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吾有三寶
『壹』 老子有言 我有三寶翻譯
中國古代哲學道家思想核心典籍《道德經》【國有三大:天、地、人、道】。天有三寶日回月星,地有三寶答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道有三寶慈儉莫先:即行政態度要求,曰「一慈二檢三莫為先」——博愛於民;儉於務事、檢於行止;不先決後議,不先行後聞。另外行政文化基本精神:(中國古代哲學道家思想重要典籍《南華經》)尚同務,不耀德,官事果乎眾宜。莊周雲:「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故雖有至知,亦以萬人謀。」
『貳』 吾有三寶,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解釋意思,要透徹
」吾有三寶,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的意思是: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該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七章,原文如下: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譯文:
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慈愛所以能勇武;節儉所以能寬廣;不敢處在眾人之前頭,所以能成為萬物的尊長。
現有人割捨慈愛而搞勇武,舍棄節儉而搞大規模行動,舍棄退讓而搞領先,就會死亡。那慈愛,用於作戰就可取勝,用於守衛就會堅固。天將建立之事,則以慈愛去衛護它。
(2)道德經吾有三寶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叄』 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什麼意思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如何理解
你好,這段話的白話譯文是:我有三件寶貝,需要保持:一是慈愛,二是儉朴,三是不敢參與你爭我奪的紛爭。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七章。
全文如下:「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這段話理解上: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67章)「慈」與「勇」、「儉」與「廣」、「不敢為天下先」與「成器長」是相反的,但是《老子》認為,正因有「慈」,所以才可能有長久的「勇」;正因有「儉」,才可能有長久的「廣」;正因「不敢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長」。
《老子》的這段話,抽象地了解,有些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如「儉故能廣」。但是下面接著說:「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同上)這個「今」字說出了這段話在當時的實際意義。它以當時的兼並戰爭為不「慈」,發展生產為不「儉」,各國爭雄為「為天下先」。它斷定這些都是走往死路的。這是沒落奴隸主貴族對於新興地主階級的詛咒。
回答完畢,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如有疑問,請追問,如滿意,請採納,謝謝!
『肆』 老子曰吾有三寶啥意思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意思是說:「我有三件法寶,執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愛;第二件叫做儉嗇;第三件是不敢居於天下人的前面。」
『伍』 我恆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譯成白話。
「我恆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譯為白話是:我有三件寶貝,需要保持:一是慈愛,二是儉朴,三是不敢參與你爭我奪的紛爭。
『陸』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三寶,這是兩千多年前春秋末
我有三件寶貝,需要保持:一是慈愛,二是儉朴,三是不敢參與你爭我奪的紛爭。
『柒』 關於老子「吾有三寶」
我的理解:「慈」者不害、柔軟、利他。「儉」者少欲清凈、知足惜福。「不敢為天下先」者,無爭、謙卑。
『捌』 老子說,我有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最喜歡的是最後那一句,然而我看過很多解釋,卻
讀老子,是不是都習慣性的把自己想要的那個答案拿來解讀道徳經,來滿足自己,而忘了老子真正給我們傳達的是什麼呢?閣下以為然否,說一下心得吧,在你眼裡,什麼是『不
『玖』 道德經中「我有三寶」第三寶為何這么多字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內持而容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拾』 吾有三寶,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這句話出來自《道德經自》第六十七章。全文如下:「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吾有三寶,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有三件寶貝,需要保持:一是慈愛,二是儉朴,三是不敢參與你爭我奪的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