八)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九)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9)稅收立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參考資料

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拾』 在立法法修改前 關於稅收的說法

稅收優先權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約定或者按照法律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債權就是債權人所享有的要求償還債務的權利。所謂無擔保債權,是指在債權上未設定擔保物權的普通債權。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是對納稅人未設定擔保物權的債權,實行稅收優先。所謂未設定擔保物權的債權是指納稅人沒有為其設定抵押、質押或沒有被留置的債權。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比如破產法規定,職工工資優先於稅收。
(二)稅收優先於發生在其後的抵押權、質權、留置權
稅收優先於發生在其後的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即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先於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執行。
(三)稅收優先於罰款、沒收違法所得
納稅人欠繳稅款,同時又被行政機關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的,稅收優先於罰款、沒收違法所得。這是因為稅收是國家財政的基本的、最主要的來源,是維護國家正常運轉必不可少的。行政機關進行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是國家運用行政權力對納稅人的懲罰,不以取得財政收入為目標,是非稅收入。兩者相較,稅收比較重要,應予以優先對待。

熱點內容
司法投訴案例 發布:2024-05-19 00:26:13 瀏覽:993
法律行政法規定 發布:2024-05-19 00:00:36 瀏覽:47
叉車安全使用管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4-05-18 23:20:59 瀏覽:967
司法廳幹部處 發布:2024-05-18 23:10:45 瀏覽:291
普法司法考試 發布:2024-05-18 23:01:31 瀏覽:989
法學35歲 發布:2024-05-18 22:37:10 瀏覽:296
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法律服務所 發布:2024-05-18 20:18:31 瀏覽:158
民法總則高考 發布:2024-05-18 19:09:03 瀏覽:547
齊心律師 發布:2024-05-18 17:59:20 瀏覽:199
刑法中篡改公文法條 發布:2024-05-18 12:55:17 瀏覽: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