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公民道德
Ⅰ 新時代大學生如何踐行公民道德,自覺維護社會公序良俗
1.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2.確立正確的思想道德目標,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理想。
3.重在實踐,立足於行動,從點滴小事做起。
Ⅱ 大學生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角色與作用
當代大學生中,既有自強不息的徐本禹、洪戰輝等時代楷模,也有極少數存在嚴重人格缺陷的大學生。縱觀我國當代大學生的人格發展狀況,其主體是健康、積極、向上的,但極少數大學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格不夠完善之處,如自卑、懶散、自私、孤僻、冷漠、驕傲、自我中心等。這些因素不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利於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育。無論教育如何發展,人性教育,即讓受教育者擁有健康的心理、基本的社會公德和正常的人格,應該是教育的基礎和底線。
榜樣教育從來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的重要方法,「由於榜樣是某種思想品德的具體體現,其生動鮮明的形象,使人們對行為准則、道德規范易於理解,易於效仿,從中受到感染和激勵,因而具有強烈的教育作用」[2]13。先進典型的鮮活性、生動性、親切性,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它具有強烈的激勵、示範功能,人們從活生生的先進典型身上可以受到強烈的心靈震撼和產生極大的共鳴,它具有凈化人的心靈和推進社會前進的功能。
榜樣教育對於社會個體具有積極的正向功能,主要體現在「喚醒功能、自律功能、調整功能、矯正功能」[3]26-27,同時,榜樣教育能加強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促進人格的不斷完善與發展,發揮其重要的社會價值功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並沒有過時。
Ⅲ 大學生思修論文;公民道德責任在公民道德中的作用
公民的道德責任在構建社會和諧中具有四個方面的重要作用,即,是 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基礎回;是構建答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是增強和諧社會能力的關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健康發展的保障.公民的道德責任教育實質就是一種 使社會成員成為具有高度責任心的公民價值觀教育.為此,在公民的道德責任教育的實踐中,應注重發揮主體性、體現自主性、注意層次性,以保證社會主義和諧社 會的實現.
Ⅳ 2.大學生應在哪幾個重要環節上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
1、思想上和心理上對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產生認知和認同,全面掌握其內容和要求版
2、把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作為行權為標准,正確進行道德判斷和作出道德選擇
3、積極踐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陶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提高。
Ⅳ 大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道德品質
當代大學生是21世紀的開創者,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我們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科學知識,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如何加強當今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難題,到目前為止關於道德修養教育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科學教育體系。藉此,教育思想大討論之際,淺談一個個人一點膚淺的觀點。
當今的大學生獨生子女很多,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麼就給什麼,大多數父母忽視了對孩子們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狹獈、唯我獨尊的習慣。***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別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引導人們在遵守基本行為准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作為大學承擔著培養四化建設所需人才的搖籃,在人才質量把關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的社會發展需要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但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人才質量關上起著重要意義。高尚的道德品質並不是一夜之間就可以形成的。我們在大學期間學英模、趕先進,加強道德修養是十分必要的。
[b]如何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呢?[/b]首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老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學生。作為成人教育學院這一特殊的學院,招收的學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對教師隊伍的要求就更嚴格,作為教師自己都忽視首先修養,又怎樣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呢?現在許多教師只管書本的教學任務,忽視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師上課時而有些學生卻在下面講話、看小說、零食等不文明行為是對教師的勞動成果不尊重的行為,應該受到嚴厲的譴責。但學生畢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師不說或懶說,這是對教育的不負責任。教師不但承擔著教學任務的職責,而且也承擔著育人的義務,如果學生養成了這些壞習慣,走上工作崗位上如何能肩負四化建設的重任呢?所以說應該加強教師的思想道德修養,其次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思想教育體系,貫穿於大學教育的始終,開設相應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並設立專項研究機構,根據學生狀況因材施教。我們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走向社會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建設者。大學階段是我們這些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大學生教育者承擔著不可推卸的重要責任。由於我國經濟落後,教育投資相對於發達國家如杯水車薪,教育體制畢竟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進入大學教育的學生畢竟是經過激烈競爭的優勝者,在中學階段的教育是以題海戰略為主,父母、老師一般都認為學生成績好就是好學生,而其他方面的缺點都被良好的成績所掩蓋,這叫「以優遮百丑」,這樣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沒有負擔放縱自己,長此以往就很危險,可見思想道德教育對大學教育是多麼重要啊。所以我們的大學教育應當注重專業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最後,加強大學生學英模、趕先進,自覺提高道德修養的學習氛圍,從過去全社會學雷鋒,學習孔繁森等給人們的思想也帶來一定浪潮,今天我們的大學教育將學習先進、英模的活動開展的怎樣呢¡至今我所見的也只是學術報告、信息交流等一些專業技術報告。而各行各業的先進事跡報告在我們高校講座中幾乎沒見過,也只是從報紙、新聞里能見到。特別是我國最近發生的「非典」災難,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在這非常時期涌現出來的白衣天使的先進事跡,很值得我們當代大學生去學習。她們的道德品質是那麼高尚,我們的高校教育者應在「非典」結束後將這些「白衣英雄」請進我們高校,給我們的當代大學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課。類似這樣的活動應多開展,這將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有深遠的意義。
以上的觀點和看法是我對高校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發展的有益探索,是為我們高校素質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它必將對我們高等教育的跨世紀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Ⅵ 請談談大學生如何通過道德實踐遵守公民道德准則引領社會風尚
《綱要》提出地20個字可以再細分為這樣10個道德規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Ⅶ 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公民道德教育
如何在大學生中開展公民道德教育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版、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權意趣橫生的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Ⅷ 大學生如何提升公民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社會公德 、職業道德 、家庭美德和個
大學生要提升自己的公布,因公民道德修養養成良好的室外工的職業道德。多學習多讀書,多參加社會上。
Ⅸ 大學生社會公德有哪些
問題有誤。
1、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版則,涵蓋了人與人、人權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華社2001年10月24日發布。
2、明確規范。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Ⅹ 在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上大學生的所得與所為是什麼
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上大學生的所得與所為:
堅持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相統一,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既要「坐而論」,更要「起而行」。
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指明了新時代公民道德認知的科學內涵,又提出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實踐的具體要求。要注重教育引導,提升道德認知。把立德樹人貫穿教育全過程,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道德認知。
用良好家教家風涵育道德品行,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
引導人們將正確的道德認知融入工作和生活,從日常生活入手,從身邊小事做起,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要堅持提升道德認知與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形成知與行的良性互動。推進各類弘揚時代新風行動、群眾性創建活動、學雷鋒志願活動、移風易俗行動,讓教育引領和實踐養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10)大學生的公民道德擴展閱讀:
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公民道德建設入手,繼承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發揚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與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道德。
借鑒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努力建立與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道德體系。
對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全面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