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刑法學趙

刑法學趙

發布時間: 2021-02-07 00:55:38

刑法學(1)作業2 第一題

不構成放火罪。理由是: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1、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如果行為人實施放火行為,而將火勢有效地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沒有危害也不足以危害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就不構成放火罪,而應根據案件具體情節,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本案中只造成部分財物的損失,並未危害到公共安全。
2、客觀要件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放火焚燒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所謂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財物燃燒的行為。放火行為必須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雖然實施了放火行為,但從放火焚燒的對象、時間、地點、環境等方面考察,確實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性,不構成放火罪。如果情節嚴重,需要刑罰處罰的,構成什麼罪就定什麼罪。
3、主體要件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由於放火罪社會危害性很大,所以本法第17條第2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放火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4、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為會引起火災,危害公共安全,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如果不是出於故意,不構成放火罪。放火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如因個人的某種利益得不到滿足而放火,因對批評、處分不滿而放火,因泄憤報復而放火,為湮滅罪證、嫁禍於人而放火,因戀愛關系破裂而放火,因家庭矛盾激化而放火,等等。不論出於何種動機,都不影響放火罪的成立。但是,查明放火的動機,對於正確判斷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是定罪量刑的關鍵。

5、
區分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的界限。一般放火行為,是指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為。放火罪與一般放火行為,在客觀上都可能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因此,它們的根本區別,不在於是否造成輕微的危害結果,而在於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後者不危害公共安全。從理論上說,界限不難區分。

綜上所述,應當不構成放火罪,我認為應當構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

但是,由於趙某在作案時未滿14周歲,依法不負刑事責任,所以,他的行為不構成犯罪,應當責令家長嚴加管教,必要時,由政府進行勞動教養,其監護人也要賠償受害人的損失

② 刑法學1作業2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燒公司財產,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趙某的行為專已經構成放火罪的既屬遂。其行為是犯罪行為。

由於趙某的年齡未滿14周歲,不應當受刑事處罰。但不受處罰,不代表其行為無罪。

另《刑法》第17條第4款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③ 求刑法學大佬

張某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專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屬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從形式上貌似相約自殺,但是張某本身真實目的是用這種形式掩蓋殺死趙某的目的,並且在趙某服葯後極力阻撓他人施救,進一步坐實了其殺死趙某的企圖。最終結果趙某死亡,因此張某從刑法的各個方面,都符合故意殺人。故應當以故意殺人罪定罪量刑。從一共二百片葯他只服了二十片也能看出他本身並不想自殺,只是誘騙對方自殺。

④ 西北政法大學的刑法學研究生指定教材用書是什麼

《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根據《西北政法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內生目錄》信息容顯示,刑法學(代碼030104)主要研究方向包括01中國刑法、②外國刑法、③港澳台刑法、④國際刑法。初試考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704法理、憲法、中法史、④804刑法、民法經濟法。復試考試科目:刑法。

刑法學是法學專業二級學科之一。刑法學學科主要以社會中存在的犯罪現象為基礎,研究犯罪產生的原因,探討治理犯罪的對策,尋找減少犯罪的方法、措施,為國家治理犯罪問題獻計獻策。就業方向: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及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關和法律服務機構、特別是在高中等學校從事法學教學與科研工作。

⑤ 全國刑法學法律教授名單

陳光中。
陳秉聰 張嗣瀛 謝立信 牛膺筠 王傳富 王竫華 董曉光 王寧利 肖利華 唐 明 謝俊回霞 蔣正堯
遲煥芳答 岳 旺 陳 蕾 邢泉生 王 斌 馬愛國 高美華 葛銀林 逄增昌 姜學民 徐建培 於慶東 馬 波 王 偉 隋映輝 李福華 伍海華 楊春鵬 張紀會 趙克友 高齊聖 楊永亮 李 悅 逯昭義 邵峰晶 韓平疇 夏延致 宋國君 唐建國 陳沙鷗 隋萬美 朱 平 房寬峻 夏臨華 王宗花 張曉東 滕 冰 彭 智 張鐵柱 韓光亭 齊宏進 周漪琴 胡 聰 姜振昌 耿文通 逄奉建

⑥ 刑法學分論簡答題 謝謝

你好,我是三江大四的,最後有個積欠考,聽說都讓過的,放心好了,只要交學費,最後基本都能順利畢業的。

⑦ 請問刑法中的人有什麼特殊含義嗎胎兒可以算是人嗎毆打孕婦趙成流產的可算故意殺人嗎

1.人在刑法理論中沒有深刻的說明,但參照民法「自然人」的概念,人即自然出生的人。 2.從刑法學和民法學的角度講胎兒都不能算是「人。 3.虐待婦女,主體是外人,可依據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主體是家庭成員,可依據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⑧ 求刑法學專業知識的大佬解決問題。

化學專業知識啊,你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就找一下刑法是

⑨ 電大刑法學(1)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刑法學(1)作業1
第一題:山本某某,女,42歲,日本國籍。馬某某,男,35歲,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公民...
參考答案:參看教材有關刑法的效力范圍即刑事管轄權問題。
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走私毒品的,無論數量多少,都應當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本案中的可卡因屬於毒品的一種。山本某某違反我國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攜帶毒品進入我國境內,不向海關申報而選擇綠色通道,意圖逃避海關監管,其行為構成走私行為,構成走私毒品罪;馬某某攜款接貨的行為屬於走私行為,構成走私毒品罪。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處,都適用我國刑法;只要犯罪行為或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犯罪。山本某某和馬某某的走私行為開始於我國境外,但完成於我國境內,屬於在我國境內犯罪。同時,山本某某雖然是外國國籍,但並非是享有外交特權和外交豁免權的外國人,而馬某某雖然是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公民,但其行為並不是發生在香港區域內,因而二人的行為均不屬於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形,因而適用我國刑法管轄。對山本某某和馬某某的行為應適用我國刑法關於走私毒品罪的規定予以處罰,毒品的數量應以查證屬實的數量計算,不進行純度考慮。並以此作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據。

第二題:王××(男,17歲)與被害人陳××(13歲)系鄰居,平素關系甚好。一日,王××與其弟去河邊洗澡...
參考答案:王某的行為與陳某的死亡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王某的行為構成了不作為形式的過失殺人罪。從客觀方面看,王某的行為構成不作為犯罪。王某負有實施保護陳某安全的特定義務,這種特定義務是由王某先行的行為使陳某處於危險狀態所產生的。陳某是兒童,王某答應他將他帶到離河岸七米多遠處的深水處游泳,這無疑使陳某的生命處於危險狀態,因而就產生了王某應當保護陳某的特定義務。王某有履行保護陳某的特定義務的可能而未能履行。王某的不作為行為侵犯了刑法所保護的客體和對象,即陳某的生命權。並且,王某的不作為與陳某的溺水死亡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所以,從客觀方面看,李某的不作為行為構成犯罪。從主觀方面看,王某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王某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預見到如果自己不陪同保護或把陳某帶回到岸邊。陳某很可能會發生溺水死亡的危險。然而他卻由於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正是由於這種不負責任的疏忽大意導致了陳某溺水死亡結果的發生,所以,從主觀方面看,王某的行為屬於疏忽大意的過失。

刑法學(1)作業2

第一題:趙某,男,1989年3月生,某某學校初一學生...
參考答案:趙某焚燒他人房屋邊的草堆,造成較大的財產損失,且對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形成了嚴重威脅,其行為屬於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趙某實施放火行為時不滿十四周歲,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不符合犯罪主體的成立條件,其行為不構成犯罪,不負刑事責任。

第二題案情:李某,男,45歲,農民。李×小,男,15歲,李某之子。某日,李某見一群農民在他家自留山坡上控樹蔸作柴燒...
參考答案:李某行為時的心理態度是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屬於故意(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犯罪的間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李某明知山坡上有許多人,而與其子一道從山上向下滾石頭,導致他人死亡。李某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採取放任的態度,屬於故意(間接故意)殺人的行為。

刑法學(1)作業3
第一題:王某,女,33歲,經人介紹與湯某相識結婚而因家庭瑣事毒殺案件...
參考答案:王某的行為屬於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答題時要具體敘述犯罪中止的含義及具體描述)王某出於殺害湯某的目的,實施完成了投放毒葯的故意殺人的行為,因而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但是其很快就基於自己的意志,將被害人送至醫院搶救脫險,有效地阻止了既遂結果的發生,因而其行為符合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犯罪中止的成立條件,構成故意殺人罪的犯罪中止。根據刑法的規定,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王某的故意殺人罪已經給被害人造成了相當程度的身體傷害。因此對王某的故意殺人罪的處罰原則是應當減輕處罰而不是免除處罰。

第二題:周某,女,17歲;甘某,女,16歲,李某,13歲,孔某,男,19歲,胡
某,男,18歲...
參考答案:周某、甘某、孔某、胡某四人均已年滿16周歲,屬於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階段,應當對自已的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周某、甘某(要具體描述犯罪情節)出於共同的故意,共同實施了猥褻、侮辱婦女罪的共同犯罪。周某屬於強奸罪的教唆犯,孔某、胡某直接實施了強奸行為,因此屬於強奸犯的實行犯。周某既有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又有強奸罪,就對其實行數罪並罰。根據刑法規定,滿14不滿18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減輕處罰,不滿18的不適死刑。周某、甘某犯罪時均不滿18,因此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且不適用死刑。

刑法學(1)作業4
分析案例(每小題50分)
第一題:案情:李某,男,36歲。1998年11月,李某因犯故意傷害罪被判有期徒刑
一年...
參考答案:李某不構成累犯。我國刑法典規定的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別累犯兩種。一般累犯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並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5年內在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犯罪分子。本案中,被告人李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在緩刑考驗期滿後,又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但他不構成累犯,因為緩刑是附條件的不執行刑罰,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了,而不是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因而不符合累犯的構成條件。對李某第二次犯故意傷害罪和盜竊罪應當數罪並罰。按照刑法第69條對判決宣告前一人所犯數罪應當首先分別定罪量
刑,然後根據數罪並罰的原則決定執行的刑罰。

第二題:案情:王某(男,26歲,無業)從吳某家盜竊...
參考答案:法院的判決有錯誤。應以搶劫罪判王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罰金若干元。我國刑法第269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證據而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本法第263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本案中,王某先在吳某家盜竊2000餘元,構成盜竊罪;後為了抗拒抓捕而殺死了李某,構成了轉化型搶劫罪的犯罪條件,所以對王某應以搶劫罪定罪處罰。我國刑法第263條規定:「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刑法第57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所以應以搶劫罪判王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罰金若干元。

⑩ 刑法學(2)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王某,男,44歲,某醫院職工.王某得知其妻劉某有了婚外情後即懷恨在心,欲致其於死內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制了容一個定時爆炸裝置.12冃21日上午,王某將爆炸裝置定好時間後謊稱要去登山遊玩,帶著劉某一起爬上了一座遊人雲集的山頭.中午12點左右.王某將用報紙包好放在塑料袋中偽裝成午餐的爆炸裝置讓劉某拿著,然應以上廁所為名離開劉某.12點30分左右,定吋爆炸裝置發生爆炸,劉某被炸身亡,劉某周圍的遊人一死三傷.王某被抓獲後主動交代,2000年2月因與吳某發生爭執而將吳某扎傷,經查屬實.吳某的傷為輕微傷.傷.

熱點內容
借據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發布:2025-07-01 11:26:09 瀏覽:2
法律碩士和金融專碩 發布:2025-07-01 11:22:35 瀏覽:486
鞍座的法規 發布:2025-07-01 11:21:47 瀏覽:797
南京裝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01 10:56:16 瀏覽:630
婚姻法普法講課稿 發布:2025-07-01 10:55:59 瀏覽:489
行政法與刑事訴訟法第二版 發布:2025-07-01 10:45:04 瀏覽:871
自融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1 10:26:20 瀏覽:673
2018年勞動法婚喪假 發布:2025-07-01 10:26:16 瀏覽:373
防騷擾條例 發布:2025-07-01 10:16:13 瀏覽:640
司法局打電話是幹嘛的 發布:2025-07-01 10:13:52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