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人物事跡短片
A. 道德的力量—全國道德模範先進事跡紀實 內容
全國十大道德模範」
其實,每個人身上都肩負著責任——對工作、對家庭、對親人、對朋友,我們都有一定的責任。正因為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責任,才能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從劉霆身上,不僅能使人感受到中華民族孝親愛老的傳統美德,而且還讓我們感受到了當代大學生所應有的孝心、愛心和責任心。
劉霆,一位陽光的青年,一位堅強的青年。他的自強精神、自立能力、感恩品質永遠是當代青少年學子們應該汲取的。
眼睛裡閃爍著晶瑩的淚水, 同學們被劉霆的先進事跡感動著,紛紛表示要以劉霆同學為榜樣,感恩父母,珍愛生活,勤儉節約,努力學習。
感恩的心
——讀劉霆的先進事跡有感
「媽媽,我會帶著你上完大學!我向你保證絕對不影響學習。」這是劉霆大哥在接到浙江林學院通知書後對母親立下地莊重誓言。孝子劉霆帶著母親上大學的消息感動著中華大地。
劉霆,男,1986年出生,浙江省湖州市雙林鎮人。6年前,劉霆大哥只有13歲,他家突遭厄運,母親不幸身患尿毒症,此時,猶如晴天霹靂,給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蒙上了無限痛苦的陰影。為了治療母親的病,用盡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父親不堪忍受而離家出走,更是雪上加霜,可劉霆大哥沒有嫌棄身患絕症的母親,用瘦弱的肩膀勇敢地挑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唱響了感人肺腑的感恩之歌。在這樣極其艱苦的環境里,劉霆大哥憑著堅強的毅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浙江林學院。自己要上大學了,母親怎麼辦?在徵得學院同意的情況下,他帶著母親一起上了大學,終於實現了自己許下的諾言。在大學里,他一方面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生病的母親,晚上,要是母親不舒服,他就爬起來照顧母親。因為母親不能吃太鹹的東西,也不能吃味精,所以有時就在家裡煮點稀飯,炒個青菜,盡一切可能讓母親生活得舒服些。為了省錢,還學會了給母親打針熬葯。另一方面勤奮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從不以照顧母親為由,而請假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更沒有遲到過一次晚自習,在班級里還擔任多項職務。劉霆大哥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守住了自己的承諾,譜寫了一曲充滿愛心孝心感恩之心的贊歌,成為我們少年兒童學習的楷模。
我和劉霆大哥那時相比,幾乎是同齡人,可我每天穿著嶄新的衣服,喝著可口的牛奶,花著父母給的零用錢,整天不愁吃不愁穿,無憂無慮。成了父母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如遇不稱心的事,或一時得不到滿足,就大耍脾氣。今天,我讀了劉霆的先進事跡,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羞愧得無地自容。
現在的我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擁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從小倍受家長的寵愛,因此,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根本體會不到人生道路上的艱辛,一遇到挫折就退縮,或自暴自棄。對父母,對長輩,只知索取,不知回報。同學們那,請和我一起反思吧!劉霆大哥用堅強的品格化解了人生道路上的困境,用一顆純潔的愛心孝心溫暖著患病母親那顆冰冷的心。難道我們只能做依附於父母身上的「寄生蟲」嗎?不,我們不能!雖然我們身處不同的家庭,條件也各不相同,但比起劉霆大哥來要幸福得多,我們也需要自立自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在家裡,當父母下班時,遞上一杯熱茶;洗腳時,端上一盆清水;休息時,削一個蘋果……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平時,在車上,主動讓座;在馬路上,扶盲人過馬路;在校園里,拉一把摔倒的**、小妹妹……為社會獻一份愛心。「人人都付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只要我們時刻注意為他人著想,學會感恩父母,回報社會,人生將變得精彩而充實。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咱們一起來,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做一個和他一樣有自強精神、自立能力的好孩子吧!
B. 名人一生道德模範的事跡
「莫道人情老,將心來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頑石也能煉成金,煉成金……」伴隨著悠揚的樂曲《高天上流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頒獎典禮——《道德的力量》20日晚拉開序幕。
舞台正中後方的大屏幕上,時而是「道德的力量」五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時而是巨型金色全國道德模範獎章,無論是哪一個背景,都散發著金閃閃的光芒,耀眼而溫暖。
道德模範們陸續從舞台的兩側走到台上,接受現場的鮮花和掌聲,接受國家授予的榮譽和人們的致敬。
黑龍江樺南縣73歲的趙永錄大爺堅守在大河邊,無償為來往的鄉親擺渡49年。「不圖別的,就圖大家都平平安安。」
像趙大爺一樣堅持善行的還有40年濟貧幫困的山西礦工媽媽歐學聯;義務救援30年,在大海中搶回130條生命的浙江漁民郭文標;36年捐款不斷,受益者遍布全國的新疆街道幹部劉乾坤……
向這些不平凡的堅持致敬!
「爸爸回家……」小詩研在橋頭的哭喊,撕扯著每個人的心。
小詩研的爸爸孟祥斌是一位軍人,他為了救一名輕生的女青年,縱身跳入浪急水涼的江中,用盡自己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
看著這曾經的鏡頭,許多觀眾眼裡都噙滿了淚花。短片結束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像孟祥斌一樣再也不能登上領獎舞台的還有很多人,讓我們記下他們的名字:羅成財、周波、楊繼斌、邱光華、譚東、於春雨、於葆林、徐立科、李朗紅、黎菊蘭、崔學選、周鑫、熊寧、戴俊、郭孝義、王志睿、馮建國、阿木冬·吐魯甫。
向這些勇敢犧牲的英雄致敬!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兩個兒子和妻子都得了絕症癱瘓在床,支撐全家的是一條腿被截肢的殘疾人。這個家的頂樑柱就是朱邦月,他40年如一日地照顧著母子三人,而且兩個兒子是妻子前夫的孩子。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在一首《父親》的歌曲聲中,朱邦月拄著雙拐走上了舞台。
像朱邦月一樣孝老愛親的還有:照料重病父母40多年,把8個弟妹撫養成人的青海牧民羅桑扎西;為公公捐獻肝臟的好兒媳,河北農民張建霞;15年照顧癱瘓兒媳的山西好婆婆黃代小……
向這些無聲的大愛致敬!
最高的榮譽,給最值得崇敬的人。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從全國近3萬名候選人中共評出55名全國道德模範,262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
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他們見義勇為,不怕犧牲;他們敬業奉獻,拼搏進取;他們孝老愛親,默默無聞;他們誠實守信,一諾千金……他們都以平凡無私的舉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跡,傳遞著人間溫暖,傳遞著善行的力量。
向這些道德模範致敬!
「我要像你一樣生活,你不是遙遠星空最燦爛的星座,一點一滴的愛心點亮萬家燈火……我要像你一樣生活,你不是神州大地最美麗的花朵,一生一世的善良化作人間春色……」
頒獎典禮在歌曲聲中落下帷幕,但是道德的升華永沒有終點,讓我們接過道德的接力棒,沿著這些高尚品德照亮的方向前進,給新世紀的中華文明,增添新的光芒。
宋志永,男,37歲,中共黨員,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八里鋪村村民。
2008年1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後,宋志永心急如焚。他想到「30年前唐山大地震時,全國人民都支援我們,現在南方遭了災,我們應該去支援他們」。在宋志永的倡議下,他和另外12名同鄉農民兄弟組成「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在大年三十下午動身,經過長途顛簸輾轉趕到抗災一線,加入「搶修突擊隊」,投入到繁重的救災重建工作中。他們每天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參與搶修十幾處電力設施,為恢復災區電力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宋志永再次奔赴救災一線。一路上,他坐火車、計程車、摩托車、步行,最終到達災情比較嚴重的北川縣。隨後「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的其他12名農民兄弟也先後趕到,他們匯合在一起,共救出了25名生還者。在四川地震災區,「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穿著的紅馬甲,已成為醒目的「愛心名片」。他們同全國一批又一批志願者一道形成了志願服務、抗災重建的動人場景。
救災結束後,為繼續給地震災區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有效幫助,宋志永倡議並組織成立了全國首家愛心志願服務基金,將自己所獲得的各類獎金及工資全部投入到基金中;開設了愛心網站,專門鼓勵和支持各類愛心志願服務。此外,宋志永還專程赴災區將246名因災不能在當地及時上學的孩子接到玉田縣上學,並承擔他們在玉田縣兩年學習期間的文具費用及其他花銷。為幫助殘疾兒童,宋志永在縣特殊教育中心設立了愛心扶助基金,與19名殘疾兒童簽訂了愛心扶助協議,承擔他們的全部生活費,並出資5000餘元為殘疾兒童所在學校購置了15台縫紉機。愛心基金成立以來,共接受社會各類捐助12.1萬元,除大部分用於四川學生在唐山的就學外,還救助了20多名困難群眾。
幾年來,宋志永還參與組織了各類主題捐助活動,幫助困難奶農、患白血病的學生、因失火致貧的農民等走出困境。宋志永以他博大的愛心,踐行了「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宋志永先後被授予全國五四標兵、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唐山十大傑出青年、唐山抗震救災特殊功勛獎、唐山市學雷鋒標兵、唐山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C. 求關於道德的名人小故事!!
1、有次,蘇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無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無其事的站起來。目睹整個經過的旁人,看見他沒有任何的反應,好奇的問他:你挨打,為什麼不還手?蘇格拉底微笑地回答:當一隻發野性的驢踢你時,你會還它一腳嗎?
D. 道德短片有哪些
《振動的磚塊》,《44路公交車》等
E. 名人道德故事
1、左公與曾公的胸懷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他們兩人。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侍從的話讓左宗棠深思良久。
2、漢武帝的胸懷大度
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是一夥盜賊。
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里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伙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
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頓時,大殿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贊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3、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棟,熟讀各家典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儒。
後來,魏昭到京城洛陽任官,毅然決定拜遠在南陽的郭林宗為師,並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熬葯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葯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熬的葯太燙,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後郭林宗又說葯太苦。
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葯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
4、顧愷之
我國古代東晉,在南京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廟叫瓦棺寺,寺廟落成後,和尚請眾人捐施。顧愷之來到寺廟,在捐款薄上寫了個「百萬」的數字,人們都有很驚訝。
因為數日來,在眾多捐施者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捐款超過十萬的,大家以為這個小名叫「虎頭」的窮年輕人吹牛亂寫,所以和尚當即讓他把寫的數目塗掉,但是顧愷之卻十分有把握地說:「你們先給我找一面空白牆壁。」
於是,他就關起門來,在指定的空白牆壁上畫了一幅像唯獨眼珠沒有畫。他對和尚說:「第一天來看畫的人,每人要捐十萬錢給寺廟;第二天捐五萬錢,以後,捐助數目由你們規定。」
等顧愷之當眾點畫維摩詰眼珠時,寺門大開,如同神光顯耀,滿城哄動,人們爭相來寺觀畫。紛紛稱贊這幅畫畫得生動傳神。看畫的人絡繹不絕。沒有多久,百萬數目就湊足了。
5、房玄齡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隻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F. 10個簡短的道德故事一百字左右
在德國,有一個年輕人,以各科目全優秀的成績,畢業於一所知名的大學。於是,他滿懷信心的去到各個大的公司去面試,可最終都給公司拒絕了。最後,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他只得降低身價,去了一個非常小的公司投簡歷,可照樣給公司拒絕了。他非常郁悶,就去質問那家公司。公司的老闆回答他,因為在德國期間,曾有三次逃票的經歷。而德國對逃票視為極其嚴重的道德問題。所以,即使你在有才華,沒有道德,公司也是不會選擇的。
孝,潛藏著一種巨大的能量,一旦發掘,即可攝人肺腑,感天動地。——題記
2006年9月5日清晨,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薄霧輕籠著校園,清寒襲人。
秋風瑟瑟吹過,樹上的一片落葉隨風飄舞,在空中滑過一道弧線後,靜靜地落在路邊一位正捧書晨讀的女孩肩上。
女孩站起身,合上書,走回寢室,輕輕地推開門。「芳艷!」母親杜桂蘭醒來了,用一口濃重的寧夏方言輕聲呼喚著,摸索著,從枕邊摸出自己的衣服。「媽,早上挺涼的,您還是多穿點。」劉芳艷從上鋪的紙袋裡翻出一件外套,幫母親披上。
梳頭、洗漱、煮土豆面,劉芳艷麻利地為母親做完這些後,抱起書本,匆匆向教室趕去。
這是新學期的第一天,劉芳艷輕快地走著,臉上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曾經的滄桑與苦難,夾雜著輕輕寒意撲面而來,卻從她的笑容里一閃而過。
劉芳艷,荊門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繪圖系的學生。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清瘦、個頭不高、面容清秀的女孩,背著盲母上大學,用稚嫩單薄的雙肩把一個破碎的家高高撐起,為年邁失明的母親撐起一片晴空!
為了病重的父親,14歲的小芳艷叩開縣長的家門
1985年,劉芳艷出生於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下沖村。那裡是名副其實的黃土高坡,惡劣的環境鍛造了芳艷的堅強,可每說起父親,她總止不住淚水漣漣。
14歲那年,芳艷的父親患上食道癌,給這個一貧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靂。雙目失明的母親整日以淚洗面,老實憨厚的哥哥不知所措,年幼的芳艷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絕望。北方的冬天冷得可怕。那天下著大雪,氣溫零下10多攝氏度,滴水成冰。芳艷頂著漫天飛舞的雪花,翻山越嶺來到縣政府。這一天,是她讀書以來第一次曠課。
芳艷從沒見過縣長,但為了救父親,她鼓足勇氣敲響了縣長辦公室的門。可是,縣長不在。中午,縣長還沒回來,芳艷從書包里掏出冰冷的饅頭,慢慢啃著,心裡只有一個念頭:要救父親,我一定要等到縣長!
下午下班了,縣長還沒來。芳艷急了,拉住一個叔叔一問,才知道王學寬縣長辦完事後直接回家了。
雪下得更大了,凜冽的北風刮在臉上如刀割一般,芳艷按熱心人的指點,踏著積雪,深一腳淺一腳走向縣長的家。
晚上9點,她敲開縣長家的門。或許是這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孩的拳拳孝心感動了王縣長,他二話沒說,安排民政局批了1000元錢。
錢很快花光了,芳艷和哥哥只好含淚把父親從醫院拖回家。看著父親食不下咽,枯瘦如柴,芳艷知道,父親的日子不多了。
劉芳艷揣著借來的200元錢,請人給父親做了口棺材。看到棺材,父親的眼淚洶涌而出:「娃,我死了,用兩塊木板一夾就行了,你們留點錢過日子!」芳艷哭著抓住父親的手:「爸,您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穿過一件新衣,連住的房子也破破爛爛。女兒治不好您的病,只能把這個做厚實點,您到那邊,就不會再挨凍受淋了。」
幾個月後,父親帶著牽掛,撒手人寰。
為了失明的母親,她攜母輾轉千里打工求學
父親去世後,生活的重擔壓到了劉芳艷和哥哥身上。2003年9月,劉芳艷歷經千難萬苦,如願考取了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同年11月,哥哥外出打工,失去了聯系。
在千里之外求學的芳艷,放心不下家中年邁失明的母親:媽媽燒火做飯時有沒有燙著?山路坎坷,會不會摔著?摸不到回家的路,是不是又在外忍餓挨凍……去年5月,芳艷從鄰居的電話中得知,母親上山拾柴時,摔得渾身是傷。放下電話,芳艷再也忍不住,號啕大哭。「我已經失去父親,再也不能失去母親了。」輾轉了一夜,芳艷作出一個艱難的決定:休學。
從此,芳艷背著行囊,牽著母親,闖到天津,在一家火鍋店安頓下來。打工的日子,芳艷一邊悉心照顧母親,一邊省吃儉用賺學費,一晃8個月過去了。
2006年2月,芳艷攜母重返她日思夜想的荊門職院。學校領導得知芳艷的經歷後,十分感動,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和每月100元生活費,同時,還為芳艷安排了兩份勤工儉學的工作:在校食堂端菜和清掃9間教室。
每天傍晚,是芳艷和媽媽最快樂的時光。媽媽聽著芳艷洗衣服、整理房間;芳艷讀書讀報給媽媽聽,或講學校里發生的趣聞趣事。有時,母女倆手牽著手,在校園里散步、曬太陽……
母親的牙齒掉光了,芳艷毫不猶豫拿出辛苦攢下的200元錢,為母親裝上一副假牙。從醫院出來,芳艷買來一個蘋果,遞到母親嘴邊。母親慢慢嚼著、品著從未吃過的蘋果,開心地笑了。「是我拖累了芳艷啊!」采訪時,杜桂蘭撫摸著芳艷的手,嘆了口氣。「媽,您看看別人,上大學都難得見到媽媽,我天天可以看見您,比他們好多了!再說,您是我媽,孝順您是天經地義的呀,我就樂意做您的『眼睛』和『拐杖』!」劉芳艷偎著媽媽,臉上盛滿幸福。
鴉鵲反哺,羔羊跪乳,劉芳艷的回答亦如此簡單:生我是娘!
孝無聲,愛無休。劉芳艷背負的不僅僅是年邁的親娘,而是一座感恩的大山,更是恪守人倫的孝道。她用無私的孝心舞出人間的善與美,綻放出了生命的奇跡。
G. 道德模範人物事跡,要具體事例
新華網北京月20日電(記者周婷玉)「莫道人情老,將心來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頑石也能煉成金,煉成金……」伴隨著悠揚的樂曲《高天上流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頒獎典禮——《道德的力量》20日晚拉開序幕。
舞台正中後方的大屏幕上,時而是「道德的力量」五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時而是巨型金色全國道德模範獎章,無論是哪一個背景,都散發著金閃閃的光芒,耀眼而溫暖。
道德模範們陸續從舞台的兩側走到台上,接受現場的鮮花和掌聲,接受國家授予的榮譽和人們的致敬。
黑龍江樺南縣73歲的趙永錄大爺堅守在大河邊,無償為來往的鄉親擺渡49年。「不圖別的,就圖大家都平平安安。」
像趙大爺一樣堅持善行的還有40年濟貧幫困的山西礦工媽媽歐學聯;義務救援30年,在大海中搶回130條生命的浙江漁民郭文標;36年捐款不斷,受益者遍布全國的新疆街道幹部劉乾坤……
向這些不平凡的堅持致敬!
「爸爸回家……」小詩研在橋頭的哭喊,撕扯著每個人的心。
小詩研的爸爸孟祥斌是一位軍人,他為了救一名輕生的女青年,縱身跳入浪急水涼的江中,用盡自己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自己卻獻出了年僅28歲的生命。
看著這曾經的鏡頭,許多觀眾眼裡都噙滿了淚花。短片結束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像孟祥斌一樣再也不能登上領獎舞台的還有很多人,讓我們記下他們的名字:羅成財、周波、楊繼斌、邱光華、譚東、於春雨、於葆林、徐立科、李朗紅、黎菊蘭、崔學選、周鑫、熊寧、戴俊、郭孝義、王志睿、馮建國、阿木冬·吐魯甫。
向這些勇敢犧牲的英雄致敬!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兩個兒子和妻子都得了絕症癱瘓在床,支撐全家的是一條腿被截肢的殘疾人。這個家的頂樑柱就是朱邦月,他40年如一日地照顧著母子三人,而且兩個兒子是妻子前夫的孩子。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嘗了三分……」在一首《父親》的歌曲聲中,朱邦月拄著雙拐走上了舞台。
像朱邦月一樣孝老愛親的還有:照料重病父母40多年,把8個弟妹撫養成人的青海牧民羅桑扎西;為公公捐獻肝臟的好兒媳,河北農民張建霞;15年照顧癱瘓兒媳的山西好婆婆黃代小……
向這些無聲的大愛致敬!
最高的榮譽,給最值得崇敬的人。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從全國近3萬名候選人中共評出55名全國道德模範,262名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
他們助人為樂,不求回報;他們見義勇為,不怕犧牲;他們敬業奉獻,拼搏進取;他們孝老愛親,默默無聞;他們誠實守信,一諾千金……他們都以平凡無私的舉動,創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跡,傳遞著人間溫暖,傳遞著善行的力量。
向這些道德模範致敬!
「我要像你一樣生活,你不是遙遠星空最燦爛的星座,一點一滴的愛心點亮萬家燈火……我要像你一樣生活,你不是神州大地最美麗的花朵,一生一世的善良化作人間春色……」
頒獎典禮在歌曲聲中落下帷幕,但是道德的升華永沒有終點,讓我們接過道德的接力棒,沿著這些高尚品德照亮的方向前進,給新世紀的中華文明,增添新的光芒。
宋志永,男,37歲,中共黨員,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八里鋪村村民。
2008年1月,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後,宋志永心急如焚。他想到「30年前唐山大地震時,全國人民都支援我們,現在南方遭了災,我們應該去支援他們」。在宋志永的倡議下,他和另外12名同鄉農民兄弟組成「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在大年三十下午動身,經過長途顛簸輾轉趕到抗災一線,加入「搶修突擊隊」,投入到繁重的救災重建工作中。他們每天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參與搶修十幾處電力設施,為恢復災區電力供應作出了積極貢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宋志永再次奔赴救災一線。一路上,他坐火車、計程車、摩托車、步行,最終到達災情比較嚴重的北川縣。隨後「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的其他12名農民兄弟也先後趕到,他們匯合在一起,共救出了25名生還者。在四川地震災區,「宋志永愛心志願小分隊」穿著的紅馬甲,已成為醒目的「愛心名片」。他們同全國一批又一批志願者一道形成了志願服務、抗災重建的動人場景。
救災結束後,為繼續給地震災區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有效幫助,宋志永倡議並組織成立了全國首家愛心志願服務基金,將自己所獲得的各類獎金及工資全部投入到基金中;開設了愛心網站,專門鼓勵和支持各類愛心志願服務。此外,宋志永還專程赴災區將246名因災不能在當地及時上學的孩子接到玉田縣上學,並承擔他們在玉田縣兩年學習期間的文具費用及其他花銷。為幫助殘疾兒童,宋志永在縣特殊教育中心設立了愛心扶助基金,與19名殘疾兒童簽訂了愛心扶助協議,承擔他們的全部生活費,並出資5000餘元為殘疾兒童所在學校購置了15台縫紉機。愛心基金成立以來,共接受社會各類捐助12.1萬元,除大部分用於四川學生在唐山的就學外,還救助了20多名困難群眾。
幾年來,宋志永還參與組織了各類主題捐助活動,幫助困難奶農、患白血病的學生、因失火致貧的農民等走出困境。宋志永以他博大的愛心,踐行了「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宋志永先後被授予全國五四標兵、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唐山十大傑出青年、唐山抗震救災特殊功勛獎、唐山市學雷鋒標兵、唐山市首屆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
H. 關於道德的故事 要很短的
1、斷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將軍,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庄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里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將軍。」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溫馨提示:自己才是一隻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百發百中,磨礪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准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 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溫馨提示: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3、昂起頭來真美
別看它是一條黑母牛,牛奶一樣是白的。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
溫馨提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